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釜的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2.在胶水等胶粘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料进行混合。为了使多种原料混合均匀,通常会使用搅拌釜。搅拌釜的一般包括搅拌桶和搅拌机构。原料可以放入搅拌桶中。搅拌机构通常包括电机、主轴和设置在主轴上的搅拌桨,电机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对原料进行搅拌。
3.但是通常情况下,搅拌桨是固定在主轴上的,在搅拌机构工作时,搅拌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搅拌桨不便于对搅拌桶内各个高度上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升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釜的搅拌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搅拌釜的搅拌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搅拌釜的搅拌机构,包括机架、竖直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主轴上的搅拌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包括与主轴同轴设置的往复丝杠、与往复丝杠配合的滑台以及与滑台下端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在往复丝杠上,并且所述连接环的上端和滑台的下端通过转动部转动连接;
7.所述滑台与机架滑动连接,并且所述滑台的移动方向与主轴的周向一致;所述搅拌桨通过铰链与主轴连接,所述搅拌桨与滑台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环铰接,另一端与搅拌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时,往复丝杠与主轴同步转动,此时滑台会沿主轴的周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套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因此,连接套会带动搅拌桨在竖直方向上摆动,使得搅拌桨能够在不同高度上进行搅拌工作,有效提升搅拌桨的搅拌范围,从而提升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而连接部能够使得连接套不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同时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从而保证搅拌将能够跟随主轴运转,从而保证搅拌机构的正常工作。
9.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与滑台下端连接的外圈和与连接环上端了解的内圈;所述内圈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外圈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凸缘延伸至凹槽内部,所述凸缘下端与凹槽底壁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凸缘上端与凹槽顶壁之间同样设置有推力轴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上端和下端的推力轴承能够保证转动部承受较高的轴向力,并且能够保证连接环的正常转动,以便于保证转动部驱动搅拌桨上下摆动。
11.优选的,所述滑台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导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并且所述滑槽沿主轴的周向设置;所述导向块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滚动
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滑槽侧壁相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向块跟随滑台上下移动时,滚珠能够在放置槽内转动,从而有效降低导向块与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升滑台上下移动的流畅度。
13.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杆以及设置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一端通过铰链与主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搅拌杆铰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环连接,使得连接环能够带动搅拌杆上下摆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上下摆动,以便于进行搅拌工作。同时搅拌杆和连接杆在跟随主轴转动时,同样能够对原料进行搅拌,以便于保证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
15.优选的,所述搅拌桨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桨沿主轴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搅拌桨所对应的搅拌杆相互平行,并且相邻两个搅拌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搅拌杆上下移动,以便于提升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多个搅拌桨配合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搅拌机构搅拌的均匀性,保证搅拌质量。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搅拌杆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罩,并且所述连接杆与搅拌杆的铰接处位于第一密封罩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罩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搅拌杆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罩能够对搅拌杆和连接杆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密封,防止胶水等胶粘剂粘附在铰接处,从而保证连接杆和搅拌杆的正常工作。
19.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与主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罩,所述铰链位移第二密封罩内部,并且所述第二密封罩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搅拌杆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罩能够对铰链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胶水粘附在铰链上,从而保证铰链的正常工作。
21.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扰流板。若干个所述扰流板沿主轴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并且所述扰流板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另一端远离主轴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轴转动时,扰流板能够对主轴周围的原料进行搅拌,从而弥补搅拌桨的工作盲区,从而保证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并且能够提升搅拌的均匀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主轴带动往复丝杠和搅拌桨同步转动,滑台会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得连接套带动搅拌桨在竖直方向上摆动,因此搅拌桨能够在不同高度上进行搅拌工作,有效提升搅拌桨的搅拌范围,从而提升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
25.2.搅拌桨设置有多个,并且滑台和连接环能够同时带动多个搅拌桨同步运转,从而提升搅拌机构的工作效率;
26.3.主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扰流板,当主轴转动时,扰流板能够对主轴周围的原料进行搅拌,配合搅拌桨,从而有效提升搅拌机构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用于展示机架和升降部的结构;
29.图3是用于展示搅拌桨的结构。
30.附图中标记:1、机架;11、滑槽;2、主轴;21、扰流板;3、升降部;31、往复丝杠;32、滑台;321、导向块;322、滚珠;33、连接部;331、外圈;332、内圈;333、凸缘;334、推力轴承;34、连接环;35、连接杆;4、搅拌桨;41、搅拌杆;42、搅拌叶片;43、第一密封套;44、第二密封套;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搅拌釜的搅拌机构。参照图1,搅拌机构包括机架1、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轴2、设置在主轴2上方的升降部3以及设置在主轴2上的搅拌桨4。升降部3包括与主轴2同轴设置的往复丝杠31和与往复丝杠31配合的滑台32。滑台32和机架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滑台3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环34,连接环34套设在主轴2上,并且连接环34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搅拌桨4位于连接环34的下方,搅拌桨4的端部通过铰链与主轴2连接,搅拌桨4与连接环3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的一端与搅拌桨4铰接,另一端与连接环34铰接,因此,当主轴2转动时,滑块沿主轴2周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搅拌桨4摆动。
33.参照图2,滑台32的侧壁上固定有导向块321,机架1上开设有与导向块321配合的滑槽11,滑槽11沿主轴2的周向设置。因此,导向块321能够在滑槽11内滑动,从而提升滑台32移动时的稳定性。导向块321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滚珠322,并且滚珠322能够在放置槽内自由滚动。滚珠322突出至放置槽外侧,并与滑槽11侧壁相抵接,从而有效降低导向块321与滑槽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34.参照图2,连接环34和滑台3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33,连接部33包括内圈332和外圈331,内圈332和外圈331均与主轴2同轴设置。内圈3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缘333,外圈3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凸缘333相对应的凹槽,并且凸缘333延伸至凹槽内部。凸缘333的上端和凹槽的顶壁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334,凸缘333的下端和凹槽的底壁之间同样设置有推力轴承334,推力轴承334能够在保证内圈332和外圈331正常转动的情况下,提升连接部33的轴向载荷。
35.参照图1,搅拌桨4包括搅拌杆41和多个固定在搅拌杆41上的搅拌叶片42。搅拌杆41的端部通过铰链与主轴2侧壁连接。搅拌杆41与主轴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套44,并且铰链位于第二密封套44内部。第二密封套44的一端固定在主轴2上,另一端固定在搅拌杆41上,因此第二密封套44能够对铰链起到密封作用。
36.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杆35远离连接环34的一端与搅拌杆41远离主轴2的一端铰接,因此连接杆35能够带动搅拌杆41摆动,从而带动搅拌桨4整体进行摆动。连接杆35与搅拌杆4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套43,并且连接杆35与搅拌杆41的铰接处位于第一密封套43内,第一密封套43的一端固定在搅拌杆41上,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杆35上。
37.第一密封套43和第二密封套44可以选用防水布料等防水材质制作。
38.参照图1和图2,搅拌桨4设置有多组,每组中均包括多个搅拌桨4,每组中的多个搅拌桨4沿主轴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并且每组中的搅拌桨4所对应的搅拌杆41相互平行,并且相邻两个搅拌杆41之间设置有连杆5,连杆5与主轴2相互平行,连杆5的一端与一个搅拌杆41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搅拌杆41铰接,因此,滑台32能够同时带动多组搅拌杆41同时摆动。
39.参照图1,主轴2的侧壁上还固定有若干个扰流板21,扰流板21的一端固定在主轴2上,另一端远离主轴2。当主轴2转动时,主轴2会带动扰流板21对原料进行搅拌,从而提升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若干个扰流板21沿主轴2的轴向均匀分布,从而提升搅拌机构的整体搅拌范围。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搅拌釜的搅拌机构的实施原理为:主轴2和往复丝杠31同步转动,往复丝杠31带动滑台32上下往复移动,主轴2带动搅拌桨4和连接环34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连接环34能够在转动的同时跟随滑台32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搅拌桨4在竖直方向上摆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