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内抛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内抛机。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抛光机主要是用于工件的表面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设备在生产过后都需要对表面或者内部进行抛光,目前对内部抛光来说,大部分还使用人工进行抛光,在抛光时,由于人工掌握不了抛光的均匀度,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在在对圆柱型工件内腔抛光时,人工更难掌握圆柱内腔的抛光均匀。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对圆柱型工件内腔抛光时,人工很难掌握圆柱内腔的抛光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数控内抛机。
5.一种数控内抛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夹装工位,所述机架的顶端还设置有与夹装工位位置对应的抛光结构;
6.所述夹装工位用于固定并旋转工件,所述夹装工位包括限位套、夹紧套、转轴、液压缸、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电机,所述限位套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位于机架的顶端,所述转轴的顶端与限位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穿入机架内且与机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夹紧套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限位套内,所述夹紧套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固定于底板上端边沿处的围杆,若干所述围杆的顶端均固定有向夹紧套外倾斜的倾斜块,且若干所述围杆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底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安装在机架内的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机架内,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固定套设于转轴的外部,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主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7.所述抛光结构用于插入工件内并抛光工件的内壁,所述抛光结构包括砂轮和用于带动砂轮上下移动的纵向移动结构,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丝杆、第一滑动板和两根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基座纵向固定于机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基座上背离夹装工位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基座上靠近夹装工位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安装块之间,且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穿过位于上端的第一安装块并固定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螺母座,两根所述第一滑轨分别位于第一丝杆的两侧,且均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上靠近第一基座的一侧与第一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上靠近第一基座的一侧还固定有用于套设在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背离第一基座的一侧固定有第
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夹紧套位置对应的延伸杆,所述砂轮通过螺纹连接于延伸杆的底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若干倾斜块均向夹紧套外倾斜,夹紧套的套口外直径大于底板的直径,且当夹紧套处于原始状态时,夹紧套的套口外直径大于限位套的套口口径,夹紧套位于限位套中时,夹紧套顶部的倾斜块会高出限位套,夹紧套的底板与限位套的底部保留有空隙。当需要对工件的内壁进行抛光时,将工件插入夹紧套中,启动液压缸带动夹紧套向限位套内移动,若干倾斜块均向夹紧套内挤压,从而压紧夹紧套内的工件,同时夹紧套也在其本身的弹力的作用下向外胀紧限位套,进而将限位套、夹紧套和工件三者固定在一起。
9.接着再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二主动轮旋转,第二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第二从动轮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在第一安装块上旋转,第一丝杆的旋转带动第一螺母座旋转并沿着第一丝杆移动,由于第一滑动板与第一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板上的第一滑块套设在第一滑轨上,第一滑动板和第一滑块相当于对第一螺母座起到了周向限位作用,第一螺母座不发生旋转,仅沿着第一丝杆移动,从而使第一滑动板沿着第一滑轨上下移动,第一滑动板带动第三电机和固定在第三电机上的延伸杆和砂轮上下移动。从而通过纵向移动结构带动砂轮,使砂轮插入工件中。
10.接着再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主动轮旋转,第一主动轮与其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旋转,第一从动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限位套旋转,限位套带动夹紧套和工件旋转。同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砂轮旋转,砂轮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方向旋转的砂轮和工件,自动打磨抛光工件的内壁,避免了人工抛光工件内壁不均匀的问题。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纵向移动结构前后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结构,所述横向移动结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丝杆、第二滑动板和两根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基座横向固定于机架的顶端,所述第二基座上背离第一基座的一侧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二基座上靠近第一基座的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安装块之间,且所述第二丝杆的顶端穿过位于后端的第二安装块并固定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第三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螺母座,两根所述第二滑轨分别位于第二丝杆的两侧,且均与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上靠近第二基座的一侧与第二螺母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上靠近第二基座的一侧还固定有用于套设在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基座固定于第二滑动板上背离第二基座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三主动轮旋转,第三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三从动轮旋转,第三从动轮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在第二安装块上旋转,第二丝杆的旋转带动第二螺母座旋转并沿着第二丝杆移动,由于第二滑动板与第二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板上的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滑轨上,第二滑动板和第二滑块相当于对第二螺母座起到了周向限位作用,第二螺母座不发生旋转,仅沿着第二丝杆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动板沿着第二滑轨前后移动,第二滑动板带动第一基座前后移动。从而使安装和拆卸工件时,更加的方便。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基座的上下两端以及第二基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均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防尘折叠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折叠板的设置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进入纵向移动结构和横向移动结构中,避免纵向移动结构和横向移动结构因堆积灰尘产生移动不灵敏的问题。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基座上固定有用于遮挡延伸杆的罩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体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作人员,防止工作人员因不小心碰到旋转中的延伸杆而受伤。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套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槽,相邻两根所述围杆之间保留有间隔,所述间隔与通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吸尘孔,所述机架内安装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吸尘孔之间连接有管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内壁进行抛光的同时,启动吸尘器,抛光产生的粉尘经过围杆之间的间隔、限位套上的通槽和吸尘孔被吸尘器吸收,防止粉尘进入外部环境中。
1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固定有防尘罩。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粉尘进入外部环境中。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一种数控内抛机,通过反方向旋转的砂轮和工件,自动打磨抛光工件的内壁,避免了人工抛光工件内壁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内抛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内抛机的夹装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内抛机的横向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内抛机的纵向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机架;2、安装槽;3、夹装工位;4、纵向移动结构;5、限位套;6、夹紧套;7、转轴;8、液压缸;9、第一主动轮;10、第一从动轮;11、第一电机;12、底板;13、围杆;14、倾斜块;15、传动杆;16、砂轮;17、第一基座;18、第一丝杆;19、第一滑动板;20、第一滑轨;21、第二电机;22、第二主动轮;23、第一安装块;24、第二从动轮;25、第一滑块;26、第三电机;27、延伸杆;28、横向移动结构;29、第二基座;30、第二丝杆;31、第二滑动板;32、第二滑轨;33、第四电机;34、第三主动轮;35、第二安装块;36、第三从动轮;37、第二滑块;38、安装板;39、防尘折叠板;40、罩体;41、通槽;42、间隔;43、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一种数控内抛机,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
槽2中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夹装工位3,机架1的顶端还设置有与夹装工位3位置对应的抛光结构。
30.夹装工位3用于固定并旋转工件,夹装工位3包括限位套5、夹紧套6、转轴7、液压缸8、第一主动轮9、第一从动轮10和第一电机11,限位套5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位于机架1的顶端,转轴7的顶端与限位套5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7的底端穿入机架1内且与机架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限位套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转轴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夹紧套6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限位套5内,夹紧套6包括底板12以及若干固定于底板12上端边沿处的围杆13,若干围杆13的顶端均固定有向夹紧套6外倾斜的倾斜块14,且若干围杆13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底板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5,传动杆15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安装在机架1内的液压缸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1安装于机架1内,第一主动轮9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10固定套设于转轴7的外部,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主动轮9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31.抛光结构用于插入工件内并抛光工件的内壁,抛光结构包括砂轮16、用于带动砂轮16上下移动的纵向移动结构4和用于带动纵向移动结构4前后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结构28。
32.纵向移动结构4包括第一基座17、第一丝杆18、第一滑动板19和两根第一滑轨20,第一基座17纵向固定于机架1的顶端,第一基座17上背离夹装工位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轮22,第一基座17上靠近夹装工位3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安装块23,第一丝杆18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安装块23之间,且第一丝杆18的顶端穿过位于上端的第一安装块23并固定有第二从动轮24,第二从动轮24与第二主动轮2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丝杆18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螺母座(图中未画出),两根第一滑轨20分别位于第一丝杆18的两侧,且均与第一基座17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板19上靠近第一基座17的一侧与第一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板19上靠近第一基座17的一侧还固定有用于套设在第一滑轨20上的第一滑块25,第一滑动板19上背离第一基座17的一侧固定有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夹紧套6位置对应的延伸杆27,砂轮16通过螺纹连接于延伸杆27的底端。
33.横向移动结构28包括第二基座29、第二丝杆30、第二滑动板31和两根第二滑轨32,第二基座29横向固定于机架1的顶端,第二基座29上背离第一基座17的一侧安装有第四电机33,第四电机3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主动轮34,第二基座29上靠近第一基座17的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安装块35,第二丝杆30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安装块35之间,且第二丝杆30的顶端穿过位于后端的第二安装块35并固定有第三从动轮36,第三从动轮36与第三主动轮3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丝杆30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螺母座(图中未画出),两根第二滑轨32分别位于第二丝杆30的两侧,且均与第二基座29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板31上靠近第二基座29的一侧与第二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板31上靠近第二基座29的一侧还固定有用于套设在第二滑轨32上的第二滑块37,第一基座17固定于第二滑动板31上背离第二基座29的一侧。
34.额外地,第一基座17的上下两端以及第二基座2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板38,第一滑动板19和第二滑动板31均与安装板38之间连接有防尘折叠板39,防尘折叠板39的设置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进入纵向移动结构4和横向移动结构28中,避免纵向移动结
构4和横向移动结构28因堆积灰尘产生移动不灵敏的问题。
35.第一基座17上固定有用于遮挡延伸杆27的罩体40,罩体40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作人员,防止工作人员因不小心碰到旋转中的延伸杆27而受伤。
36.限位套5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槽41,相邻两根围杆13之间保留有间隔42,间隔42与通槽41的位置对应,安装槽2的槽壁上开设有吸尘孔(图中未画出),机架1内安装有吸尘器(图中未画出),吸尘器的吸尘孔之间连接有管道,在对工件内壁进行抛光的同时,启动吸尘器,抛光产生的粉尘经过围杆13之间的间隔42、限位套5上的通槽41和吸尘孔被吸尘器吸收,防止粉尘进入外部环境中。
37.安装槽2的槽口处固定有防尘罩43,防尘罩4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粉尘进入外部环境中。
38.工作原理:由于若干倾斜块14均向夹紧套6外倾斜,夹紧套6的套口外直径大于底板12的直径,且当夹紧套6处于原始状态时,夹紧套6的套口外直径大于限位套5的套口口径,夹紧套6位于限位套5中时,夹紧套6顶部的倾斜块14会高出限位套5,夹紧套6的底板12与限位套5的底部保留有空隙。当需要对工件的内壁进行抛光时,将工件插入夹紧套6中,启动液压缸8带动夹紧套6向限位套5内移动,若干倾斜块14均向夹紧套6内挤压,从而压紧夹紧套6内的工件,同时夹紧套6也在其本身的弹力的作用下向外胀紧限位套5,进而将限位套5、夹紧套6和工件三者固定在一起。
39.启动第四电机33,第四电机33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三主动轮34旋转,第三主动轮34通过皮带带动第三从动轮36旋转,第三从动轮36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30在第二安装块35上旋转,第二丝杆30的旋转带动第二螺母座旋转并沿着第二丝杆30移动,由于第二滑动板31与第二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板31上的第二滑块37套设在第二滑轨32上,第二滑动板31和第二滑块37相当于对第二螺母座起到了周向限位作用,第二螺母座不发生旋转,仅沿着第二丝杆30移动,从而使第二滑动板31沿着第二滑轨32前后移动,第二滑动板31带动第一基座17向前移动。从而使砂轮16正对工件的正上方。
40.接着再启动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二主动轮22旋转,第二主动轮22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24旋转,第二从动轮2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18在第一安装块23上旋转,第一丝杆18的旋转带动第一螺母座旋转并沿着第一丝杆18移动,由于第一滑动板19与第一螺母座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板19上的第一滑块25套设在第一滑轨20上,第一滑动板19和第一滑块25相当于对第一螺母座起到了周向限位作用,第一螺母座不发生旋转,仅沿着第一丝杆18移动,从而使第一滑动板19沿着第一滑轨20上下移动,第一滑动板19带动第三电机26和固定在第三电机26上的延伸杆27和砂轮16上下移动。从而通过纵向移动结构4带动砂轮16,使砂轮16插入工件中。
41.接着再启动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主动轮9旋转,第一主动轮9与其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10旋转,第一从动轮10带动转轴7旋转,转轴7带动限位套5旋转,限位套5带动夹紧套6和工件旋转。同时,启动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带动砂轮16旋转,砂轮16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方向旋转的砂轮16和工件,自动打磨抛光工件的内壁,避免了人工抛光工件内壁不均匀的问题。
42.同理,当需要取出工件时,通过纵向移动结构4带动砂轮16上升,再通过横向移动结构28带动砂轮16向后移动,液压缸8的活塞杆伸长,即可将工件从夹紧套6中取出。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001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