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身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1



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纵梁加强结构和具有该后纵梁加强结构的车身总成。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后地板前部腔体对应的门槛位置存在向内翻转的现象,导致假人胸腹位置伤害增加。其中,现有技术中针对该问题多采用增大腔体截面,或者提升腔体车身件的材料牌号的方式以达到增加腔体对门槛的抵挡能力,但是,通过增大腔体截面受车身结构上的其他部件的限制较大,而提升腔体车身件的材料牌号所需的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纵梁加强结构,可在不改变后地板前部腔体的截面以及车身材料的前提下,优化车身结构的性能,提升门槛位置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门槛向内翻转的问题。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用于与前地板下纵梁相连;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所述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后纵梁,所述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包括安装板本体和侧碰支撑件,所述侧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板本体相连,所述安装板本体与所述后纵梁相连,所述侧碰支撑件沿横向延伸,且所述侧碰支撑件的横向内端与所述后纵梁相连,所述侧碰支撑件的横向外端与门槛梁后连接板相连。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通过在后纵梁上安装包括安装板本体和侧碰支撑件的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侧碰支撑件能够对门槛梁后连接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利于提高门槛位置处的横向结构强度,可有效地避免出现门槛向内翻转的情况,提高车内空间的安全性。
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安装板本体包括内侧翻边、外侧翻边和前侧翻边,所述内侧翻边与所述后纵梁相连,所述外侧翻边与所述门槛梁后连接板相连,所述前侧翻边与所述侧碰支撑件相连。
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侧碰支撑件构造为矩形管状,且所述侧碰支撑件的后侧面与所述前侧翻边贴合相连。
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侧碰支撑件沿竖向的高度为h1,所述侧碰支撑件沿纵向的宽度为d1,满足:h1≥40mm,d1≥20mm。
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侧碰支撑件的中空腔的壁厚为d2,满足:d2≥2mm。
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前侧翻边的上端设有延伸翻边,所述延伸翻边与后地板粘接相连。
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侧碰支撑件的横向外端与门槛梁
后连接板的连接处的高度为h2,所述门槛梁后连接板的高度为h3,满足:h2/h3≥3/4。
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侧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板本体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相连。
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厚度为d3,满足;d3≥1.5mm。
1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身总成。
15.所述车身总成和上述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与门槛后段加强板、门槛梁后连接板装配的断面图;
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安装板本体、侧碰支撑件与门槛梁后连接板装配的示意图;
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安装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侧碰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安装板本体和侧碰支撑件的装配图;
25.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安装板本体和侧碰支撑件的装配图(另一个视角);
26.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另一个视角);
27.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与后地板的连接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后纵梁加强结构100,
30.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安装板本体11,内侧翻边111,外侧翻边112,前侧翻边113,延伸翻边114,减重孔115,安装孔116,侧碰支撑件12,随形边121,
31.后纵梁2,
32.前地板下纵梁201,门槛后段加强板202,门槛梁后连接板203,后地板20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如无特殊的说明,本技术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35.下面参考图1

图10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100,需要说明的是,后纵梁加强结构100的前端与后地板204相连,且后纵梁加强结构100的前端位于后地板204的下方,如图1所示,后纵梁加强结构100的前端与前地板下纵梁201相接,如图1所示,门槛后段加强板202、门槛梁后连接板203安装于后纵梁加强结构100的前端的横向外侧。其中,后纵梁加强结构100可对门槛后段加强板202、门槛梁后连接板203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以增加门槛梁的结构稳定性,从而防止出现门槛向内翻转的现象,减少车辆侧面碰撞侧围的侵入量,减少对车内人体的伤害。
36.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100,包括:后纵梁2和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
37.其中,后纵梁2沿车辆的纵向延伸设置,以实现沿纵向的撞击力传递,后纵梁2与前地板下纵梁201相连,如图1所示,后纵梁2的前端与前地板下纵梁201的后端相接,后纵梁2的前端与门槛后段加强板202、门槛梁后连接板203在横向上正对设置,且门槛后段加强板202、门槛梁后连接板203在后纵梁2的前端的横向外侧固定相连,由此后纵梁2与门槛梁之间能够起到互相加强的作用。
38.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安装于后纵梁2,其中,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可与后纵梁2焊接相连,也可为通过螺纹连接件相连,如图2所示,后纵梁2具有朝上敞开的安装槽,后拖曳臂安装组件安装于安装槽内,且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可与安装槽的内壁焊接相连,以使二者相对固定。
39.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包括安装板本体11和侧碰支撑件12,侧碰支撑件12与安装板本体11相连,安装板本体11与后纵梁2相连,侧碰支撑件12沿横向延伸,且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内端与后纵梁2相连,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外端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相连。
40.也就是说,侧碰支撑件12在后纵梁2和门槛梁后连接板203之间可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如图2所示,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内端与安装槽的内侧避免相抵,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外端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相抵,这样,侧碰支撑件12能够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以防止门槛梁后连接板203和门槛后段加强板202沿横向朝内变形,保证门槛梁结构稳定,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门槛向内翻转的问题,提高车内空间的安全性,且不需对后地板204前部空腔的截面进行改造,同时不需提升材料牌号,不会造成设计成本的增大,实用性更强。
4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100,通过在后纵梁2上安装包括安装板本体11和侧碰支撑件12的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侧碰支撑件12能够对门槛梁后连接板203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利于提高门槛位置处的横向结构强度,可有效地避免出现门槛向内翻转的情况,提高车内空间的安全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11包括内侧翻边111、外侧翻边112和前侧翻边113,内侧翻边111与后纵梁2相连,外侧翻边112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相连,前侧翻边113与侧碰支撑件12相连。
43.如图4所示,安装板本体11构造为朝上敞开的槽型结构,其中,内侧翻边111和外侧翻边112在横向上相对布置于槽型结构的内外两侧,且内侧翻边111的内侧面可与后纵梁2的安装槽的内壁贴合且焊接相连,外侧翻边112的外侧面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内侧面贴
合且焊接相连。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侧碰支撑件12和安装板本体11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于安装槽内,且侧碰支撑件12的后侧面与安装板本体11的前侧翻边113的前侧面贴合相连,以使安装板本体11与侧碰支撑件1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以在安装槽内共同起到对门槛梁支撑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出现门槛梁朝内侧翻转的情况。
44.其中,如图5所示,安装板本体11的底部设有减重孔115,且在环绕减重孔115的周边位置处设有多个安装孔116,且安装板本体11可通过贯穿安装孔116的连接件与后纵梁2的安装槽的内壁固定相连,以提高安装板本体11与后纵梁2的连接稳定性。
45.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支撑件12构造为矩形管状,如图6所示,侧碰支撑件12具有矩形环状横截面,其中,侧碰支撑件12在横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其在竖向上的高度,且侧碰支撑件12在竖向上的高度大于其在纵向上的厚度,由此,侧碰支撑件12形成为扁平管状结构,这样,在侧碰支撑件1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具有较大的安装面,如图7所示,且侧碰支撑件12的后侧面与前侧翻边113贴合相连。
46.需要说明的是,侧碰支撑件12在与前侧翻边113贴合后,二者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相连,这样,侧碰支撑件12与前侧翻边113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起到互相支撑的作用,即在安装板本体11和侧碰支撑件12中的一个在发生变形时,另一个能够起到加强和支撑的作用,从而利于保证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整体的结构强度,提升后纵梁加强结构100在横向上的支撑强度,从而有效地防止出现门槛梁朝内侧翻转的问题。
47.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支撑件12沿竖向的高度为h1,侧碰支撑件12沿纵向的宽度为d1,满足:h1≥40mm,d1≥20mm。也就是说,在对侧碰支撑件12实际设计和成型的过程中,可将侧碰支撑件12沿竖向的高度设置为不小于40mm,且将侧碰支撑件12沿纵向的宽度设置为不小于20mm,例如h1=43mm,d1=23mm,或者h1=47mm,d1=25mm。由此,在侧碰支撑件12的结构尺寸设置在上述参数范围内时,侧碰支撑件12在横向上的环状截面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可利于保证侧碰支撑件12的结构强度。
48.其中,如图5所示,侧碰支撑件12为扁平管状结构,即侧碰支撑件12具有中空腔,且中空腔构造为矩形腔体,如图5所示,中空腔沿周向的各个位置处的壁厚较为均衡,以使侧碰支撑件12在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处的结构强度较为均衡。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支撑件12的中空腔的壁厚为d2,满足:d2≥2mm。
49.也就是说,侧碰支撑件12的中空腔的厚度可设置为不小于2mm,如将d2设置为3mm,或者将d2设置为4mm,由此,可保证侧碰支撑件12的结构强度,避免在侧碰支撑件12受到横向碰撞力时发生严重的变形,提高侧碰支撑件12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中空腔的壁厚也不需设置过大,如d2设置为小于侧碰支撑件12沿纵向的宽度的一半,以避免壁厚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前侧翻边113的上端设有延伸翻边114,延伸翻边114与后地板204粘接相连。如图5、图8和图9所示,延伸翻边114设于前侧翻边113的上端且朝前延伸,如图8所示,延伸翻边114延伸至侧碰支撑件12的上方,其中,延伸翻边114的上表面形成有粘接面,如图10所示,在将安装板本体11与后地板204固定安装时,后地板204的下表面与延伸翻边114的上表面贴合,且二者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相连,以使后地板204与安装板本体11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安装板本体11能够对后地板204起到支撑的作用。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外端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连接处的高
度为h2,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高度为h3,满足:h2/h3≥3/4。
52.如图7所示,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外端形成有随形边121,该将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内端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固定相连时,随形边121能够适应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内侧面的形状,以使侧碰支撑件12的横向外端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其中,也就是说,随形边121在竖向的高度为h2,且该随形边121在竖向的高度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不小于3/4。
53.也就是说,可将侧碰支撑件12的高度设置为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高度设置为3/4,或者二者的高度设置为相同,由此,可保证侧碰支撑件12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侧碰支撑件12与门槛梁后连接板203的连接强度。
54.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支撑件12与安装板本体11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相连,以在侧碰支撑件12与安装板本体11焊接时的生产效率较高,利于节省电能,且二者的焊接成本较低,焊接位置处的变形小,利于保证侧碰支撑件12与安装板本体11的连接稳定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11的厚度为d3,满足;d3≥1.5mm,也就是说,安装板本体11的厚度设置为不小于1.5mm,如可将安装板本体11的厚度设置为2mm,这样,可保证安装板本体11的结构强度,其中,安装板本体11可采用材料牌号为saph440及以上的材料制成,以提高安装板本体11的结构强度。
56.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身总成。
5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结构100,通过在后纵梁2上安装包括安装板本体11和侧碰支撑件12的后拖曳臂安装板组件1,侧碰支撑件12能够对门槛梁后连接板203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利于提高门槛位置处的横向结构强度,可有效地避免出现门槛向内翻转的情况,提高车内空间的安全性。
5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6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6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
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00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