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高式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抬高式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2.临床中由于病情需要,危重病人往往需进行侵入性置管操作,由于此类病人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如果约束不到位、或固定效果欠佳,常会发生意外拔管,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对病人生命构成潜在威胁。
3.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通常采用约束装置对该患者的手部或脚部进行约束控制,现今的约束装置大多由一块方布带两端连接两条布带组成,通过两条布带约束住患者手腕,然后绑在床栏上,进而实现对患者手部的固定约束,限制其自由活动,使病人对自己的身体不能轻易正常接触。但是,这种约束存在一定的缺点:患者手部位置低垂,容易导致手部水肿;另外,由于约束装置的存在,患者与约束装置相接触部分的皮肤有可能出现破损或者炎症。
4.由此可见,如何克服在对患者手部进行约束时,患者手部易水肿以及皮肤易损伤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抬高式约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在使用约束装置时易产生水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高式约束装置,包括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和约束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支撑单元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所述约束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的上表面,用于约束患者手部;
8.所述支撑单元的上表面存在一倾斜面,当所述支撑单元固定在一定位置上时,所述倾斜面的低端朝向患者上肢所在方向设置,高端朝向远离患者的方向设置;所述倾斜面上还设置有绑带,所述约束单元通过所述绑带固定在所述倾斜面上;
9.所述约束单元为一两端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两个所述开口分别朝向所述低端和所述高端方向设置。
10.由于约束单元固定设置在一倾斜面上且该倾斜面低端指向患者上肢方向,高端指向远离患者的方向,因此在将患者的手部放置于该约束单元内时能够保证患者的肢体末端位置略高,从而有效解决因静脉回流受阻以及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导柱的肢体水肿情况。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倾斜面上,另一端能穿过所述约束单元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单元相连。
13.在绑带的作用下,约束有患者手部的约束单元能够固定在倾斜面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尼龙粘勾和尼龙挂钩,所述尼龙粘勾和所述尼龙挂钩分别位于所述绑带的自由端以及所述支撑单元的外周侧。
15.上述尼龙粘钩或者尼龙挂钩可以位于支撑单元外周侧的任一侧,当尼龙粘勾和尼龙挂钩相连时,此时患者的相应位置能够在连接件的固定作用下固定在该倾斜面上。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单元远离患者方向一端处设置有一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能控制相应的开口的开合。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件为拉链或纽扣。
18.当需要对患者采取血氧监控或其他护理手段时,可以通过调整活动件控制开口打开,当不需要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调整活动件控制开口闭合以实现对患者手部的保温处理。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单元为表面存在有孔的网状结构。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单元由带有夹层的材料制成,其中夹层内填充有棉质材料。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面的至少部分为曲面结构。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面结构位于所述倾斜面的下半部分。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约束单元位于所述曲面结构上方。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单元为系带。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带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所述系带自由端的宽度。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板和倾斜板,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倾斜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倾斜板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可调。
27.通过调节该支撑杆的高度可以有效调节倾斜板相对于底板的倾斜角度,进而帮助调节患者手部的舒适度。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能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倾斜板相连。
2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抬高式约束带,该抬高式约束带包括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和约束单元三部分,其中支撑单元具有一倾斜面从而使得固定在倾斜面上的约束单元呈倾斜状态,保证患者手部的约束,避免出现水肿;该约束单元可以通过绑带固定在倾斜面上,同时该绑带也有助于对患者手部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支撑单元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支撑杆进行调节,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的使用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的第二种使用示意图;
34.图4是图1的主视图;
35.图5是图1的俯视图;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中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中的支撑单元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8.图8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中的约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固定单元;2、支撑单元;21、倾斜面;211、曲面结构;22、底板;23、倾斜板;24、支撑杆;241、第一杆;242、第二杆;3、约束单元;31、开口;4、绑带;5、连接件;6、病床。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该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和约束单元三部分,其中固定单元能够将支撑单元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支撑单元的上表面为一倾斜面结构,约束单元位于该倾斜面上从而能够解决患者上肢约束状态下易水肿的问题。
4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的使用示意图;该约束带可以沿病床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病床的床栏上或者类似位置上,使用时需要保证支撑单元的底端朝向病人头部所在方向。
4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的第二种使用示意图;与图2相比,此时该约束带的固定位置不做较大变动,但是其具体的固定方向改变:沿病床的宽度方向固定,此时需要保证支撑单元的底端朝向病人所在方向。
46.附图4是图1的主视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固定单元位于支撑单元的下端,支撑单元的上表面为倾斜结构,约束单元能够通过绑带和连接件固定在该倾斜面上。
47.附图5是图1的俯视图;可以看出,约束单元位于倾斜面的中部偏上处。
48.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中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撑单元可以是倒放的三棱柱结构,或者类似形状的楔形结构,其上表面为倾斜面,用于固定约束单元,
保证患者手部插入约束单元内时不会出现水肿。
49.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中的支撑单元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与图6相比,此时该支撑单元包括铰接的底板、倾斜板和支撑杆三部分,支撑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底板和倾斜板相连且两者通过螺纹相连,因此通过调节第一杆与第二杆的连接即可实现对倾斜板倾斜角度的调节。
50.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抬高式约束带中的约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该约束单元为一两端开口的套状结构,其中朝向手指方向的开口处可以通过活动件控制其开合。
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5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抬高式约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单元1、支撑单元2和约束单元3三部分,其中固定单元1用于将支撑单元2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约束单元3通过绑带4固定设置在支撑单元2的上表面,用于约束患者手部,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患者手部不会因为高度原因出现水肿,设置支撑单元2的上表面存在一倾斜面21,当支撑单元2固定在一定位置上时,倾斜面21的低端朝向患者上肢所在方向设置,高端朝向远离患者的方向设置,此时患者的手部能够自下而上倾斜放置,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水肿问题。
53.由于约束单元3固定设置在一倾斜面21上且该倾斜面21低端指向患者上肢方向,高端指向远离患者的方向,因此在将患者的手部放置于该约束单元3内时能够保证患者的肢体末端位置略高,从而有效解决因静脉回流受阻以及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导柱的肢体水肿情况。
54.为了便于固定患者的手部,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约束单元3为一两端开口31的套状结构,且两个开口31分别朝向低端和高端方向设置。
55.上述绑带4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绑带4的一端固定在倾斜面21上,另一端能穿过约束单元3并通过连接件5与支撑单元2相连,如图1所示,绑带4的自由端分别穿过约束单元3的左右两侧后通过连接件5固定在支撑单元2表面,从而实现对约束单元3的固定。在绑带4的作用下,约束有患者手部的约束单元3能够固定在倾斜面21上。
56.为了方便使用,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连接件5包括尼龙粘勾和尼龙挂钩,尼龙粘勾和尼龙挂钩分别位于绑带4的自由端以及支撑单元2的外周侧。
57.上述尼龙粘钩或者尼龙挂钩可以位于支撑单元2外周侧的任一侧,当尼龙粘勾和尼龙挂钩相连时,此时患者的相应位置能够在连接件5的固定作用下固定在该倾斜面21上。
58.在图1中,该尼龙粘钩或者尼龙挂钩位于支撑单元2的上表面(即倾斜面21),另外,也可以位于支撑单元2的左右两侧面甚至支撑单元2的底面上。
59.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约束单元3远离患者方向一端处设置有一活动件,活动件能控制相应的开口31的开合。具体的,该活动件为拉链或纽扣。
60.当需要对患者采取血氧监控或其他护理手段时,可以通过调整活动件控制开口31打开,当不需要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调整活动件控制开口31闭合以实现对患者手部的保温处理。
61.另外,为了保证患者手部的透气性,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约束单元3为表面存在有孔的网状结构。
62.为了提高约束单元3的舒适度,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设置约束单元3由带有夹层的材料制成,其中夹层内填充有棉质材料。
6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倾斜面21的至少部分为曲面结构211,如图6所示。该曲面结构211可以位于倾斜面21的下半部分。当对患者进行约束处理时,可以使患者的肘部恰好放置在曲面结构211与倾斜平面的交汇处;此时,约束单元3固定安置在曲面结构211上方。
64.需要注意的是,该曲面结构211可以是向下凹陷的曲面结构211,也可以相对于倾斜平面向上凸出的曲面结构211。
65.该约束单元3可以通过倾斜设置的倾斜面21实现其减少水肿的功能。为了保证该支撑单元2具有一倾斜面21,可以设置该支撑单元2为楔形结构(如图6所示,此时该支撑单元2整体为三棱柱结构),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结构。具体的,此时该支撑单元2包括底板22和倾斜板23,倾斜面21位于倾斜板23上,底板22与倾斜板23之间通过支撑杆24相连,支撑杆24的高度可调。
66.通过调节该支撑杆24的高度可以有效调节倾斜板23相对于底板22的倾斜角度,进而帮助调节患者手部的舒适度。
67.需要注意的是,该支撑杆24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底板22和倾斜板23相连。
68.具体的,支撑杆24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均能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底板22和倾斜板23相连。通过调节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两者螺纹连接部分的长度即可实现对支撑杆24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倾斜板23倾斜角度的调节。
69.为了方便固定该支撑单元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单元1为系带,其具体固定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该支撑单元2可以在系带的作用下固定在病床6的相应位置上。
70.为了保证系带与支撑单元2能够紧密连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设置系带与支撑单元2连接处的宽度大于系带自由端的宽度,此时该系带可以是一端宽、一端窄的梯形结构,也可以是t形结构。
7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高式约束带包括固定单元1、支撑单元2和约束单元3三部分,其中支撑单元2具有一倾斜面21从而使得固定在倾斜面21上的约束单元3呈倾斜状态,保证患者手部的约束,避免出现水肿;该约束单元3可以通过绑带4固定在倾斜面21上,同时该绑带4也有助于对患者手部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支撑单元2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支撑杆24进行调节,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00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