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啤酒制造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啤酒合流器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大众口味的变化,消费者对啤酒的风味要求呈多样性,国内啤酒厂商也在改进工艺及配方以适应当前的需求。啤酒合流器在操作和工艺性调整等技术上补足了短板,满足了啤酒厂生产的需要。
3.相关技术中,啤酒合流器通常包括合流管、出料管以及两根进料管,合流管包括两个进料口以及一个出料口,两根进料管分别连接在合流管的其中一个进料口,出料管连接在合流管的出料口。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酿酒师通常需要根据从出料口流出的混合物料的颜色与气泡,分别调整两根进料管中不同原物料的流量比例。需要调整物料比例时,酿酒师需要观察从两根进料管流入的物料的颜色与气泡。相关技术中酿酒师无法观察到进料管与出料管中的物料,使得酿酒师需要前往前一工序观察从两根进料口流入的原物料、前往后一工序观察出料口流出的混合物料,增大了酿酒师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酿酒师的工作量,本技术提供一种啤酒合流器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啤酒合流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啤酒合流器装置,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合流管以及出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与合流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视镜,所述第二进料管与合流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视镜,所述出料管与合流管之间连接有第三视镜。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酿酒师通过第三视镜观察混合物料,并根据混合后物料的颜色与气泡,来调整原物料的流量比例,使得酿酒师无需前往下一工序观察混合物料。调整原物料的流量比例时,酿酒师通过第一视镜观察其中一种原物料的颜色与泡沫、通过第二视镜观察另一种原物料的颜色与泡沫,并依此调整不同原物料的流量比例,使得酿酒师无需前往前一工序观察原物料。酿酒师调节两原物料流量比例时无需前往前一工序与后一工序,减少了酿酒师的工作量。
9.可选的,所述第一视镜、第二视镜与第三视镜均包括上法兰盖板、玻璃筒、下法兰盖板以及锁紧组件,所述玻璃筒设置在上法兰盖板与下法兰盖板之间,所述上法兰盖板与下法兰盖板上均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穿设在两锁紧孔中的锁紧杆以及分别螺纹连接在锁紧杆两端的两个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锁紧螺母分别位于玻璃筒的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两个锁紧螺母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使得上法兰盖板与下法兰盖板的间距减小,从而夹紧玻璃筒。转动两个锁紧螺母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使得上法兰盖板与下法兰盖板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得玻璃筒能够被取出清洗,进而使得长期使用后不易因玻璃筒内壁上残留的原物料而影响观察。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视镜、第二视镜以及第三视镜上均设置有与其玻璃筒内腔相连通的排气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期调整原物料流量比例时打开排气阀,排出合流器装置中滞留的空气,降低了滞留在合流器中的空气对酒质的影响并保障了合流器装置的安全使用。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与第一视镜之间连接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进料管与第二视镜之间连接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酿酒师能够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调节第一进料管中原物料的流量、通过第二流量调节阀调节第二进料管中原物料的流量,使得酿酒师无需前往前一工序调整两种原物料的流量,减少了酿酒师的工作量。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上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计,两所述电磁流量计分别位于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远离合流管的一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原物料进入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时需要分别设定流量,再根据混合物料的颜色和气泡分别调整。两电磁流量计分别测量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中原物料的流量,便于工作人员通过两电磁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数据分别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与第二流量调节阀。
17.可选的,所述合流管与第三视镜之间连接有容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中的原物料进入合流管中混合后,再进入容罐中进一步混合,使得两种原物料混合更为充分。
19.可选的,所述第三视镜与出料管之间连接有阀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情况下阀门常开,使得混合物料能够流过阀门进入出料管,再进入下一工序。酿酒师通过第三视镜观察到混合物料中出现杂质时,关闭阀门,避免含有杂质的混合物料流向下一工序。
21.可选的,所述阀门与出料管通过卡箍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连接出料管与阀门,操作简便,有助于合流器装置的组装。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酿酒师通过第三视镜能够观察混合物料、通过第一视镜与第二视镜能够分别观察两种原物料,使得酿酒师无需前往前一工序与后一工序,减少了酿酒师的工作量;
25.2.转动两个锁紧螺母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运动,使得上法兰盖板与下法兰盖板夹紧玻璃筒;转动两个锁紧螺母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使得玻璃筒能够被取下清洗;
26.3.调整流量比例时打开排气阀排出合流器装置中的空气,保障了酒质以及合流器装置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进料管;11、第一流量调节阀;12、第一视镜;2、第二进料管;21、第二流量调节阀;22、第二视镜;3、合流管;4、出料管;5、电磁流量计; 6、卡箍;7、容罐;8、第三视镜;81、上法兰盖板;82、下法兰盖板;83、玻璃筒;84、锁紧组件;841、锁紧杆;842、
锁紧螺母;85、锁紧孔;86、排气阀;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啤酒合流器装置。参照图1,啤酒合流器装置包括第一进料管1、第二进料管2、合流管3以及出料管4,第一进料管1和第二进料管2上均连接有电磁流量计5,电磁流量计5分别位于第一进料管1和第二进料管2远离合流管3的一端,电磁流量计5分别测量第一进料管1和第二进料管2中原物料的流量。
31.参照图1,第一进料管1靠近合流管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11,第一流量调节阀11采用旋塞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11与第一进料管1通过卡箍 6连接,第一流量调节阀11用于调节第一进料管1中原物料的流量。
32.参照图1,第一流量调节阀11靠近合流管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视镜12,第一视镜12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流量调节阀11和合流管3法兰连接,通过第一视镜12能够观察到从第一进料管1流入的原物料的颜色与气泡。
33.参照图1,第二进料管2靠近合流管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21,第二流量调节阀21采用旋塞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21与第二进料管2通过卡箍 6连接,第二流量调节阀21用于调节第二进料管2中原物料的流量。
34.参照图1,第二流量调节阀21靠近合流管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视镜22,第二视镜22的端部分别与第二流量调节阀21和合流管3法兰连接,通过第二视镜22能够观察到从第二进料管2流入的原物料的颜色与气泡。
35.参照图1,合流管3靠近出料管4的一侧固定有容罐7,经合流管3初步混合的原物料于容罐7中充分混合。容罐7的容积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本实施例中容罐7的容积采用100l。
36.参照图1,容罐7远离合流管3的一侧法兰连接有第三视镜8,通过第三视镜8能够观察到混合物料的颜色与气泡。第三视镜8远离容罐7的一侧法兰连接有阀门9,阀门9与出料管4通过卡箍 6连接。
37.参照图1,混合原物料时,将两种原物料分别输送进第一进料管1和第二进料管2中,其中一种原物料先后流过第一进料管1、第一流量调节阀11与第一视镜12进入合流管3中,另一种原物料先后流过第二进料管2、第二流量调节阀21与第二视镜22进入合流管3中。两种原物料于合流管3中初步混合后进入容罐7中充分混合,混合物料先后流过第三视镜8与阀门9后经出料管4流入下一工序。
38.参照图1,第一视镜12、第二视镜22与第三视镜8均包括上法兰盖板81、下法兰盖板82、设置在上法兰盖板81与下法兰盖板82之间的玻璃筒83以及四组锁紧组件84。锁紧组件84包括锁紧杆841以及螺纹连接在锁紧杆841两侧的锁紧螺母842,两个锁紧螺母842分别位于玻璃筒83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上法兰盖板81与下法兰盖板82上均对应开设有四个锁紧孔85,每根锁紧杆841的端部均分别穿设在上法兰盖板上81的一个锁紧孔85以及下法兰盖板82上对应的一个锁紧孔85中。将两个锁紧螺母842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旋紧,以推动上法兰盖板81与下法兰盖板82相互靠近,从而夹紧玻璃筒83。将两个锁紧螺母842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旋开,使得玻璃筒83能够从上法兰盖板81和下法兰盖板82之间取出,便于清洗玻璃筒
83。
39.参照图1,第一视镜12、第二视镜22与第三视镜8的上法兰盖板81上均连接有与其玻璃筒83内腔相连通的排气阀86。排气阀86采用手动排气阀,前期调整物料时,酿酒师手动打开三个排气阀86,排出滞留在合流器装置中的空气,以保证合流器装置的安全使用以及酒质。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啤酒合流器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前期调整时,先打开三个排气阀86,再将两种原物料分别输送进第一进料管1和第二进料管2,通过两电磁流量计5的示数分别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11与第二流量调节阀21,使得第一进料管1与第二进料管2中的原物料流量达到初始流量比例。两种原物料进入合流管3中初步混合后,再进入容罐7中充分混合,然后分别流过第三视镜8以及常开的阀门9,从出料管4入下一工序。两种原物料正常合流后,即可关闭所有排气阀86。
41.酿酒师通过第三视镜8观察到需要调节原物料的流量比例时,先通过第一视镜12和第二视镜22观察两种原物料的颜色与气泡,再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分别调整第一流量调节阀11与第二流量调节阀21,使得混合物料的颜色与气泡调整至满足生产需求。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