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精密零件无损探伤检测中,常常采用荧光渗透液检测法,检测后的零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荧光废水,荧光废水是一类特殊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cod达6000

8000mg/l,且荧光废水中无机物含量高。现有处理荧光废水的工艺系统为:荧光废水进入调节池,通过提升泵进入混凝气浮装置,此过程需要添加碱、脱色剂、pac、pam等大量的药剂,然后再经过两个活性炭吸附罐,最终进入沉降池,废水处理所需时间长,其处理效果达不到排放标准,其中色度和cod指标严重超标,会产生污泥,且药剂加量大,成本高,还容易出现堵塞等系统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可加快废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处理后的水质实现达标排放,且系统运行故障率小。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其包括臭氧发生器、接触反应器、活性炭吸附器和分子膜过滤装置,接触反应器内设有喷淋管,喷淋管设有喷淋头,喷淋头位于接触反应器的上部,臭氧发生器与接触反应器的下部连接,活性炭吸附器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反应器、分子膜过滤装置连通。由此,空气进入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从接触反应器的下部进入,荧光渗透液废水通过喷淋管进入臭氧发生器内,荧光渗透液废水由喷淋头从上向下喷出来,臭氧与废水充分反应,此反应过程是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不产生污泥,然后经过臭氧氧化后的废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器内,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质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废水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中,实现分子级过滤、截留微粒和大分子,分子膜过滤装置过滤后得到水和小分子物质,出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排放;整个荧光废水处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物化污泥,系统运行顺畅,不易出现堵塞等运行故障,且废水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成本低,另外,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漂白作用,可明显降低水的色度。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反应器内设有两层填料层,两层填料层将接触反应器分为上、中、下层,所述上、中层均设有喷淋头,下层设有曝气盘,曝气盘连接臭氧发生器,接触反应器的底部通过过渡桶和过滤泵连接活性炭吸附器。由此,荧光渗透液废水从喷淋头喷出,喷在填料层上,加大了水与臭氧的接触面积,臭氧从接触反应器的下层底部进入,臭氧通过曝气盘曝出、臭氧搅动废水充分反应,大大减少了废水处理成本,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性炭吸附器和分子膜过滤装置之间设有增压泵、过滤器。由此,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器处理后,通过增压泵进入到过滤器中过滤,过滤器过滤掉一些杂质后,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中,增压泵给水流提供了动力,加快废水处理的效率,增加过滤
器过滤,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果,也可防止分子膜过滤装置堵塞。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产水桶,分子膜过滤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过滤器,分子膜过滤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产水桶,第二管路靠产水桶的一端设有产水气动阀,产水通连接有反洗泵,反洗泵通过第三管路连接于第一管路,第三管路设有反洗气动阀,第一管路的末端设有反洗排水气动阀。由此,产水气动阀打开,过滤器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管路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废水经过分子膜过滤装置产水后,产出的水通过第二管路、产水气动阀进入产水桶中;需要反洗时,开启反洗泵、反洗气动阀和反洗排水气动阀,产水桶中的水通过反洗泵进入第三管路,然后经反洗气动阀进入第二管路,再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对分子膜过滤装置进行反洗,反洗产生的水进入第一管路、由反洗排水气动阀排出,反洗产生的水可通过管路进入到接触反应器中继续氧化,实现循环。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管路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第四管路设有正洗气动阀,第一管路靠过滤器的一端设有进水气动阀,第一管路靠分子膜过滤装置的一端设有进气气动阀。由此,需要清洗时,开启反洗泵、正洗冲洗阀和进气气动阀,产水桶中的水通过反洗泵依次进入第三管路、第四管路、正洗气动阀、第一管路,进气气动阀接入气体和水一起对分子膜过滤装置进行冲洗,实现了分子膜过滤装置的正常清洗,正洗分子膜过滤装置产水的水可通过管路进入到接触反应器中继续氧化,实现循环。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子膜过滤装置通过第五管路连接产水桶,第五管路上设有第一药洗开关,第二管路与第五管路连通,第二管路靠近第五管路的一端设有第二药洗开关,第五管路连接有排水气动阀和浓水气动阀。由此,需要药洗时,开启反洗泵、正洗气动阀、第一药洗开关、第二要洗开关和产水气动阀,产水桶中的水通过反洗泵依次进入第三管路、第四管路、正洗气动阀、第一管路、分子膜过滤装置、第一药洗开关,一部分水然后经过第五管路进入产水桶中、再通过反洗泵实现药洗循环,一部分水经过第五管路、第二管路、第二药洗开关、产水气动阀进入产水桶中、再通过反洗泵实现药洗循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荧光渗透液废水进入臭氧发生器内与臭氧反应,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器内利用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最后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中,实现分子级过滤、截留微粒和大分子,分子膜过滤装置过滤后得到水和小分子物质,出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排放,通过第五管路进入产水桶中,通过管路连接正洗气动阀、反洗气动阀和第一药洗开关、第二药洗开关,实现了正洗、反洗和循环药洗,整个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物化污泥,系统运行顺畅,不易出现堵塞等运行故障,且废水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正洗和反洗的路径示意图;
13.图3是接触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1、接触反应器2、活性炭吸附器3和分子膜过滤装置4。接触反应器2内设有喷淋管21,喷淋管21设有喷淋头211,喷淋头211位于接触反应器2的上部。荧光渗透液废水通过喷淋管21进入接触反应器2,具体的,荧光渗透液废水进入集水池201内,集水池201依次连接有吸水桶202、收集泵203、废水调节桶204、提升泵205,提升泵205与喷淋管21连接。臭氧发生器1的进气端连接有空压机11和储气罐12,臭氧发生器1的出气端与接触反应器2的下部连接。活性炭吸附器3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反应器2、分子膜过滤装置4连通。
16.空气进入臭氧发生器1产生臭氧,臭氧从接触反应器2的下部进入,同时,开启收集泵203和提升泵205,集水池201中的荧光渗透液废水,依次进入吸水桶202、收集泵203、废水调节桶204、提升泵205进入喷淋管21,荧光渗透液废水通过喷淋管21进入臭氧发生器1内,荧光渗透液废水由喷淋头211从上向下喷出来,臭氧与废水充分反应,此反应过程是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不产生污泥;然后经过臭氧氧化后的废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器3内,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质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废水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4中,实现分子级过滤、截留微粒和大分子,分子膜过滤装置4过滤后得到水和小分子物质,出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排放。臭氧是强烈的氧化剂,它能氧化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清除对臭氧的高度氧化活性很敏感的毒物,如酚类、苯环类、氰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铁、锰、有机氮化合物等;由于对各种有机物的作用范围较广,可以去除其他方法不易去除的cod和toc,属于“最有效武器”;另外,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漂白作用,可明显降低水的色度。整个荧光废水处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物化污泥,系统运行顺畅,不易出现堵塞等运行故障,且废水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成本低。
17.如图3所示,接触反应器2内设有两层填料层22,两层填料层22将接触反应器2分为上、中、下层。上、中层均通过喷淋管21连接有喷淋头211。下层的底部布置有曝气盘23,曝气盘23连接臭氧发生器1。接触反应器2的底部通过过渡桶31和过滤泵32连接活性炭吸附器3。荧光渗透液废水从喷淋头211喷出,喷在填料层22上,加大了水与臭氧的接触面积,臭氧从接触反应器2的下层底部进入,臭氧通过曝气盘23曝出、臭氧搅动废水充分反应,大大减少了废水处理成本,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过滤泵32开启,接触反应器2内经过臭氧处理过的废水,依次经过过渡桶31、过滤泵32进入活性炭吸附器3。
18.活性炭吸附器3和分子膜过滤装置4之间依次安装有增压泵33、过滤器34。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器3处理后,通过增压泵33进入到过滤器34中过滤,过滤器34过滤掉一些杂质后,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4中,增压泵33给水流提供了动力,加快废水处理的效率,增加过滤器34过滤,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果,也可减少分子膜过滤装置4堵塞的情况。
19.为了便于实现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该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产水桶5,分子膜过滤装置4具有两组,且每组分子膜过滤装置4均设置有阀a、阀d和阀c,产水桶5与分子膜过滤装置4、过滤器34的连接管路上设有8组气动阀,8组气动阀分别为进水气动阀71、产水气动阀72、反洗气动阀73、反洗排水气动阀74、正洗气动阀75、浓水气动阀78和排水气动阀77。
20.分子膜过滤装置4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61连接过滤器34,具体的,阀a与第一管路61连通,第一管路61靠过滤器34的一端安装进水气动阀71。分子膜过滤装置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62连接产水桶5,阀d与第二管路62连通,第二管路62靠产水桶5的一端安装产水气
动阀72。产水通连接有反洗泵631,反洗泵631通过第三管路63连接于第一管路61,第三管路63上安装反洗气动阀73。第一管路61的末端设有反洗排水气动阀74。
21.第三管路63通过第四管路64与第一管路61连通,第四管路64上安装有正洗气动阀75,第一管路61靠分子膜过滤装置4的一端安装有进气气动阀76。
22.分子膜过滤装置4的阀c通过第五管路65连接产水桶5,第五管路65上安装有第一药洗开关81。第二管路62与第五管路65连通,第二管路62靠近第五管路65的一端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药洗开关82。第五管路65通过支路连接有排水气动阀77和浓水气动阀78。
23.进水气动阀71、产水气动阀72打开,过滤器34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管路61、阀a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4,废水经过分子膜过滤装置4产水后,产出的水从阀d通过第二管路62、产水气动阀72进入产水桶5中,如果产出的水不需要进入产水桶5收集,分子膜过滤装置4产出的水可以通过阀c、进入排水气动阀77排出。产水桶5可通过管路连接有排放口和液体计,当产水桶内水过多时,可以通过排放口排出去。产水桶5还可以通过管路并安装电磁阀连接自来水,如果需要反洗或者药洗循环,产水桶内水不足时,可以补充自来水。
24.需要反洗时,开启反洗泵631、反洗气动阀73和反洗排水气动阀74,此时进水气动阀71和产水气动阀72是关闭的,产水桶5中的水通过反洗泵631进入第三管路63,然后经反洗气动阀73进入第二管路62,再通过阀d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4、对分子膜过滤装置4进行反洗,反洗产生的水从阀a进入第一管路61、由反洗排水气动阀74排出,反洗产生的水可通过管路进入到接触反应器2中继续氧化,实现循环。
25.需要清洗时,开启反洗泵631、正洗冲洗阀和进气气动阀76,此时进水气动阀71和产水气动阀72是关闭的,产水桶5中的水通过反洗泵631依次进入第三管路63、第四管路64、正洗气动阀75、第一管路61,进气气动阀76接入气体和水一起对从阀a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4进行冲洗、从阀c出来进入浓水气动阀78排出实现了分子膜过滤装置4的正常清洗,正洗分子膜过滤装置4产水的水从浓水气动阀78通过管路进入到接触反应器2中继续氧化,实现循环。
26.需要药洗时,开启反洗泵631、正洗气动阀75、第一药洗开关81、第二要洗开关和产水气动阀72,产水桶5中的水通过反洗泵631依次进入第三管路63、第四管路64、正洗气动阀75、第一管路61、分子膜过滤装置4的阀a进并从阀c出、第一药洗开关81,一部分水然后经过第五管路65进入产水桶5中、再通过反洗泵631实现药洗循环;一部分水经过第五管路65、第二管路62、第二药洗开关82、产水气动阀72进入产水桶5中、再通过反洗泵631实现药洗循环。
27.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荧光渗透液废水进入臭氧发生器1内与臭氧反应,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器3内利用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再经过过滤器34过滤后,最后进入分子膜过滤装置4中,实现分子级过滤、截留微粒和大分子,分子膜过滤装置4过滤后得到水和小分子物质,出水达到接管标准后排放,通过第五管路65进入产水桶5中。通过管路连接正洗气动阀75、反洗气动阀73和第一药洗开关81、第二药洗开关82,实现了正洗、反洗和循环药洗,整个荧光废水无泥化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物化污泥,系统运行顺畅,不易出现堵塞等运行故障,且废水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成本低。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9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