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二囊管放漏气的测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腔二囊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腔二囊管放漏气的测压装置。


背景技术:

2.三腔二囊管:是由包括三腔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胃气囊和食管气囊附在三腔管的一端,三腔管由一个截面是半圆的腔道和两个截面是四分之一圆的腔道构成,而肝硬化是致使的门脉高压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通常出血量大,病情危重,需要通过三腔二囊管对患者进行最直接、有效的止血,而现有的三腔二囊管,在进行工作中由于气囊连接口设置,会因各种原因有存在少量漏气现象,不能直接了解到气囊的内部的充气情况,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对气囊的止血效果进行判断,导致三腔二囊管的使用产生了较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在对三腔二囊管进行回收时只能通过医护人员自身直觉感受并控制三腔二囊管的回收速率,回收速率的波动较大,较慢的回收速率势必引起患者的不适,而较快的回收速率又容易对患者的食道造成损伤。
3.因此需要一种三腔二囊管放漏气的测压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放漏气的测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三腔二囊管放漏气的测压装置,包括三腔二囊管管体,所述三腔二囊管管体上并且靠近三腔二囊管管体的正面设有胃囊,所述三腔二囊管管体上并且位于胃囊的后方设有食道囊,所述三腔二囊管管体的背面连接有三腔二囊管接头,所述三腔二囊管管体上并且位于三腔二囊管接头的前方设有卷收腔,所述卷收腔的右侧中心处连接有转动回收把手,所述三腔二囊管接头的背面并且与三腔二囊管管体相对应连接有胃导管,所述三腔二囊管接头的右侧连接有食道囊导管,所述食道囊导管的后侧连接有右传感器连接件,所述右传感器连接件的右侧连接有食道囊气压传感器,所述食道囊气压传感器的后方并且与食道囊导管相对应连接有食道囊送气口,所述三腔二囊管接头的左侧连接有胃囊导管,所述胃囊导管的后侧连接有左传感器连接件,所述左传感器连接件的左侧连接有胃囊气压传感器,所述胃囊气压传感器的后方并且与胃囊导管相对应连接有胃囊送气口。
7.优选的,所述三腔二囊管管体、胃囊和食道囊均采用医用乳胶为材料制成。
8.优选的,所述转动回收把手通过转轴与卷收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三腔二囊管管体上设置有测距刻度。
10.优选的,所述三腔二囊管接头、右传感器连接件和左传感器连接件均采用聚乙烯为材料制成的。
11.优选的,所述右传感器连接件与食道囊气压传感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所述左传感器连接件与胃囊气压传感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食道囊气压传感器和胃囊气压传感器,对食道囊和胃囊内部气压进行检测,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在气囊内部气压发生变化时,能够被直接发现,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三腔二囊管,在进行工作中由于气囊连接口设置,会因各种原因有存在少量漏气现象,不能直接了解到气囊的内部的充气情况,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对气囊的止血效果进行判断,导致三腔二囊管的使用产生了较多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进而使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更加安全,增强了三腔二囊管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卷收腔,在进行回收时能够通过卷收腔人为控制三腔二囊管的回收速度,保证三腔二囊管的顺利回收,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三腔二囊管在进行回收时只能通过医护人员自身直觉感受并控制三腔二囊管的回收速率,回收速率的波动较大,较慢的回收速率势必引起患者的不适,而较快的回收速率又容易对患者的食道造成损伤的问题,进而使三腔二囊管的实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收腔剖面图。
17.图中:1、三腔二囊管管体;2、胃囊;3、食道囊;4、三腔二囊管接头;5、卷收腔;6、转动回收把手;7、胃导管;8、食道囊导管;9、右传感器连接件;10、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1、食道囊送气口;12、胃囊导管;13、左传感器连接件;14、胃囊气压传感器;15、胃囊送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0.一种三腔二囊管放漏气的测压装置,包括三腔二囊管管体1,三腔二囊管管体1上并且靠近三腔二囊管管体1的正面设有胃囊2,三腔二囊管管体1上并且位于胃囊2的后方设有食道囊3,三腔二囊管管体1的背面连接有三腔二囊管接头4,三腔二囊管管体1上并且位于三腔二囊管接头4的前方设有卷收腔5,卷收腔5的右侧中心处连接有转动回收把手6,三腔二囊管接头4的背面并且与三腔二囊管管体1相对应连接有胃导管7,三腔二囊管接头4的右侧连接有食道囊导管8,食道囊导管8的后侧连接有右传感器连接件9,右传感器连接件9的右侧连接有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0,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0的后方并且与食道囊导管8相对应连接有食道囊送气口11,三腔二囊管接头4的左侧连接有胃囊导管12,胃囊导管12的后侧连接有左传感器连接件13,左传感器连接件13的左侧连接有胃囊气压传感器14,胃囊气压传感器14的后方并且与胃囊导管12相对应连接有胃囊送气口15。
21.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在右传感器连接件9与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左传感器连接件13与胃囊气压传感器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的作用下,对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0和胃囊气压传感器14进行安装,后将三腔二囊管管体1通入患者鼻腔,并向食道延伸,在三腔二囊管管体1上设置有测距刻度的作用下观察三腔二囊管的深入距离,在距离合适后使用注射器通过胃囊送气口15为胃囊送气,后关闭胃囊送气口15,在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注射器通过食道囊送气口11为食道囊送气,并关闭食道囊送气口11,通过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0和胃囊气压传感器14观察气囊内部的气压变化,对气囊是否漏气进行检测,如图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食道囊气压传感器10和胃囊气压传感器14,对食道囊3和胃囊2内部气压进行检测,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在气囊内部气压发生变化时,能够被直接发现,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三腔二囊管,在进行工作中由于气囊连接口设置,会因各种原因有存在少量漏气现象,不能直接了解到气囊的内部的充气情况,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对气囊的止血效果进行判断,导致三腔二囊管的使用产生了较多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进而使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更加安全,增强了三腔二囊管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卷收腔5,在进行回收时能够通过卷收腔人为控制三腔二囊管的回收速度,保证三腔二囊管的顺利回收,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三腔二囊管在进行回收时只能通过医护人员自身直觉感受并控制三腔二囊管的回收速率,回收速率的波动较大,较慢的回收速率势必引起患者的不适,而较快的回收速率又容易对患者的食道造成损伤的问题,进而使三腔二囊管的实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8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