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压缩式垃圾站的推广势在必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以其占地面积小,隐蔽性好,空间结构合理等优势,引领着垃圾中转站行业的发展。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090247u中公开的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虽然,该实用新型采用三个压缩液压缸,提升了压缩的力度,实现一次压缩成型,工作效率高,压缩时间快,一次处理垃圾量大,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该实用新型不方便对压缩垃圾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影响工作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包括设备基础、地坑、压缩装置主体、高压冲洗装置,所述地坑开设在设备基础上,所述压缩装置主体固定安装在设备基础上,所述压缩装置主体位于地坑的上方,所述高压冲洗装置位于压缩装置主体的一侧,所述高压冲洗装置固定安装在设备基础上,所述地坑的底部中间开设有沉淀井,所述沉淀井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沉淀井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开设在设备基础上,所述集水井与沉淀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设备基础上设置有抽水机构和排污机构。
7.可选的,两个所述流水槽倾斜开设在设备基础的底部,两个所述流水槽对称设置。
8.可选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第二管道、第一输送泵、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集水井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水端与第三管道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泵为污水泵。
10.可选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第四管道、第二输送泵、第五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沉淀井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料端与第五管道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泵为渣浆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沉淀井和集水井,垃圾压缩出的污水可沿地坑内的流水槽
流到沉淀井,污水在沉淀井内进行沉淀,经沉淀后再流入集水井,通过第一输送泵将集水井内的污水排到市政污水网络内进行处理,通过第二输送泵将沉淀井底部的沉淀物抽出,避免沉淀物的堆积影响沉淀井的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备基础的剖视图。
16.图中:1、设备基础;2、地坑;3、压缩装置主体;4、高压冲洗装置;5、沉淀井;6、流水槽;7、集水井;8、第一管道;9、阀门;10、第二管道;11、第一输送泵;12、第三管道;13、第四管道;14、第二输送泵;15、第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请参阅图1
‑
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9.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包括设备基础1、地坑2、压缩装置主体3、高压冲洗装置4,地坑2开设在设备基础1上,压缩装置主体3固定安装在设备基础1上,压缩装置主体3位于地坑2的上方,高压冲洗装置4位于压缩装置主体3的一侧,高压冲洗装置4固定安装在设备基础1上,高压冲洗装置4能够对地坑2进行清洗,降低压缩垃圾的灰尘,同时能够进行除臭,地坑2的底部中间开设有沉淀井5,沉淀井5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流水槽6,两个流水槽6倾斜开设在设备基础1的底部,两个流水槽6对称设置,便于污水流进沉淀井5,沉淀井5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7,集水井7开设在设备基础1上,集水井7与沉淀井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8,第一管道8上固定安装有阀门9,设备基础1上设置有抽水机构和排污机构,抽水机构用于把集水井7内的污水抽出,排污机构用于把沉淀井5底部的沉淀物抽出。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抽水机构包括第二管道10、第一输送泵11、第三管道12,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集水井7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泵1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第一输送泵11的出水端与第三管道12固定连接;第一输送泵11为污水泵,便于把集水井7内的污水抽出。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排污机构包括第四管道13、第二输送泵14、第五管道15,第四管道13的一端与沉淀井5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第四管道13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泵14的进料端固定连接,第二输送泵14的出料端与第五管道15固定连接;第二输送泵14为渣浆泵,便于把沉淀井5底部的沉淀物抽出。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3.工作时,垃圾压缩产生的污水通过流水槽6流进沉淀井5,污水在沉淀井5内进行沉淀,沉淀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9,沉淀井5内的上侧清液通过第一管道8进入集水井7,启动第一输送泵11,集水井7内的污水通过第二管道10和第三管道12排到市政污水网络内进行处理;当需要对沉淀井5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时,启动第二输送泵14,沉淀井5底部的沉淀物经过第四管道13和第五管道15排出,从而对沉淀井5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避免沉淀物过
多堆积,保证沉淀井5的正常使用。
24.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25.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包括设备基础(1)、地坑(2)、压缩装置主体(3)、高压冲洗装置(4),所述地坑(2)开设在设备基础(1)上,所述压缩装置主体(3)固定安装在设备基础(1)上,所述压缩装置主体(3)位于地坑(2)的上方,所述高压冲洗装置(4)位于压缩装置主体(3)的一侧,所述高压冲洗装置(4)固定安装在设备基础(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2)的底部中间开设有沉淀井(5),所述沉淀井(5)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流水槽(6),所述沉淀井(5)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7),所述集水井(7)开设在设备基础(1)上,所述集水井(7)与沉淀井(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8)上固定安装有阀门(9),所述设备基础(1)上设置有抽水机构和排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流水槽(6)倾斜开设在设备基础(1)的底部,两个所述流水槽(6)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第二管道(10)、第一输送泵(11)、第三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0)的一端与集水井(7)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0)的另一端与第一输送泵(1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泵(11)的出水端与第三管道(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泵(11)为污水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第四管道(13)、第二输送泵(14)、第五管道(15),所述第四管道(13)的一端与沉淀井(5)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13)的另一端与第二输送泵(14)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14)的出料端与第五管道(15)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泵(14)为渣浆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缸四柱垃圾压缩站用清洗排污装置,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基础、地坑、压缩装置主体、高压冲洗装置,地坑的底部中间开设有沉淀井,沉淀井的两侧顶部均设置有流水槽,沉淀井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与沉淀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固定安装有阀门,设备基础上设置有抽水机构和排污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沉淀井和集水井,垃圾压缩出的污水可沿地坑内的流水槽流到沉淀井,污水在沉淀井内进行沉淀,经沉淀后再流入集水井,通过第一输送泵将集水井内的污水排到市政污水网络内进行处理,通过第二输送泵将沉淀井底部的沉淀物抽出,避免沉淀物的堆积影响沉淀井的使用。免沉淀物的堆积影响沉淀井的使用。免沉淀物的堆积影响沉淀井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口源洁环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