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04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


背景技术:

2.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指在电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接大地、接外壳或接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线,以防电器因内部绝缘破坏外壳带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包括工作,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工作接地是把金属导体铜块埋在土壤里,再把它的一点用导线引出地面,用它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现有技术中常常将导线设置成螺旋状,螺旋状可分散保护接地线使弹性应变力性更好,防止地线因外力拉扯、夹折而疲劳受损,而地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工具,首先利用铁锤压装接头,再用棍棒作为轴体进行缠绕让地线成螺旋型,工序较为复杂且操作繁琐,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包括依次连接的锤头、导线缠绕段和握持段,导线缠绕段包括设置在锤头与握持段之间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用于固定铜鼻子的定位柱和沿连接杆长度方向间隔螺旋成型可使导线缠绕形成螺旋状的螺旋齿槽。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握持段的截面为正方形。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握持段的截面大小一致,所述螺旋齿槽包括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
8.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棱边上。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成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定位柱成型在第一段上,所述螺旋齿槽成型在第二段,第一段的截面大于第二段的截面。
10.优选的,所述锤头、连接杆和握持段为一体成型。
11.优选的,所述锤头包括与所述连接段连接的长方体基座、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圆柱体和设置在基座后端的半球体。
12.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地线时,先通过锤头将地线接头锤入地面中,接着将导线一端的铜鼻子套设在定位柱上,然后将导线绕着螺旋齿槽缠绕成螺旋型后取下铜鼻子并沿螺旋齿槽向下转动直至从握持段末端拿出,将螺旋型的导线安装在地线接头与设备之间,完成接地,通过一个工具就能完成地线的安装,避免了传统安装地线时所需复杂且繁多的工具,提高了生产力;
13.连接杆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便于导线缠绕和取下,握持段的截面为正方形,便于握持,防止工具脱手;
14.连接杆与握持段的截面大小一致,便于导线从导线缠绕段移动至握持段并从握持
段末端取出;
15.螺旋齿槽为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且凹槽设置在连接杆的棱边上,由于连接杆的截面为正方形且与握持段连接,所以螺旋齿槽设置成间隔成型在棱边上的凹槽有利于缠绕后的导线沿螺旋方向转移至握持段处并从握持段末端取下;
16.连接杆第一段的截面大于第二段的截面,使得锤头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2.图中:1

锤头、11

基座、12

圆柱体锤面、13

半球体锤面、2

导线缠绕段、21

连接杆、211

第一段、212

第二段、22

定位柱、23

螺旋齿槽、231

凹槽、3

握持段。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4.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包括锤头1、导线缠绕段2和握持段3。
25.锤头1包括长方体基座11、设置在基座11前端用于敲打的圆柱体锤面12和设置在基座11后段用于辅助敲打的半球体锤面13。
26.导线缠绕段2一端与锤头1连接,包括设置与锤头1连接的连接杆21、设置在连接杆21上用于固定铜鼻子的定位柱22和沿连接杆21长度方向间隔螺旋成型可使导线缠绕形成螺旋状的螺旋齿槽23,将导线的铜鼻子固定在定位柱22上后,将导线绕着螺旋齿槽23缠绕形成螺旋型,能够快速完成地线的安装的准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连接杆21包括依次成型的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第一段211与锤头1连接,定位柱22成型在第一段211上;第二段212与第一段211连接,螺旋齿槽23成型在第二段212上,具体的,第一段211的截面大于第二段212的截面,连接杆21第一段211的截面大于第二段212的截面,使得锤头1与连接杆2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损坏。
27.握持段3与导线缠绕段2的另一端连接,具体的,连接杆21与握持段3的截面为大小一致的正方形,螺旋齿槽23包括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杆21棱边上的多个凹槽231,由于连接杆21与握持段3的截面为大小一致的正方形,且螺旋齿槽23为多个间隔成型在连接杆21棱边上的凹槽231,并不是成型在连接杆21上完整的螺旋槽,所以缠绕后的导线可以沿螺旋齿槽23的螺旋方向向下移动至握持段3处,并从握持段3末端取出,能够便于导线缠绕完成后快速取下,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28.锤头1、连接杆21和握持段3为一体成型,便于加工,且坚固耐用。
29.地线安装时,先通过锤头1将地线接头锤入底下,接着将导线一端的铜鼻子固定在定位柱22上,然后将导线绕着螺旋迟早缠绕成螺旋型后取下铜鼻子并沿着螺旋齿槽23的螺
旋方向向下移动至握持段3并从握持段3末端取下,将螺旋型的导线安装在地线接头与设备之间,完成设备的接地,通过一个工具就能完成地线的安装,避免了传统安装地线时所需复杂且繁多的工具,提高了安装效率,提升了生产力。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锤头、导线缠绕段和握持段,导线缠绕段包括设置在锤头与握持段之间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用于固定铜鼻子的定位柱和沿连接杆长度方向间隔螺旋成型可使导线缠绕形成螺旋状的螺旋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握持段的截面为正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握持段的截面大小一致,所述螺旋齿槽包括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棱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成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定位柱成型在第一段上,所述螺旋齿槽成型在第二段,第一段的截面大于第二段的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连接杆和握持段为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包括与所述导线缠绕段连接的长方体基座、设置在基座前端的圆柱体锤面和设置在基座后端的半球体锤面。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制作地线的工具,包括依次连接的锤头、导线缠绕段和握持段,导线缠绕段包括设置在锤头与握持段之间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用于固定铜鼻子的定位柱和沿连接杆长度方向间隔螺旋成型可使导线缠绕形成螺旋状的螺旋齿槽,安装地线时,先通过锤头将地线接头锤入地面中,接着将导线一端的铜鼻子套设在定位柱上,然后将导线绕着螺旋齿槽缠绕成螺旋型后取下铜鼻子并沿螺旋齿槽向下转动直至从握持段末端拿出,将螺旋型的导线安装在地线接头与设备之间,完成接地,通过一个工具就能完成地线的安装,避免了传统安装地线时所需复杂且繁多的工具,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煌 王凌志 徐劲松 郭嫣然 陈梓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7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