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基坑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心,深基坑的开挖成为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基坑围护体系是一个土体、支护结构相互共同作用的有机体,由于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等因素的制约,对基坑围护体系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基坑围护体现不仅要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及坑内作业的安全、方便,而且要使坑底和坑外的土体位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邻近建筑物及市政设施正常使用。
3.目前相关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周向设置于基坑内侧壁上的围护机构、周向设置于基坑底部且与围护机构抵触的多个支撑组件以及位于基坑上端拐角处的多个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两端与围护机构固定连接的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长连接杆的两端与钢桩固定连接,短连接杆的两端与挡土板固定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5.该加固组件中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的长度均为固定,当基坑内侧壁的拐角较多且基坑内侧壁的拐角角度不一致时,长连接杆和短连接杆无法抵贴于基坑内侧壁的围护结构,导致基坑围护结构起到的支撑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使该基坑围护结构适用于具有不同角度的基坑拐角,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内侧壁拐角处的两支护板,两所述支护板之间设有固定桩,两所述支护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固定桩;两所述支护板围成的夹角区域内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基板以及滑移连接并铰接于基座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外侧滑移连接有横撑杆,所述横撑杆的长度设为可调节。
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中将设置于基坑拐角处的两支护板分别转动连接于固定桩,通过调节两支护板相对于固定桩的角度并让两支护板紧密抵于基坑拐角处的两侧壁,可以使该基坑围护结构适用于具有不同角度的基坑拐角,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
10.其中,支撑机构的设置用于支撑支护板以及基坑侧壁,通过移动斜撑杆并使斜撑杆带动横撑杆的两端分别靠近两支护板,然后调节横撑杆的长度使横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并固定于两支护板,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降低基坑侧壁倾倒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横撑杆包括主杆、调节杆和套筒,所述主杆套接于斜撑杆并与斜撑杆滑键连接,所述调节杆设有两个,两所述调节杆分别通过套筒螺纹连接于主杆的两端。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两调节杆分别通过套筒螺纹连接于主杆的两端,通过转动套筒调整调节杆与主杆的相对位置能够实现调节横撑杆长度的功能;主杆滑键连接于
斜撑杆,能够限制主杆绕斜撑杆的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使连接主杆两端的调节杆能够分别连接于两支护板。
13.可选的,所述斜撑杆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主杆与斜撑杆相对位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横撑杆靠近基板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具有支撑主杆的作用,降低主杆受到基坑侧壁的倾覆力后沿着斜撑杆向靠近基板的方向移动的可能性,提高该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调节杆背离主杆的一端端部铰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和调节杆的铰接轴的轴向与调节杆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锁紧块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支护板。
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基坑拐角的角度不同,两支护板固定后形成的夹角不固定,传统方式中采用紧固件固定调节杆和支护板的固定效果不佳;通过设置锁紧块,并将锁紧块和调节杆的铰接轴的轴向与调节杆的轴向设为垂直,可以使锁紧块沿调节杆的延长方向作周向转动,便于将锁紧块调节至正对于支护板的位置;调节完成后的锁紧块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支护板,从而连接锁紧块和支护板,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
17.可选的,所述固定桩铰接有两铰接板,每一所述铰接板背离固定桩的一侧均设有与支护板相适配的限位槽。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支护板安装于限位槽的限位槽后,支护板能够绕铰接板与固定桩的铰接轴作周向转动,以调节两支护板相对于固定桩的角度,使该基坑围护结构适用于具有不同角度的基坑拐角;
19.另外,支护板和固定桩相互分离,能够减少基坑围护结构的空间占用率,便于支护板和固定桩的运输,有利于降低运输的成本。
20.可选的,所述固定桩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与铰接板沿固定桩的延长方向错位设置;所述斜撑杆背离基座的一端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抵于横板底部。
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横板与铰接板沿固定桩的延长方向错位设置,使横板的设置不容易干涉到铰接板的转动;横撑杆通过加强块抵于横板的底部,使斜撑杆具有辅助支撑固定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固定桩以及该固定桩两侧的支护板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基板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安装有滑块;所述斜撑杆铰接于滑块。
2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滑块滑移安装于滑槽内,通过移动滑块能够带动与滑块铰接的斜撑杆的移动,进而带动横撑杆的两端靠近两支护板,便于将横撑杆固定于支护板。
24.可选的,所述基板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滑槽并转动连接于滑块。
2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螺杆的设置能够通过转动螺杆推动滑块向靠近固定桩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斜撑杆和横撑杆向靠近支护板的方向转动,操作过程简便,进一步提高将横杆杆固定于支护板的便利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调节两支护板相对于固定桩的角度并让两支护板紧密抵于基坑拐角处的两侧壁,可以使该基坑围护结构适用于具有不同角度的基坑拐角,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
28.2.将两调节杆分别螺纹连接于主杆的两端,通过调整调节杆与主杆的相对位置能
够实现调节横撑杆长度的功能;
29.3.通过设置锁紧块,并将锁紧块和调节杆的铰接轴的轴向与调节杆的轴向设为垂直,可以使锁紧块沿调节杆的延长方向作周向转动,便于将锁紧块调节至正对于支护板的位置。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桩与支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图3中a
‑
a向的剖视图,主要体现主杆与斜撑杆的连接关系。
34.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桩;11、安装槽;12、铰接板;121、限位槽;13、横板;2、支护板;3、支撑机构;31、基板;311、滑槽;312、滑块;3121、延伸部;313、螺杆;314、把手;32、斜撑杆;321、加强块;322、限位块;33、横撑杆;331、主杆;332、调节杆;333、套筒;3321、锁紧块;3322、紧固件;4、锚体。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37.参照图1、图2,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固定桩1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桩1的两支护板2;固定桩1为圆柱形,固定桩1沿自身轴线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11,固定桩1铰接有两铰接板12,两铰接板12分别铰接于两安装槽11的侧壁,使两铰接板12分别绕自身与安装槽11的铰接处作周向转动;每一铰接板12背离固定桩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1,两支护板2分别匹配嵌装于限位槽121内,并通过铰接板12的转动使支护板2紧密抵贴于基坑拐角处的两侧壁。
38.参照图1,每一铰接板12均支护板2和固定桩1的底部均设置有锚体4,当固定桩1与支护板2的位置调整好后,将固定桩1与支护板2敲入基坑的底部,能够使支护板2和固定桩1固定于基坑底部。
39.参照图1,基坑底部固定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位于两支护板2围成的夹角区域;支撑机构3包括基板31、斜撑杆32和横撑杆33。
40.参照图1,基板31的底部也设有锚体4,基板31通过锚体4固定于基坑底部;基板31的中部开设有滑槽311,滑槽311为梯形槽,滑槽311的延长方向正对于固定桩1;滑槽311内匹配安装有滑块312,滑块312能够沿滑槽311的延长方向滑移;滑块312背离固定桩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313,螺杆313贯穿于基板31并与基板31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杆313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置能够推动滑块312沿着滑槽311滑移,而且能够减少滑块312在滑槽311内自由滑动的情况;为了便于调节螺杆313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螺杆313背离滑块312的一端连接有把手314。
41.参照图1,滑块312的顶部设有延伸部3121,斜撑杆32铰接于延伸部3121,使斜撑杆32能够绕延伸部3121与斜撑杆32的铰接处作周向转动;斜撑杆32背离滑块312的一端固定有加强块321,加强块321为沿弧形路径延伸的圆环段,且加强块321朝向固定桩1一侧的外
边缘与固定桩1的外周侧相匹配;固定桩1设有与加强块321配合使用的横板13,横板13位于铰接板12的上方;斜撑杆32随滑块312滑移后加强块321抵于横板13的底部并紧贴于固定桩1,从而起到支撑固定桩1的作用。
42.参照图3、图4,横撑杆33包括主杆331、调节杆332和套筒333,主杆331的中部设有与斜撑杆32匹配的套槽,主杆331通过套槽套接于斜撑杆32,且主杆331与斜撑杆32通过滑键连接,用于限制主杆331相对于斜撑杆32作转动;斜撑杆32的中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块322,用于限制主杆331向背离固定桩1的方向移动,起到固定横撑杆33的作用。
43.参照图3,调节杆332设有两根,两根调节杆332的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主杆331的两端端部也设有外螺纹,套筒333的内部设有与调节杆332的外螺纹以及主杆331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两根调节杆332分别通过套筒333连接于主杆331的两端,通过保持调节杆332不动,转动套筒333能够调节调节杆332相对于主杆331的位置,从而调节横撑杆33的长度。
44.参照图4,每一调节杆332背离主杆331的一端端部均铰接有锁紧块3321,且锁紧块3321与调节杆332的铰接轴的轴向与调节杆332的轴向保持垂直设置,使锁紧块3321能够沿调节杆332的延长方向作周向转动,便于将锁紧块3321紧密抵于支护板2;锁紧块3321紧密抵贴于支护板2后,锁紧块3321通过紧固件3322固定于支护板2,从而使横撑杆33支撑于两支护板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紧固件3322为紧固螺栓。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46.本技术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用于安装于具有不同角度的基坑拐角,提高基坑拐角两侧侧壁的稳固性。安装时,先将固定桩1固定于基坑拐角的边线上,再将两支护板2分别嵌装于两铰接板12的限位槽121内,通过转动限位槽121使两支护板2紧密抵贴于基坑的两侧壁,再将支护板2固定于基坑底部;基板31固定于基坑底部,通过转动手柄使螺杆313带动滑块312和斜撑杆32向靠近固定桩1的方向移动,最终使斜撑杆32的加强块321抵于横板13的底部,起到支撑固定桩1的作用;调节主杆331与斜撑杆32的相对位置以及调节调节杆332与主杆331的相对位置,使横撑杆33两端的锁紧块3321能够紧密抵于支护板2,并通过紧固件3322固定锁紧块3321和支护板2,完成安装,横撑杆33能够稳固支撑于两支护板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47.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