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9



1.本技术涉及水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食品生产应用中,通过高温加热蒸煮后的食品需要进行冷却进行保存,食品冷却的方法常用的有接触冰冷却、空气冷却、水冷却、真空冷却等,工业生产制作中,一般采用水冷却的方法进行冷却,水冷却法是通过循环的水将需要冷却的食品降温冷却便于进行保存。
3.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水冷循环装置一般采用敞开式结构,需要冷却的食品放置于其中的冷却盘中,通过循环水对其进行冷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放置食品的冷却盘底部与水面直接接触,而冷却盘的侧面不易与冷却水接触,使得食品不能快速冷却,存在有冷却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水冷循环的冷却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缸,所述冷却缸上连通设置有抽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所述冷却缸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上连通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管、喷淋管和冷却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冷却缸的侧壁上,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冷却缸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滑动的滑轨,所述冷却缸的顶部设置有遮挡柱。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豆制品的冷却盘放置于冷却缸中进行冷却,冷却缸的底部与水面直接接触,通过在冷却缸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冷却组件,使得冷却盘的侧壁上能迅速降温,从而不易使得冷却盘进行快速冷却;喷淋管可拆卸连接在固定管上,能够方便将喷淋管拆卸下来,便于更换维修,滑轨的设置,使得冷却盘在冷却缸中通过水流的作用沿着滑轨进行滑动设置,同时,遮挡柱的设置,阻挡了冷却盘可能由于冷却缸中循环水过多而会溢出的情况,具有保护的作用,从而提高水冷循环的冷却效率。
9.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安装有用于将喷淋管卡接在冷却管内的限位组件,所述喷淋管上螺纹连接有一个用于卡接限位组件的套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具有冷却循环水的作用,冷却管与喷淋管之间通过限位组件和套管进行可拆卸设置,便于拆卸更换,当需要更换冷却管时,将套管旋离限位组件,从而便于更换冷却管,喷出的水就能快速对放置豆制品的冷却盘进行冷却,提高水冷循环的冷却效率;喷淋管的外围螺纹设置有套管,套管使得喷淋管与冷却管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减小冷却管从喷淋管上脱落的情况。
11.优选的,所述喷淋管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喷淋管
侧壁的通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接杆和楔形块,所述卡接杆穿过通孔插入到环形凹槽内,所述楔形块固定设置在卡接杆的顶部并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套管的一端抵接在楔形块的斜面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杆穿过通孔插入到环形凹槽中,限位组件的楔形块在套管的作用下刚好被压入容纳槽中,使得喷淋管与旋转喷头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减小脱落的情况,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13.优选的,所述卡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容纳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冷却管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楔形块会被自动弹出至容纳槽外,方便操作者可以手动拿出两端的限位组件,此时喷淋管与冷却管相互分离,从而达到方便更换冷却管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内位于喷淋管的端部固定有定位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管与喷淋管插接时,冷却管插入到喷淋管中,在定位环的作用下,喷淋管上的容纳槽与环形凹槽上的通孔刚好对齐,保证楔形块与容纳槽相契合,达到方便安装的效果,定位环具有定位的作用,节省安装时间,提升冷却效率。
17.优选的,所述定位环与喷淋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定使得水在喷淋管与冷却管的接口处不易流失,从而阻止水的浪费,连接更加紧密,水压稳定,从出水孔喷出的水能快速对蒸煮后的豆制品进行降温,提高冷却效率。
19.优选的,所述花洒头滑动套设在冷却管上,所述冷却管与花洒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洒头滑动在冷却管上,当放置在冷却缸中的冷却盘距离冷却组件较远时,通过滑动伸长花洒头,使冷却组件距离冷却盘更近,从而冷却降温速度更快,大大提高冷却效率。
21.优选的,所述出水孔上设置有胶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套的设置使得出水孔出来的冷却水压力增大,其对冷却盘侧壁的降温速度更快,从而提高水冷循环的冷却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在冷却缸的两侧壁上设置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上连通设置有冷却组件,使得冷却缸中进行冷却的豆制品放置于收料盘中,冷却组件能够快递对冷却盘的侧边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提高水冷循环的冷却效率;
25.2.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管、环形凹槽和卡接组件,使得冷却管便于从喷淋管上进行更换拆卸,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冷却管与喷淋管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减小冷却管从喷淋管上脱落的情况,不易造成水的浪费,使得喷出的冷却水对冷却盘侧壁降温效果更好,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26.3.本技术通过在出水孔上设置胶套,使得出水孔喷出的水由于胶套直径小于出水孔的作用,喷出的水水压增大,水压增大,对冷却盘的作用更大,降温速度更快,具有提高冷却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的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1、冷却缸;2、抽水管道;3、进水管道;4、冷却水管;5、冷却组件;51、固定管;52、喷淋管;53、冷却管;54、花洒头;6、出水孔;7、滑轨;8、遮挡柱;9、限位组件;91、卡接杆;92、楔形块;93、容纳槽;94、弹簧;95、通孔;10、环形凹槽;11、套管;12、定位环;13、密封圈;14、螺栓;15、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参照图1,蒸煮水冷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缸1,冷却缸1呈敞口的长方体状,冷却缸1内连通有圆柱形抽水管道2和进水管道3,抽水管道2与进水管道3位于同一侧,进水管道3靠近外部冷却盘放置的开始冷却处,使得外部冷却盘能够随着水流进而进行冷却降温。在冷却缸1的底部均匀焊设分布有滑轨7,滑轨7用于冷却盘在冷却缸1中进行滑动,冷却缸1的敞口处焊设有抵挡冷却盘的遮挡柱8,当冷却缸1中循环水较多时,冷却盘不易溢出冷却缸1外。冷却缸1的两侧壁上安装有两根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与侧壁固定,冷却水管4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对冷却盘侧壁进行降温的冷却组件5,且两边的冷却组件5对称设置,提高冷却效率。
33.参照图2和图3,冷却组件5包括固定管51、喷淋管52、冷却管53和花洒头54,固定管51与冷却水管4固定连通在一起,喷淋管52与固定管51焊接在一起,冷却管53与喷淋管5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花洒头54与喷淋管52滑动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冷却组件5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且方便拆卸,同时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34.为了便于更换冷却管53,冷却管53的直径小于喷淋管52的直径,在冷却管53靠近喷淋管52的一侧开设一个环形凹槽10,喷淋管52的侧壁开设有容纳槽93,容纳槽93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喷淋管52侧壁的通孔95,通孔95与环形凹槽10相适配,容纳槽93的宽度大于通孔95的直径,此时容纳槽93与通孔95形成直角台阶,容纳槽93的底面积与楔形块92的底部大小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10上安装有用于将冷却管53卡接在喷淋管52内的限位组件9,限位组件9包括卡接杆91和楔形块92,卡接杆91穿过通孔95插入到环形凹槽10内,楔形块92固定设置在卡接杆91的顶部并位于容纳槽93内,楔形块92的宽度从远离冷却管53侧壁的一端到靠近冷却管53的一端逐渐增大,卡接杆91上套设有弹簧94,弹簧94位于容纳槽93,使得弹簧94的一端抵触在直角台阶上,另一端抵触在楔形块92的底部。当弹簧94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楔形块92的高度高于喷淋管52的外表面,此时方便手动取出限位组件9。
35.参照图2和图3,在喷淋管52的外围设有一个套管11,喷淋管52与套管11螺纹连接,当套管11沿靠近冷却管53的方向螺纹连接时,使得套管11与楔形块92最宽的一端相抵触,此时楔形块92刚好被压入容纳槽93内,达到固定的效果,减小旋转喷头从喷淋管52上脱落的情况。
36.为了方便喷淋管52与旋转喷头的安装,在喷淋管52的管内固定有一中间具有开孔的定位环12,当喷淋管52与冷却管53连接时,喷淋管52上的容纳槽93与环形凹槽10上的通
孔95刚好对齐,保证楔形块92与容纳槽93相契合,达到方便安装的效果。
37.为了使喷淋管52和冷却管53连接更加紧密,在定位环12靠近旋转喷头的一侧安置一个密封圈13,使得水在喷淋管52与冷却管53接口处不易流失,从而阻止水的浪费,达到连接更加紧密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13可采用橡胶材质的圆环状密封圈13。
38.参照图2,为了方便调节花洒头54与冷却缸1中冷却盘的距离,花洒头54的直径小于冷却管53的直径,且花洒头54能够在冷却管53内进行滑动,在花洒头54上开设有多个螺孔,冷却管53上设置有螺栓14,螺孔与螺栓14相适配,从而起到锁定的作用,连接更加紧密。花洒头54远离冷却管53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孔6,在出水孔6上焊设有胶套15,胶套15的孔径小于出水孔6的孔径,使得从花洒头54喷出的冷却水水压更大,便于更快的对冷却缸1中放置的冷却盘进行降温,从而提高水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效率。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蒸煮水冷循环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蒸煮后的豆制品放置于冷却盘中,外部的冷却盘放置于冷却缸1中,冷却盘在进水管道3水波的作用下沿着滑轨7在冷却缸1中漂浮滑动,冷却盘的底部被流动的水进行冷却,冷却盘的侧边由于两侧壁上连通的冷却组件5的作用,使得冷却盘的侧壁也能快速冷却,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冷循环的冷却效率。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