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火锅底料在火锅店里出现的有骨头浓汤底料、鱼汤底料、仔鸡汤底料等;骨头浓汤火锅底料浓香,营养成分高;鱼汤底料,鱼明目作用,鱼汤有滋补作用;仔鸡汤底料,清谈、香、不易上火;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女性的火锅底料,如鸽子汤底料,滋阴作用。
3.火锅底料中汤料熬制后需要将汤料中的葱、姜、骨头等过滤出来,现有的过滤装置就是滤网、漏勺等而结构,将过滤装置架设在容器上后将熬制好的汤逐渐倒入过滤装置中对汤汁进行过滤,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汤料熬制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自然冷却,冷却后再进行过滤,冷却耗费时间长,降低了火锅底料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火锅底料中汤料过滤前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进行冷却,影响火锅底料的生产效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底座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一升降柱与第二升降柱并排放置,第一升降柱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承载板,第二升降柱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的上方设置有漏勺,漏勺通过支撑柱与底座连接固定,第二承载板上方设置有水平放置的顶板,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朝向第二承载板的冷风机,顶板与底座之间通过两块竖直放置的挡风板连接固定,一块挡风板位于第二承载板的背面,另一块挡风板与第一承载板关于第二承载板相对设置。
7.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风冷功能的过滤装置,能够加快汤汁的冷却速度,提高火锅底料的生产效率。
8.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为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第一承载板用于放置盛装过滤后的汤汁的容器,第二承载板用于放置过滤前的装有汤汁的容器,第一升降柱用于调节第一承载板的高度,第二升降柱用于调节第二承载板的高度,冷风机用于对第二承载板上的汤汁进行快速冷却,挡风板有助于提高冷风利用率。
9.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为:初始状态时,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处于原始状态,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位置最低,将装有需要过滤的热汤的桶放置在第二承载板上,将空桶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通过第一升降柱调节第一承载板的高度,缩短空桶与漏勺的间距,使得漏勺位于空桶顶部开口的覆盖区域内;提前开启冷风机,通过第二升降柱调节第二承载板的高度,缩短热汤汤桶与冷风机之间的间距,冷风机对下方的热汤进行冷却,间距越短,冷却效率越高;热汤冷却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二升降柱调节第二承载板的高度,进而将
第二承载板上的热汤汤桶调节至适合操作人员操作的高度,适合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热汤汤桶与空桶的位置调节至适合操作人员操作的高度后,将热汤汤桶中的热汤舀至漏勺中进行过滤,过滤后需要的汤汁落入空桶中;过滤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一升降柱将第一承载板的高度调节至最低,便于搬下装有过滤后汤汁的汤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可采用液压升降柱、电动升降柱等,操作简单。
10.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向下穿过顶板并位于顶板下方,电机的驱动轴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位于第二承载板上方。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上加装了搅拌装置,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对热汤进行搅拌,加快其冷却速度。
11.支撑柱为带有锁紧结构的升降柱。带有锁紧结构的升降柱为现有技术,例如手机自拍杆、晾衣杆等,本实用新型直接利用现有的伸缩结构调节漏勺的高度。
12.第二承载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待过滤的热汤汤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热汤汤桶受到碰撞后从第二承载板上掉落。
13.凹槽的深度为3

5cm。凹槽的深度过深,不便于将重量较重的热汤汤桶放入进凹槽中,凹槽深度太浅起不到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优选了最佳的深度范围。
14.漏勺包括滤筒、把手,滤筒为由滤网围成的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筒,把手安装在滤筒靠近顶部的侧壁上,把手通过短轴与支撑柱连接固定,短轴与支撑柱连接固定,把手与短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漏勺采用滤筒的结构,滤筒的深度较深,能够盛装大量的滤渣,容积大,一次性能够过滤的汤多。
15.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均采用液压升降柱。液压升降柱使用方便。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是一种具有风冷功能的过滤装置,能够加快汤汁的冷却速度,提高火锅底料的生产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利用第一第二两根升降柱,能够调节第一承载板及第二承载板的高度,实现汤桶的高度可调,使用方便,操作高度舒适;
19.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在顶板上加装了搅拌装置,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对热汤进行搅拌,加快其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承载板高度升高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漏勺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6]1‑
底座,2

第一升降柱,3

第二升降柱,4

第一承载板,5

第二承载板,6

漏勺,7

支撑柱,8

顶板,9

冷风机,10

挡风板,11

电机,12

搅拌桨,51

凹槽,61

滤筒,62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火锅底料的过滤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第一升降柱2、第二升降柱3,第一升降柱2与第二升降柱3并排放置,第一升降柱2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承载板4,第二升降柱3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承载板5,第一承载板4的上方设置有漏勺6,漏勺6通过支撑柱7与底座1连接固定,第二承载板5上方设置有水平放置的顶板8,顶板8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朝向第二承载板5的冷风机9,顶板8与底座1之间通过两块竖直放置的挡风板10连接固定,一块挡风板10位于第二承载板5的背面,另一块挡风板10与第一承载板4关于第二承载板5相对设置。
[0030]
漏勺6包括滤筒61、把手62,滤筒61为由滤网围成的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筒,把手62安装在滤筒61靠近顶部的侧壁上,把手62通过短轴与支撑柱7连接固定,短轴与支撑柱7连接固定,把手62与短轴可拆卸连接。
[0031]
第一升降柱2、第二升降柱3均采用液压升降柱。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为:初始状态时,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处于原始状态,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的位置最低,将装有需要过滤的热汤的桶放置在第二承载板上,将空桶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通过第一升降柱调节第一承载板的高度,缩短空桶与漏勺的间距,使得漏勺位于空桶顶部开口的覆盖区域内;提前开启冷风机,通过第二升降柱调节第二承载板的高度,缩短热汤汤桶与冷风机之间的间距,冷风机对下方的热汤进行冷却,间距越短,冷却效率越高;热汤冷却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二升降柱调节第二承载板的高度,进而将第二承载板上的热汤汤桶调节至适合操作人员操作的高度,适合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热汤汤桶与空桶的位置调节至适合操作人员操作的高度后,将热汤汤桶中的热汤舀至漏勺中进行过滤,过滤后需要的汤汁落入空桶中;过滤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一升降柱将第一承载板的高度调节至最低,便于搬下装有过滤后汤汁的汤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可采用液压升降柱、电动升降柱等,操作简单。
[0033]
实施例2
[0034]
基于实施例1,顶板8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的驱动轴向下穿过顶板8并位于顶板8下方,电机11的驱动轴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桨12,搅拌桨12位于第二承载板5上方。
[0035]
本实用新型在顶板上加装了搅拌装置,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对热汤进行搅拌,加快其冷却速度。
[0036]
实施例3
[0037]
基于上述实施例,支撑柱7为带有锁紧结构的升降柱。
[0038]
带有锁紧结构的升降柱为现有技术,例如手机自拍杆、晾衣杆等,本实用新型直接利用现有的伸缩结构调节漏勺的高度。
[0039]
实施例4
[0040]
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二承载板5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51。凹槽51的深度为3

5cm。凹槽用于放置待过滤的热汤汤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热汤汤桶受到碰撞后从第二承载板上掉落,凹槽的深度过深,不便于将重量较重的热汤汤桶放入进凹槽中,凹槽深度太浅起不到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优选了最佳的深度范围。
[004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6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