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饲料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饲料颗粒成型设备是一种将细碎的、易扬尘的、适口性差和难以装运的饲料加工成颗粒均匀的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先将不同的原料进行粉碎预混合,再通过压膜压制成颗粒均匀的饲料,加工的原料一般有玉米、秸秆、草、稻壳、花生皮等,而这些原料自身带有较多的灰尘、碎屑,而且因为有水分存在,有污渍和水分结合粘结在料筒上,为了提高生产处的饲料的质量,需要及时清理料筒中的污渍。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清理料桶中的污渍的过程中,容易将手伸入料桶中,而料桶中有碎料装置,众所周知,机器并不一定总是非常稳定,尤其是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容易发生故障,比如在停机状态下会因为故障而转动,而在清理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就会对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存在有安全隐患,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清理料筒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成型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成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成型设备,包括成型机本体,所述成型机本体包括进料筒和设置在进料筒下方的出料口,所述进料筒的筒口上滑动连接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卡接在进料筒的筒口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转动连接有清洁件,所述清洁件与进料筒的筒壁抵紧并延伸至进料筒的筒底,所述清洁件与筒底设置的粉碎装置留有空隙,所述清洁件的转轴与清洁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清洁件包括与支撑件转动连接的清洁杆,所述清洁杆为方形杆,所述清洁杆沿长度方向的其中之一的侧面安装有清洁铲,与所述清洁铲所在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杆上与清洁刷、清洁铲所在侧面均垂直的侧面上连接有限制清洁件转动的主限位件,所述主限位件与清洁杆可拆卸连接。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料筒上安装清洁装置,使得清理进料筒时只需在进料筒外推动滑动件沿进料筒滑动,使得清洁件随滑动件的滑动沿进料筒的筒壁清理,使得清理进料筒时无需伸入进料筒中操作,提高了清理进料筒的安全性,同时清洁件的通过支撑件受力作用于筒壁上,从而使得清理进料筒时更省力。
8.通过滑动件卡接在进料筒上滑动,使得清洁装置在滑动的过程中不易脱离进料筒的筒口,使得清洁装置稳定地滑动,由于清洁件与进料筒的筒壁抵紧,使得清洁进料筒的过程中,清洁板或清洁刷对进料筒筒壁的作用力较大,使得进料筒壁的污渍能够被清理掉。
9.通过清洁件延伸至进料筒的筒底,清洁件与筒底设置的粉碎装置留有空隙,使得清洁件在清理过程不被粉碎装置卡住,使得清洁件得以正常沿筒壁运动。
10.由于清洁件包括清洁铲和清洁刷,清洁件和支撑件转动连接,使得清洁件得以绕
转轴转动,使得清洁刷和清洁铲的位置可以变换,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主限位件,使得清洁铲和清洁刷通过转动变换位置之后得以固定,进料筒上的污渍难以清理时,将清洁件转动至清洁铲与筒壁抵紧,将难清理的污渍铲掉,遇到颗粒较细的污渍时,将清洁件转动至清洁刷与筒壁抵紧,使得颗粒较细的一类污渍得以清理,从而使得进料筒被清理得更干净。
11.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在滑动件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远离支撑杆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清洁件通过连接轴与铰接块转动连接,所述铰接块绕铰接轴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清洁件在连接轴上的转动面,所述铰接块铰接有副限位块,所述副限位块的铰接轴线平行于铰接块的铰接轴线,所述副限位块上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绕铰接轴的转动面平行于支撑板,所述固定杆远离副限位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朝铰接块延伸的副限位杆,所述副限位杆垂直于固定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支撑杆的端部凹陷有供副限位杆插入的副限位槽。
1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块与延伸杆铰接,铰接块与清洁件在主限位件的作用下固定,使得清洁件随着铰接块从抵紧进料筒的筒壁转动至远离进料筒内,使得清洁件在不使用时可以更方便地被移出,从而使得在成型机的加工过程中不易磨损清洁件,延长了清洁件的使用寿命。
13.通过副限位块的铰接轴线平行于铰接块的铰接轴线,使得副限位块带动固定杆、副限位杆转动,当清洁件与筒壁抵紧时或移动出出料筒时,副限位杆均能够插入副限位槽内使得铰接块得以固定,进而使得清洁件得以固定不再移动,在清理完成时将清洁件转动出进料筒后,副限位件将清洁件固定在进料筒外,使得清洁件不易受成型机的震动而掉落至进料筒中,从而提高了成型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4.优选的,所述清洁铲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清洁铲为塑料铲,使得清洁铲与进料筒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减少了清洁铲与进料筒之间的摩擦,使得清洁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较小,减少了设备之间的磨损,从而节约了维修的成本。
16.优选的,所述清洁铲的厚度沿远离清洁刷的方向逐渐减小。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清洁铲的厚度沿清洁刷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清洁铲与进料筒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增大了清洁铲与进料筒接触点的压强,使得进料筒上的污渍更易被清理掉,从而提高了清洁铲的清理效率。
18.优选的,所述清洁铲的横截面为钝角三角形,所述钝角为120~150
°
。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洁铲的横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钝角为120~150
°
,在使用清洁铲时,钝角所在的边朝向清理的方向,使得清洁件与筒壁的接触点上的垂直分力减少,从而使得沿清理方向的分力得以增加,使得进料筒上的污渍更容易被清理掉,从而进一步提高的进料筒的清理效率。
20.优选的,所述清洁铲上固定连接有主插条,所述主插条的长度方向与清洁铲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清洁杆上凹陷有供主插条插入的一端开口的主插槽,所述主插槽的开口端位于清洁杆远离连接轴的端面,所述主插槽的槽长与清洁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小于清洁杆的长度,所述主插槽的槽深小于主插槽所在侧面到连接轴的距离,所述主插槽的开口端所在清洁杆的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内螺纹和主拆卸板,所述主拆卸板上贯穿有主螺栓并与清洁杆螺纹连接,主螺栓垂直于主拆卸板,所述主拆卸板的长度大于主插槽的槽宽且长度方
向与槽宽的长度方向一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插条和主插槽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清洁件在更换时只需将清洁铲取下更换,减少了设备维修的成本,由于主插槽靠近连接轴的一端封口,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被主拆卸板和和主螺栓固定,使得可拆卸连接的清洁铲得以在清洁杆上固定,从而使得清洁铲不易从清洁杆上掉落而稳定被使用。
22.优选的,所述清洁刷上固定连接有副插条,所述副插条的长度方向与清洁铲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清洁杆上凹陷有供副插条插入的一端开口的副插槽,所述副插槽的开口端位于清洁杆远离连接轴的端面,所述副插槽的槽长与清洁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小于清洁杆的长度,所述副插槽的槽深小于副插槽所在侧面到连接轴的距离,所述副插槽的开口端所在清洁杆的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内螺纹和副拆卸板,所述副拆卸板上贯穿有副螺栓并与清洁杆螺纹连接,副螺栓垂直于副拆卸板,所述副拆卸板的长度大于副插槽的槽宽且长度方向与槽宽的长度方向一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副插条和副插槽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清洁件在更换时只需将清洁刷取下更换,减少了设备维修的成本,由于副插槽靠近连接轴的一端封口,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被副拆卸板和和副螺栓固定,使得可拆卸连接的清洁刷得以在清洁杆上固定,从而使得清洁刷不易从清洁杆上掉落而稳定被使用。
24.优选的,所述进料筒的筒口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筒口的形状一致,所述支撑板远离进料筒的筒口的端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连接有滚动件,所述滑动件与导轨沿进料方向留有空隙,所述滚动件在滑动件与导轨的空隙中与滑动件固定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件上固定连接有沿导轨滚动的滚动件,使得清洁装置在进料筒上由滑动装置变换成滚装置,减少了清洁装置与进料筒之间的摩擦,减少了设备之间的磨损,从而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26.优选的,所述导轨和滚动件均有两个,两个所述滚动件的转轴共线。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共线转轴的滚动件连接在滑动件上使得清洁装置在支撑板上的受力较平衡,从而使得清洁装置在进料筒上较稳定地清洁。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 本技术通过在进料筒上安装清洁装置,使使得清洁件随滑动件的滑动沿进料筒的筒壁清理,使得清理进料筒时无需伸入进料筒中操作,提高了清理进料筒的安全性,同时清洁件的通过支撑件受力作用于筒壁上,从而使得清理进料筒时更省力。
30.2. 本身请优先采用清洁铲的厚度沿远离清洁刷的方向逐渐减小,清洁铲的横截面为钝角三角形,所述钝角为120~150
°
,从而使得进料筒被清理得更干净。
31.3. 本身请优先采用铰接块与延伸杆铰接,主插条和主插槽之间可拆卸连接,副插条和副插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滑动件上固定连接有沿导轨滚动的滚动件,清洁铲的材质为硬质塑料,减少了设备之间的磨损,从而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中成型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中用于展示实施例中的清洁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成型机本体;11、进料筒;12、支撑板;13、出料口;14、导轨;15、连接圈;2、清洁装置;21、清洁件;22、清洁杆;23、清洁铲;231、主插条;232、主插槽;233、主螺栓;234、主拆卸板;24、清洁刷;241、副插条;242、副插槽;243、副螺栓;244、副拆卸板;3、滚动件;4、滑动件;5、支撑件;51、支撑杆;52、延伸杆;53、铰接块; 6、副限位件;61、副限位块;62、固定杆;63、副限位杆;64、连接轴;65、限位板;7、主限位件;71、主衔接杆;72、主限位杆;73、主限位块;74、主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成型设备。参照图1,颗粒成型设备包括成型机本体1,成型机本体1包括进料筒11和设置在进料筒11下方的出料口13,进料筒11的筒口上固定连接有与筒口形状相同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设置有清洁装置2,支撑板12远离进料口的端面设有与支撑板12形状相同的导轨14,清洁装置2包括在导轨14上滚动连接有滚动件3,滚动件3远离滑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件4,滑动件4卡接在支撑板12与筒口之间, 滑动件4远离支撑板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件5,支撑件5靠近进料筒11的筒底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清洁件21,清洁件21抵紧进料筒11的筒壁并延伸至进料筒11的筒底并与筒底设置的粉碎装置留有间隙,清洁件21包括清洁杆22,清洁杆22为方形杆,清洁杆22靠近筒壁的位置连接有清洁铲23,与清洁铲23所在面相对的侧面上连接有清洁刷24,清洁铲23和清洁刷24均能与进料筒11的筒壁抵紧,清洁铲23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清洁杆22上与清洁刷24、清洁铲23所在面均垂直的侧面连接有限制清洁件21转动的主限位件7,主限位件7与清洁杆22可拆卸连接。
38.参照图1,进料筒11为圆台状的筒,进料筒11的筒口的直径大于筒底的直径,进料筒11的最小直径大于进料筒11的筒高,进料筒11的筒口的端面与支撑板12通过连接圈15连接,连接圈15为一圆形圈,连接圈15的中线与进料筒11的中线共线,连接圈15的内壁到进料筒11的中线的距离大于进料筒11的最大半径。
39.参照图1,支撑板12为圆环形板状,导轨14为圆形导轨14且沿支撑板12的直径方向分布有两条,支撑板12靠近进料筒11中线的端面到进料筒11中线的距离大于进料筒11的最大半径,小于连接圈15的内壁到进料筒11中线的距离。
40.参照图1,滚动件3为分别连接在导轨14上的槽轮,滑动件4为一方形槽,方形槽卡接在进料筒11的筒口和支撑板12之间,方形槽的槽壁的厚度小于连接圈15的高度,方形槽与连接圈15的侧壁抵接且抵接部分的长度小于进料筒11筒壁的厚度,槽轮与方形槽的槽壁固定连接,两个槽轮共轴线且轴线方向平行于筒口的直径。
41.参照图1,支撑件5包括连接在方形槽上的支撑杆51,支撑杆51为方形杆,支撑杆51连接在方形槽远离进料筒11的筒口的端面上且垂直于滑动件4,支撑杆51包括四个侧面和两个端面,支撑杆51的端面平行于方形槽。
42.参照图1及图2,支撑杆51靠近进料筒11的中线的侧面上连接有延伸杆52,延伸杆52垂直于所在支撑板12的侧面并朝进料筒11的中线的方向延伸,延伸杆52上铰接有铰接块53,铰接块53为方形块,铰接块53沿铰接轴方向的长度等于支撑杆51的厚度,铰接块53绕铰接轴的转动面垂直于清洁件21的转动面。
43.参照图1及图2,铰接块53与支撑杆51上延伸杆52所在侧面垂直的两个侧面分别铰接有副限位块61,副限位块61的铰接轴线平行于铰接块53的铰接轴线,副限位块61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所在支撑杆51的侧面,副限位块61上铰接有固定杆62,固定杆62为方形杆,固定杆62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支撑板12,固定杆62远离副限位块6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朝铰接块53延伸的副限位杆63,副限位杆63为圆杆且垂直于固定杆62,延伸杆52远离支撑杆51的端部凹陷有供副限位杆63插入的副限位槽。
44.参照图1及图2,主限位件7有两个,主限位件7包括铰接在铰接块53上的主衔接杆71,主衔接杆71远离铰接块53的端部铰接有主限位杆72,主衔接杆71绕铰接轴的转动面垂直于清洁件21的转动面,主限位杆72的另一端铰接有主限位块73,主衔接杆71、主限位杆72和主限位块73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主限位块73为燕尾块,主限位块73沿槽长方向的长度小于清洁杆22到铰接块53之间的距离,清洁杆22与铰接块53的主铰接杆所在侧面平行的侧面凹陷有供主限位块73插入的主限位槽74,主限位槽74的槽深小于主限位槽74所在侧面到连接轴64的距离。
45.参照图1及图3,铰接块53远离铰接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4,连接轴64为一圆杆,连接轴64垂直于铰接块53上所连接的侧面,连接轴64的另一端插入清洁杆22中且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5,限位板65为圆形板,限位板65的垂直于连接轴64且直径大于连接轴64的直径,限位板65的中线与连接轴64的轴线共线,铰接块53、连接轴64和清洁杆22的中线共线。
46.参照图3,清洁铲23为三棱柱且清洁铲23的厚度沿远离清洁刷24的方向逐渐减小,清洁铲23的横截面为钝角三角形,本实施例中清洁铲23与清洁杆22连接的其中一个角为120
°
,其他实施例还可为130
°
、150
°
等,清洁铲23上固定连接有主插条231,主插条231为燕尾条,主插条231的长度方向与清洁铲23的长度方向一致,清洁杆22上凹陷有供主插条231插入的一端开口的主插槽232,主插槽232的开口端位于清洁杆22远离连接轴64的端面,主插槽232的槽长与清洁杆22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小于清洁杆22的长度,主插槽232的槽深小于主插槽232所在侧面到连接轴64的距离,主插槽232的开口端所在清洁杆22的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内螺纹和主拆卸板234,主拆卸板234上贯穿有主螺栓233并与清洁杆22螺纹连接,主螺栓233垂直于主拆卸板234,主拆卸板234的长度大于主插槽232的槽宽且长度方向与槽宽的长度方向一致。
47.参照图3,清洁刷24上固定连接有副插条241,副插条241为燕尾条,副插条241的长度方向与清洁铲23的长度方向一致,清洁杆22上凹陷有供副插条241插入的一端开口的副插槽242,副插槽242的开口端位于清洁杆22远离连接轴64的端面,副插槽242的槽长与清洁杆22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小于清洁杆22的长度,副插槽242的槽深小于副插槽242所在侧面到连接轴64的距离,副插槽242的开口端所在清洁杆22的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内螺纹和副拆卸板244,副拆卸板244上贯穿有副螺栓243并与清洁杆22螺纹连接,副螺栓243垂直于副拆卸板244,副拆卸板244的长度大于副插槽242的槽宽且长度方向与槽宽的长度方向一致。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饲料生产用颗粒成型设备的实施原理为:使用颗粒成型设备的清洁装置2时,推动支撑件5进而带动滑动件4和滚动件3沿导轨14运动,从而带动清洁装置2沿进料筒11的筒壁运动,针对粘结在进料筒11的筒壁上的残留物,打开主限位件7,将清洁件21转动至清洁铲23与进料筒11的筒壁抵紧,锁住主限位件7,清洁铲23随支撑件5的移动
而沿进料筒11的筒壁移动,从而将进料筒11的筒壁上的污渍刮掉,针对积尘和容易清洁的残留物,打开主限位件7,将清洁件21转动至清洁刷24与进料筒11的筒壁抵紧,锁住主限位件7,清洁刷24随支撑件5的移动而沿进料筒11的筒壁移动,从而将进料筒11的筒壁上的污渍刷掉,最终刷掉的污渍从出料口13排出。
49.通过支撑板12、连接圈15和进料筒11之间的尺寸设定,使得进料筒11的筒口上形成供滑动件4卡接平台,使得滑动件4稳定地卡接在支撑板12上,从而使得清洁装置2更稳定地在进料筒11上滑动。
50.通过设置链各个槽轮,两个槽轮共轴线,使得清洁装置2在支撑板12上的受力较平衡,从而使得清洁装置2在进料筒11上较稳定地清洁。
51.通过铰接块53与延伸杆52铰接,使得清洁件21随着铰接块53从抵紧进料筒11的筒壁转动至远离进料筒11内,副限位块61的铰接轴线平行于铰接块53的铰接轴线,在清理完成时将清洁件21转动出进料筒11后,副限位件 6将清洁件21固定在进料筒11外,使得清洁件21不易受成型机的震动而掉落至进料筒11中,从而提高了成型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2.通过连接轴64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5,使得清洁件21与连接轴64的连接更稳定,增加了清洁装置2的稳定性。
53.通过清洁铲23为塑料铲,使得清洁铲23与进料筒1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减少了设备之间的磨损,从而节约了维修的成本。
54.由于清洁铲23的厚度沿清洁刷24的方向逐渐减小,清洁铲23的横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钝角为120~150
°
,使得进料筒11上的污渍更易被清理掉,从而提高了清洁铲23的清理效率。
55.通过主插条231和主插槽232的设置,使得清洁铲23与清洁杆22可拆卸连接,通过副插条241和副插槽242的设置,使得清洁刷24与清洁杆22之间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清洁件21磨损后只需更换清洁铲23和清洁刷24,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56.通过主插槽232一端开口和主拆卸板234的设置使得清洁铲23不易从清洁杆22上掉落,副插槽242一端开口和副拆卸板244的设置使得清洁铲23不易从清洁杆22上掉落,使得清洁件21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清洁装置2更稳定地被使用。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