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2.微型吊扇(又称小吊扇、迷你吊扇、微风吊扇、mini风扇)系国内新型产品,按其种类分为微风吊扇和微风夹扇,款式新颖、小巧玲珑、保健、安全、节能、价廉、物美,实为一人、一床、一扇,防暑降温的理想电扇。
3.现有微型吊扇使用的电机,其在运转的过程种转子外表面的绕线组大多是通过叠加进行绕线,这种绕线方式不利于吊扇电机内部热量的消散,长时间使用后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4.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包括前壳盖、精致硅钢片和后壳盖,所述前壳盖和后壳盖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安装块为一组,每组所述安装块的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精致硅钢片的侧面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沉孔,所述精致硅钢片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绕线腔和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壳盖和后壳盖的侧面。
7.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和沉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前壳盖、精致硅钢片和后壳盖通过固定螺栓和螺帽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绕线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绕线板,所述绕线板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绕线板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绕线腔的内壁,九个所述绕线板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
9.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塑料扇,所述塑料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塑料扇分别设置在转子本体的两侧。
10.优选的,所述前壳盖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前壳盖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两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网。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通过在精致硅钢片的侧面开设绕线腔,并在绕线腔的内壁设置九个绕线板,且九个绕线板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使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通过绕线腔中相邻两个纯铜线圈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散
热,同时通过在转子本体两侧的转轴上设置塑料扇,能够进一步对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保证了微型吊扇电机的正常运行。
15.2.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通过在前壳盖的侧面设置两个安装口,且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风扇,相比较现有的微型吊扇电机,能够迅速将微型吊扇电机内部的热量消散,同时通过设置防护网,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杂物进入吊扇电机的内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前壳盖、2精致硅钢片、3后壳盖、4安装块、5绕线腔、6转子本体、7转轴、8固定螺栓、9螺帽、10绕线板、11纯铜线圈、12塑料扇、 13轴承、14散热风扇、15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包括前壳盖1、精致硅钢片2和后壳盖3,前壳盖1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4,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网15。
22.通过在前壳盖1的侧面设置两个安装口,且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4,相比较现有的微型吊扇电机,能够迅速将微型吊扇电机内部的热量消散,同时通过设置防护网15,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杂物进入吊扇电机的内部。
23.前壳盖1和后壳盖3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安装块4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安装块4为一组,每组安装块4的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孔,精致硅钢片2的侧面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沉孔,连接孔和沉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螺栓8,固定螺栓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9,前壳盖1、精致硅钢片2和后壳盖3通过固定螺栓8和螺帽9固定连接。
24.精致硅钢片2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绕线腔5和圆形开口,绕线腔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绕线板10,绕线板10的数量为九个,九个绕线板10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绕线腔5的内壁,九个绕线板10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11。
25.圆形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子本体6,转子本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壳盖1和后壳盖3的侧面。
26.转轴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塑料扇12,塑料扇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塑料扇12分别设置在转子本体6的两侧。
27.前壳盖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13,轴承 13的内壁与转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
28.通过在精致硅钢片2的侧面开设绕线腔5,并在绕线腔5的内壁设置九个绕线板10,且九个绕线板10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11,使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
的大量热量,能够通过绕线腔5中相邻两个纯铜线圈11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在转子本体6两侧的转轴7上设置塑料扇12,能够进一步对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保证了微型吊扇电机的正常运行。
29.工作原理: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通过在精致硅钢片2的侧面开设绕线腔5,并在绕线腔5的内壁设置九个绕线板10,且九个绕线板10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11,使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通过绕线腔5中相邻两个纯铜线圈11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在转子本体6两侧的转轴7上设置塑料扇12,能够进一步对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保证了微型吊扇电机的正常运行,而且通过在前壳盖1的侧面设置两个安装口,且两个安装口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4,相比较现有的微型吊扇电机,能够迅速将微型吊扇电机内部的热量消散,同时通过设置防护网 15,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杂物进入吊扇电机的内部。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包括前壳盖(1)、精致硅钢片(2)和后壳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盖(1)和后壳盖(3)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安装块(4)为一组,每组所述安装块(4)的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精致硅钢片(2)的侧面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沉孔,所述精致硅钢片(2)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绕线腔(5)和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子本体(6),所述转子本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壳盖(1)和后壳盖(3)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和沉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9),所述前壳盖(1)、精致硅钢片(2)和后壳盖(3)通过固定螺栓(8)和螺帽(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腔(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绕线板(10),所述绕线板(10)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绕线板(10)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绕线腔(5)的内壁,九个所述绕线板(10)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塑料扇(12),所述塑料扇(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塑料扇(12)分别设置在转子本体(6)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盖(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内壁与转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盖(1)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4),两个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网(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包括前壳盖、精致硅钢片和后壳盖,所述前壳盖和后壳盖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安装块为一组,每组所述安装块的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精致硅钢片的侧面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沉孔,所述精致硅钢片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绕线腔和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子本体。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通过在精致硅钢片的侧面开设绕线腔,并在绕线腔的内壁设置九个绕线板,且九个绕线板的表面均缠绕有纯铜线圈,使该微型吊扇电机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通过绕线腔中相邻两个纯铜线圈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散热,保证了微型吊扇电机的正常运行。行。行。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风之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