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振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8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式换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弹性振打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处理含有粘结性成分烟气的管式换热设备,如锅炉、换热器等,烟气中的粘结性灰尘会附着在管子表面,轻则降低热量回收率,重则造成设备堵塞,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解决管子或管束积灰问题需要用到清灰装置,弹性振打装置就是最有效的清灰装置之一。
3.对于采用弹性振打装置清灰的管式换热设备,通常是用管束连接板将管式换热设备的管束沿着设备长度和宽度方向分为若干振打组,然后每组管束设置1根振打杆与管束连接板相连接,弹性振打装置通过弹性振打器敲击振打杆,对积灰管束作用一个振打力,使附着在管束外表面的积灰松动、脱落,从而清除管束上的积灰,使管束外表面保持清洁。
4.以某卧式锅炉对流换热区的一组蒸发器为例,传统的弹性振打装置布置方式为:蒸发器管束沿着设备长度方向对称分为2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置多个组。对于每一组,振打杆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在锅炉内部的管束连接板上,其一端留在锅炉内部,另一端穿过锅炉炉墙露在锅炉外侧外面。整个振打杆由炉内管束进行支撑,弹性振打器通过敲击振打杆漏在设备外侧的那端对积灰管束作用一个振打力。这样设置存在如下不足:
5.其一,传统的弹性振打装置采用两侧对称布置,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
6.其二,整个振打杆固定在锅炉内部管束的连接板上,管束通常采用悬吊结构,振打杆会跟着管束一起随着锅炉内介质温度变化而移动位置。这样不仅会导致弹性振打器振打力偏心,如果炉墙开孔较小还会导致振打杆与炉墙接触、振打时发生振打杆与炉墙摩擦影响振打效果和振打杆寿命。如果炉墙开孔较大又会增加锅炉漏风,影响锅炉的经济性;
7.其三,振打杆与管束固定在一起并一端露在炉外,因管束间距较小,振打杆的安装、检修和更换以及整个管束的更换都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振打装置,以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占地面积。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弹性振打装置,沿炉体长度方向将炉体内的管束分成多组振打组,振打组内通过管束连接板连接,每组振打组均对应设有横贯炉体的振打杆;振打杆与管束连接板连接,两端支撑在位于炉体外侧的支座上,其中一端设有作用于振打杆的振打器。
11.可选地,所述振打器均位于炉体的同侧。
12.可选地,所述振打杆位于管束连接板的上方,振打杆对应于管束连接板的位置设有梳型板,梳型板的上端与振打杆固定连接,下端与管束连接板插接。
13.可选地,所述梳型板的下端具有开口朝下且能够容纳管束连接板的插槽,梳型板
通过插槽与管束连接板插接。
14.可选地,所述插槽呈v型或u型。
15.可选地,支座上设有导向孔,振打杆穿过导向孔且与其滑动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支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形成与振打杆匹配的导向孔。
17.可选地,炉体对应振打杆的位置设有检修门,检修门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呈上下或左右设置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形成振打杆避让孔。
18.可选地,每组振打组包括4~6个换热管行程,振打杆位于振打组的中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的振打杆横贯炉体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样的管束只需用一半的振打器,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还减少了占地面积。
21.2.本实用新型的振打杆与管束的连接方式为插接,通过改变振打杆与管束的连接方式,减弱了管束热位移对振打杆的影响,并通支座来承担振打杆的重力及管束带给振打杆的径向推力,从而保证振打不偏心,增强振打装置的振打效果。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振打杆的两端支撑在位于炉体外侧的支座上,不会存在与炉体摩擦的情况,提高了振打杆的使用周期。
23.4.本弹性振打装置的转运、安装、检修和更换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安装、检修和更换时间,也极大的降低了劳动量,从而降低了对主体设备运行的影响,提高了效率。
2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振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28.图3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
29.附图标记:振打器1、支座2、检修门3、振打杆4、梳型板5、管束连接板6。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3.请参阅图1~图3,一种弹性振打装置,沿炉体长度方向将炉体内的管束分成多组振打组,每组振打组通过管束连接板6连接,每组振打组对应设有横贯炉体的振打杆4,振打杆4与管束连接板6连接,振打杆4的两端支撑在位于炉体外侧的支座2上,振打杆4的一端设有作用于振打杆4的振打器1,振打器1可位于炉体的同侧或交错设置在炉体的两侧,优选振打器1位于炉体的同侧,以便于维护,减小占地面积。
34.为了便于振打杆4的安装维护,本实用新型的振打杆4位于管束连接板6的上方且与其呈十字交叉布置,振打杆4对应于管束连接板6的位置设有梳型板5,梳型板5的上端与振打杆4固定连接,下端与管束连接板6插接。梳型板5与换热管插接,不仅便于振打杆4的安装维护,还可减弱管束热位移对振打杆4的影响。
35.优选地,梳型板5的下端具有开口朝下且能够容纳管束连接板6的插槽,梳型板5通过插槽与管束连接板6插接。
36.本实用新型中梳型板5的插槽呈v型或u型,优选v型,不仅可使换热管始终与振打杆接触,还可进一步减弱管束热位移对振打杆4的影响。
37.为了防止振打偏心,本实用新型在支座2上设有导向孔,振打杆4穿过导向孔且与其滑动连接。
38.为了便于振打杆4的安装维护,本实用新型的支座2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形成与振打杆4匹配的导向孔。
39.为了进一步便于振打杆4的安装维护,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对应振打杆4的位置设有检修门3,检修门3能够使安装有梳型板5的振打杆4通过,检修门3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呈上下或左右设置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形成振打杆避让孔。振打杆避让孔的孔径略大于振打杆4的外径,以减少炉体漏风。
40.优选地,每组振打组包括4~6个换热管行程,振打杆4位于振打组的中部。
41.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振打装置,不仅可以减少振打器的数量,还增强了振打效果,延长了振打杆的使用周期,便于振打杆及换热管束的安装、检修和更换。
42.实施例
43.一种弹性振打装置,包括振打器1、支座2、检修门3、振打杆4、梳型板5、管束连接板6,其中支座2选用标准件轴承座,以降低成本,缩短振打装置的制造周期;振打器1选用弹性振打器。振打器1布置在炉外一侧,支座2布置在炉外两侧,振打杆4的两端穿过炉墙上的检修门3安装在炉子两侧的支座2上,梳型板5与振打杆4焊接、与管束连接板6卡接。振打杆4横贯炉体设置,振打器只布置在炉外一侧,相对传统设置,振打器数量减少了一半。由于振打
杆4由支座2进行支撑限位,有效的避免了管束受烟气等介质温度变化导致振打杆4移位的情况发生,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打力偏心的问题,增强了振打效果,而且延长了振打杆4的使用周期。通过将梳型板5与管束连接板6卡接、支座2和检修门3设置为上下两半式结构,使得振打杆4从设备中伸入和抽出非常方便。
44.具体地:
45.振打器1,采用炉外单侧布置,固定在锅炉平台梁上,其作用为以一定频率敲击振打杆4上的振打砧板为设备提供振打力;
46.支座2,每组振打组设置2个,分别布置在炉子两侧,其作用是支撑振打杆4,并吸收管束通过振打杆4传递的推力。支座2采用上下两半式结构,便于振打杆4的安装和更换。
47.检修门3,对应每根振打杆的位置设置2个,其大小根据振打杆4与梳型板5的尺寸确定,采用两半式结构,便于振打杆4的安装和更换,内开小孔,保证既不影响工作又漏风较少。检修门3的内侧设置耐蚀隔热层。
48.振打杆4,每组振打组设置1根,其横穿炉膛,设置在支座2上,一端靠近振打器1且焊接振打砧板,另一侧为自由端。
49.梳型板5,一侧焊接在振打杆4上,另一侧卡接在管束连接板6上,振打器的振打力通过梳型板5传递给管束连接板6,进而传递给管束。
50.管束连接板6,焊接在每根换热管的多个行程上,其作用是将管束按需分组,并接收梳型板5的振打力,带动管束振动,使附着在管束外表面的积灰松动、脱落,从而清除管束上的积灰。
51.本弹性振打装置安装时,先在管束入炉前将管束连接板6安装好,待管束安装就位后,焊接有梳型板5的振打杆4通过检修门3从炉外一侧伸入炉内,从另一侧伸出,并将梳型板5与管束连接板6卡好,最后依次安装支座2、检修门3和振打器(1)。更换或检修振打杆4时或因管束更换需要抽出振打杆4时,只需要拆除支座2的上一半及检修门3,将振打杆4向上提使梳型板5与管束连接板6脱离,然后将振打杆4带着梳型板5一起从炉子上未安装振打器的一侧抽出即可。
52.本实用新型可设置在锅炉及换热器上,与常见弹性振打装置相比,本弹性振打装置具有振打器数量少、振打效果好、振打杆使用周期长、振打杆及换热管束的安装、检修和更换方便等特点。
5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