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3.在变频器系统中,电气绝缘损坏、机械故障或者是直流母线过流都可能使变频器因过电流而损坏,过电流故障一直是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也是损坏变频器的最主要原因。输出短路、绕组损坏、负载堵转、电机加速过快、开关器件失效或干扰造成的误导通都能导致变频器过电流,因此,如何在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护变频器不受破坏成为关键。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一个不足,用户体验感极佳。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7.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应用于变频器,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用于直流母线电流的采样;过流导通模块,所述过流导通模块用于当母线过流时与所述采样模块相连通;蓄能模块,所述蓄能模块与所述过流导通模块连接,所述蓄能模块用于储存母线过流产生的电能;信号触发模块,所述信号触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蓄能模块传输的电能,当电能超过信号触发模块所能接收的最大的电能时,所述信号触发模块发出低电平信号;dsp模块,所述dsp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低电平信号,且向所述变频器发出封锁驱动信号。
8.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电阻r1、电流输入端以及电容c1,所述电流输入端与并联后的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为高精度电阻。
10.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导通模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流导通模块包括第一过流导通模块和第二过流导通模块,所述第一过流导通模块和第二过流导通模块之间相互并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流导通模块包括三极管q1,所述第二过流导通模块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采样模块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三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端均与所述蓄能模块相连。
12.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采样模块之间还设有电阻r2。
13.进一步地,所述蓄能模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蓄能模块包括第一蓄能模块和第二蓄能模块,所述第一蓄能模块和所述第二蓄能模块之间相互并联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蓄能模块包括电阻r3和电容c2,所述电阻r3和电容c2之间相互并联后一端所述过流导通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蓄能模块包括电阻r4和电容c3,所述电阻r4和电容c3之间相互并联后一端所述第一蓄能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流导通模块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触发模块包括三极管q3、稳压管z1、电阻r5以及光电耦合器pc1,所述三极管q3第一端与所述稳压管z1连接后与所述蓄能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第二端与所述蓄能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第三端连接所述电阻r5后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1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一端与所述采样模块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二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阻r5连接后与所述三极管q3的第三端连接,另一路与电阻r6连接后与所述采样模块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三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四端分两路,一路与电阻r7连接后与 5v电压连接,另一路与所述dsp模块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其有益效果为:通过采样模块、过流导通模块、蓄能模块、信号触发模块以及dsp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电流超过预设值时,过流导通模块会导通,从而使蓄能模块开始充电,当电能超过信号触发模块所能接收的最大的电能时,所述信号触发模块发出低电平信号,当dsp模块接收到所述低电平信号后,会向所述变频器发出封锁驱动信号,从而保护变频器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18.图1为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原理图;
19.图2为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
21.如图1
‑
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22.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应用于变频器,包括:采样模块1,所述采样模块1用于直流母线电流的采样;过流导通模块2,所述过流导通模块2用于当母线过流时与所述采样模块1相连通;蓄能模块3,所述蓄能模块3与所述过流导通模块2连接,所述蓄能模块3用于储存母线过流产生的电能;信号触发模块4,所述信号触发模块4用于接收所述蓄能模块3传输的电能,当电能超过信号触发模块4所能接收的最大的电能时,所述信号触发模块4发出低电平信号;dsp模块,所述dsp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低电平信号,且向所述变频器发出封锁驱动信号。
23.所述采样模块1包括电阻r1、电流输入端以及电容c1,所述电流输入端与并联后的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连接。
24.优选地,所述电阻r1为高精度电阻,可以使电阻r1的阻值更加的精准。
25.其中,在设置电流预设值(超过预设值即为过流)时,可通过使用不同的电阻r1,通过不同的阻值来设置不同的预设值,可满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26.所述过流导通模块2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流导通模块2包括第一过流导通模块2和第二过流导通模块2,所述第一过流导通模块2和第二过流导通模块2之间相互并联设置。
27.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流导通模块2包括三极管q1,所述第二过流导通模块2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采样模块1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三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第三端均与所述蓄能模块3相连。
28.优选地,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采样模块1之间还设有电阻r2。
29.其中,当电路中流过的电流超过预设值,会使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电流流过q1和q2,使电流流向蓄能模块3,在蓄能模块3中产生电能。
30.为了搭配上述的两个过流导通模块2,所述蓄能模块3设置有两个,所述蓄能模块3包括第一蓄能模块3和第二蓄能模块3,所述第一蓄能模块3和所述第二蓄能模块3之间相互并联设置。
31.优选地,所述第一蓄能模块3包括电阻r3和电容c2,所述电阻r3和电容c2之间相互并联后一端所述过流导通模块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触发模块4连接,所述第二蓄能模块3包括电阻r4和电容c3,所述电阻r4和电容c3之间相互并联后一端所述第一蓄能模块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流导通模块2连接。
32.其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分别对应一个蓄能模块3,通过过流导通模块2流入的电流对电容c2和电容c3进行充电,此时第一蓄能模块3和第二蓄能模块3的电压不断的上升,最终触发信号触发模块4,从而向dsp模块发出所述低电平信号,当dsp模块接收到所述低电平信号后,会向所述变频器发出封锁驱动信号,从而保护变频器不被破坏。
33.所述信号触发模块4包括三极管q3、稳压管z1、电阻r5以及光电耦合器pc1,所述三极管q3第一端与所述稳压管z1连接后与所述蓄能模块3连接,所述三极管q3第二端与所述蓄能模块3连接,所述三极管q3第三端连接所述电阻r5后与所述光电耦合器pc1连接。
34.优选地,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一端与所述采样模块1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二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阻r5连接后与所述三极管q3的第三端连接,另一路与电阻r6连接后与所述采样模块1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三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第四端分两路,一路与电阻r7连接后与 5v电压连接,另一路与所述dsp模块连接。
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母线过流保护电路,其有益效果为:通过采样模块1、过流导通模块2、蓄能模块3、信号触发模块4以及dsp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采样模块1采集到的电流超过预设值时,过流导通模块2会导通,从而使蓄能模块3开始充电,当电能超过信号触发模块4所能接收的最大的电能时,所述信号触发模块4发出低电平信号,当dsp模块接收到所述低电平信号后,会向所述变频器发出封锁驱动信号,从而保护变频器不被破坏。
36.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