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排水管。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混凝土排水管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从而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大部分混凝土管是由砂石、水泥浇筑而成。
3.重污染工业排放出具有污染性的污水,污水需要通过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无害化处理。污水中存在固态颗粒,固态颗粒直接进入污水处理设备中时,易造成堵塞,对污水处理设备造成损害。混凝土排水管用于承接重污染工业排出的污水,进而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设备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污水中的固态颗粒直接进入污水处理设备,存在污水处理设备易堵塞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污水处理设备易堵塞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排水管。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混凝土排水管,包括排水管本体,所述排水管本体包括进水端、出水端,所述排水管本体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排水管本体于所述空腔内安装有开设有腔室的第一滤筒,所述第一滤筒于所述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滤筒外周壁凸设有至少一个卡块,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卡块滑移插入后周向旋转以轴向定位于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定位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裹挟有固态颗粒的污水由排水管本体的进水口进入并流经滤筒,滤筒内的滤板拦截固态颗粒,进而减少污水中固态颗粒的含量。经过滤筒过滤的污水由排水管本体的出水口排出并向污水处理设备输送。由于污水中的固态颗粒含量减少,降低了污水处理设备被固态颗粒堵塞的几率,降低用户维护污水处理设备的频率,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滤筒沿着定位槽滑移插入排水管本体,而后周向旋转滤筒使其轴向定位于排水管本体内,安装便捷,提高用户安装滤筒的效率。
9.可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底壁上嵌设有球头柱塞,所述卡块朝向所述定位槽的底壁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球头柱塞卡接的卡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筒轴向定位于定位槽的底壁上时,继续周向旋转滤筒,使得球头柱塞卡接于卡槽内,进而使得滤筒周向定位于定位槽的底壁上,当排水管本体通入污水时,滤筒受到水流冲击不易发生位置偏移,降低滤筒脱出于定位槽的几率,提高滤筒与排水管本体的连接强度。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滤筒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滤筒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滤筒的一端且供所述第一滤板螺纹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段。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滤板时,用户将第一滤板旋转拧入第一滤筒内,使得第一滤板的外周壁与第一滤筒螺纹连接,安装方式简单,便于用户操作。第一滤筒内流通污水时,降低第一滤板受到水流冲击而发生位置偏移的几率,提高第一滤筒过滤固态颗粒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滤筒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位于所述第一滤板远离所述第一内螺纹段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一滤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环与第一滤板将第一密封环夹紧并固定于第一腔室内,降低污水从第一限位环与第一滤筒内壁的连接处流出的几率,进而降低污水中的固态颗粒堵塞于第一滤板与第一滤筒的连接处,使得第一滤板发生磨损的几率。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滤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滤筒,所述第二滤筒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依次流经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时,第一滤筒对污水中的固态颗粒进行初步过滤,由于第二滤筒中设置的第二滤板具有小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使得第二滤筒得以过滤污水中的更小体积的固态颗粒,降低第一滤筒中固态颗粒堵塞滤板的几率,降低用户维护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的频率,提高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实用的可靠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滤筒靠近第二滤筒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滤筒远离所述第一滤筒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凸块过盈插接的凹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可通过插接固定实现组合,安装步骤少。当排水管本体通入污水时,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而后再将污水通入污水处理设备,提高过滤效果,降低污水处理设备被污水中的固态颗粒堵塞的几率。
19.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板与所述第二滤板互相远离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横截面呈六角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将第一滤板拧转至第一滤筒内、第二滤板拧转至第二滤筒时,可通过拧转安装柱分别驱动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周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滤板与第一滤筒、第二滤板与第二滤筒螺纹连接,实现第一滤板固定于第一滤筒、第二滤板固定于第二滤筒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滤筒远离所述第二滤筒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滤筒的卡块滑移至直槽的底部时,用户可用手或工具扣住转动槽来转动第一滤筒,使得卡块沿着横槽滑移,横槽上的球头柱塞卡接于卡块上的卡槽内,实现第一滤筒的固定,提高安装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排水管本体的空腔内安装有第一滤筒,第一滤筒的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滤板,未处理的污水接入排水管本体,经过第一滤筒进行固态颗粒的过滤后污水接入污水处理设备,由于污水内固态颗粒的含量降低,使得污水处理设备不易发生堵塞,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滤筒滑移插接于排水管本体的一端,当第一滤筒沿定位槽插入排水管后,通过周向旋转第一滤筒,使得第一滤筒周向固定于滤桶内,安装快捷,便于操作。
25.2.污水依次流经第一滤筒与第二滤筒,第二滤筒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降低污水中固态颗粒的含量,进而降低污水处理设备被污水中的固态颗粒堵塞的几率。
26.3.第一滤筒上的滤板的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滤筒的滤板的出水孔,使得第二滤筒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时,筛选隔离的固态颗粒更小,提高滤筒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混凝土排水管的爆炸图。
28.图2是排水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30.图4是第一滤筒的剖面图。
31.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32.图6是图4中c部的放大图。
33.图7是第二滤筒的剖面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空腔;2、排水管本体;3、进水端;4、出水端;5、第一腔室;6、第一滤筒;7、第一滤板;8、卡块;9、定位槽;10、直槽;11、横槽;12、安装槽;13、球头柱塞;14、卡槽;15、第一内螺纹段;16、第一外螺纹;17、第一通孔;18、第一限位环;19、第一密封环;20、第二滤筒;21、第二滤板;22、第二腔室;23、第二内螺纹段;24、第二外螺纹;25、第二通孔;26、第二限位环;27、第二密封环;28、安装柱;29、凸块;30、凹槽;31、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排水管。参照图1,混凝土排水管包括开设有空腔1的排水管本体2,排水管本体2包括进水端3、出水端4,排水管本体2于空腔1内设置有开设有第一腔室5的第一滤筒6,第一滤筒6于第一腔室5内安装有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固态颗粒的第一滤板7。裹挟有固态颗粒的污水通入排水管本体2后,污水流经第一滤筒6,固态颗粒受到第一滤板7阻隔无法通过,过滤后的污水流出排水管本体2并通至污水处理设备。
37.参照图2和图3,第一滤筒6插接固定于排水管本体2的空腔1内。第一滤筒6的外周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卡块8,卡块8滑移卡接于排水管本体2的空腔1内开设的定位槽9上,卡块8一体成型于第一滤筒6。第一滤筒6的外径等于排水管本体2的内径。
38.定位槽9设置有两个且周向均匀开设于空腔1的内壁上,定位槽9包括连通于出水端3且沿排水管本体2的轴线方向设置的直槽10、连通于直槽10远离进水端3的一端且周向设置的横槽11。
39.参照图2和图5,横槽11远离排水管本体2的轴心线的底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嵌设有球头柱塞13,卡块8远离排水管本体2的轴心线的端面上开设有供球头柱塞13卡接的卡槽14。
40.安装第一滤筒6时,两个卡块8分别对准两个直槽10,卡块8插入直槽10直至直槽10的底部,而后旋转第一滤筒6,使得卡块8沿着横槽11滑移,当安装槽12对准卡槽14时,球头柱塞13卡接于卡槽14内,使得第一滤筒6固定于排水管本体2的空腔1内。
41.参照图4和图6,污水流经第一滤筒6以进行一次过滤。第一滤筒6于第一腔室5的内
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15,第一内螺纹段15连通于第一滤筒6朝向远离卡块8的一端。第一滤板7呈圆柱形,且第一滤板7的外周壁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段15配合的第一外螺纹16,第一滤板7螺纹连接于第一滤筒6的内壁。第一滤板7沿第一滤筒6的轴线方向贯通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7。第一滤筒6于第一腔室5内一体成型有第一限位环18,第一限位环18朝向第一滤板7的端面上放置有第一密封环19,第一密封环19的内径不小于第一限位环18的内径。安装第一滤板7时,将第一滤板7沿着第一内螺纹段15拧入第一滤筒6的第一腔室5内,直至第一滤板7螺纹连接于第一内螺纹段15远离端口的一端,此时第一滤板7与第一限位环18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密封环19的厚度,进而将第一密封环19压紧于第一滤板7与第一限位环18之间。第一密封环19为耐腐蚀橡胶圈。
42.参照图1和图7,为加强排水管本体2对污水中的固态颗粒的过滤效果,第一滤筒6远离进水端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滤筒20。
43.第二滤筒20设置有用于二次过滤污水的第二滤板21。第二滤筒20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二腔室22。第二滤筒20于第二腔室2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段23,第二内螺纹段23连通于第二滤筒20朝向出水端4的一端。第二滤板21呈圆柱形,且第二滤板21的外周壁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段23配合的第二外螺纹24,第二滤板21螺纹连接于第二滤筒20的内壁。第二滤板21沿第二滤筒20的轴线方向贯通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5,且第二通孔25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17的孔径。第二滤筒20于第二腔室22内一体成型有第二限位环26,第二限位环26朝向第二滤板21的端面上放置有第二密封环27,第二密封环27的内径不小于第二限位环26的内径。安装第二滤板21时,将第二滤板21沿着第二内螺纹段23拧入第二滤筒20的第二腔室22内,直至第二滤板21螺纹连接于第二内螺纹段23远离端口的一端,此时第二滤板21与第二限位环26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密封环27的厚度,进而将第二密封环27压紧于第二滤板21与第二限位环26之间。第二密封环27为耐腐蚀橡胶圈。为便于用户安装第一滤板7以及第二滤板21,第一滤板7与第二滤板21互相靠近的端面上粘接有安装柱28,安装柱28的横截面呈六角形。
44.参照图6和图7,第一滤筒6内预装第一滤板7,第二滤筒20内预装第二滤板21,而后将第一滤筒6与第二滤筒20插接固定。
45.参照图4和图7,第一滤筒6靠近第二滤筒20的一端周向均匀粘接有两个凸块29,凸块29具有弹性,第二滤筒20靠近第一滤筒6的一端开设有供凸块29过盈插接的凹槽30。
46.参照图1和图2,第一滤筒6远离凸块29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31,用户将第一滤筒6插入直槽10后,转动第一滤筒6使得凸块29进入横槽11时操作更方便。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排水管的实施原理为:安装第一滤筒6以及第二滤筒20时,先将第一滤板7沿第一内螺纹段15拧入第一滤筒6并将第一密封环19抵紧于第一限位环18上、第二滤板21沿第二内螺纹段23拧入第二滤筒20并将第二密封环27抵紧于第二限位环26上,而后将第一滤筒6上的卡块8对准并插入排水管本体2上开设的直槽10,卡块8沿着直槽10滑移至直槽10的底部而后旋转第一滤筒6,使得卡块8进入横槽11,直至设置于横槽11内的球头柱塞13卡接于卡块8上开设的卡槽14内,使得第一滤筒6固定于排水管本体2的空腔1内。污水通入排水管本体2后,依次流经第一滤筒6以及第二滤筒20。污水流经第一滤筒6时,第一滤板7过滤体积大于第一通孔17的固态颗粒,而后污水流经第二滤筒20时,第二滤板21过滤体积大于第二通孔25的固态颗粒。二次过滤后的污水接入污水处理设备以备后续
处理。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