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7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空气质量概念的了解和需求,雾化产品逐渐被人们接受,例如香薰机、加湿器等。加湿器能够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解决因环境干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常用居家设备。而香薰机则除了适当增加空气的湿度外,也可以产生香薰的效果,其有助于睡眠、驱蚊和畅呼吸等。这些雾化器产品大多采用超声波雾化技术,超声波雾化片由一块控制板驱动,相关技术通过在雾化器内的控制板上设置遥控接收模块,使得用户可在一定距离内通过遥控器直接控制加湿器开关机和功能操作。但现有的加湿器的遥控接收距离较短,影响了遥控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器,旨在解决如何延长加湿器遥控接收距离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湿器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安装孔;
6.导光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7.遥控接收头,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导光件相对。
8.可选地,所述导光件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延伸。
9.可选地,所述导光件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遥控接收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80mm。
10.可选地,所述导光件的厚度设为1mm至3mm;和/或,所述导光件的外表面设置为凸弧面。
11.可选地,所述导光件开设有通孔,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通孔的按键。
12.可选地,所述导光件的周壁凸设有定位边,所述定位边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搭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周沿。
13.可选地,所述定位边横向上的端部凸设有第一固定筋,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有支撑槽,所述第一固定筋与所述支撑槽配合。
14.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中盖和底壳,所述导光件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定位边的顶部凸设有第二固定筋,所述中盖朝下凸设有压固筋,所述压固筋将所述第二固定筋压固于所述底壳的内壁面。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筋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背向所述底壳的内壁面;和/或,所述压固筋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朝向所述底壳的内壁面。
16.可选地,所述导光件为pc导光件、abs导光件、pp导光件、pmma导光件或橡胶导光件
中的任意一种。
17.本实用新型加湿器在安装孔处设置导光件,再将遥控接收头与导光件相对;导光件具有进光面和出光面,遥控处发出的红外光从进光面进入导光件后,可在导光件内部进行多次反射和折射,最终从出光面的多个位置射出,以使与导光件相对的遥控接收头能接收到红外光,从而实现控制功能;导光件能减少红外线在其内部传递时的衰减量,从而保证红外线在衰减消失前能被传递至遥控接收头,由此,延长了红外线的有效投射距离,即延长了加湿器的遥控接收距离,以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件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24.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6.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11安装孔20导光件30遥控接收头21通孔40按键22定位边221第一固定筋12支撑槽13中盖14底壳222第二固定筋131压固筋223第一导向斜面23进光面24出光面
ꢀꢀꢀꢀ
2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具有水槽和雾化器,水槽用以盛装待雾化的液体,如水。雾化器设于水中,用以对水进行雾化,举例而言,雾化装置可产生超声波,以通过高频振荡将水雾化。水雾会沿通过加湿器的喷雾口喷出,从而提高环境湿度。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该加湿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开设有安装孔11;导光件2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遥控接收头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导光件20相对。
35.壳体10用以形成容置腔,水槽、雾化器和遥控接收头30均安装于容置腔。遥控接收头30用以接收从遥控器发出的红外光线,以将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一步传递至电路板,电路板与雾化器电连接,以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雾化器运行,控制信号的具体内容可为开关、灯光、模式选择等,在此不做限制。安装孔11贯通壳体10的内外空间,以供红外光线从壳体10外部进入壳体10内部。导光件20的具体形式可为板状,也可为柱状,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安装于安装孔11即可;安装孔11的形状与导光件20的形状适配,以提高安装稳定性。
36.导光件20用以增加红外光的透过率,以使红外光在衰减至无效之前能通过导光件20传递至遥控接收头30。导光件20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红外光线从导光件20的进光面23射入导光件20内部后,会进行多次反射和折射,每一次反射和折射后的光线都会从出光面24的不同位置或以不同角度射出,而红外光在导光件20内传递的过程中衰减作用较小,最终可使有效的红外光线传递至遥控接收头30,以完成信号传输。
37.本实用新型加湿器在安装孔11处设置导光件20,再将遥控接收头30与导光件20相对;导光件20具有进光面23和出光面24,遥控处发出的红外光从进光面23进入导光件20后,可在导光件20内部进行多次反射和折射,最终从出光面24的多个位置射出,以使与导光件20相对的遥控接收头30能接收到红外光,从而实现控制功能;导光件20能减少红外线在其内部传递时的衰减量,从而保证红外线在衰减消失前能被传递至遥控接收头30,由此,延长了红外线的有效投射距离,即延长了加湿器的遥控接收距离,以改善用户体验。
38.具体地,导光件20可采用pc导光件(聚碳酸酯)、abs导光件(abs树脂)、pp导光件(聚丙烯)、pmma导光件(有机玻璃)或橡胶导光件,以在实现导光作用的基础上提高结构稳定性和降低生产成本。
3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光件20沿所述壳体10的横向延伸,即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由于红外光会在导光件20内折射后从出光面24的多个位置射出,因此,即使进光位置与遥控接收头30的距离较远,红外光线也能在衰减至无效前被遥控接收头30接收,从而在横向上扩大了遥控接收头30的可接收范围,即扩大了用户在横
向上的遥控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光件20也可沿壳体10的纵向延伸,以在纵向上扩大遥控接收头30的可接收范围。
40.具体地,所述导光件20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遥控接收头30的间距小于或等于80mm,此处的间距可理解为从导光件20的一端沿壳体10的壁面延伸至与遥控接收头30相对的位置所经过的路程,将该间距设置为小于或等于80mm,既可尽量扩大遥控接收头30在横向上的可接收范围,又可保证从导光件20各个位置进入的红外光线最终都能被有效传递至遥控接收头3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导光件20的厚度设为1mm至3mm,以在保证导光件20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导光件20的透光率,从而提高导光件20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和/或,所述导光件20的外表面为凸弧面,以增加对红外光线的接收距离和接收范围。
4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导光件20开设有通孔21,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通孔21的按键40。壳体10内可设置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与按键40联动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按压按键40来实现对加湿器的控制,从而使用户可在遥控和触控两种方式之间自由切换,进一步提高便利性。按键40安装于导光件20,可使遥控接收头30和触发开关共用一个电路板,以简化加湿器的内部结构;此外,还能提高对安装孔11和导光件20的有效利用率,以使加湿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4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导光件20的周壁凸设有定位边22,所述定位边22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搭接于所述安装孔11的周沿。导管件的后端凸出于壳体10的内壁面,定位边22凸设于导光件20后端的周壁并搭接于壳体10的内壁面,以实现导光件20与安装孔11的定位配合。定位边22沿导光件20的周向延伸,以增加与壳体10的抵接面积,提高配合稳定性。导光件20的前端可与壳体10的外壁面平齐,以提高加湿器外观的一体性。
43.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边22横向上的端部凸设有第一固定筋221,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形成有支撑槽12,所述第一固定筋221与所述支撑槽12配合。支撑槽12可由凸设于壳体10内壁面的支撑筋形成,支撑槽12的槽口朝上,以使第一固定筋221可自上朝下嵌设于支撑槽12,提高导光件20的安装稳定性。定位边22横向上的两端均可设置第一固定筋221,支撑槽12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固定筋221对应,以进一步提高导光件20的安装强度。
44.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壳体10包括相互拼接的中盖13和底壳14,所述导光件20安装于所述底壳14,所述定位边22的顶部凸设有第二固定筋222,所述中盖13朝下凸设有压固筋131,所述压固筋131将所述第二固定筋222压固于所述底壳14的内壁面。压固筋131凸出于中盖13的底部敞口并伸入底壳14,第二固定筋222被夹固于压固筋131与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以提高导光件20的安装稳定性。第二固定筋222的数量可为多个并沿导光件20的顶侧边间隔设置,压固筋131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二固定筋222对应,以进一步压固导光件20。
45.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筋222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223,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23背向所述底壳14的内壁面;和/或,所述压固筋13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朝向所述底壳14的内壁面。中盖13与底壳14装配时,压固筋131会自上朝下沿第二固定筋222的侧壁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挤压第二固定筋222。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可使第二固定筋222与压固筋131的相接过程更加顺利,以使中盖13与底壳14的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