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连接器由固定端电连接器与自由端电连接器组成,即阴接触件与阳接触件组成,插座通过其圆盘固定在用电部件上,插头一般接电缆,通过连接螺帽实现插头,插座连接,同时电连接器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抗压式电连接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抗压式电连接器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3.1、现有的抗压式电连接器在进行插接时,内部金属柱连接不稳定,容易造成电路损坏,容易发生电路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导致电力传输不稳定,影响后期使用;
4.2、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传统连接方式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造成操作麻烦,且使用不便,同时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的时间增加。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抗压式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压式电连接器,在进行插接时,内部金属柱连接不稳定,容易造成电路损坏,容易发生电路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导致电力传输不稳定,影响后期使用,且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传统连接方式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造成操作麻烦,且使用不便,同时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包括主连接器、副连接器、防护壳和防滑块,所述主连接器一侧内部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一侧内部设置有副连接器,所述副连接器外壁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副连接器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一端外部设置有连接片,并且连接片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于主连接器一侧内部,且主连接器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副连接器内部一侧开设有插槽,且副连接器一端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并且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外壁等角度设置有防滑块,且防护壳为铝合金材质,并且防护壳内壁直径等于副连接器外壁直径。
9.优选的,所述插槽内部等间距分布有三组连接杆,且连接杆为竖直排列,并且连接杆表面等间距分布有凸点,同时凸点在连接杆表面等角度分布。
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通过伸缩弹簧与副连接器构成伸缩结构,且限位块高度大于副连接器的厚度,并且限位块关于副连接器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同时限位块侧视为“工”字形状。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侧视为圆弧状,且限位槽为一端大一端小设置,并且限位槽关于主连接器对角分布。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处等角度设置有四组连接片,且连接片与连接杆表面凸点相互贴合,并且连接片正视为倾斜设置,同时连接片一端内壁为圆弧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压式电连接器,
14.1、在将主连接器与副连接器进行插接时,连接杆通过表面凸点与连接片进行紧密接触,方便连接片与连接杆进行电力传输工作,提高了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整体使用的便捷性;
15.2、工作人员可通过对副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进行插接工作,通过旋转副连接器方便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槽进行滑动,第二连接槽为一端大一端小设置,方便对连接杆进行紧固工作,通过外部的防护壳设置,有利于对副连接器进行抗压工作,防止外界对副连接器进行破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连接器与防护壳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连接器与限位槽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主连接器;2、副连接器;3、防护壳;4、防滑块;5、插槽;6、连接杆;7、伸缩弹簧;8、限位块;9、限位槽;10、第一连接槽;11、第二连接槽;12、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包括主连接器1、副连接器2、防护壳3、防滑块4、插槽5、连接杆6、伸缩弹簧7、限位块8、限位槽9、第一连接槽10、第二连接槽11和连接片12,主连接器1一侧内部设置有限位槽9,且限位槽9一侧内部设置有副连接器2,副连接器2外壁设置有防护壳3,且防护壳3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块4,副连接器2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一端外部设置有连接片12,并且连接片12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0,第一连接槽10设置于主连接器1一侧内部,且主连接器1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1,副连接器2内部一侧开设有插槽5,且副连接器2一端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7,并且伸缩弹簧7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
24.防护壳3外壁等角度设置有防滑块4,且防护壳3为铝合金材质,并且防护壳3内壁直径等于副连接器2外壁直径,有利于对副连接器2进行抗压工作,防止外界对副连接器2进行破坏;
25.插槽5内部等间距分布有三组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为竖直排列,并且连接杆6表面等间距分布有凸点,同时凸点在连接杆6表面等角度分布,连接杆6通过表面凸点与连接片12进行紧密接触,方便连接片12与连接杆6进行电力传输工作;
26.限位块8通过伸缩弹簧7与副连接器2构成伸缩结构,且限位块8高度大于副连接器2的厚度,并且限位块8关于副连接器2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同时限位块8侧视为“工”字形状,方便对副连接器2在主连接器1内部进行插接工作;
27.限位槽9侧视为圆弧状,且限位槽9为一端大一端小设置,并且限位槽9关于主连接器1对角分布,方便主连接器1与副连接器2进行插接工作;
28.第一连接槽10处等角度设置有四组连接片12,且连接片12与连接杆6表面凸点相互贴合,并且连接片12正视为倾斜设置,同时连接片12一端内壁为圆弧状,提高了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整体使用的便捷性。
29.工作原理:根据图1
‑
5,首先工作人员将外部电缆与主连接器1进行连接,然后将副连接器2与主连接器1进行对应,然后将副连接器2插入主连接器1内部,然后副连接器2一端的限位块8与限位槽9相互接触,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旋转副连接器2,通过防护壳3外部的防滑块4进行防滑工作,防止工作人员在进行旋转时出现打滑现象,然后使得副连接器2一端插入进主连接器1一侧内部,然后使得插槽5内部的连接杆6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6插接进第二连接槽11内部,同时中间的连接杆6通过表面的凸点与连接片12进行接触,使得连接杆6通过表面的凸点对连接片12进行挤压工作,使得连接杆6插接进第一连接槽10内部;
30.根据图1
‑
5,然后工作人员攥紧防护壳3,然后工作人员进行旋转防护壳3,使得防护壳3带动副连接器2进行转动,使得副连接器2带动限位块8在限位槽9内部进行转动,限位槽9为一端大一端小设置,通过转动副连接器2,使得限位块8对伸缩弹簧7进行挤压工作,使得限位块8进行移动,同时插槽5内部的连接杆6进行转动工作,使得两侧的连接杆6在第一连接槽10内部进行旋转,第一连接槽10为一端大一端小设置,使得第一连接槽10对连接杆6进行紧固工作,同时中间的连接杆6对连接片12进行挤压工作,然后使得连接片12发生形变工作,使得连接片12与连接杆6进行紧固工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