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缆连接器是主要适用于传输设备局各类数字程控交换机、光电传输设备内部联接和配线架之间的信号传输,用于传输数据、音频、视频等通讯设备,同时电缆连接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3.1、现有的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在电缆进行连接时,电缆可能不方便安装,且安装完毕后对电缆的夹紧工作不够,容易导致电缆从电缆连接器中脱落;
4.2、电缆连接器的内部容易积灰,很容易堵塞电缆连接器的开口,长久可能影响电缆的传输速率,使电缆连接器的性能降低。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在电缆进行连接时,电缆可能不方便安装,且安装完毕后对电缆的夹紧工作不够,容易导致电缆从电缆连接器中脱落,并且电缆连接器的内部容易积灰,很容易堵塞电缆连接器的开口,长久可能影响电缆的传输速率,使电缆连接器的性能降低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壳、连接板架、电缆放置架、套壳和转盘,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架,且连接板架的内部安装有电缆放置架,所述电缆放置架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且电缆放置架的底部与拉线相连接,所述拉线的一端与套壳的内部相连接,所述套壳贯穿外壳的内部,且套壳的右端安装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放置在外壳内部的连接槽内,所述套壳的外部安装有凸块,且套壳与连接板架相连接,并且连接板架的内部安装有凸块,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安装有长杆,并且长杆的底端安装有毛刷,所述转盘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部嵌套有长杆。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架的内部等角度安装有电缆放置架,且电缆放置架通过拉线在连接板架的内部构成开合结构。
9.优选的,所述套壳外部的凸块与连接板架内部的凸块构成卡合结构,且套壳在连接板架的内部构成旋转结构。
10.优选的,所述套壳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套壳与拉线构成一体化结构。
11.优选的,所述转盘在外壳内部的安装槽中构成滑动结构,且转盘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长杆与毛刷构成一体化结构,且长杆与连接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毛
刷的直径等于电缆放置架的直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
14.1、在将电缆进行连接时,通过转动外壳外部的转盘,使转盘带动毛刷在连接轴外部转动,方便毛刷转动到与电缆放置架口对齐,并通过推动转盘在外壳内部的安装槽移动,方便毛刷对电缆放置架内部进行清除,有利于对电缆放置架内部的灰尘或潮湿水分进行清除,方便后续对电缆的安装;
15.2、通过转动外壳外部的套壳,使外壳外部的套壳通过连接杆的连接,与外壳内部套壳进行转动,方便内部的套壳带动凸块与连接板架内的凸块进行啮合,同时内部的套壳带动拉线将电缆放置架打开,方便将电缆与电缆连接器连接,同时电缆放置架通过复位弹簧夹紧,有利于对电缆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放置架与拉线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毛刷与电缆放置架连接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2、连接板架;3、电缆放置架;4、复位弹簧;5、拉线;6、套壳;7、凸块;8、连接杆;9、转盘;10、长杆;11、毛刷;12、连接轴;13、安装槽;14、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潮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壳1、连接板架2、电缆放置架3、套壳6和转盘9,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架2,且连接板架2的内部安装有电缆放置架3,电缆放置架3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4,且电缆放置架3的底部与拉线5相连接,拉线5的一端与套壳6的内部相连接,套壳6贯穿外壳1的内部,且套壳6的右端安装有连接杆8,并且连接杆8放置在外壳1内部的连接槽14内,套壳6的外部安装有凸块7,且套壳6与连接板架2相连接,并且连接板架2的内部安装有凸块7,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3,且安装槽13的内部安装有转盘9,转盘9的内部安装有长杆10,并且长杆10的底端安装有毛刷11,转盘9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12,且连接轴12的外部嵌套有长杆10;
24.连接板架2的内部等角度安装有电缆放置架3,且电缆放置架3通过拉线5在连接板架2的内部构成开合结构,通过拉线5拉动电缆放置架3,使电缆放置架3在连接板2的内部进行张开,方便将电缆放入到电缆放置架3的内部,有利于电缆与电缆连接器进行连接,提高了整体的便捷性;
25.套壳6外部的凸块7与连接板架2内部的凸块7构成卡合结构,且套壳6在连接板架2的内部构成旋转结构,通过套壳6与连接板架2进行卡合,方便套壳6在转动后对套壳6进行
固定,有利于拉线5在拉动电缆放置架3后,对内部的电缆进行收紧,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26.套壳6与外壳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套壳6与拉线5构成一体化结构,方便套壳6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拉线5进行转动,方便拉线5拉动电缆放置架3,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缆与电缆连接器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7.转盘9在外壳1内部的安装槽13中构成滑动结构,且转盘9与外壳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方便转盘9在外壳1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9内的长杆10进行转动,给后续操作带来了便利,同时转盘9带动长杆10在外壳1内部的安装槽13内进行滑动,提高了整体的灵活性;
28.长杆10与毛刷11构成一体化结构,且长杆10与连接轴12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毛刷11的直径等于电缆放置架3的直径,通过转盘9带动长杆10进行转动,方便毛刷11进行转动,使毛刷11与电缆放置架3的入口进行对齐,在通过长杆10在安装槽13内移动,方便毛刷11在电缆放置架3的内部进行移动,有利于对电缆放置架3内部的灰尘进行清除,同时也方便去除电缆放置架3内部的潮湿。
29.工作原理:根据图1
‑
2,首先转动安装在外壳1外部的转盘9,使转盘9带动长杆10在连接轴12的外部进行转动,方便长杆10转动到与电缆放置架3的入口,同时使转盘9在外壳1内部的安装槽13内进行移动,方便安装在长杆10底部的毛刷11在电缆放置架3的内部进行滑动,便于清除电缆放置架3内部的灰尘,同时也可以对电缆放置架3的内部进行除湿,工作完毕后,通过反向转动转盘9,使转盘9在外壳1外部反向移动,方便长杆10带动毛刷11与电缆放置架3的入口进行错位,便于后续的接线工作;
30.根据图1
‑
5,当对电缆进行接线工作时,通过转动外壳1外部的套壳6,使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套壳6通过连接杆8的连接,与外壳1外部的套壳6同时进行转动,同时连接杆8在外壳1内部的连接槽14中进行转动,使内部的套壳6带动拉线5进行转动,方便拉线5对电缆放置架3进行张开,方便将电缆放入电缆放置架3中,再通过电缆放置架3中复位弹簧4,对电缆的直径大小进行判断后复位,使电缆放置架3对电缆进行收紧工作,同时套壳6外部的凸块7与连接板2内部的凸块7进行卡合,方便对安装在电缆放置架3内部的电缆进行再一次收紧,避免了后续电缆脱落,提高了整体的便捷性,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