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背景技术:
2.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为了控制水流、减少洪涝灾害,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人们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3.为了减少水利工程中河岸被水流冲刷导致坍塌的现象,需要在水利工程的河岸处修建施工护坡。参照图1,目前水利工程的护坡建设直接铺设在河道300两侧的河岸100上,护坡包括支护网410和石块400,石块400直接设置在河岸100上,支护网410铺设在石块400靠近河道300一侧,对石块400起到支护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石块与河岸处的土壤连接不牢,土壤在雨水或河水的冲刷下容易出现滑坡的现象,降低了施工护坡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包括固定块和护坡本体,河岸一侧朝向河底处倾斜,河岸靠近河底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固定块嵌入安装槽内,所述护坡本体由混凝土浇筑在固定块靠近河道一侧,所述护坡本体延伸至河底。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河岸表面开设安装槽,将固定块嵌入安装槽内,安装槽能够限制固定块的位移。在固定块靠近河道一侧浇筑混凝土设置护坡本体,混凝土能够填充固定块之间的空隙,使得多个固定块和河岸连接为一体,护坡本体能够对河岸起到保护效果,减少河岸处的土壤被河水冲刷的现象;护坡本体延伸至河底,能够对河岸和河底的交界处进行保护,减少了河岸和河底的交界处的土壤被冲刷的现象。
9.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方铺设有支护架,所述支护架靠近河岸一侧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远离支护架一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插入河岸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块安装完成后需要浇筑混凝土设置护坡本体,混凝土未凝固时具有流动性,在固定块上方设置支护架能够减少固定块在混凝土作用下发生位移的现象;加强杆能够使得支护架和河岸连接为一体,增大支护架和河岸的连接强度。
11.可选的,河道底部铺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靠近河岸的两侧均与护坡本体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水流速较快且河底土壤较为松散时,河底的土壤和沙子容易被河水冲走,使得河水含沙量过高,可能会淤塞河道,防护网的网孔较小,能够减少土壤和砂子穿过防护网的网孔随河水流动的现象,降低河水的含沙量。
13.可选的,所述护坡本体靠近河道一侧设置有水位刻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刻度设置在护坡本体上,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读取水
位高度,当水位过高时及时疏散周边人群,对该水利工程进行放水处理。
15.可选的,所述护坡本体上安装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护坡本体上,当水面高度到达液位传感器处时,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水位并输出水位检测信号,报警器接收到水位检测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附近的人及时离开。
17.可选的,所述护坡本体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处连接有水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较高时容易出现水流漫过河岸的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排水,水泵能够驱动河道内的水沿着排水管向远离护坡本体的方向流动,降低河道处的水位高度。
19.可选的,所述护坡本体包括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所述第一斜坡靠近河底,所述第二斜坡位于所述第一斜坡远离河底一侧,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之间设置有连接平台。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道内的水位会随着降水情况发生变化,当降水较少使得河道水位降低,至连接平台以下时,此时较为安全,人们可以在连接平台处游玩,使得施工护坡起到观景台的效果,提高了施工护坡的利用率。
21.可选的,所述连接平台靠近第一斜坡一侧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上设置有救生设备。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在连接平台处游玩时,防护栏能够减少人们失足落水的现象,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效果,若有人不慎落水,可以及时取下防护栏处的救生设备进行施救,减少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河岸表面的安装槽能够限制固定块的位移,混凝土浇筑的护坡本体使得固定块和河岸连接为一体,同时能够对河岸起到保护效果,减少河岸处的土壤被河水冲刷的现象,提高了施工护坡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相关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中a处的爆炸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护坡本体处的爆炸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00、河岸;110、安装槽;200、河底;210、防护网;300、河道;400、石块;410、支护网;500、固定块;510、支护架;511、加强杆;512、定位板;600、护坡本体;610、水位刻度;620、液位传感器;630、报警器;640、排水管;650、水泵;660、第一斜坡;670、第二斜坡;680、连接平台;681、防护栏;682、救生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2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32.参照图2和图3,该施工护坡包括对称设置在河道300两侧的护坡本体600,护坡沿
着河岸100向下倾斜,延伸至河底200处,对河底200和河岸100交界处的土壤起到保护效果。当河道300内水流流速过急时,水流可能会冲刷河底200的土壤和沙子,使得河水含沙量过高,为了减少该现象的出现,在河底200铺设有防护网210,防护网210的两侧与护坡本体600固定连接,防护网210的网孔较小,能够减少河底200的土壤和沙石被河水冲刷的现象。
33.护坡本体600包括第一斜坡660、第二斜坡670和连接平台680。第一斜坡660一侧向靠近河底200处倾斜,连接平台680位于第一斜坡660远离河底200一侧,第二斜坡670位于连接平台680远离第一斜坡660一侧。河道300内的水位高低会随着降水量的发生变化,当河道300内的水位低于连接平台680处时,人们可以在连接平台680处游玩,该护坡本体600可以起到观景台的效果。为了便于人们在护坡本体600上行走,护坡本体600表面设置有台阶;为了减少人们游玩时发生意外落水的现象,在连接平台680靠近第一斜坡660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栏681,能够对人们起到保护作用;防护栏681上设置有救生设备682,发生意外时便于人们及时进行施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救生设备682为救生圈。
34.为了对水位高度有实时的了解,在水位过高时及时疏散人群减少意外发生,因此在护坡本体600表面设置有水位刻度610和液位传感器620。工作人员可以读取水面处的数位刻度了解河道300内的水位高度变换。液位传感器620安装在第二斜坡670处,当水位到达液位传感器620处时,液位传感器620输出水位检测信号,液位传感器62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有报警器630,报警器630接收到水位检测信号后开始报警,提醒护坡本体600处的人群及时离开避免发生落水事故,当人群全部疏散后工作人员可以关闭报警器630。
35.水位过高可能会出现水流漫过河岸100的现象,需要进行及时排水,工作人员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除了需要疏散人群还需要对河道300进行排水。护坡本体600处设置有排水管640,排水管640的出水端朝向远离护坡本体600的方向,进水端朝向河道300,在排水管640处还连接有水泵6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水泵650放置在连接平台680上,水泵650驱动河道300内的水沿着排水管640向远离护坡本体600的方向流动,使得河道300内的水位降低。
36.参照图4,为了增大施工护坡和河岸100的连接强度,该施工护坡还包括固定块500。在河岸10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10,固定块500镶嵌在安装槽110内,安装槽110能够对石块400的位移起到限位作用,护坡本体600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设置在固定块500上方,混凝土能够填充石块400之间的空隙,混凝土凝固后能够使得护坡本体600、固定块500和河岸100连接为一体。
37.由于混凝土未凝固时具有流动性,河岸100又是倾斜向下的,未凝固的混凝土可能会带动固定块500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河岸100向靠近河道300处移动,为了减少该现象的发生,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固定块500上方设置支护架510,支护架510包括多根横杆和竖杆,支护架510上还设置有朝向河岸100的加强杆511,加强杆511靠近河岸10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板5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杆511和定位板512组成箭头状,便于工作人员将加强杆511插入到河岸100内。加强杆511和定位板512能够增大支护架510和河岸100的连接强度,减少支护架510发生位移的现象,固定块500位于支护架510相邻的横杆和竖杆之间,支护架510能够对固定石块500的位移起到限制效果。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的实施原理为:在修筑水利工程时需要建设施工护坡,首先在河岸100表面开设多个安装槽110,将固定块500嵌入安装槽110内,然后在固定块500上方铺设支护架510,支护架510靠近河岸100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杆511和定位
板512,加强杆511和定位板512需要插入到河岸100内,固定块500需要位于支护架510相邻的横杆和竖杆之间。固定块500和支护架510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在河底200铺设防护网210,然后在石块400上方浇筑混凝土设置护坡本体600,护坡本体600延伸至河底200与防护网210固定连接,混凝土凝固后,河岸100、固定块500和护坡本体600连接为一个整体。护坡本体600沿着河岸100向靠近河底200处倾斜,包括第一斜坡660、连接平台680和第二斜坡670。在第一斜坡660和第二斜坡670的表面均设置水位刻度610,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河道300的水位高度;在第二斜坡670处安装液位传感器620和报警器630,当水位过高时报警器630能够发出报警信号;在第二斜坡670处还设置有排水管640,排水管640连接有水泵650,水泵650放置在连接平台680上,当水位过高时水泵650会驱动河道300内的水沿着排水管640向远离护坡本体600的方向流动,用于降低河道300内的水位。综上所述,固定块500和混凝土浇筑的护坡本体600增大了该施工护坡与河岸100的连接强度,对河岸100起到保护效果,减少了河岸100处的水土流失,增大了施工护坡的防护效果;护坡本体600处设置有报警器630和排水管640,能够在水位过高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排水,减少了水位漫过河岸100的现象,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