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探电法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物探电法中电测深法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应用广泛。电测深法设备一般包括1台主机、4条带刻度的线缆,4个电极(a、b、m、n)。其中,电极一般是用铜棒或不极化电极(硫酸铜)。测量时,以主机为中心向两边放线,每一个电极的位置根据带刻度的线缆进行定位。
3.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4.(1)电测深法工作原理要求双向4个电极a、b、m、n位于同一直线上,现状工作中凭借目测判断4个电极是否位于同一直线。当工作区域地形较为复杂,比如起伏较大、障碍物较多时,很难保证4个电极位于同一直线上,甚至会因为无法看到对方而产生较大的偏移,这会导致测量数据误差较大。
5.(2)电极通过线缆上的刻度进行定位,当线缆跨越或绕过障碍物时,电极到主机的实际直线距离与线缆刻度显示距离不符,由此导致后续所有的电极位置不准确,造成测量数据错误。
6.(3)一个电测深点工作需要每个电极移动二十余次,每次定位均通过对讲机沟通,若中间有一次定位失误,那么通过测量数据很难直接判断出电极定位是否准确,而且后续的测量数据也是错误的。
7.(4)当某个电极接地电阻过大、线缆断开、电极与线缆接触不良时,往往需要将所有电极检查一遍才可排除故障,耗用时间长,效率低。
8.因此设计在复杂地形中涉及电测深法测量装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通过在电极上加装定位处理装置,利用定位装置进行定位获得电极的坐标信息,利用主机给不同电极供电测量接地电阻,主机实时获取电极的坐标信息及接地电阻等信息,以此来获得电极的工作状态。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1.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包括多个电极,每个电极加装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模块和处理器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电极的坐标数据,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处理电极的坐标数据得到电极坐标信息,所述处理器模块和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电极坐标信息传输到主机。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用于根据处理后的电极坐标信息判断电极定位是否准确,如果电极坐标信息和提前在主机中输入的位置信息不一致,则当前定位有误。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含指示灯、蜂鸣器,用于提醒操作人员定位有
误,及时调整电极的位置。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延伸出多条线缆,每条电缆所述定位装置引出的连接线相连,同时每条线缆连接每个电极,用于给电极供电,获得电极所在位置的电阻信息;
15.或所述传输模块的无线方式为定位装置和主机采用gprs无线通信。
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电极为铜或合金的金属棒。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线可用夹子、微型插头与线缆连接。
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定位或gps定位。
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和传输模块和相连,所述显示屏为触控屏。
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含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定位装置。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外面包裹橡胶模。
2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可实时获取各电极坐标,无须采用带刻度的线缆进行定位,在复杂地形中可保持a、b、m、n四个电极在同一直线上,准确度高,测量数据质量较好,同时采用普通线缆可以降低成本;
24.(2)本实用新型可以反馈各电极的接地电阻,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25.(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电极指示灯进行测量工作,可操作性强,便于上手,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
‑
金属帽,2
‑
定位装置,3
‑
连接线,4
‑
电极,21
‑
定位模块、22
‑
传输模块,23
‑
处理器模块,24
‑
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
33.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3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通过在电极上加装定位处理装置,利用定位装置进行定位获得电极的坐标信息,利用主机给不同电极供电测量接地电阻,主机实时获取电极的坐标信息及接地电阻等信息,以此来获得电极的工作状态。
3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36.图1为本实施例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实现两种功能:一是实时定位功能,二是数据处理功能,包括多个电极,每个电极(4)加装定位装置(2),定位装置(2)引出连接线(3)和主机延伸出的线缆相连,所述主机延伸出多条线缆,每条线缆所述定位装置引出的连接线(3)相连,连接线(3)可用夹子、微型插头与线缆连接;或定位装置(2)和主机采用gprs无线通信,电极顶部通过螺丝或焊接和金属帽(1)连接,定位装置(2)通过化学胶或焊接和电极(4)连接。定位装置(2)用于获取电极(4)的坐标数据,传输到主机。
37.电极(4)为铜或合金的金属棒,合金导电性能良好。
38.金属棒直径在1.5cm左右;
39.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定位装置(2)包含定位模块(21)、传输模块(22)和处理器模块(23),所述定位模块(21)采用北斗定位或gps定位用于获取电极(4)的坐标数据,所述定位模块(21)和处理器模块(23)分别和传输模块(22)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23)用于处理电极的坐标数据得到电极坐标信息,通过传输模块(22)将电极坐标信息传输到主机。
40.所述主机可实时获取电极的坐标信息,根据电极坐标信息判断电极定位是否准确,如果主机获取的坐标信息和提前在主机中输入的位置信息不一致,则定位有误,主机可通过传输模块向定位装置发送信号,定位装置通过指示灯闪烁、蜂鸣器鸣叫等提醒操作员。
41.所述主机延伸出多条线缆,每条线缆连接每个电极,用于给电极供电,获得电极所在位置的电阻信息;所述主机可实时获取电极的接地电阻信息,根据电阻信息获得各个电极的接地情况,当电极出现故障(位置不准确、接地电阻过大、导电性差等)、线缆断开等情况发生时,可根据各个电极反馈的数据,直接判断出是哪一个电极出了问题。电极的接地信息是指电极所在处电阻的大小,当电极所在位置导电性不好比如地面太干、有混凝土、电极插入深度较浅等,电阻会比较大,主机给不同的电极供电,那么各电极所在处导电性不同,所测量的电阻值也不同,当其中一处偏离平均值较大时,可视为接地不良。
42.所述定位装置(2)还包括显示屏(24),所述显示屏(24)和传输模块(22)连接,实时显示电极的坐标、测试点号和故障信号,所述显示屏(24)为液晶触控屏。
43.本装置可单一使用,也可联合多个使用;当多个电极联合时,自动测量一个装置坐标信息,其他定位装置自动关闭;
44.定位装置包含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定位装置,当关闭定位装置时,不影响电测深工作正常使用;
45.所述定位装置是防水的,外面包裹有橡胶模。
46.定位装置用电可使用太阳能板,也可通过充电电池供电;
47.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原理为:
48.测量之前,提前将测点数据输入到主机当中,主机可直接计算出该测点下每个电
极每次定位的坐标,并传递到对应的电极的定位装置中。
49.测量时,操作人员可根据电极的指示灯进行移动,当到达计算坐标附近时,定位装置的指示灯闪烁并有蜂鸣声,将电极打入地下,并接上线缆,同时定位装置连接和主机连接,定位装置将电极此时的坐标及对应的点号以及接地电阻等信息通过线缆传回主机,完成电极的定位工作,依次来获得多个电极的工作状态。
50.具体应用中,该复杂地形中电测深法测量装置使用不限于山区、沟谷,也可用于城市等障碍物较多的地区,或可在水下工作,可进行水下电测深测量。
51.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