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3.由于铸造件通常采用手工生产铸造,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机械化生产线逐渐在铸造件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4.目前,常见的工厂中通常采用自动化的铸造件生产线用于铸造件的批量生产。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铸造件生产完成后,在输送的过程中产品尚未完成冷却,质地较软,当产品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碰撞,容易导致质量下降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对输送中的铸造件进行冷却,缩短铸造件冷却时间,提高铸造件的硬度,进而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设于安装架上的传送带,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若干个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对传送带上的铸造件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支架上的降温组件对传送带上输送的铸造件进行降温处理,使得铸造件输送的过程中同时得到高效快速的冷却处理,有助于铸造件快速成型,进而增强了铸造件的硬度,当铸造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碰撞等情况时,保证了铸造件结构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设于传送带两侧的竖板以及架设于两块竖板之间的顶板,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在顶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降温组件安装在架设于传送带上的顶板上,降低了降温组件干涉铸造件传送的可能性,同时使得降温组件得以对铸造件进行充分的降温,降低了降温组件受到阻挡的可能性;采用风扇进行降温,降低了降温组件的复杂度,同时便于在故障后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降温组件使用的便捷性。
12.可选的,所述顶板靠近竖板的两侧边上设有转动轴,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安装槽,所述顶板通过转动轴铰接在两块竖板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顶板的角度,便于根据需求增强或减弱降温组件对铸造件的降温效果,提高了降温组件使用上的灵活性。
14.可选的,所述传送带一侧的竖板上固定有用于对铸造件进行识别计数的计数装
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送带上设置计数装置,有助于在铸造件输送的过程中对铸造件进行自动化地计数,取代了由人工对铸造件的生产量进行统计,提高了对铸造件计数统计的效率。
16.可选的,所述计数装置包括计数传感器、显示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计数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同时还与显示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器接收计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显示组件的显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包括有计数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显示组件的计数装置对铸造件的数量进行统计,控制器获取计数信号后将计数信号发送给显示组件进行显示,有助于智能地完成对铸造件的计数并对计数结果进行直观地显示,提高了铸造件出料装置的智能化程度,改善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18.可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数码管显示器以及蜂鸣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组件通过数码管显示器以及蜂鸣器对计数结果进行听觉与视觉两方面的提示,扩大了计数结果的显示渠道,进而增强了工作人员获得计数结果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计数传感器设置为基于图像识别的计数传感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基于图像识别的计数传感器对铸造件进行计数统计,取代了通过温度检测或红外检测,便于根据铸造件的图像对铸造件的出料进行判断,提高了计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可选的,所述传送带设置为链板式的传送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链板式的传送带有助于在传送带上流出用于使空气流通的缝隙,提高了出料装置的空气流通性能,进而增强了传送带上的散热冷却的效率,有助于辅助铸造件冷却成型,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设置在支架上的降温组件对传送带上输送的铸造件进行降温处理,使得铸造件输送的过程中同时得到高效快速的冷却处理,有助于铸造件快速成型,进而增强了铸造件的硬度,当铸造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碰撞等情况时,保证了铸造件结构的稳定性;
26.2.将降温组件安装在架设于传送带上的顶板上,降低了降温组件干涉铸造件传送的可能性,同时使得降温组件得以对铸造件进行充分的降温,降低了降温组件受到阻挡的可能性;采用风扇进行降温,降低了降温组件的复杂度,同时便于在故障后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降温组件使用的便捷性;
27.3.采用包括有计数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显示组件的计数装置对铸造件的数量进行统计,控制器获取计数信号后将计数信号发送给显示组件进行显示,有助于智能地完成对铸造件的计数并对计数结果进行直观地显示,提高了铸造件出料装置的智能化程度,改善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的顶板翻转时的结构示意
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2、传送带;3、支架;31、竖板;32、顶板;33、转动轴;34、安装槽;4、降温组件;41、风扇;5、计数装置;51、计数传感器;52、显示组件;521、数码管显示器;522、蜂鸣器;5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
35.参考图1和图2,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用于输送铸造件的传送带2,传送带2设置为由耐热合金制成的链板式传送带2,安装架1上沿传送带2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有两块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板31,竖板31的上边缘与水平方向以一定夹角倾斜设置,两块竖板31间架设有顶板32,顶板32靠近竖板31的两侧边上设有转动轴33,竖板31靠近上边缘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34,顶板32上的转动轴33插设在安装槽34内使得顶板32得以在两块竖板31间转动,两块竖板31和一块顶板32共同组成支架3,支架3在安装架1上沿传送带2的输送方向设置有两个。顶板32中部安装有降温组件4,降温组件4具体为风扇41。
36.参考图2和图3,支架3上安装有用于识别铸造件的计数装置5,计数装置5包括固定在支架3一侧竖板31上的计数传感器51、固定在另一侧竖板31上的显示组件52以及控制器53,计数传感器51与控制器53信号连接,显示组件52与控制器53同时也信号连接,控制器53具体为plc控制器53,且被配置为:控制器53接收计数传感器51发送的计数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显示组件52发送显示信号。计数传感器51设置为图像识别的视觉计数传感器51,显示组件52包括用于进行数字显示的数码管显示器521以及用于进行单次计数提示的蜂鸣器522。计数装置5的具体工作过程为:传送带2输送铸造件,当铸造件经过计数传感器51时,计数传感器51对铸造件的图像进行识别,然后向控制器53发送一个计数信号,控制器53收到计数信号后将计数信号转化为显示信号。然后向显示组件52发送显示信号,显示组件52收到显示信号后,数码管显示器521上更新显示铸造件的计数数字,蜂鸣器522响应一次表示一个铸造件出料。
37.应注意的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硬件设置仅仅是为了便于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配料,具体如何实现智能化配料的方法,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保护的对象。同时装置之间的通信方法均采用现有的通信方法,并不是本技术的发明点。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铸造件智能出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铸造件铸造完成后,工作人员根据铸造件的需求调节顶板32上风扇41的倾斜角度,然后铸造件通过安装架1上的传送带2进行出料,在铸造件出料的过程中,当铸造件通过计数传感器51时,计数器对铸造件进行识别计数,然后通过控制器53将计数信息发送给显示组件52,显示组件52接收到计数信息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铸造件进行出料计数的显示。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