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尼龙扎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尼龙扎带。
背景技术:
2.扎带是用来束紧各类物品的工具,大到变电站的电缆线的捆绑,小到生活中一些线绳的捆绑,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但目前的尼龙扎带对物品进行束紧后,当尼龙扎带需要拆卸时,大多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剪刀将尼龙扎带剪断,即使尼龙扎带拆开后,尼龙扎带也被剪刀剪坏,从而难以再次进行重复利用,并且尼龙带和束紧盒是束紧扎带上最容易损坏的部位,若尼龙带或束紧盒其中一个损坏后,就会将尼龙带及束紧盒一起丢弃,导致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尼龙扎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大多尼龙扎带需要剪断才能拆卸,导致扎带难以重复利用,尼龙带或束紧盒损坏时会被一起丢弃,导致浪费严重的问题。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尼龙扎带,包括束紧盒、尼龙带、束紧组件及压紧组件:
5.所述尼龙带安装于所述束紧盒下端左侧,所述尼龙带上端左侧相接有若干块向右倾斜的尼龙卡块,所述尼龙带上端左侧呈倾斜状;
6.所述束紧组件设于所述束紧盒内部上端,所述束紧组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两块束紧卡块、固定在每块束紧卡块上端的拉块;
7.所述束紧盒内部下端开有用于插入尼龙带的束紧槽,所述束紧槽左右贯通,所述束紧盒内部且位于所述束紧槽上端开有活动腔,两块所述束紧卡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束紧盒内部左右两端,所述束紧卡块下端贯穿过所述活动腔并延伸进所述束紧槽,所述束紧卡块上端延伸出所述束紧盒上面;
8.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相接在所述束紧盒下端的凹槽卡块,所述尼龙带右端卡接于所述凹槽卡块的下方;
9.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两块位于所述凹槽卡块下端前后部的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上端后部均固定有若干块用于往上压紧所述尼龙带的防滑块。
10.进一步的,所述束紧卡块右端下部呈倾斜状,所述束紧卡块沿着所述束紧盒上下滑动,所述束紧卡块与所述尼龙卡块卡接。
11.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束紧卡块的左右端且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均固定有支撑块,每块所述支撑块上方均固定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上端相接于所述活动腔内壁上端。
12.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卡块前后端的中部均开有导槽,所述凹槽卡块前后部均设有沿着所述导槽上下滑动的导块,所述导块上端均相接有位于所述导槽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相接于所述导槽内顶端。
13.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卡块前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导槽的上端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螺纹贯穿有锁紧杆,所述拉块上端且位于所述锁紧杆正下方开有锁紧孔,所述锁紧杆下端与所述锁紧孔螺纹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导块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相邻所述对接块上端前部相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带下方且位于每块所述防滑块的正上方均开有防滑槽,所述防滑块上端对接于所述防滑槽内。
16.与现有技术相并,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17.通过将尼龙带往下呈环形弯折并包裹住需要束紧的物品,且使尼龙卡块朝上,再使尼龙带从右往左插入束紧槽内,同时尼龙带则通过斜面往上推动束紧块,直到尼龙带将物品束紧为止,此时束紧块卡接在相应的尼龙卡块之间,防止尼龙带松动,保证了物品束紧后的牢固性,而需要将尼龙带拆卸时,需要同时往上拉动两块束紧块,且使两块束紧块同时与尼龙卡块分离,再往右拉动尼龙带并抽出束紧槽,从而可以将尼龙带拆卸下来,无需剪断尼龙带,防止尼龙带拆卸时损坏,利于重复利用;
18.由于需要同时往上拉动两块束紧块才能将尼龙带抽出束紧槽,当其中一块束紧块往上意外松动时,另一块束紧块还是会卡接在尼龙卡块之间,从而可以防止尼龙带束紧后产生滑动,以免在对物品进行束紧时产生松动,更好的保证了束紧后的牢固性;
19.而且尼龙带或束紧盒的其中一个意外损坏时,使防滑块与防滑槽分离,从而便于使尼龙带与束紧盒分离,因此便于回收尼龙带或束紧盒,无需将尼龙带及束紧盒一起丢弃,减少浪费,利于提高尼龙扎带的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尼龙带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紧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紧盒外部结构示意图。
24.图1
‑
4中:束紧盒1、尼龙带2、尼龙卡块3、活动腔4、束紧块5、支撑块6、回力弹簧7、拉块8、凹槽卡块9、导槽10、导块11、复位弹簧12、固定杆13、对接块14、防滑块15、防滑槽16、束紧槽17、锁紧孔18、锁紧杆19、固定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至图4:
26.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尼龙扎带,包括束紧盒1、尼龙带2、束紧组件及压紧组件:
27.所述尼龙带2安装于所述束紧盒1下端左侧,所述尼龙带2上端左侧相接有若干块向右倾斜的尼龙卡块3,所述尼龙带2上端左侧呈倾斜状,所述束紧组件设于所述束紧盒1内部上端,所述束紧组件包括呈左右分布的两块束紧卡块5、固定在每块束紧卡块5上端的拉块8,所述束紧盒1内部下端开有用于插入尼龙带2的束紧槽17,所述束紧槽17左右贯通,所述束紧盒1内部且位于所述束紧槽17上端开有活动腔4,两块所述束紧卡块5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束紧盒1内部左右两端,所述束紧卡块5下端贯穿过所述活动腔4并延伸进所述束紧
槽17,所述束紧卡块5上端延伸出所述束紧盒1上面;
28.具体的,通过将尼龙带2往下呈环形弯折并包裹住需要束紧的物品,且使尼龙卡块3朝上,再使尼龙带2从右往左插入束紧槽17内,同时尼龙带2则通过斜面往上推动束紧块5,此时束紧块5则带动支撑块6往上挤压回力弹簧7,直到尼龙带2将物品束紧为止,接着通过回力弹簧7的回弹力则往下推动支撑块6,而支撑块6则带动束紧块5往下插入尼龙卡块3之间,此时束紧块5卡接在相应的尼龙卡块3之间,防止尼龙带2松动,保证了物品束紧后的牢固性,而需要将尼龙带2拆卸时,需要通过手指同时往上拉动两块拉块8,并拉块8则拉动两块束紧块5上移,且使两块束紧块5同时与尼龙卡块3分离,再往右拉动尼龙带2并抽出束紧槽17,从而可以将尼龙带2拆卸下来,无需剪断尼龙带2,防止尼龙带2拆卸时损坏,利于重复利用,由于需要同时往上拉动两块束紧块5才能将尼龙带2抽出束紧槽17,当其中一块束紧块5往上意外松动时,另一块束紧块5还是会卡接在尼龙卡块3之间,从而可以防止尼龙带2束紧后产生滑动,以免在对物品进行束紧时产生松动,更好的保证了束紧后的牢固性。
29.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相接在所述束紧盒1下端的凹槽卡块9,所述尼龙带2右端卡接于所述凹槽卡块9的下方,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两块位于所述凹槽卡块9下端前后部的对接块14,所述对接块14上端后部均固定有若干块用于往上压紧所述尼龙带2的防滑块15,所述束紧卡块5右端下部呈倾斜状,所述束紧卡块5沿着所述束紧盒1上下滑动,所述束紧卡块5与所述尼龙卡块3卡接,每块所述束紧卡块5的左右端且位于所述活动腔4内均固定有支撑块6,每块所述支撑块6上方均固定有回力弹簧7,所述回力弹簧7上端相接于所述活动腔4内壁上端,所述凹槽卡块9前后端的中部均开有导槽10,所述凹槽卡块9前后部均设有沿着所述导槽10上下滑动的导块11,所述导块11上端均相接有位于所述导槽10内的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上端相接于所述导槽10内顶端,所述凹槽卡块9前后端且位于每个所述导槽10的上端均固定有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上端螺纹贯穿有锁紧杆19,所述拉块10上端且位于所述锁紧杆19正下方开有锁紧孔18,所述锁紧杆19下端与所述锁紧孔18螺纹连接,所述导块11下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下端与相邻所述对接块14上端前部相接,所述尼龙带2下方且位于每块所述防滑块15的正上方均开有防滑槽16,所述防滑块15上端对接于所述防滑槽16内;
30.进一步的,而且尼龙带2或束紧盒1的其中一个意外损坏时,使复位弹簧12在导槽10内初始状态呈压缩状,往上拧松锁紧杆19且与锁紧孔18分离,复位弹簧12则通过回弹力带动导块11往下移动,同时固定杆13则带动对接块14及防滑块15下移,并使防滑块15与防滑槽16分离,再往左抽动尼龙带2,且使尼龙带2与凹槽卡块9分离,从而便于使尼龙带2与束紧盒1分离,因此便于回收尼龙带2或束紧盒1,无需将尼龙带2及束紧盒1一起丢弃,且可以重新组合束紧盒1及尼龙带2,减少浪费,利于提高尼龙扎带的回收利用率。
31.所述固定块20上端螺纹贯穿有锁紧杆19,所述拉块10上端且位于所述锁紧杆19正下方开有锁紧孔18,所述锁紧杆19下端与所述锁紧孔18螺纹连接;
32.进一步的,需要将其他的束紧盒1与尼龙带2进行组合时,往上拉动导块11并向上挤压复位弹簧12,同时导块11则通过固定杆13带动对接块14及防滑块15上移,且使防滑块15对接至防滑槽16内,接着往下拧紧锁紧杆19,并使锁紧杆19与锁紧孔18进行螺纹固定,此时则可以牢固的将尼龙带2与束紧盒1组合在一起,保证了束紧盒1与尼龙带2组合在一起的牢固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