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


背景技术:

2.危重病人过程中,需要进行某种特殊检查(如核磁共振、ct)或者外出检查时,通常会采用转运车对病人进行转运。目前的危重病人转平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缺乏对监护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等配备,在转运危重病人途中病情无法得到持续监测,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在出现心律异常或心跳停搏却不能及时观察到,更不能及时用药抢救的情况发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有时外出检查时,会遇到下雨,转运过程中,雨水很容易会淋湿病人。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带有监护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等医用品放置位,而且还具有防雨功能的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包括带有四根竖杆的床架,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安装在每根竖杆底部并带有制动器的万向轮,安装在床架顶部两侧的床栏;相邻竖杆之间设有横杆;还包括置物卡槽、置物框、挂环、挂钩、防雨装置;所述置物卡槽为多个安装在床栏上并用于放置及卡住医疗设备的箱体;所述置物框为多个安装在床板底部横杆或竖杆上并用于放置及卡住医疗用具的框体;所述挂环与挂钩安装在床栏或床架上并用于悬挂医疗用品;所述防雨装置设置在床架上并能打开将床板及床栏上方的区域遮挡。
6.进一步的,所述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还包括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由底板、螺纹柱、支撑杆、挂架、锁紧螺套、卡箍组成;所述底板固定在床架或床栏侧面;所述螺纹柱固定在底板上表面,在螺纹柱顶部竖向的设有槽口,在螺纹柱外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杆为多级伸缩杆,支撑杆底部插入螺纹柱顶部的槽口内后通过铰杆与螺纹柱铰接;所述挂架固定在支撑杆顶部的伸缩端上;所述锁紧螺套套设在支撑杆下端并能沿着支撑杆向下移动将支撑杆与螺纹柱同时套设在其内;在锁紧螺套内侧面设有与螺纹柱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锁紧螺套向下滑动后到螺纹柱外后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卡箍对应于支撑杆设置在床架或床栏侧面并能在支撑杆放倒后卡住支撑杆。输液架在使用时,将其竖向放置;在不用时则可横向放置。
7.进一步的,所述置物卡槽为两个并分别用于放置及卡住心电监护仪与注射泵。两置物卡槽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一体固定在床栏内侧,置物卡槽内部分别与心电监护仪和注射泵匹配,可以在其内设置橡胶垫,减震的同时还能卡紧设备。
8.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框为四个;其中三个置物框安装在床架底部横杆上并分别用于放置及卡住呼吸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吸痰器;另外一个置物框安装在竖杆上并用于
放置及卡住小型氧气筒;同样可以在置物框内设置橡胶垫,减震的同时还能卡紧设备。
9.进一步的,所述挂环用于悬挂胸腔闭式引流瓶;所述挂钩用于悬挂尿袋;挂环为一个,可设置长条形环;挂钩一个即足够。
10.进一步的,所述防雨装置包括壳体、转轴、防雨布、拉杆、卡勾;所述壳体为固定在床架一端并与床架长度方向垂直的中空筒体,在壳体顶部设有一个与壳体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孔;所述转轴平行于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内并能在壳体内转动;所述防雨布裹卷在转轴上并位于壳体内,防雨布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通过条形孔伸出壳体外;所述拉杆位于壳体外并与防雨布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勾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两床栏远离壳体的另一端上;在防雨布与拉杆连接的位置对应于卡勾设有供卡勾通过的挂口;拉杆能拉动防雨布从床架一端移动到床架另一端后卡在卡勾内;所述拉杆与防雨布的宽度都大于两卡勾的间距。在拉杆上设有用于拉动拉杆的拉手,方便与拉出拉杆与防雨布。优选结构是使拉杆与防雨布的宽度大于两床栏外侧的间距,这样拉杆不仅卡入卡勾内,而且这样防雨布两侧才能超出两床栏外侧,使两床栏为防雨布提供支撑,床栏与、拉杆、卡勾共同撑起防雨布,避免防雨布与病人接触,保证病人与防雨布之间有足够的空间。
11.进一步的,所述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还包括装有蓄电池的电源箱以及安装在床架上并与蓄电池电连接的插座;很多医疗设备都需要电源,转运过程中只能靠移动电源(蓄电池)提供电力。
12.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电动滚筒,所述电动滚筒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形成回路,在该回路中连接有控制开关一,所述控制开关一安装在床架上;电动滚筒的作用在于,收纳防雨布,当外界雨停或进入无雨区后,将拉杆从卡勾内取出,启动控制开关,电动滚筒转动,将防雨布自动卷入壳体内。
13.进一步的,所述床板分为前床板与后床板;所述后床板固定在床架上;所述前床板后端铰接在后床板前端,前端放置在床架上并能向上抬起;在床架底部位于前床板下方的横杆上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下部铰接在横杆上,上部伸缩端铰接在前床板底部并能推动或拉动前床板抬起或放平,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形成回路,在该回路中连接有控制开关二,所述控制开关二安装在床架上。
14.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功能齐全,不仅带有监护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等医用品放置位,为病人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而且还具有防雨功能,有效的避免了病人以及各种监护设备、药品、器材被雨水打湿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中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中防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中防雨装置打开盖住床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在前床板抬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所示:1

床架、2

竖杆、3

横杆、4

床板、5

万向轮、6

床栏、7

置物卡槽、8


物框、9

输液架、91

底板、92

螺纹柱、93

支撑杆、94

锁紧螺套、95

挂架、96

卡箍、10

挂环、11

挂钩、12

防雨装置、121

壳体、122

条形孔、123

转轴、124

防雨布、125

拉杆、126

拉手、127

挂口、128

卡勾、13

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3.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包括床架1、床板4、万向轮5、床栏6、置物卡槽7、置物框8、挂环10、挂钩11、防雨装置12。
27.所述床架1为回型架体,在床架1底部四角设有四根竖杆2,相邻竖杆2之间连接有横杆3(起到稳固结构的作用)。
28.所述床板4固定安装(焊接固定)在床架1顶部,用于承载病人。
29.所述万向轮5安装在每根竖杆2底部并带有制动器(带有刹车)。
30.所述床栏6安装在床架顶部两侧。
31.所述置物卡槽7为两个安装在床栏6上并分别用于放置及卡住心电监护仪与注射泵的箱体,箱体侧板与底板设置为实心或镂空结构,优选镂空结构,以节省重量。两置物卡槽7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一体固定在床栏6内侧(也可固定在床栏6外侧,外侧的话会占用太多空间,故优选为设置在内侧,由于置物卡槽7厚度远小于床板4宽度,加之又是设置在床板边缘的,故对病人影响小),置物卡槽7内部分别与心电监护仪和注射泵匹配,可以在其内壁设置橡胶垫,减震的同时还能卡紧设备。
32.所述置物框8为四个安装在床板底部横杆或竖杆上并用于放置及卡住医疗用具的框体;其中三个置物框8安装在床架1底部横杆3上并分别用于放置及卡住呼吸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吸痰器;另外一个置物框8安装在竖杆2上并用于放置及卡住小型氧气筒;同样可以在置物框8内壁设置橡胶垫,减震的同时还能卡紧设备。
33.所述挂环10与挂钩11安装在床栏6或床架1上并用于悬挂医疗用品。所述挂环10主要用于悬挂胸腔闭式引流瓶等有勾的物品;所述挂钩11主要用于悬挂尿袋等带环或套的物品;挂环10为一个,可设置成长条形环;挂钩11一个即足够。
34.所述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还包括装有蓄电池的电源箱以及安装在床架1上并与蓄电池电连接的插座;很多医疗设备都需要电源,转运过程中只能靠移动电源(蓄电池)提供电力。
35.如图3所示,所述防雨装置12设置在床架1上并能打开将床板4及床栏6上方的区域遮挡;防雨装置12包括壳体121、转轴123、防雨布124、拉杆125、卡勾128;所述壳体121为固定在床架1一端并与床架1长度方向垂直的中空筒体,在壳体121顶部设有一个与壳体121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孔122;所述转轴123平行于壳体121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21内并能在壳体121内转动;所述防雨布124裹卷在转轴123上并位于壳体121内,防雨布124的一端固定在转轴123上,另一端通过条形孔122伸出壳体121外;所述拉杆125位于壳体121外并与防雨布124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勾128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两床栏6远离壳体121的另一端上;在防雨布124与拉杆125连接的位置对应于卡勾128设有供卡勾128通过的挂口127;拉杆125能拉动防雨布124从床架1一端移动到床架1另一端后卡在卡勾128内(如图4所示);所述拉杆125与防雨布124的宽度都大于两卡勾128的间距。在拉杆125上设有用于拉动拉杆125的拉手126,方便与拉出拉杆125与防雨布124。优选结构是使拉杆125与防雨布124的宽度大于两床栏6外侧的间距,这样拉杆125不仅能卡入卡勾128内,而且这样设置防雨布124两侧才能超出两床栏6外侧,使两床栏6为防雨布124提供支撑,床栏6与拉杆125及卡勾128共同撑起防雨布124,避免防雨布124与病人接触,保证病人与防雨布124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所述转轴123为电动滚筒,所述电动滚筒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形成回路,在该回路中连接有控制开关一,所述控制开关一安装在床架1上;电动滚筒的作用在于,收纳防雨布124,当外界雨停或进入无雨区后,将拉杆125从卡勾128内取出,启动控制开关,电动滚筒转动,将防雨布124自动卷入壳体121内。
36.转运过程中,病人随转运车移动,同时心电监护仪与注射泵放置在置物卡槽7内;呼吸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吸痰器、小型氧气筒分别放置于置物框8内,需要用电的设备电源线插在插座上与蓄电池接通,实时监测与运行。
37.如图4所示,在转运过程中若遇到下雨,用手住拉手126,拉动拉杆125向前移动,拉杆125移动的同时,拉动防雨布124从床架1一端移动到床架1另一端,最后将拉杆125卡在卡勾128内(挂口127套在卡勾128上)。由于拉杆125与防雨布124宽度大于两床栏6间距,防雨布124两侧得到了床栏6的支撑,避免了防雨布124与病人接触,同时使病人与防雨布124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空气流通。
38.实施例二:
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40.所述危重病人多功能转运平车还包括输液架9,输液架9用于悬挂输液袋或输液瓶;所述输液架9由底板91、螺纹柱92、支撑杆93、挂架95、锁紧螺套94、卡箍96组成;所述底板91固定在床架1或床栏6侧面;所述螺纹柱92固定在底板91上表面,在螺纹柱92顶部竖向的设有槽口,在螺纹柱92外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杆93为多级伸缩杆,支撑杆93底部插入螺纹柱92顶部的槽口内后通过铰杆与螺纹柱92铰接;所述挂架95固定在支撑杆93顶部的伸缩端上;所述锁紧螺套94套设在支撑杆93下端并能沿着支撑杆93向下移动将支撑杆93与螺纹柱92同时套设在其内;在锁紧螺套94内侧面设有与螺纹柱92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锁紧螺套94向下滑动到螺纹柱92外后与螺纹柱92螺纹连接;所述卡箍96对应于支撑杆93设置在床
架1或床栏6侧面并能在支撑杆93放倒后卡住支撑杆93。输液架9在使用时,将其竖向放置;在不用时则可横向放置。
41.使用时,将输液架9的支撑杆93由横向变为竖向,向下滑动锁紧螺套94并使锁紧螺套94螺纹连接在螺纹柱92上,锁紧螺套94将支撑杆93与螺纹柱92同时套住,防止支撑杆93转动,然后调节好支撑杆93上端的长度,即可悬挂输液瓶或输液袋。不用时,将支撑杆93缩短,拧动锁紧螺套94,使锁紧螺套94与螺纹柱92脱离,然后向上滑动锁紧螺套94使其完全脱出螺纹柱92,最后向下转动支撑杆93,使其横向设置并卡在卡箍96上即可。
42.实施例三: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44.所述床板4分为前床板与后床板;所述后床板固定在床架1上;所述前床板后端铰接在后床板前端,前端放置在床架1上并能向上抬起;在床架1底部位于前床板下方的横杆3上设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下部铰接在横杆3上,上部伸缩端铰接在前床板底部并能推动或拉动前床板抬起或放平,电动推杆1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形成回路,在该回路中连接有控制开关二9(控制开关二采用常规的用于控制电动推杆伸长与缩短的升降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二安装在床架1上。
45.该结构下,前床板可以抬起,启动控制开关的伸长按钮,电动推杆13即可推动前床板向上抬起到合适倾斜度,按压控制开关电动推杆13的停止按钮,电动推杆13即可停止并将前床板顶住,按压控制开关电动推杆13的缩短按钮,电动推杆13即可收缩并将前床板下拉,按压停止按钮,电动推杆13停止运行。
4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7.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4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