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3



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2.胶装是指使用刷胶水、双面胶、固体胶等其他胶制品的方式制作书籍,最后按照成品尺寸裁切的装订方法,书本在经过胶装工序后,再将书本输送至堆放装置进行堆放,最后将堆放的书本输送到规定位置。
3.公开号为cn2118064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三面切书机的书本堆叠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通过第一输送架将书本送入自动堆叠组件,并通过自动堆叠组件中的挡板限制书本的位置,使得书本落在自动堆叠组件中的承接板上进行堆叠,最后通过承接板下的推送装置将书本推送至第二输送架上进行输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自动堆叠组件在进行堆叠书本时,由于第一输送架和承接板之间的高度落差较大,容易使得书本不能稳定堆叠,导致书本在推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倒落的情况,进而影响堆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书本堆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书本在推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倒落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堆放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堆放装置包括基座和升降平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升降平台滑移设置在基座位于第一输送装置下料端的竖直侧壁上,所述升降平台的上表面的上料端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平面的下料端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升降平台下料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料端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料端的下方,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升降平台滑移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来限制书本的位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用来将书本从升降平台上推送到第二输送装置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平台的上表面的上料端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平面的下料端沿水平方向相对,因此第一输送装置输送平面与升降平台上表面距离较小,因此第一输送装置上的书本可以稳定地落在升降平台上,然后升降平台托着书本下移规定的距离,使得下一书本稳定地落在升降平台上。同时,在升降平台下降的过程中,限位组件将书本限定在升降平台的规定位置,从而书本可以逐一稳定地堆放在升降平台上;最后升降平台托着书本移动到与第二输送装置相对的位置,解除限位组件的限位,此时推送组件可以将书本稳定地推送到第二输送装置上。从而本技术提高书本堆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书本在推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倒落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9.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齿条、齿轮和电机,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齿轮和齿条相啮合,所述电机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齿轮的轮芯相连接,所述齿条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齿条通过连接条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和齿条啮合,进而齿条沿竖直方向移动,齿条可以通过连接条带动升降平台沿基座的竖直方向移动,从而随着升降平台的下降,书本稳定地堆放在升降平台上,进行书本的堆放。
1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升降平台上表面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限位柱滑移设置在升降平台上表面远离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所述限位柱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所述限位柱的外周壁上套接有滚筒,所述滚筒限位柱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驱动限位柱滑移的驱动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书本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限位柱配合升降平台所在基座的竖直侧壁,对书本的长度方向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减少书本堆放过程中位置的偏移。在升降平台上堆放了规定量的书本后,升降平台和第二输送装置相对,此时驱动组件移动限位柱,使得限位柱远离书本,即可解除对书本沿长度方向的限位,使得推送组件可以将书本从升降平台上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并且在限位柱移动过程中,滚筒贴着书本滑移,利用滚筒的转动减少限位柱和书本之间的摩擦,从而保护书本。
13.可选的,所述升降平台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螺杆和进给块,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的槽壁间,所述进给块固定设置在限位板的底端,所述进给块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设置在第一限位槽的槽壁上,两所述进给块均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两侧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出第一限位槽,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限制螺杆转动的固定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给块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因此转动螺杆时进给块在螺杆上螺纹进给,限位板跟随着进给块移动,又因为螺杆两侧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两个限位板可以相对移动,从而可以根据书本的宽度,来调节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书本的输送。
15.可选的,所述升降平台远离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槽壁上滑移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调节槽底壁上沿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沿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设置在滑槽的槽壁上,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固定调节块位置的限制件,所述限位柱滑移设置在调节块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调节块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书本的长度,调节块在滑槽的槽壁上滑移,并通过调节块上的限制件固定调节块的位置,可以调节限位柱和升降平台所在的基座竖直侧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对不同长度的书本进行限位。
17.可选的,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驱动块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杆转动设置在第二限位槽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槽壁间,所述驱动块设置在限位柱的底端,所述驱动块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滑移设置在第二
限位槽的槽壁上,所述驱动块与驱动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出调节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调节块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驱动杆伸出第二限位槽的一端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限位柱的位置时,启动驱动电机,由于驱动块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因此驱动块在驱动杆上螺纹进给,限位柱跟随着驱动块移动,从而在推送组件推送书本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调节两个限位柱之间的距离,实现沿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对书本的限位,或者解除沿第一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对书本的限位。
19.可选的,所述基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基座上位于升降平台所在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推送口,所述空腔和推送口相通,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推板沿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设置在空腔腔壁上,所述推板朝向推送口的侧壁与基座滑移连接有升降平台的竖直侧壁齐平,所述气缸设置在空腔的腔壁上,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推板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平台下移的时候,由于推板朝向推送口的侧壁与基座滑移连接有升降平台的竖直侧壁齐平,使得推板和基座的竖直侧壁一起对书本进行限位,使得书本在升降平台上稳定地堆放。推板在升降平台下降至与第二输送装置上料端相对时,推板可以将书本从升降平台上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
21.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立柱、调节杆和挡板,所述立柱位于第一输送装置垂直于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调节杆与立柱相连接,所述调节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挡板有两个且设置在调节杆上,两所述挡板沿着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挡板的底端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输送装置对书本输送的时候,挡板在书本的宽度两侧形成限位,减少了书本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偏移,进而使得书本按照规定的方向稳定地进入升降平台。
23.可选的,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连环,所述连环与调节杆滑移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连环上,所述连环与调节杆沿着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移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抵柱,所述连环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槽,所述限位抵柱与转动槽的槽壁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抵柱的底端与调节杆抵紧。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杆上滑移连环,从而调节挡板位置,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利用限位抵柱在调节杆上固定住连环,进而使得挡板位置固定,从而根据书本的宽度来调节挡板的位置。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本技术利用限位组件限制书本的位置,在堆放过程中升降平台始终托着书本,使得书本稳定地落在升降平台上,减少了书本堆放过程中堆放不齐及倒落的情况;
27.2.本技术通过螺杆两端的螺纹螺旋方向不同,使得转动螺杆可以同时带动两个进给块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侧限位板相对移动,在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书本限位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8.3.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柱上转动连接有滚筒,减少限位柱在移动时对书本的摩擦,进而保护书本。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32.图4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齿条和升降平台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33.图5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平台结构的示意图。
34.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35.图7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推送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推送组件;11、气缸;12、推板;2、第一输送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堆放装置;41、基座;42、升降平台;44、驱动组件;441、驱动杆;442、驱动块;443、驱动电机;411、承接台;412、托板;413、空腔;414、推送口;415、第一升降槽;416、第二升降槽;417、第一升降块;418、第二升降块;421、调节槽;422、滑槽;423、调节块;424、第一限位槽;4211、定位孔;4231、滑块;4232、第二限位槽;5、导向组件;51、挡板;52、立柱;53、连环;54、调节杆;531、限位件;5311、限位抵柱;532、转动槽;6、限位组件;61、限位板;62、限位柱;621、滚筒;7、升降组件;71、电机;72、齿轮;73、齿条;731、连接条;8、定位组件;81、螺杆;82、进给块;811、固定件;812、螺帽;9、限制件;91、限制螺栓;92、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
39.参照图1,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堆放装置4和第二输送装置3,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的输送方向相同,堆放装置4包括基座41和升降平台42,第一输送装置2为传送带且安装在基座41的上表面,第一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与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一致,基座41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下料端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槽415,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升降块417,第一升降块417与第一升降槽415槽壁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
40.升降平台42与第一升降块417连接的侧壁与基座41的竖直侧壁相贴合,第二输送装置3为传送带且位于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远离基座41的一侧,第二输送装置3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下方,基座4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7,升降组件7驱动升降平台42在基座41的竖直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移动。基座41上设置有推送组件1,推送组件1沿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将升降平台42上的书本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基座41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输送装置3相对的承接台411,承接台411位于升降平台42下方,升降平台42上设置有限位组件6。
41.初始时,升降平台42位于最上方,升降平台42的上表面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输送平面下方两本书厚度的距离处,启动第一输送装置2和第二输送装置3,书本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输送,书本进入升降平台42后,限位组件6将书本限定在规定的位置。然后升降组件7驱动升降平台42沿竖直方向移动,且每次升降平台42下降一本书厚度的距离,从而书本稳定地堆放在升降平台42上。升降平台42在堆放完规定量的书本后下降到承接台411上。然后限位组件6解除对书本沿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的限位,推送组件1沿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将升降平台42上的书本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第二输送装置3将书本输送至规定位置。
42.参照图1和图2,第一输送装置2上设置有导向组件5,导向组件5包括立柱52、调节杆54和挡板51。立柱52设置有两组,每组有两个立柱52,同一组的两根立柱52设置在基座41上垂直于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的两侧,每组立柱52对应一个调节杆54,调节杆54连接在两个立柱52之间,调节杆54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上方,调节杆54上沿垂直于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连环53,挡板51有两个,两挡板51沿着垂直于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挡板51顶端与沿垂直于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同侧的连环53底端连接,挡板51的底端与第一输送装置2的平面抵接。连环53和调节杆54之间设置有限位件531,限位件531包括限位抵柱5311,连环53顶端贯穿设置有转动槽532,限位抵柱5311与转动槽532的槽壁螺纹连接。
43.在输送书本前,根据书本的宽度在调节杆54上滑移连环53,使得两侧挡板51的距离与书本相适配,将限位抵柱5311转动进入连环53上的转动槽532中,使得连环53和调节杆54相抵紧,进而固定住挡板51的位置,从而书本在第一输送装置2上的时候,挡板51在书本宽度两侧形成限位,书本稳定地移动到升降平台42上。
44.参照图3和图4,升降组件7包括齿条73、齿轮72和电机71,基座41上固定设置有托板412,基座41上与升降平台42所在竖直侧壁相邻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升降槽416,第一升降槽415和第二升降槽416相通。齿条73上设置有第二升降块418,第二升降块418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第二升降槽416的槽壁上,第二升降块41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条731,连接条731穿设在第一升降槽415和第二升降槽416内,连接条731远离第二升降块418的一端与第一升降块417连接。电机71固定设置在托板412上,齿轮72的轮芯与电机71的驱动端转动连接,齿条73与齿轮72啮合连接。启动电机71驱动齿轮72转动,齿轮72带动齿条73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连接条731带动升降平台42沿竖直方向移动。
45.参照图5和图6,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板61和限位柱62,限位板61和限位柱62均设有两个。升降平台4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槽424,限位板61在第一限位槽424的槽壁上沿升降平台42的宽度方向滑移;第一限位槽424的槽壁上设置有定位组件8,通过定位组件8可以调整两个限位板61之间的距离。
46.升降平台42远离第一传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槽421,调节槽421的底壁上设置有滑槽422,滑槽422的槽壁上滑移设置有调节块423,调节块423的底端设置有滑块4231,滑块4231沿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滑槽422的槽壁上,调节块423上设置有限制件9,通过限制件9可以固定调节块423的位置。调节块423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4232,限位柱62沿升降平台42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第二限位槽4232的槽壁上,调节块423上设置有驱动组件44。限位柱62的外表面套接有滚筒621,滚筒621的内周壁与限位柱62转动连接。
47.在输送书本前,通过定位组件8调节升降平台42两侧的限位板61,使得书本的宽度与两侧限位板61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根据书本的长度滑移调节块423,并利用限制件9对调节块423进行定位。然后驱动组件44驱动两根限位柱62自动从升降平台42两侧向中间相对移动,直到限位柱62上的滚筒621的外周壁与书本相贴合停止移动,从而调节好限位板61和限位柱62的位置;在输送书本时,书本落在升降平台42上,限位板61和限位柱62对书本的位置进行限制。升降平台42沿竖直方向下降至承接台411上后,驱动组件44驱动两根限位柱62沿升降平台42宽度方向相互远离,从而解除对书本沿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的限位,然后启动推送组件1,将升降平台42上的书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进行输送,最后升降平台42回
到起始位置,继而循环工作。
48.参照图5,定位组件8包括螺杆81和进给块82,螺杆81转动设置在第一限位槽424沿升降平台42的宽度方向的槽壁间,且螺杆81的一端伸出升降平台42,螺杆81的两侧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进给块82固定设置在限位板61的底端,进给块82套接在螺杆81上,并且一个限位板61上的进给块82与螺杆81的一侧螺纹连接,另一个限位板61上的进给块82与螺杆81的另一侧螺纹连接,进给块82均沿升降平台42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对应第一限位槽424的槽壁上。
49.在输送书本前,转动螺杆81伸出升降平台42的一端,使得两个限位板61沿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相互远离,将书本放在升降平台42上,再反方向转动螺杆81,使得两个限位板61沿第一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相对移动,使得两个限位板61之间的距离与书本宽度相适配;在螺杆81伸出升降平台42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件811,固定件811包括螺帽812,螺帽812与螺杆81螺纹连接,将限位板61调节至合适位置后,保持螺杆81不转动,转动螺帽812,直到螺帽812与升降平台42的侧壁相抵紧,从而固定住螺杆81,即可将限位板61固定到规定的位置。
50.参照图5和图6,限制件9包括限制螺栓91和螺套92,螺套92设置在调节块423上,升降平台42的宽度方向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孔4211,三个定位孔4211水平排列在调节槽421的底壁下方,在需要限制调节块423在调节槽421上的位置时,将限制螺栓91与螺套92套接并将限制螺栓91转动进入定位孔4211,从而限制调节块423的滑动。
51.参照图5和图6,驱动组件44包括驱动杆441、驱动块442和驱动电机443,驱动杆441两侧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驱动杆441转动设置在沿升降平台42宽度方向的槽壁间。驱动块442与限位柱62一一对应设置,驱动块442固定连接在限位柱62的底端,两个驱动块442均沿升降平台42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第二限位槽4232的槽壁上,其中一驱动块442螺纹连接在驱动杆441的一侧外周壁上,另一驱动块442螺纹连接在驱动杆441的另一侧外周壁上。驱动杆441的一端伸出调节块423,驱动电机443设置在调节块423上,驱动电机443的驱动端与驱动杆441伸出调节块423的一端连接。
52.在输送书本前,启动驱动电机443,驱动块442和驱动杆441螺纹连接,从而驱动两根限位柱62相对滑移,使得两根限位柱62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侧限位板61之间的距离。然后取下限制螺栓91,沿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块423,使得限位柱62上的滚筒621的外周壁与书本长度方向一端相抵,再将限制螺栓91与螺套92套接并转动进入相应的定位孔4211,固定住调节块423的位置,从而将限位柱62调节至合适位置。
53.在升降平台42下降至承接台411后,启动驱动电机443,驱动块442在驱动杆441上螺纹进给,带动两个限位柱62沿升降平台42宽度方向相互远离,即可解除对书本沿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的限位。
54.参照图7,基座41上设置有空腔413,升降平台42所在基座41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推送口414,空腔413和推送口414相通,推送组件1包括气缸11和推板12,推板12沿升降平台42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空腔413腔壁上,气缸11设置在空腔413的腔壁上,推板12和气缸11的驱动端相连接,推板12朝向推送口414的侧壁与基座41滑移连接有升降平台42的竖直侧壁齐平。
55.升降平台42移动至承接台411,限位柱62远离书本后,气缸11驱动推板12沿升降平
台42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推板12将书本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第二输送装置3对书本进行输送。
5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书本胶装流水线的堆放输送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在书本进行输送前,根据书本的长度和宽度,调节第一输送装置2上挡板51的位置和升降平台42上限位板61、限位柱62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一输送装置2将书本送至升降平台42上,启动电机71驱动齿轮72转动,进而带动与齿条73连接的升降平台42沿基座41的竖直侧壁下降,且每次下降高度为一本书的厚度,并且在升降平台42下降的过程中,限位板61在书本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限位,限位柱62和基座41的侧壁在书本的长度方向两侧形成限位,书本可以稳定地落在升降平台42上。
57.在升降平台42上堆放规定数量的书本后,升降平台42托着书本下降至承接台411上,启动驱动电机443,驱动限位柱62沿升降平台42的宽度方向相互远离,然后启动气缸11,驱动推板12沿升降平台42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推板12推送书本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进行输送。推送完毕后,推板12回到基座41上的推送口414处,升降平台42上升至第一输送装置2的下料端处,继续进行书本的堆放,进而循环工作。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4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