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饮用的,有的水流被污染,有的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而人是无法看出来的,这就需要用到水质检测装置来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使人们在用水时用的放心,有的水中含有的杂质也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对水过滤后才能使用,这就需要用到过滤装置对水进行过滤,但是一般的装置水质检测装置和过滤装置是分开的两个不同的装置,当人员检测到水质可使用时,还要再去找寻过滤装置,对人员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对水质的检测时检测数据不准确,在对水流过滤时不能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清理,在使用完成后,对装置的维护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方便人员操作,对水质进行精确检测,对水流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水流的可使用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储水箱、检测机构和过滤机构;
5.储水箱:其上表面设有箱盖,储水箱的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左侧的两个支撑腿左侧面分别设有斜撑板,储水箱的下侧右端设有输水管,储水箱的右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
6.检测机构:设置于斜撑杆之间,检测机构与输水管连接;
7.过滤机构:设置于储水箱的右端,过滤机构与第二水泵连接;
8.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储水箱的前侧面右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方便人员操作,对水质进行精确检测,对水流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水流的可使用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
9.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储水箱左侧面上端,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箱盖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提高了工作效率。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滑动连接于储水箱的内壁面上侧,对异物进
行阻隔。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串联于输水管的内部,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箱、箱门、卡座和取样杯,所述检测箱设置于两个斜撑板之间,输水管的出水口穿过检测箱的右侧面并延伸至检测箱的内部,检测箱的前侧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检测箱的内部底面设有卡座,卡座的内部放置有取样杯,取样杯与输水管的出水口位置对应。
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ph电极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检测箱的内部底面后侧,取样杯的后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ph电极,ph电极的探头延伸至取样杯的内部,ph电极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输出端,实现精确检测。
1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封板和滤板,所述过滤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储水箱的右侧面后端,过滤箱通过水管与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过滤箱的右侧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封板,过滤箱前后内壁面纵向对应的两个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滤板,对颗粒进行阻隔。
1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过滤筒、底座、安装架和活性炭滤网,所述过滤筒设置于过滤箱的下表面,过滤筒与过滤箱相通,过滤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上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外弧面固定套设有活性炭滤网,去除异味异色。
1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排液管和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液管设置于过滤筒的外弧面后侧,排液管的内部串联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8.1、人员将箱门打开,通过plc控制器调控第二电磁阀工作,第二电磁阀内部的阀门打开,储水箱内部的水流通过输水管输送到取样杯内部,当取样杯即将灌满时,通过plc控制器调控第二电磁阀停止工作,通过plc控制器调控ph电极对内部的水流进行水质检测,ph电极将水流中的ph值信号呈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将检测信息转换整合成数字信号后呈递给显示屏,显示屏将检测数据呈现给工作人员,完成对水质的检测,方便人员操作,对水质进行精确检测。
19.2、人员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开始工作,第二水泵通过水管抽取储水箱内部的水流,第二水泵将水流输送到过滤箱的内部,到达过滤箱内部的水流经过滤板的过滤,滤板为pp棉滤板,滤板去除水中的较粗的杂质,对泥沙、铁锈和悬浮物进行过滤阻隔,在人员对滤板进行维护时,打开封板,手握把手将滤板拉出,对滤板进行清理,过滤后的水流流入过滤筒的内部,到达过滤筒的水流经过活性炭滤网的过滤,将水流异物、异色和有机物等阻隔在活性炭滤网的外侧,过滤后的水流通过底座下侧的出水口流入到外部收集设备中,人员可以通过plc控制器调控第一电磁阀工作,第一电磁阀的阀门打开,阻隔在活性炭滤网外的异物通过排液管排出到外部储存装置中,当需要清理活性炭滤网时,将底座拧下,对活性炭滤网进行清理即可,对水流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水流的可使用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储水箱、2箱盖、3第一水泵、4支撑腿、5斜撑板、6输水管、7检测机构、71检测箱、72箱门、73卡座、74取样杯、75ph电极、76显示屏、8第二水泵、9过滤机构、91过滤箱、92封板、93滤板、94过滤筒、95底座、96安装架、97活性炭滤网、98排液管、99第一电磁阀、10过滤网、11plc控制器、12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
‑
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储水箱1、检测机构7和过滤机构9;
28.储水箱1:其上表面设有箱盖2,箱盖2实现对储水箱1的密封,储水箱1的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4,支撑腿4实现对储水箱1的支撑作用,左侧的两个支撑腿4左侧面分别设有斜撑板5,斜撑板5实现对检测机构7的固定作用,储水箱1的下侧右端设有输水管6,输水管6实现对水流的输送作用,储水箱1的右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8,第二水泵8实现对水流的输送作用,第二水泵8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储水箱1的出水口连接;
29.检测机构7:设置于斜撑杆5之间,检测机构7与输水管6连接,检测机构7包括检测箱71、箱门72、卡座73和取样杯74,检测箱71设置于两个斜撑板5之间,输水管6的出水口穿过检测箱71的右侧面并延伸至检测箱71的内部,检测箱71的前侧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72,检测箱71的内部底面设有卡座73,卡座73的内部放置有取样杯74,取样杯74与输水管6的出水口位置对应,检测机构7还包括ph电极75和显示屏76,显示屏76设置于检测箱71的内部底面后侧,取样杯74的后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ph电极75,ph电极75的探头延伸至取样杯74的内部,ph电极75与plc控制器11双向电连接,显示屏76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输出端,人员将箱门72打开,储水箱1内部的水流通过输水管6输送到取样杯74内部,当取样杯74即将灌满时,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二电磁阀12停止工作,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ph电极75对内部的水流进行水质检测,ph电极75将水流中的ph值信号呈递给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将检测信息转换整合成数字信号后呈递给显示屏76,显示屏76将检测数据呈现给工作人员,方便人员操作,对水质进行精确检测;
30.过滤机构9:设置于储水箱1的右端,过滤机构9与第二水泵8连接,过滤机构9包括过滤箱91、封板92和滤板93,过滤箱9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储水箱1的右侧面后端,过滤箱91通过水管与第二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过滤箱91的右侧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封板92,过滤箱91前后内壁面纵向对应的两个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滤板93,滤板93为pp棉滤板,过滤机
构9还包括过滤筒94、底座95、安装架96和活性炭滤网97,过滤筒94设置于过滤箱91的下表面,过滤筒94与过滤箱91相通,过滤筒94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底座95,底座95的上端设有安装架96,安装架96的外弧面固定套设有活性炭滤网97,过滤机构9还包括排液管98和第一电磁阀99,排液管98设置于过滤筒94的外弧面后侧,排液管98的内部串联有第一电磁阀99,第一电磁阀99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到达过滤箱91内部的水流经过滤板93的过滤,滤板93为pp棉滤板,滤板93去除水中的较粗的杂质,对泥沙、铁锈和悬浮物进行过滤阻隔,在人员对滤板93进行维护时,打开封板92,手握把手将滤板93拉出,对滤板93进行清理,过滤后的水流流入过滤筒94的内部,到达过滤筒94的水流经过活性炭滤网97的过滤,将水流异物、异色和有机物等阻隔在活性炭滤网97的外侧,过滤后的水流通过底座95下侧的出水口流入到外部收集设备中,人员可以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一电磁阀99工作,第一电磁阀99的阀门打开,阻隔在活性炭滤网97外的异物通过排液管98排出到外部储存装置中,当需要清理活性炭滤网97时,将底座95拧下,对活性炭滤网97进行清理即可,对水流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水流的可使用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
31.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设置于储水箱1的前侧面右端,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第二水泵8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
32.其中:还包括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设置于储水箱1左侧面上端,第一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箱盖2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水泵3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一水泵3工作,第一水泵3抽取外部待检测的水质,第一水泵3通过连接管将水流输送到储水箱1的内部。
33.其中:还包括过滤网10,过滤网10滑动连接于储水箱1的内壁面上侧,过滤网10对水流内的杂质进行阻隔,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影响装置运行。
34.其中:还包括第二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2串联于输水管6的内部,第二电磁阀1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二电磁阀12工作,第二电磁阀12内部的阀门打开,储水箱1内部的水流通过输水管6输送到取样杯74内部。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兼具水质检测及初步过滤的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一水泵3工作,第一水泵3抽取外部待检测的水流,第一水泵3通过连接管将水流输送到储水箱1的内部,这时过滤网10对水流内的杂质进行阻隔,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影响装置运行,这时水流被输送到储水箱1的底部,这时人员将箱门72打开,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二电磁阀12工作,第二电磁阀12内部的阀门打开,储水箱1内部的水流通过输水管6输送到取样杯74内部,当取样杯74即将灌满时,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二电磁阀12停止工作,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ph电极75对内部的水流进行水质检测,ph电极75将水流中的ph值信号呈递给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将检测信息转换整合成数字信号后呈递给显示屏76,显示屏76将检测数据呈现给工作人员,完成对水质的检测,这时人员通过plc控制器11控制第二水泵8开始工作,第二水泵8通过水管抽取储水箱1内部的水流,第二水泵8将水流输送到过滤箱91的内部,到达过滤箱91内部的水流经过滤板93的过滤,滤板93为pp棉滤板,滤板93去除水中的较粗的杂质,对泥沙、铁锈和悬浮物进行过滤阻隔,在人员对滤板93进行维护时,打开封板92,手握把手将滤板93拉出,对滤板93进行清理,过滤后的水流流入过滤筒94的内部,到达过滤筒94的水流经过活性炭滤网97的过滤,将水流异物、异色和有机物等阻隔在活性炭滤网97的外侧,过滤后的水流通过底座95下侧的出水口流入
到外部收集设备中,人员可以通过plc控制器11调控第一电磁阀99工作,第一电磁阀99的阀门打开,阻隔在活性炭滤网97外的异物通过排液管98排出到外部储存装置中,当需要清理活性炭滤网97时,将底座95拧下,对活性炭滤网97进行清理即可,对水流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了水流的可使用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
36.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8可选用wm
‑
20水泵,ph电极75可选用sin
‑
160ph电极,显示屏76可选用ysy显示屏,第一电磁阀99和第二电磁阀12可选用zqdf
‑
16p电磁阀,plc控制器11可选用bcx
‑
e466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11控制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8、显示屏76、第一电磁阀99和第二电磁阀1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