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7



1.本实用新型涉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


背景技术:

2.厨余垃圾是包含食物残余、加工废料及废弃食用油脂,具有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污染环境、影响市容、传播细菌和病毒、损害人体健康等危害,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症。而餐饮服务单位作为厨余垃圾的集中产生地,每天都会产生较多的厨余垃圾,便于集中收集,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3.厨余垃圾中主要包含固态的食物残渣以及液态的油水,其中食物残渣可作为饲料、肥料的原料,而油水也可提炼为生物柴油,两者的回收用途不同,因此厨余垃圾的利用第一步即为固废物与油水的分离。
4.现有的技术中,通常将厨余垃圾进行压滤(例如螺杆挤压机),直接将力作用在厨余垃圾上,但是厨余垃圾中的食物残渣大多易碎易分解,压滤过程中,许多厨余垃圾变得更加细碎的,米饭、面条等食物残渣容易变为糊状随油水一同流走,一方面导致回收率降低,分离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容易堵塞过滤网。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通过设置预脱水机构首先脱出厨余垃圾中较多的油水,有利于提高后续压滤过程中的压滤效果和压滤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压滤机构,所述压滤机构的入口处设置有预脱水机构,所述预脱水机构包括过滤内筒、转动外筒以及抽滤装置,所述过滤内筒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内筒与所述机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抽滤腔,所述转动外筒转动套设在所述过滤内筒上,所述过滤内筒的筒壁上形成有滤网区,所述转动外筒对应所述滤网区的位置开设有斜向的切口,所述切口上小下大,所述过滤内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压滤机构的入口连通的物料出口,且物料出口处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抽滤装置的抽吸进口与所述抽滤腔连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转动外筒调节机构。
7.进一步,所述滤网区的展开形状为矩形,所述切口的展开形状为直角梯形,且该直角梯形的上底长度与所述滤网区的上部宽度一致。
8.进一步,所述抽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预脱水机构上的气液分离器和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气压监测器;所述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气压监测器与所述转动外筒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进一步,所述滤网区上固定设置有网孔支撑板,所述网孔支撑板靠过滤内筒内侧的一面设置有滤布。
10.进一步,所述转动外筒与所述过滤内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
在所述滤网区的上下侧且环绕过滤内筒。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通过在压滤机构的入口处设置预脱水机构,来将处于垃圾中过多的水分脱出,在后续的压滤过程中,食物残渣不易受压变为糊状,提高固体回收物的回收率,也不易堵塞压滤机构的滤孔;预脱水机构采用抽滤的方式,可获得固体物含量较低的油水,便于后续回收;同时预脱水机构具有相互配合的过滤内筒和转动外筒,过滤内筒的筒壁上形成有滤网区,转动外筒开设有斜向的切口,通过切口和滤网区的组合,实现对不同液面高度状态下的抽滤,提高抽滤效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内筒和转动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机体1、压滤机构2、过滤内筒3、滤网区31、网孔支撑板311、物料出口32、转动外筒4、切口41、抽滤装置5、气液分离器51、抽气泵52、抽滤腔6、转动外筒调节机构7。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有压滤机构2,所述压滤机构2的入口处设置有预脱水机构,所述预脱水机构包括过滤内筒3、转动外筒4以及抽滤装置5,所述过滤内筒3与所述机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内筒3与所述机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抽滤腔6,所述转动外筒4转动套设在所述过滤内筒3上,所述过滤内筒3的筒壁上形成有滤网区31,所述转动外筒4对应所述滤网区31的位置开设有斜向的切口41,所述切口41上小下大,所述过滤内筒3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压滤机构2的入口连通的物料出口32,且物料出口32处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抽滤装置5的抽吸进口与所述抽滤腔6连通;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转动外筒调节机构7。
18.实际实施过程中,将包含固体废弃物和大量油水的厨余垃圾投入过滤内筒3中,通过转动外筒调节机构7调节转动外筒4,使得转动外筒4上的切口41和过滤内筒3上的滤网区31重合,且重合区域的最高点在厨余垃圾液面以下,开启抽滤装置5进行抽滤,抽滤过程中同时还可以调节转动外筒4,使得重合区域的最高点始终保持在液面以下,该预脱水过程不对厨余垃圾施加作用力,保持垃圾中固体物的完整性,过滤出的油水因此固体物含量较低,有利于油水的回收;之后再通过过滤内筒3的物料出口32将厨余垃圾送入压滤机构2中,此时的厨余垃圾含水量大大降低,压滤效率以及压滤效果得以提高。
19.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区31的展开形状为矩形,所述切口41的展开形状为直角梯形,且该直角梯形的上底长度与所述滤网区31的上部宽度一致,在进行大量的垃圾处理过
程中,直角梯形状的切口41可将滤网区31全部露出,提高预脱水过程的效率。
20.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滤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在预脱水机构上的气液分离器51和抽气泵52,所述抽气泵52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气压监测器;所述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气压监测器与所述转动外筒调节机构7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监测抽气泵52的气压,灵活、适时地调节转动外筒4的转动,保证抽滤的效果。
21.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区31上固定设置有网孔支撑板311,网孔支撑板311优选为可拆卸的结构,便于清理更换,所述网孔支撑板311靠过滤内筒3内侧的一面设置有滤布。
22.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外筒4与所述过滤内筒3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避免抽滤过程中漏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网区31的上下侧且环绕过滤内筒3。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压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构的入口处设置有预脱水机构,所述预脱水机构包括过滤内筒、转动外筒以及抽滤装置,所述过滤内筒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内筒与所述机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抽滤腔,所述转动外筒转动套设在所述过滤内筒上,所述过滤内筒的筒壁上形成有滤网区,所述转动外筒对应所述滤网区的位置开设有斜向的切口,所述切口上小下大,所述过滤内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压滤机构的入口连通的物料出口,且物料出口处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抽滤装置的抽吸进口与所述抽滤腔连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转动外筒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区的展开形状为矩形,所述切口的展开形状为直角梯形,且该直角梯形的上底长度与所述滤网区的上部宽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预脱水机构上的气液分离器和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气压监测器;所述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气压监测器与所述转动外筒调节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区上固定设置有网孔支撑板,所述网孔支撑板靠过滤内筒内侧的一面设置有滤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外筒与所述过滤内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滤网区的上下侧且环绕过滤内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油水脱出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压滤机构,所述压滤机构的入口处设置有预脱水机构,所述预脱水机构包括过滤内筒、转动外筒以及抽滤装置,且所述过滤内筒与所述机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抽滤腔,所述转动外筒转动套设在所述过滤内筒上,所述过滤内筒上形成有滤网区,所述转动外筒开设有斜向的切口,所述过滤内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压滤机构的入口连通的物料出口,所述抽滤装置的抽吸进口与所述抽滤腔连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转动外筒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脱水机构首先脱出厨余垃圾中较多的油水,有利于提高后续压滤过程中的压滤效果和压滤效率。压滤过程中的压滤效果和压滤效率。压滤过程中的压滤效果和压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林 张梓陶 孔繁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蓝烨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4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