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用排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2.由于化工厂排出的污水对农田和土地有严重的污染,会给动植物带来伤害,因此国家对于化工厂等重污染公司的排放有严格的控制标准,未经处理好的污水是严禁排放的。
3.很多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会出现密封不好,过滤效果不好,最终达不到排放标准;有些厂使用人工进行处理污水,处理时间长且效率低下;还有些厂处理污水后的淤泥很难清理,人工清挖或者用水冲洗都要很长时间,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清洁效率和人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包括排污泵、进水管、沉淀池、粗格栅、细格栅、连通管、净化反应池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排污泵密封连接,另一端延伸入沉淀池的顶端,所述粗格栅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细格栅固定在沉淀池的下部,所述连通管一端与细格栅下部的沉淀池侧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净化反应池上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密封连接。
6.其中,所述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过滤网。
7.其中,所述过滤网上包括固定框、过滤网布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网布固定在固定框内部,所述固定框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出排水管外,所述固定框与排水管密封连接。
8.其中,所述沉淀池底部为倒锥形,所述倒锥形的最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9.其中,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与沉淀池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下部活动设置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下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与滑槽滑动配合。
10.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气缸与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一端与气缸内壁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收集池的侧壁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为多组且均匀设置。
12.优选地,所述粗格栅内部设置有细格栅且其周边设置有提手。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中,在粗格栅中设置了细格栅,在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之间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前还设置活性炭吸附层,对污水进行了多层过滤,净化效果好,适于排放;
15.2、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池通过滑轨和滑槽实现滑移动作,可以将收集的淤泥运走,而且通过气缸控制,实现智能化,减少人工劳力,提高了生产率;
16.3、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前设置了第一控制阀,在过滤网堵塞时可以关闭,更换过滤网后再开启,始终保持过滤后的水达标,清洁效果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3为图2中沿线a
‑
a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排污泵; 20、进水管;30、沉淀池;31、开口;32、第二控制阀;40、粗格栅;41、提手;50、细格栅;60、连通管;70、净化反应池;80、排水管;90、第一控制阀;100、过滤网;101、固定框;102、过滤网布;103、活性炭吸附层;104、把手;110、支撑台;111、支撑柱;112、滑槽;120、收集池;121、滑轨;130、动力组件;131、气缸;132、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纵”、“横”、“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主视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为了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包括排污泵10、进水管20、沉淀池30、粗格栅40、细格栅50、连通管60、净化反应池70和排水管80,进水管20一端与排污泵10密封连接,另一端延伸入沉淀池30的顶端,粗格栅40固定在沉淀池30的上部,细格栅50固定在沉淀池30的下部,连通管60一端与细格栅50下部的沉淀池30侧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净化反应池70上部密封连接,排水管80与净化反应池70密封连接。
25.其中,排水管80与净化反应池70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0和过滤网100。
26.其中,过滤网100上包括固定框101、过滤网布102和活性炭吸附层103,过滤网布102固定在固定框101内部,固定框101设置有把手104,把手104伸出排水管80外,固定框101与排水管80密封连接。
27.其中,沉淀池30底部为倒锥形,倒锥形的最下端设置有开口31,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2。
28.其中,沉淀池30下方设置有支撑台110,支撑台110上设置有支撑柱111,支撑柱111顶端与沉淀池30底部固定连接,开口31下部活动设置有收集池120,收集池120下部设置有滑轨121,支撑台110上设置有滑槽112,滑轨121与滑槽112滑动配合。
29.优选地,支撑台110上固定设置有动力组件130,动力组件130包括气缸131和活塞132,气缸131与支撑台110固定连接,活塞132一端与气缸131内壁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收集
池120的侧壁固定连接。
30.优选地,动力组件130为多组且均匀设置。
31.优选地,粗格栅40内部设置有细格栅50且其周边设置有提手41。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3.1、本实用新型中,在粗格栅中设置了细格栅,在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之间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前还设置活性炭吸附层,对污水进行了多层过滤,净化效果好,适于排放;
34.2、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池通过滑轨和滑槽实现滑移动作,可以将收集的淤泥运走,而且通过气缸控制,实现智能化,减少人工劳力,提高了生产率;
35.3、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前设置了第一控制阀,在过滤网堵塞时可以关闭,更换过滤网后再开启,始终保持过滤后的水达标,清洁效果好。
3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泵、进水管、沉淀池、粗格栅、细格栅、连通管、净化反应池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排污泵密封连接,另一端延伸入沉淀池的顶端,所述粗格栅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细格栅固定在沉淀池的下部,所述连通管一端与细格栅下部的沉淀池侧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净化反应池上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上包括固定框、过滤网布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网布固定在固定框内部,所述固定框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出排水管外,所述固定框与排水管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底部为倒锥形,所述倒锥形的最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下方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与沉淀池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口下部活动设置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下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与滑槽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固定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气缸与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一端与气缸内壁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收集池的侧壁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为多组且均匀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内部设置有细格栅且其周边设置有提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排污专用排水处理机构,包括排污泵、进水管、沉淀池、粗格栅、细格栅、连通管、净化反应池、过滤网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排污泵密封连接,另一端延伸入沉淀池的顶端,所述粗格栅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细格栅固定在沉淀池的下部,所述连通管一端与细格栅下部的沉淀池侧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净化反应池上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在排水管与净化反应池之间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前还设置活性炭吸附层,对污水进行了多层过滤,净化效果好,适于排放。适于排放。适于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跃 王耀军 郭建伟 吴雯雯 叶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金跃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