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集成屋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5



1.本技术涉及集成屋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集成屋顶。


背景技术:

2.目前,集成屋顶是一种通过拼装以实现快速安装的屋顶结构。集成屋顶相较于传统屋顶的优势在于安装便捷,且便于后期维护翻修,在集成屋顶的安装中,屋顶的防水性能是安装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3.公告号为的cn203669182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房保温防水屋屋顶,包括屋面瓦、防水层和木塑基板。木塑基板为屋顶主体,防水层设置于木塑基板上表面,屋面瓦铺设于防水层远离木塑基板的一侧。在雨季来临时,屋面瓦隔绝部分液体水,防水层减少渗入的液体水向下进一步渗漏的现象,以保障室内的干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防水层对液体水的隔离效果有限,进而易使液体水穿过屋顶,并在室内造成渗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普通集成屋顶的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集成屋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集成屋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水集成屋顶,包括屋顶板,所述屋顶板顶壁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屋顶板方向的侧壁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屋顶板共同设置有隔水组件,所述隔水组件包括承接围板、挡水板和多组驱动件;所述承接围板围绕屋顶板外周设置,所有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承接围板背离地面方向的侧壁;所述挡水板设置于隔离板远离防水层方向的侧壁,且所述挡水板与所有驱动件的输出端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外伸活塞杆以使挡水板架设于隔离板上方,挡水板通过自身外周尺寸较大的特性,于隔离板上方承接雨水,减少雨水与隔离板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少雨水在隔离板上表面长时间停留并向下渗漏的现象;隔离板用于减少雨水与防水层的直接接触,防水层通过自身的疏水性有效隔离雨水,进而进一步减少雨水在屋顶板上渗漏的现象,提高了屋顶板的防水性能。
9.优选的,所述挡水板远离隔离板方向的侧壁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分水板和多根支撑杆;所有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挡水板远离隔离板方向的侧壁,且所有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尺寸由挡水板中部向两端依次递减,所述分水板设置于所有支撑杆高度方向的一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水板通过自身倾斜幅度较大的特性,于挡水板上方形成倒v型隔水结构,以加快雨水向下清排的速度,减少雨水与挡水板的直接接触,缩短雨水在隔水板上的停留时间并易于向下渗漏的现象;同时,分水板通过隔离雨水与挡水板的接触,保障了驱动件和挡水板的结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挡水板与所有驱动件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设置于驱动件的活塞杆朝向挡水板的侧壁,所述连接螺栓用于固定连接连接板和挡水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增大了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挡水板的接触面积,保障了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挡水板的连接稳定性;连接螺栓可使连接板与挡水板快速固定连接,并便于操作人员拆卸以对部件保养、换新。
13.优选的,所述挡水板和承接围板共同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柱、稳定板和定向筒;所述定向筒设置于承接围板朝向挡水板的侧壁,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挡水板朝向承接围板的侧壁,所述稳定板设置于连接柱靠近定向筒的一端,且所述稳定板滑动配合于定向筒内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带有稳定板位于定向筒内腔,稳定板外周与定向筒内侧壁相抵,进而通过定向筒对稳定性提供的侧向支撑,以保障连接柱在定向筒内的位置稳定性,进而限定了挡水板相对承接围板的位置,保障了挡水板架设于隔离板上方的位置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稳定板与连接柱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所述卡固组件包括卡固筒和紧固螺栓;所述卡固筒设置于连接柱朝向稳定板的端壁,所述稳定板外侧壁贯穿设置有便于卡固筒穿过的让位孔;所述紧固螺栓的杆体螺纹配合于卡固筒内腔,所述紧固螺栓的端头同时抵接卡固筒和稳定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固筒抵入让位孔内腔,以限定稳定板相对连接柱的位置,紧固螺栓的杆体螺纹拧紧于卡固筒内腔,紧固螺栓的端头同时抵接卡固筒和稳定板,以使稳定板快速定位于卡固筒外缘,并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拆卸稳定板以保养、换新。
17.优选的,所述定向筒靠近连接柱的一端螺纹配合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远离定向筒方向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便于连接柱穿过的通连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穿过通连孔,以使稳定板在定向筒内自由滑移;封盖板用于减少稳定板脱离定向筒的现象,进而有效保障了封盖板在定向筒内的使用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隔离板朝向挡水板的侧壁设置有多条排水槽,所述隔离板外侧壁且于每一排水槽处设置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远离隔离板的一端沿纵向贯穿承接围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接管可将排水槽内的雨水有序向外清排,减少了雨水从排水槽排出后流淌于屋体外侧壁并造成渗漏的现象。
21.优选的,所述转接管与隔离板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环板和锁止螺栓;所述安装环板设置于转接管外缘,所述锁止螺栓用于固定连接安装环板和隔离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环板可使转接管快速定位于排水槽的出水口处,锁止螺栓可快速固定连接安装环板和隔离板,且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拆卸。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驱动件外伸活塞杆以使挡水板架设于隔离板上方,通过挡水板外周尺寸较大的特性,减少雨水直接于隔离板接触的现象;隔离板用于减少雨水防水层直接接触的现象,防水层可减少雨水向下渗漏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了屋顶板的防水性能;
25.2.排水槽可快速疏导积聚于隔离板上表面的雨水,减少雨水在隔离板上表面长时间停留并向下渗漏的现象;转接管可将排水槽内的雨水快速定向向外清排,以减少雨水在物体外侧壁流淌并造成渗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水集成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转接管和隔离板连接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28.图3是承接围板、屋顶板和隔离板位置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29.图4是稳定板和连接柱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板;11、防水层;12、隔离板;121、排水槽;122、转接管;2、定位组件;21、安装环板;22、锁止螺栓;3、隔水组件;31、承接围板;311、通孔;32、挡水板;33、驱动件;4、连接组件;41、连接板;42、连接螺栓;5、限位组件;51、连接柱;52、稳定板;521、让位孔;53、定向筒;531、密封盖;532、通连孔;6、卡固组件;61、卡固筒;62、紧固螺栓;7、导向组件;71、支撑杆;72、分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集成屋顶。参照图1,一种防水集成屋顶包括屋顶板1。屋顶板1为房屋主体的顶板,屋顶板1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防水层11。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1是由劳亚尔砂浆防水剂涂抹于屋顶板1上表面所形成的涂层,以用于减少液体水渗入屋顶板1并造成屋内漏水的现象。
33.参照图1和图2,防水层11远离屋顶板1方向的侧壁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隔离板12,隔离板12是由混凝土浆体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层,以减少液体水与防水层11的直接接触,提高屋顶板1的防水效果。隔离板12上表面设置有多条排水槽121,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槽121呈l型延展,雨水从隔离板12上表面的排水槽121开口进入,再从从隔离板12外侧壁处的排水槽121出口向外排出,以进一步缩短雨水在隔离板12上表面的停留时间。
34.参照图1和图2,隔离板12外侧壁且位于每一排水槽121的出口处通过定位组件2设置有转接管122,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管122为l型水管。转接管122用于引导雨水向外排出,以减少雨水在物体外侧壁流淌并造成内渗的现象。定位组件2包括安装环板21和锁止螺栓22,安装环板21沿纵向一体成型于转接管122靠近隔离板12方向的端壁,且安装板朝向隔离板12的侧壁与转接管122朝向隔离板12的端壁处于同一纵向面。
35.参照图2,转接管122与排水槽121的开口对准后,安装环板21与隔离板12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锁止螺栓22固定连接安装环板21和隔离板12,以使转接管122快速定位于隔离板12外侧壁。
36.参照图1和图2,隔离板12与屋顶板1共同设置有隔水组件3,隔水组件3包括承接围板31、挡水板32和多组驱动件33。承接围板31沿水平方向焊接于屋顶板1外周,承接围板31上表面沿纵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311,转接管122远离隔离板12的一端穿过通孔311以向下延伸。
37.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3为防水电动缸,驱动件33的数量可以为四
组,四组驱动件33通过螺栓沿纵向固定于承接围板31上表面。挡水板32为外周尺寸大于隔离板12外周尺寸的实心钢板,挡水板32下表面与隔离板12上表面相抵,所有驱动件33的活塞杆通过连接组件4与挡水板32固定连接。
38.参照图1和图3,驱动件33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挡水板32贴覆于隔离板12上表面,以减少雨水与隔离板12的直接接触。当雨天来临时,驱动件33外伸活塞杆以使挡水板32向上抬升一定高度,挡水板32与隔离板12间隙配合,以减少雨水长时间积聚于挡水板32上表面并向下渗漏的现象,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屋顶板1的防水性能。
39.参照图3,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板41和连接螺栓42,连接板41沿水平方向焊接于驱动件33的活塞杆朝向挡水板32的端壁,且连接板41的外周尺寸大于驱动件33的活塞杆的外径尺寸。连接板41与挡水板32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后,连接螺栓42固定连接连接板41和挡水板32,以保障挡水板32与驱动件33的活塞杆的连接强度。
40.参照图1和图3,承接围板31和挡水板32共同设置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连接柱51、稳定板52和定向筒53。连接柱51沿纵向焊接于挡水板32朝向承接围板31的侧壁,稳定板52通过卡固组件6设置于连接柱51远离挡水板32方向的端壁,定向筒53垂直焊接于承接围板31朝向连接柱51的侧壁,且定向筒53内径尺寸与稳定板52的外径尺寸相适配。
41.参照图3,连接柱51带有稳定板52的一端位于定向筒53内腔,稳定板52外周与定向筒53内侧壁相抵,进而以限定连接柱51相对定向筒53的位置,减少挡水板32相对驱动件33出现松晃、偏动的现象。
42.参照图3和图4,卡固组件6包括卡固筒61和紧固螺栓62,卡固筒61为内侧壁带有螺纹凸起的筒体,卡固筒61垂直焊接于连接柱51远离挡水板32方向的端壁。稳定板52外侧壁沿纵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孔521,稳定板52通过让位孔521套接于卡固筒61外缘,且稳定板52远离连接柱51方向的侧壁和卡固筒61远离连接柱51方向的端壁共面。
43.参照图4,操作人员可将紧固螺栓62的杆体螺纹拧紧于卡固筒61内腔,以使紧固螺栓62的端头同时抵紧卡固筒61和稳定板52,以使稳定板52快速固定于稳定板52远离挡水板32方向的端壁。
44.参照图2和图3,定向筒53朝向挡水板32的端壁通过螺纹凸起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31,密封盖531远离定向筒53方向的侧壁沿纵向贯穿设置有便于连接柱51穿过的通连孔532。密封盖531用于减少稳定板52脱离定向筒53内腔的现象,以保障连接柱51和稳定板52在定向筒53内腔的位置稳定性。
45.参照图1和图3,挡水板32上表面设置有导向组件7,导向组件7包括分水板72和多根支撑杆71。在本实施例中,分水板72为两块钢板倾斜焊接所形成的板体,分水板72的纵向截面呈倒v型。支撑杆71垂直焊接于挡水板32上表面,位于挡水板32中部的支撑杆71高度尺寸最大,位于挡水板32长度方向两端的支撑杆71高度尺寸最小,且所有挡水板32的高度尺寸从挡水板32的中部向两端依次递减,进而以稳定承接分水板72并与之焊接。此时,分水板72架设于挡水板32上方,分水板7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挡水板32长度方向两端,以加快雨水向下清排的速度,缩短雨水在挡水板32上表面的停留时间。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水集成屋顶的实施原理为:驱动件33外伸活塞杆以使隔水板向上抬升一定高度,使得挡水板32与隔离板12间隙配合。雨水下落时,分水板72通过自身倾斜幅度较大的特性加快雨水滑落速度,减少雨水在挡水板32上表面的停留时间。
47.同时,挡水板32通过自身外周尺寸较大的特性阻挡于隔离板12上方,以减少雨水在隔离板12上表面的积聚。部分洒水于隔离板12上表面的雨水通过排水槽121流经转接管122向外排出。隔离板12与防水层11进一步隔离雨水,减少了雨水与屋顶板1的直接接触,进而有效减少了雨水在屋顶板1上表面积聚并向下渗漏的现象。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