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大楼改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垂直立体绿化是通过利用介质墙体的表面积,向墙体索取绿化空间,以达到节约土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质量、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
3.现有公开号为cn103801017a的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楼房,楼房的屋面层或避难层设置有缓降器,楼房沿外墙内设置有竖向的预埋管,从上述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延伸进入预埋管内从上向下垂落下来,上述预埋管在缓降器下方的楼层处设置有开口,使用者从开口处可拉出缓降绳索使用,人群的衣食住行全可在房屋内进行。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房屋建筑的增加,导致城市绿化覆盖率日益减少,导致城市热效应日益严重,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包括大楼的楼顶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连通有运输组件,所述大楼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绿化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将由收集组件收集的雨水运输至每个绿化组件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经收集组件收集起来,再经收集组件流至运输组件中,运输组件将雨水运输并分流至每个绿化组件内,绿化组件上的绿植泥土即可吸收水分茁长成长;通过收集雨水,对绿植进行灌溉,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
9.可选的,所述绿化组件包括绿化环形槽体和若干绿化盆,所述绿化环形槽体固定连接在大楼的外侧壁上,所述绿化环形槽体与运输组件连通,若干所述绿化盆放置在绿化环形槽体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组件将雨水运输至绿化环形槽体内,雨水没过绿化盆的底部,绿植盆内的绿植泥土即可吸收水分茁长成长。
11.可选的,所述绿化组件还包括绿化分隔网板,所述绿化分隔网板设置在绿化环形槽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绿化盆放置在绿化分隔网板上,所述绿化环形槽体与运输组件的连通处位于绿化分隔网板与绿化环形槽体底部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流至绿化环形槽体内,绿化环形槽体内的雨水的缓慢增加,雨水水位线逐渐升高,当雨水没过绿化分隔网板,绿植盆内的绿植泥土即可吸收水分茁长成长;绿化分隔网板的设置,雨水的水位线缓慢上升,绿化环形槽体内的所有绿化盆可同时吸收到水分。
13.可选的,所述绿化环形槽体内设置有若干绿化分隔板,若干所述绿化分隔板均设置在绿化环形槽体内侧壁上,若干所述绿化分隔板和若干绿化盆之间交错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分隔板可对相邻绿化盆进行分隔,并对绿化盆起到支撑作用,减少了绿化盆的歪斜。
15.可选的,所述绿化环形槽体内侧壁对称设置有若干绿化调整槽,所述绿化分隔板插设至绿化调整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根据绿化盆的尺寸,调整相邻绿化分隔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绿化环形槽体的实用性。
17.可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槽体和过滤网,所述收集槽体设置在大楼顶部,所述过滤网盖设在收集槽体的槽口处,所述收集槽体与运输组件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滤网过滤后,汇聚在收集槽体内,在收集槽体处经收集孔流至运输组件处。
19.可选的,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收集雨布,所述收集雨布铺设在收集槽体内侧壁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雨水长期积聚在收集槽体底部,容易导致收集槽体底部积覆脏物,需人工进入收集槽体内进行清理,收集雨布减少了雨水与收集槽体内侧壁的直接接触,当需要清理脏物时,直接更换收集雨布即可。
21.可选的,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主运输管和若干分运输管,所述主运输管和收集组件连通,所述主运输管远离收集组件方向的一端闭合,若干所述分运输管依次连通上主运输管上,每个所述分运输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每个所述分运输管均与其中一个绿化组件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收集组件处经收集孔流至主运输管内,再从主运输管内分流至分运输管内,最终流至绿化组件处,运输组件可将雨水分配至不同高度的绿化组件处。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收集雨水,对绿植进行灌溉,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
25.2.绿化分隔网板的设置,雨水的水位线缓慢上升,绿化环形槽体内的所有绿化盆可同时吸收到水分。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绿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大楼;2、收集组件;21、收集槽体;211、收集孔;22、过滤网;23、收集雨布;3、运输组件;31、主运输管;32、分运输管;321、开关阀;4、绿化组件;41、绿化环形槽体;411、绿化调整槽;42、绿化盆;43、绿化分隔网板;44、绿化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参照图1,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包括大楼1的楼顶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组件2,收集组件2连通有运输组件3,运输组件3连接在大楼1的侧壁上,大楼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绿化组件4,绿化组件4沿大
楼1的水平方向设置;运输组件3将由收集组件2收集的雨水运输至每个绿化组件4处。
32.参照图1,收集组件2包括收集槽体21、收集雨布23和过滤网22,收集槽体21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大楼1的顶部,收集雨布23直接铺设在收集槽体21内,收集槽体21的侧壁上开设有收集孔211,收集槽体21通过收集孔211与运输组件3相连,收集雨布23上预设了供雨水通过的孔,过滤网22直接盖设在收集槽体21上,过滤网22上设置有金属片通过卡设连接在收集槽体21上。
33.参照图2和图3,运输组件3包括主运输管31和若干分运输管32,主运输管31通过收集孔211和收集槽体21连通,主运输管31沿大楼1的高度方向设置,主运输管31通过抱箍固定在大楼1上,主运输管31远离收集槽体21方向的一端闭合;若干分运输管32依次连通上主运输管31上,若干分运输管32通过螺纹连接在主运输管31上,分运输管32上连通有开关阀321,分运输管32连通绿化组件4;雨水经过滤网22过滤后,经收集孔211流至主运输管31内,再从主运输管31内分流至分运输管32内,最终流至绿化组件4内。
34.参照图2和图3,绿化组件4包括绿化环形槽体41、绿化分隔网板43和若干绿化盆42,绿化环形槽体41通过预埋在大楼1内的抱箍固定,绿化分隔网板43通过焊接固定在绿化环形槽体41内侧壁上,绿化分隔网板43沿水平方向设置,绿化分隔网板43与绿化环形槽体41底部之间与分运输管32连通。
35.参照图2和图3,绿化环形槽体41内侧壁对称设置有若干绿化调整槽411,若干绿化调整槽411沿绿化分隔网板4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绿化调整槽411内插设有绿化分隔板44,若干绿化分隔板44和若干绿化盆42之间交错设置,绿化盆42放置在绿化分隔网板43上。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立体绿化外墙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雨水经过滤网22过滤后,汇聚在收集槽体21内,在收集槽体21处经收集孔211流至主运输管31内,再从主运输管31内分流至分运输管32内,最终流至绿化环形槽体41内,绿化环形槽体41内的雨水的缓慢增加,雨水水位线逐渐升高,当雨水没过绿化分隔网板43,绿植盆内的绿植泥土即可吸收水分茁长成长;通过收集雨水,对绿植进行灌溉,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