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施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
背景技术:
2.在建筑物地上或地下防水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性中包含有阴阳角结构、穿板管及地漏管,阴阳角包括阴角和阳角,因防水卷材为连续的材料,阴阳角结构给防水施工带来困难,当在带有阴阳角的地上或地下防水施工时,为避免防水卷材直接铺设形成空鼓,施工人员通常需对其进行裁剪,但剪裁后的防水卷材在阴阳角处常会造成缝隙、孔洞和贴不密实等现象,施工人员对穿板管及地漏管进行防水施工时,也存在上述问题,影响防水效果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包括阳角型材、阴角型材、穿板管型材及地漏管防水型材,所述阳角型材与墙体的墙体阳角对应设置,所述阴角型材与墙体的墙体阴角对应设置,所述阳角型材包括阳角第一面板、阳角第二面板及阳角第三面板,所述阳角第一面板、阳角第二面板及阳角第三面板三者间相互垂直,且阳角第一面板、阳角第二面板及阳角第三面板为整体结构;
5.所述阴角型材包括阴角第一面板、阴角第二面板及阴角第三面板,所述阴角第一面板、阴角第二面板及阴角第三面板三者间相互垂直,且第一面板、阴角第二面板及阴角第三面板为整体结构;
6.所述穿板管型材包括第一套管及穿板管防水面板,所述第一套管及穿板管防水面板为相互垂直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一套管内壁沿轴线方向设有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防水圈;
7.所述地漏管防水型材包括第二套管及地漏管防水面板,所述第二套管及地漏管防水面板为相互垂直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二套管外壁沿轴线方向设置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防水圈。
8.作为改进,所述阳角第一面板、阳角第二面板及阳角第三面板内侧分别与墙体阳角的三个墙面一一对应。
9.作为改进,所述阴角第一面板、阴角第二面板内侧分别与墙体阴角的两个墙面一一对应,所述阴角第一面板、阴角第二面板底端分别与阴角第三面板连接,所述阴角第三面板与墙体阴角底部所处的平面对应设置。
10.作为改进,所述阳角型材与阴角型材的内侧设有用于与墙体粘性连接的粘性材料。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根据阴
阳角结构预制一体成型的阴角型材与阳角型材,所述阴角型材与阳角型材可与墙面紧密贴临,有效消除防水材料剪裁造成的缝隙或孔洞,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直接贴敷即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的阳角型材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的阴角型材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的墙体阴角与墙体阳角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的穿板管型材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的地漏管防水型材结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1、阳角型材,101、阳角第一面板,102、阳角第二面板,103、阳角第三面板,2、阴角型材,201、阴角第一面板,202、阴角第二面板,203、阴角第三面板,3、墙体,4、粘性材料,5、墙体阳角,6、墙体阴角,7、穿板管型材,701、第一套管,702、穿板管防水面板,8、o型防水圈,9、地漏管防水型材,901、第二套管,902、地漏管防水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结合附图1
‑
附图6,一种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包括阳角型材1、阴角型材2、穿板管型材7及地漏管防水型材9,所述阳角型材1与墙体3的墙体阳角5对应设置,所述阴角型材2与墙体3的墙体阴角6对应设置,所述阳角型材1包括阳角第一面板101、阳角第二面板102及阳角第三面板103,所述阳角第一面板101、阳角第二面板102及阳角第三面板103三者间相互垂直,且阳角第一面板101、阳角第二面板102及阳角第三面板103为整体结构;
21.所述阴角型材2包括阴角第一面板201、阴角第二面板202及阴角第三面板203,所述阴角第一面板201、阴角第二面板202及阴角第三面板203三者间相互垂直,且第一面板201、阴角第二面板202及阴角第三面板203为整体结构;
22.所述穿板管型材7包括第一套管701及穿板管防水面板702,所述第一套管701及穿板管防水面板702为相互垂直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一套管701内壁沿轴线方向设有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防水圈8;
23.所述地漏管防水型材9包括第二套管901及地漏管防水面板902,所述第二套管901及地漏管防水面板902为相互垂直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二套管901外壁沿轴线方向设置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防水圈8。
24.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阳角第一面板101、阳角第二面板102及阳角第三面板103内侧分别与墙体阳角5的三个墙面一一对应。
25.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阴角第一面板201、阴角第二面板202内侧分别与墙体阴角6的两个墙面一一对应,所述阴角第一面板201、阴角第二面板202底端分别与阴角第三面板203连接,所述阴角第三面板203与墙体阴角6底部所处的平面对应设置。
26.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阳角型材1与阴角型材2的内侧设有用于与墙体3粘性连接的粘性材料。
27.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所述阳角第一面板101、阳角第二面板102及阳角第三面板103的边长均为25cm,所述阴角第一面板201及阴角第二面板202的边长为25cm,所述阴角第三面板203距阴角第一面板201及阴角第二面板202距离为25cm。
2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整覆式柔性防水型材,包括阳角型材1、阴角型材2,穿板管型材7及地漏管防水型材9,所述阳角型材1与墙体3的墙体阳角5对应设置,所述阴角型材2与墙体3的墙体阴角6对应设置,当对墙体阳角5做防水时,将阳角型材1内侧与墙体阳角5的三个墙面一一对应进行贴敷;当对墙体阴角6做防水时,将阴角型材2的阴角第一面板201、阴角第二面板202内侧分别与墙体阴角6的两个墙面一一对应,所述阴角第三面板203与墙体阴角6底部所处的平面对应设置,同时所述阳角型材1与阴角型材2的内侧设有用于与墙体3粘性连接的粘性材料,进一步加固防水型材与墙体的粘结度,避免出现防水型材与墙体3粘粘不密实的现象;
29.所述穿板管型材7用于穿越楼板的管道防水施工,所述第一套管701内径略大于穿板管外径,所述第一套管701及穿板管防水面板702为相互垂直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一套管701内壁沿轴线方向设有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防水圈8;
30.所述地漏管防水型材9用于地漏管的防水施工,所述第二套管901及地漏管防水面板902为相互垂直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二套管901外径略小于地漏管内径,所述第二套管901外壁沿轴线方向设置不少于两个凹槽,所述所述凹槽内设有o型防水圈8;
31.通过上述构制一体成型的阳角型材1、阴角型材2、穿板管型材7及地漏管防水型材9,使得在防水施工过程中,防水型材可与墙面和管道紧密贴临,有效消除防水材料在阴阳角、穿板管及地漏管道周边剪裁铺贴造成的缝隙或孔洞,同时可节约传统防水施工前泥工用沙浆在阴阳角处做5公分圆弧浪费的材料和人工。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