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
背景技术:
2.马铃薯是目前食用较多的一种农作物,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为草本植物,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发芽,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芽的这种现象叫做“休眠”,这段时间的长短叫做“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品种休眠期长达4、5个月,也有的品种休眠期只有1个月,甚至新收获不久的块茎就能发芽,这是由品种的遗传特征所决定的,贮藏期温度的高低也影响块茎的休眠期,高温可以显著缩短块茎的休眠期;
3.马铃薯在出芽期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大棚培育的方式为集中式,受温度影响较大,导致马铃薯出芽程度不高,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生物托盘,且所述支撑框架中设置有水道系统,所述水道系统中包含有热水管、冷水管、第一加压泵和第二加压泵,所述热水管和
6.冷水管与旋转接头之间连通,每个所述生物托盘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呈倒圆台状的漏杯,所述支撑框架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两组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活动水管,所述活动水管上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一侧外壁与第一加压泵的输入端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加压泵的输出端与冷水管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加压泵的输出端与热水管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加压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输入端设置有单向止流阀,所述单向止流阀的输入端与集水箱另一侧外壁之间连通。优选的,每个所述生物托盘下表面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放置卡销,所述支撑框架上表面开设有与放置卡销匹配的放置卡槽。
7.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上表面内部开设有集水仓,所述集水仓内壁底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位于漏杯的中间位置。
8.优选的,所述集水仓位于集水箱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细滤布。
9.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控制面板,所述操作控制面板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且所述操作控制面板与温度探头、第一加压泵、第二加压泵和加热箱之间电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有益效果在于:
11.1、该装置采用热水管和冷水管分别进行热水输送和冷水输送,并通过雾化喷嘴使水分以呈现雾化的状态释放在马铃薯种子上,有效且快速的控制育苗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2.通过每个温度探头感知育苗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根据最适合马铃薯出芽的温度进行调节,提高马铃薯的出芽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的支撑框架部件的剖切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的水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雾化喷嘴;2、操作控制面板;3、活动水管;4、旋转接头;5、热水管;6、冷水管;7、支撑框架;8、集水箱;9、生物托盘;10、放置卡槽;11、放置卡销;12、温度探头;13、细滤布;14、第一加压泵;15、单向止流阀;16、加热箱;17、第二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图1
‑
3,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包括支撑框架7,支撑框架7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生物托盘9,且支撑框架7中设置有水道系统,水道系统中包含有热水管5、冷水管6、第一加压泵14和第二加压泵17,热水管5和冷水管6与旋转接头4之间连通,每个生物托盘9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呈倒圆台状的漏杯,支撑框架7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4,两组旋转接头4上设置有活动水管3,活动水管3上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嘴1,支撑框架7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集水箱8,集水箱8一侧外壁与第一加压泵14的输入端之间连通,第一加压泵14的输出端与冷水管6之间连通,第二加压泵17的输出端与热水管5之间连通,第二加压泵17的输入端连接有加热箱16,加热箱16的输入端设置有单向止流阀15,单向止流阀15的输入端与集水箱8另一侧外壁之间连通,每个生物托盘9下表面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放置卡销11,支撑框架7上表面开设有与放置卡销11匹配的放置卡槽10,支撑框架7上表面内部开设有集水仓,集水仓内壁底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12,温度探头12位于漏杯的中间位置,集水仓位于集水箱8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细滤布13,支撑框架7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控制面板2,操作控制面板2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且操作控制面板2与温度探头12、第一加压泵14、第二加压泵17和加热箱16之间电性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之前,在每个生物托盘9的漏杯内部放置处理好的马铃薯种子,通过放置卡销11和放置卡槽10将生物托盘9放置在支撑框架7中;
20.沿着生物托盘9倾倒培养水,在细滤布13的作用下,去除杂质后的培养水再次进入到集水箱8中;
21.通过温度探头12感知生物托盘9中的温度变化,有以下两组处理方式:当温度低于马铃薯最适合生长温度时,培养水沿着单向止流阀15进入到加热箱16中,在加热到合适温度后,在第二加压泵17的作用下,将加热后的培养水沿着热水管5进入到活动水管3中,并沿着每个雾化喷嘴1喷出,使培养水以呈现雾状的状态洒在马铃薯种子上,提高生物托盘9中的生长温度;
22.相反,当温度高于马铃薯的最佳生长温度后,第一加压泵14启动,将集水箱8内部冷却好的培养水沿着活动水管3喷出,对马铃薯种子起到降温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包括支撑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7)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生物托盘(9),且所述支撑框架(7)中设置有水道系统,所述水道系统中包含有热水管(5)、冷水管(6)、第一加压泵(14)和第二加压泵(17),所述热水管(5)和冷水管(6)与旋转接头(4)之间连通,每个所述生物托盘(9)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呈倒圆台状的漏杯,所述支撑框架(7)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4),两组所述旋转接头(4)上设置有活动水管(3),所述活动水管(3)上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嘴(1),所述支撑框架(7)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集水箱(8),所述集水箱(8)一侧外壁与第一加压泵(14)的输入端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加压泵(14)的输出端与冷水管(6)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加压泵(17)的输出端与热水管(5)之间连通,所述第二加压泵(17)的输入端连接有加热箱(16),所述加热箱(16)的输入端设置有单向止流阀(15),所述单向止流阀(15)的输入端与集水箱(8)另一侧外壁之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生物托盘(9)下表面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放置卡销(11),所述支撑框架(7)上表面开设有与放置卡销(11)匹配的放置卡槽(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7)上表面内部开设有集水仓,所述集水仓内壁底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温度探头(12),所述温度探头(12)位于漏杯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仓位于集水箱(8)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细滤布(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7)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控制面板(2),所述操作控制面板(2)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且所述操作控制面板(2)与温度探头(12)、第一加压泵(14)、第二加压泵(17)和加热箱(16)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马铃薯催芽专用苗床,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生物托盘,且支撑框架中设置有水道系统,水道系统中包含有热水管、冷水管、第一加压泵和第二加压泵,热水管和冷水管与旋转接头之间连通,每个生物托盘上呈均匀分布设置有呈倒圆台状的漏杯,支撑框架两端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两组旋转接头上设置有活动水管,活动水管上端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嘴,支撑框架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集水箱,集水箱一侧外壁与第一加压泵的输入端之间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育苗出芽过程中温度变化具有调节作用,便于马铃薯的出芽效率,操作过程中简单直接。操作过程中简单直接。操作过程中简单直接。
技术研发人员:徐茜 李保证 肖波 宗洪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