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申请涉及辅助脱模装置的领域,尤其是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2.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用来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获得的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一些对机械性能要求高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外,多数情况下采用锻件。
3.相关技术中锻件在反挤压冲孔完成后,冲头与锻件分离时容易出现锻件跟随冲头一起移动的现象,造成脱模困难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脱模的方便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脱模的方便性和脱模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
5.本申请提供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包括上模,所述上模连接有冲头,所述冲头设有贯穿上模并与上模滑移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帽,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上模的厚度;所述冲头开有冲气孔,所述上模连接有插入冲气孔的定位杆,所述冲头连接有用于向冲气孔吹气的吹气装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锻件在反挤压冲孔完成后,上模带动定位杆向上移动,上模顶面贴合固定帽时,吹气装置向冲气孔吹气,冲气孔内向下流动的气流遇到锻件阻挡后产生对冲头向上的作用力;在固定帽的拉力和气流的作用力下,使得冲头与锻件相分离,降低了锻件随冲头一同移动的可能性,提高了脱模方便性和脱模效率。
8.可选的,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插入冲气孔的冲气管,所述冲气管连接有冲气泵。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气泵将气体快速吹入冲气管内,快速流动的气体通过冲气管进入冲气孔内形成向下流动的气流,从而有助于冲头与锻件相分离。
10.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固定帽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固定帽连接的牢固程度得到提升。
12.可选的,所述冲气孔远离上模一端的横截面呈锥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设计将气流通道变窄,气体流动速度得到提高,从而加大气流对冲头的作用力。
14.可选的,所述固定帽朝向上模一侧安装有垫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圈将减小上模对固定帽的压力,在保护固定帽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上模的作用。
16.可选的,所述冲头底部边缘呈弧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边缘呈弧形的冲头在工作时能减少对锻件的损害,在保护锻件的同时也降低了冲头的损耗。
18.可选的,所述定位杆的端面安装有耐磨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杆与冲头一起工作时,耐磨层将定位杆与锻件分隔,降低了定位杆的损耗。
20.可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外周侧壁设有光滑膜。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杆随上模向上移动过程中,光滑膜降低了定位杆与冲头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定位杆移动,同时也降低了定位杆与冲头因摩擦力产生的损耗。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1、冲气孔内向下流动的气流遇到锻件阻挡后产生对冲头向上的作用力,在固定帽的拉力和气流的作用力下,使得冲头与锻件相分离,降低了冲头随锻件一同移动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脱模方便性和脱模效率。
24.2、呈锥形的冲气孔将气流通道变窄,气体流动速度得到提高,加大了气流对冲头的作用力。
25.3、底部边缘呈弧形的冲头在工作时能减少对锻件的损害,在保护锻件的同时也降低了冲头的损耗。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模和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冲头的剖视图。
29.附图说明:1、上模;2、冲头;11、连接杆;12、固定帽;13、定位杆;3、冲气管;4、垫圈;5、耐磨层;6、光滑膜;7、锻件;8、下模;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
32.参照图1,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包括上模1、下模8和底座9,下模8置于底座9上,锻件7置于下模8的型腔内。上模1连接有冲头2,冲头2向下运动对锻件7进行挤压加工,冲头2连接有连接杆11,上模1开有供连接杆11穿过的通孔,连接杆11的端部穿过通孔并连接有固定帽12。连接杆11与固定帽12通过螺纹相连接,螺纹连接使得连接杆11与固定帽12连接的更加紧密。连接杆11的长度大于上模1的厚度,使得上模1上移至与固定帽12相贴时,冲头2才会跟随上模1一同移动。固定帽12朝向上模1一侧安装有垫圈4,在上模1带动固定帽12向上移动过程中,垫圈4减小了固定帽12对上模1的压力,也起到了缓冲作用,保护了上模1的同时也保护了固定帽12。
33.参照图2和图3,上模1连接有定位杆13,上模1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定位杆13向上移动;冲头2开有冲气孔,定位杆13能够插入冲气孔,冲头2连接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将气体吹入冲气孔内并使气体高速流动。完成锻件7的加工后,上模1带动定位杆13上移,吹气装置可将气体通过冲气孔吹向锻件7,从而给冲头2向上的作用力,有利于冲头2与锻件7相脱离。
34.参照图3,吹气装置包括冲气管3,冲头2开有与冲气孔连通的插孔,冲气管3插入插孔内,冲气管3为高速流动的气体进入冲气孔提供通道;冲气管3连接有冲气泵,冲气泵将气体快速吹入冲气管3内形成高速流动的气体,从而有助于冲头2与锻件7相分离。
35.参照图3,冲气孔远离上模1一端的横截面呈锥形,锥形结构的设计将气流的通道变窄,从而加大了气流对冲头2的作用力。冲头2底部边缘呈弧形,在冲头2对锻件7进行挤压加工时,弧形边结构的设计降低了冲头2的损耗,同时也对锻件7起到了保护作用。
36.参照图3,定位杆13的端面安装有耐磨层5,在冲头2对锻件7进行挤压加工过程中,插入冲头2冲气孔内的定位杆13通过耐磨层5与锻件7隔离开来,有效降低了定位杆13的磨损。定位杆13的外周侧壁设有光滑膜6,在上模1带动定位杆13向上移动时,光滑膜6降低了定位杆13与冲头2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定位杆13移动,同时也降低了定位杆13与冲头2因摩擦力产生的损耗。
37.本申请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加工锻件8时,将锻件7置于下模8的型腔内,冲头2随下模8向下运动对锻件7进行挤压加工,对锻件7挤压加工完成后,上模1带动定位杆13向上移动以露出冲气孔,上模1顶面贴合到固定帽12时,启动冲气泵,高速流动的气体经冲气管3流动到冲气孔内,冲气孔内向下高速流动的气体遇到锻件7阻挡后产生对冲头2向上的作用力。上膜1继续向上移动,冲头2受到固定帽12的拉力和高速流动气体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冲头2与锻件7相分离,降低了冲头2随锻件7一同向上移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脱模效率。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所述上模(1)连接有冲头(2),所述冲头(2)设有贯穿上模(1)并与上模(1)滑移连接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连接有固定帽(12),所述连接杆(11)的长度大于上模(1)的厚度,所述冲头(2)开有冲气孔,所述上模(1)连接有插入冲气孔的定位杆(13),所述冲头(2)连接有用于向冲气孔吹气的吹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插入冲气孔的冲气管(3),所述冲气管(3)连接有冲气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与固定帽(12)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气孔远离上模(1)一端的横截面呈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12)朝向上模(1)一侧安装有垫圈(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2)底部边缘呈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3)的端面安装有耐磨层(5)。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3) 的外周侧壁设有光滑膜(6)。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锻件辅助脱模装置,涉及辅助脱模装置的领域,其包括上模,上模连接有冲头,冲头设有贯穿上模并与上模滑移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帽,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上模的厚度,冲头开有冲气孔,上模连接有插入冲气孔的定位杆,冲头连接有用于向冲气孔吹气的吹气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脱模方便性和脱模效率的效果。率的效果。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鸣 薛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