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拆式的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2.门框又称门樘,一般由两根竖直的边框和横框组成,多扇门则还有中竖框,门框是门扇、亮子与墙的联系构件,是围着门道两旁和顶上的边框和上槛,镶在墙上,通常支撑着门扇、外露的门的框架,门框的断面形式与门的类型、层数有关,同时应利于门的安装,并具有一定的密闭性,门框的断面尺寸主要考虑接榫牢固与门的类型,还要考虑制作时的毛料损耗,毛断面尺寸应比净断面尺寸大些,现代社会对于门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不仅要求门框具备基本功能外,还要追求实用与美观。
3.现在市面常见的门框也有许多,不过大部门框都是整体式结构,在进行运输搬运时非常不便,有的门框虽然可以拆卸但是拆装过程复杂,十分影响运输与安装效率,而且传统的门框都是利用螺钉与合页将门板安装在门框上,安装过程繁琐而且不够牢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有不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门框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的门框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拆式的门框结构,包括主框、副框、横框和门板,所述主框上端设置有横框,所述主框内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副框左侧设置有门板,所述横框下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卡板,所述门板后侧上端设置有鼓包,所述卡板上端与横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板内部设置有插板,所述鼓包内部设置有拉杆,所述门板上下两端均分别通过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拉杆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工作弹簧,所述门板后端设置有短板,所述拉杆与短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框内部设置有转筒,所述主框前端中部设置有手轮,所述转筒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缆绳,所述手轮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缆绳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板,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均分别通过连接键与手轮和转筒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中部设置有插杆,所述滑板与主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与主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滑板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卡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插板通过矩形凹槽与卡板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板中部与拉杆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主框和副框上端均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卡板通过条形凹槽分别与主框和副框上端内壁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左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插杆通过圆形凹槽与连接块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杆与滑板中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鼓包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鼓包分别对称设置在门板后侧
的左右两端位置处。
11.优选的,所述插杆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插杆分别对称设置在主框内部的上下两端位置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卡板能够将横框与主框和副框进行拆分连接,通过鼓包内的插杆便可以控制横框与主框和副框的锁定与解除,能够将门框整体进行拆分,便于运输搬运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单非常实用。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可以移动的插杆与连接块组合代替传统的利用螺钉与合页安装门板的方式,能够使门板的安装过程更加省力快捷,只需要转动手轮便可以完成主框对连接块的固定与取出,操作轻松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主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鼓包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
主框、2
‑
副框、3
‑
横框、4
‑
门板、5
‑
鼓包、6
‑
卡板、7
‑
插板、8
‑
工作弹簧、9
‑
拉杆、10
‑
短板、11
‑
转筒、12
‑
缆绳、13
‑
插杆、14
‑
滑板、15
‑
复位弹簧、16
‑
转轴、17
‑
手轮、18
‑
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可拆式的门框结构,包括主框1、副框2、横框3和门板4,主框1上端设置有横框3,主框1内部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18,副框2左侧设置有门板4,横框3下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卡板6,门板4后侧上端设置有鼓包5,卡板6上端与横框3下端固定连接,卡板6内部设置有插板7,鼓包5内部设置有拉杆9,门板4上下两端均分别通过轴与连接块18转动连接,拉杆9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工作弹簧8,门板4后端设置有短板10,拉杆9与短板10中部固定连接,主框1内部设置有转筒11,主框1前端中部设置有手轮17,转筒1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缆绳12,手轮17中部设置有转轴16,缆绳12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板14,转轴16前后两端均分别通过连接键与手轮17和转筒11中部固定连接,滑板14中部设置有插杆13,滑板14与主框1内壁滑动连接,滑板14与主框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滑板14与复位弹簧15固定连接。
23.卡板6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插板7通过矩形凹槽与卡板6内壁滑动连接,卡板6中部与拉杆9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插板7将卡板6进行限位,主框1和副框2上端均设置有条形凹槽,卡板6通过条形凹槽分别与主框1和副框2上端内壁滑动连接,便于主框1和副框2与横框3进行安装拆分,连接块18左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插杆13通过圆形凹槽与连接块18内壁滑动
连接,插杆13与滑板14中部固定连接,便于利用插杆13完成对连接块18的锁定与解除,鼓包5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鼓包5分别对称设置在门板4后侧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便于控制插板7的移动,插杆13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插杆13分别对称设置在主框1内部的上下两端位置处,便于完成对连接块18的固定。
24.工作流程:需要将门框进行运输时,可以将门框进行拆分,只需要捏住短板10,将左右两端的短板10同时拉动,左右两端的短板10带动拉杆9移动,左右两端的拉杆9带动左右两端的插板7移动,左右两端的插板7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工作弹簧8,左右两端的插板7离开卡板6内部的矩形凹槽,这时便可以将横框3整体向后移动,可直接将横框3直接从主框1和副框2上端取下完成拆分,更加便于运输和搬运,提高工作效率,当需要对门框进行安装门板4的操作时,只需要先握住手轮17前端的把手,逆时针转动手轮17,手轮17通过转轴16带动转筒11转动,转筒11带动上下两端的缆绳12移动,上下两端的缆绳12同时带动上下两端的滑板14移动,上下两端的滑板14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复位弹簧15,上下两端的滑板14带动上下两端的插杆13移动,上下两端的插杆13离开主框1上下两端的矩形凹槽,这时可以将连接块18直接插入主框1上下两端的矩形凹槽,然后松开手轮17,上下两端滑板14便会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推动插杆13插入连接块18的凹槽中完成固定,这时门板4安装完成,操作简单非常实用。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