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易拉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拉罐生产用翻卷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2.易拉罐在饮料包装上早已普遍应用,顾名思义,易拉罐的起初就是为了开启方便,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大有取代易拉罐的趋势,比如塑料瓶。但是在回收利用率方面,易拉罐还是有绝对优势的,而且易拉罐在保持饮料风味的方面比塑料瓶要好。此外,易拉罐具有防摔、防碎和防潮的功能,所以易拉罐不会被完全替代。
3.在易拉罐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原料片,由于原料片一般采制收卷的铝制品,因此在加工过程,需要将收卷的原料片展开、传送后切割和打磨,如若直接展开则容易导致加工时张紧力不够,无法有效定点切割加工,因此需要辅助一台用于维持原料片传送状态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易拉罐生产用翻卷送料设备。
6.(2)技术方案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拉罐生产用翻卷送料设备,包括安装墙板,所述安装墙板上锁紧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上铰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外延铰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套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旋入安装槽中,所述第一转轴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一上压合筒,所述第一上压合筒前后两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第一上压合筒的送料前端朝下设有用于匹配的第一下压滚筒,所述第一上压合筒与第一下压滚筒之间的距离可调;
8.所述第一下压滚筒的传送前端设有第二上压合筒,所述第二上压合筒前端设有用于匹配的第二下压滚筒,所述第一上压合筒和第一下压滚筒的顶部和侧壁设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第二上压合筒和第二下压滚筒的顶部和侧壁也分别设有红外感应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与移动板之间、移动板与固定夹板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通过支柱支撑。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压滚筒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安装墙板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两个第一下压滚筒用于配合滚动传送。
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下压滚筒的外筒距离的等于两个限位板内部的长度。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的安装柱。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压合筒的安装方式与所述第一上压合筒的安装方式一致,所述第二下压滚筒的安装方式与所述第一下压滚筒的安装方式一致。
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下压滚筒在第二转轴上通过螺母锁定位置。
16.(3)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台辅助的传送装置,通过将原料片夹紧在第一上压合筒和第一下压滚筒,以及第二上压合筒和第二下压滚筒之间,在拉伸传送原料片的的同时,防止原料片过于松散,不方便后续加工;同时设置限位板夹紧原料片传送、利用红外感应装置判定原料片是否产生偏移并及时调整,减少传送时跑偏的行为,通过在转轴上替换第一上压合筒、第二上压合筒,方便调节筒体长度使用于不同尺寸宽度的原料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19.图2位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为:1
‑
安装墙板,2
‑
固定夹板,3
‑
移动板,4
‑
夹持板,5
‑
安装槽,6
‑
第一转轴,7
‑
第一上压合筒,71
‑
限位板,73
‑
支柱,8
‑
第二转轴,81
‑
第一下压滚筒,82
‑
安装柱,9
‑
第二上压合筒,10
‑
第二下压滚筒,11
‑
红外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易拉罐生产用翻卷送料设备,包括安装墙板1,所述安装墙板1上锁紧固定夹板2,所述固定夹板2上铰接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的另一端外延铰接有夹持板4,所述夹持板4上套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旋入安装槽5中,所述第一转轴6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一上压合筒7,所述第一上压合筒7前后两端安装有限位板71,所述第一上压合筒7的送料前端朝下设有用于匹配的第一下压滚筒81,所述第一上压合筒7与第一下压滚筒81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一下压滚筒81的传送前端设有第二上压合筒9,所述第二上压合筒9前端设有用于匹配的第二下压滚筒10,所述第一上压合筒7和第一下压滚筒81的顶部和侧壁设有红外感应装置11、所述第二上压合筒9和第二下压滚筒10的顶部和侧壁也分别设有红外感应装置11;所述夹持板4与移动板3之间、移动板3与固定夹板2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部通过支柱73支撑;所述第一下压滚筒81安装在第二转轴8上,所述第二转轴8设置在安装墙板1上,所述第二转轴8上安装有两个第一下压滚筒81用于配合滚动传送;两个所述第一下压滚筒81的外筒距离的等于两个限位板71内部的长度;所述第二转轴8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的安装柱82;所述第二上压合筒9的安装方式与所述第一上压合筒7的安装方式一致,所述第二下压滚筒10的安装方式与所述第一下压滚筒81的安装方式一致;两个所述第一下压滚筒81在第二转轴8上通过螺母锁定位置。
24.本实用新型运用于传送易拉罐原料外壳的压紧情况,主要是用于不同尺寸宽度原
料片传送,先通过预估需要传送的原料片宽度,然后寻找合适筒长的第一上压合筒,然后旋入限位板固定,利用前后两个限位板固定第一上压合筒,然后在第二转轴上安装第一下压滚筒,利用两个第一下压滚筒分别对准限位板内侧的第一上压合筒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一下压滚筒的外筒距离的等于两个限位板内部的长度,帮助易拉罐原料片更好的过度到第二上压合筒和第二下压滚筒中传送(两个第一下压滚筒通过螺母辅助固定位置),其中第二上压合筒和第二下压滚筒之间的安装方式也与第一上压合筒和第一下压滚筒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然后按照图示安装好所有的零件,安装好零件后,将易拉罐外壳的原料片穿过第一上压合筒和第一下压滚筒之间,利用第一上压合筒和第一下压滚筒之间的转动,带动原料片传送,安装墙板内部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驱动第二上压合筒、第二下压滚筒转动轴的电机(图中未画出),通过在安装墙板的顶部和侧边设置红外感应装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用于感应易拉罐原料片在传送过程中是否产生偏移,由于红外感应装置接在后端控制面板上(控制后端未画出),通过控制面板的反馈,得出原料片是否传送产生偏移,在实际安装中,也常将红外感应装置与报警器、后台同时相连,利用后台的程序输入,在传送原料片中,如若产生偏移,则会产生报警鸣笛,通过人工调整传送方向,防止原料片跑偏,利用多个压合的筒体,便于传送原料片时更加顺滑和具有张紧力。
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