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暗藏出水口的兼具内芯分体及出水管直插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2.水龙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使用,水龙头的内芯是水龙头的核心部件,主要是用来分流冷热水的作用,因此水龙头内芯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传统的内芯是采用整体结构组成,因此在组装拆卸或者更换零部件时,需要将整个内芯换掉,没有办法进行二次使用,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另外不锈钢水龙头若不锈钢金属材料不纯则含有金属铅,金属铅是一种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特别是在厨房水龙头内应尽量避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拆卸或更换零部件非常方便的兼具内芯分体及出水管直插式水龙头。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兼具内芯分体及出水管直插式水龙头,主要是由水龙头外壳、安装在水龙头外壳内部的内芯组件及安装在内芯组件上端腔的阀芯组成;其特征在于:
5.所述内芯组件包括有塑料内芯本体及套入安装在塑料内芯本体上端的塑料内芯套;所述的水龙头外壳上设置有出水嘴,该出水嘴的腔内通过u形插件卡紧安装有塑料出水管。
6.所述的塑料出水管的一端头外壁设置有密封圈凹槽,密封圈凹槽内安装有厚密封圈。
7.所述塑料内芯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冷、热进水管体和阀芯腔,其中的冷、热进水管体构成一整体,并且在阀芯腔与冷、热进水管体之间设置有挡水圆盘;所述的挡水圆盘是在冷、热进水管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构成的圆盘结构;所述的挡水圆盘与阀芯腔的下端设置有空隙空间;阀芯腔内分别设置有冷出水口、热出水口及水流出口,所述的水流出口必须与空隙空间相互贯通设置而成,而冷、热出水口分别与冷、热进水管体各自对应连接连通。
8.所述阀芯腔的外壁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一道密封圈槽,挡水圆盘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二道密封槽,第一道密封圈槽与第二道密封槽内分别安装有对应的密封圈。
9.所述的阀芯腔的上端边缘口上对称设置有凸起卡块。
10.所述塑料内芯套是套入安装在阀芯腔的外壁上,塑料内芯套的上边缘口内对称设置有与凸起卡块相对应的缺口槽,塑料内芯套的外侧壁上端附近向外延伸一凸起斜面,且在该凸起斜面上设置有出水通孔;为了方便套入内芯组件上的阀芯腔,塑料内芯套的内径尺寸大于阀芯腔的外径尺寸,但塑料内芯套的内径尺寸与挡水圆盘外径尺寸相当,并且在塑料内芯套的上端边缘口处设置有挡圈,防止阀芯腔从塑料内芯套的上端口滑落出来。
11.所述水龙头外壳的上端口与出水嘴相邻处设置有插槽;所述的u形插件是安装在
插槽内,u形插件用于固定卡紧塑料出水管。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水龙头的整体内芯设置为分体式的内芯,即分解为塑料内芯本体和塑料内芯套,长时间的使用后根据需要可以有选择地更换零部件,组装及拆卸非常方便;另外塑料内芯本体和塑料内芯套都是食品级的塑料构成,因而避免了自来水直接与水龙头外壳直接接触的机会,水从塑料内芯本体内流入进来,经过塑料内芯套,再从塑料出水管内流出来,避免自来水与金属材料接触的机会,因此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非常环保。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龙头外壳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龙头外壳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塑料内芯本体剖面示意图。
19.图6为图5的立体示意图。
20.图7为图5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塑料内芯套剖面示意图。
22.图9为图8的立体示意图。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u形插件示意图。
24.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塑料出水管剖面示意图。
25.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阀芯示意图。
26.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
27.下列为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压板;2、装饰盖;3、压环;4、阀芯;5、水龙头外壳;6、u形插件;7、塑料出水管;8、塑料内芯套;9、塑料内芯本体;10、后盖;501、插槽;701、密封圈凹槽;801、出水通孔;802、缺口槽;803、挡圈;804、凸起斜面;901、凸起卡块;902、冷出水口;903、水流出口;904、热出水口;905、第一道密封圈槽;906、第二道密封圈槽;907、挡水圆盘;908、冷、热进水管体;909、阀芯腔;910、空隙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至图12所示,兼具内芯分体及出水管直插式水龙头,主要是由水龙头外壳5、安装在水龙头外壳5内部的内芯组件及安装在内芯组件上端腔的阀芯4组成;所述内芯组件包括有塑料内芯本体9及套入安装在塑料内芯本体9上端的塑料内芯套8;所述的水龙头外壳5上设置有出水嘴,该出水嘴的腔内通过u形插件6卡紧安装有塑料出水管7;所述的阀芯4为普通水龙头使用的通用件,同时也是标准件,可直接通用;塑料内芯套8套入到塑料内芯
本体9上后作为一个整体内芯使用;传统的内芯是一整体不可拆分的结构组成,而本实用新型是将整体的内芯拆分为塑料内芯套8和塑料内芯本体9,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更换或者更新内芯部件。
30.如图11所示,所述的塑料出水管7的一端头外壁设置有密封圈凹槽701,密封圈凹槽701内安装有厚密封圈。
31.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塑料内芯本体9上分别设置有冷、热进水管体908和阀芯腔909,该阀芯腔909内安装阀芯4;其中的冷、热进水管体908构成一整体,冷、热水各自从各自的冷、热水管体908内分别流入,冷、热水互不干涉;并且在阀芯腔909与冷、热进水管体908之间设置有挡水圆盘907,所述的挡水圆盘907与阀芯腔909的下端必须设置有空隙空间910;阀芯腔909内分别设置有冷出水口902、热出水口904及水流出口903,所述的水流出口903必须与空隙空间910相互贯通设置而成,也就是说阀芯腔909内的水可以直接从水流出口903内流入到空隙空间910内,而冷、热出水口(902、904)分别与冷、热进水管体908上的管道各自对应连接连通,但两管之间互不干涉;所述的挡水圆盘907是在冷、热进水管体908的外边缘向外延伸构成的圆盘结构;仅仅是对流入到空隙空间910内的水起到阻挡的作用。
32.如图7所示,所述阀芯腔909的外壁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一道密封圈槽905,挡水圆盘907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二道密封槽906,第一道密封圈槽905与第二道密封槽906内分别安装有对应的密封圈,各自设置密封圈的用于是防止塑料内芯套8套入到阀芯腔909上后流入到空隙空间910内的水被渗出,具有很好的密封作用。
33.所述的阀芯腔909的上端边缘口上对称设置有凸起卡块901。
34.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塑料内芯套8是套入安装在阀芯腔909的外壁上,但塑料内芯套8与阀芯腔909之间没有完全贴紧,而是留有一定间隙,塑料内芯套8的上边缘口内对称设置有与凸起卡块901相对应的缺口槽802,塑料内芯套8的外侧壁向外延伸一凸起斜面804,且在该凸起斜面804上设置有出水通孔801,塑料出水管7一端安装的厚密封圈是直接插入在出水通孔801内,并且所述的该厚密封圈在出水通孔801内受到挤压变形来达到密封的作用;为了方便套入内芯组件上的阀芯腔909,塑料内芯套8的内径尺寸大于阀芯腔909的外径尺寸,但塑料内芯套8的内径尺寸与挡水圆盘907外径尺寸相当,并且在塑料内芯套8的上端边缘口处设置有挡圈803,防止阀芯腔909从塑料内芯套8的上端口滑落出来;所述的凸起卡块901卡接在缺口槽802内对塑料内芯套8与阀芯腔909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35.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水龙头外壳5的上端口与出水嘴相邻处设置有插槽501;所述的u形插件6是安装在插槽501内,u形插件6用于固定卡紧塑料出水管7,由于塑料出水管7一端安装的厚密封圈在出水通孔801内受到挤压变形并且进一步通过u形插件6进行上下部位的固下,从而将塑料出水管7紧密地插入在出水通孔801内,防止晃动产生。
36.本实用新型安装方式:1、阀芯腔909上的第一道密封圈槽905和第二道密封圈槽906分别安装密封圈后,塑料内芯套8套入到塑料内芯本体9上面的阀芯腔909上,利用凸起卡块901与缺口槽802进行定位安装;塑料内芯套8外侧壁向外延伸一凸起斜面804,凸起斜面804上设置有出水通孔801,但于塑料出水管7的紧密插入进来。
37.2、再将内芯组件整体从水龙头外壳5的下端穿入进来,内芯组件的下端通过后盖10压紧,并与水龙头外壳5下端口进行螺纹旋紧;因此内芯组件的下端与水龙头外壳5下端相互固定起来。
38.3、塑料出水管7从出水嘴内安装到水龙头外壳5内部,同时将u形插件6插入插槽501内,这时u形插件6刚好将塑料出水管7的带厚密封圈的端头,通过挤压厚密封圈变形并卡住,防止塑料出水管上下晃动,因此塑料出水管7在竖向上被固定起来;塑料内芯套8上设置的出水通孔801与塑料出水管7的端口对齐,如此以来,塑料出水管7在横向上由于受到厚密封圈的挤压变形,塑料出水管7在横向上被固定起来。
39.4、内芯组件的阀芯腔909内安装阀芯4,并且进一步通过压块3外螺纹连接在水龙头外壳上端口上,并依次在阀芯4上套接有装饰盖2及压板1,最后在阀芯4上设置的阀杆上安装把手即可使用。
40.本实用新型内芯组件设计合理,长时间的使用后根据需要可以有选择地更换零部件,组装及拆卸非常方便;塑料内芯本体和塑料内芯套都是食品级的塑料构成,因而避免了自来水直接与水龙头外壳直接接触的机会,水从塑料内芯本体内流入进来,经过塑料内芯套,再从塑料出水管内流出来,避免自来水与金属材料接触的机会,因此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非常环保值得推广使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