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奶盖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2



1.本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奶盖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奶茶饮品种类日渐丰富,奶盖茶应运而生,奶盖茶顾名思义是在茶饮料的顶部盖上一层奶盖。
3.奶盖是纯鲜奶和奶盖粉调制而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奶油,需低温冷藏;由于饮品需求,冷饮店需一次性调制并储存较多的奶盖,奶盖储存时,普遍采用器皿盛装后放入冰箱冷藏,使用时通过勺具进行舀取和铺放,而使用完后需将其放回冰箱低温冷藏,以防奶油变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奶盖的使用过程较为繁琐,对于频繁使用奶盖的冷饮店而言,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奶盖的使用过程较为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奶盖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奶盖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奶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放置奶盖的储料罐以及用于对储料罐制冷的制冷装置,所述储料罐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连通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与输料管连通,所述蠕动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壳体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管远离蠕动泵的一端与出料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电性连接有用于控制蠕动泵启停的控制面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制的大量奶盖放置于储料罐内,启动制冷装置对储料罐进行制冷,当使用奶盖时,先将杯具放置在出料管伸出壳体的一端,启动蠕动泵使得储料罐内的奶盖从输料管输出至蠕动泵,并从出料管输出至杯具中,完成奶盖盛接后,关闭蠕动泵而无需关闭制冷装置,使得奶盖处于较低温度环境,通过蠕动泵、出料管实现自动输出奶盖,通过制冷装置对奶盖进行低温冷藏,奶盖的输出以及保存一体化,使得奶盖的使用过程较为方便,对于频繁使用奶盖的冷饮店而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9.优选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换热组件以及压缩机,所述换热组件连通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缠设于储料罐的外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管缠设于储料罐的外壁,配合压缩机以及吸热装置实现对储料罐周围空气进行吸热处理,使得储料罐维持在一定低温环境下,保持奶盖较好的质量。
11.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隔热箱,所述制冷装置位于隔热箱外,所述制冷管穿过隔热箱并缠绕在储料罐的外侧壁,所述输料管穿过隔热箱并与蠕动泵的输入端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箱的设置,使得制冷装置吸热时产生的热量不易传递至储料罐处,储料罐的冷藏效果较好。
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设置,所述隔热箱的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所述隔热箱的顶部凹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放置口,所述储料罐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隔热箱内安装有与用于支撑储料罐的支撑块,当储料罐放置于支撑块上时,所述储料罐的开口端与放置口平齐,所述支撑块下方填充有发泡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顶部开口,同时放置口也靠近壳体的顶部,而且储料罐的开口端与放置口平齐,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对奶盖的添加,发泡剂凝固有起到隔热作用;支撑块起到支撑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对储料罐的拆卸和安装。
15.优选的,所述隔热箱的顶部放置有用于封堵储料罐的开口的盖板,当所述盖板封堵储料罐的开口时,所述盖板的四周紧挨凹槽的内壁,所述盖板远离凹槽底部的一端与壳体的顶端面平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使储料罐处于封闭状态,确保储料罐内的温度,同时储料罐的开口处不易掉入异物,盖板的四周紧挨凹槽内壁,使得盖板封堵储料罐时,盖板不易产生偏移,盖板的盖设效果较好,盖板远离凹槽底部的一端与壳体的顶端面平齐的设置,使得壳体的顶部较为平坦,节省奶盖机的占用空间。
17.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出料头,所述出料头连通壳体的内部,所述出料头的输出端位于壳体外且竖直朝向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头竖直设置,出料头的出料端竖直向下,方便奶盖的盛接。
19.优选的,所述出料头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顶部开口,所述集水盒的顶部盖设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开设有若干集水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具从出料头下方取走后,集水盒用于盛装出料头残留并滴落的奶盖,集水孔用于渗透奶盖。
21.优选的,所述集水板上表面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位于出料头的下方,所述放置台竖直开设有滤水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料头输出奶盖时,奶盖重量较轻,奶盖易被外界气流影响下落时出现倾斜,使用时将杯具放置在放置台上,使得杯具较为靠近下料头,杯具盛装奶盖的效果较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蠕动泵、出料管实现自动输出奶盖,通过制冷装置对奶盖进行保温,奶盖的使用过程较为方便,对于频繁使用奶盖的冷饮店而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5.2.制冷管缠设于储料罐的外壁,配合压缩机以及吸热装置实现对储料罐周围空气进行吸热处理,使得储料罐维持在一定低温环境下,保持奶盖较好的质量;
26.3.杯具从出料头下方取走后,集水盒用于盛装出料头残留并滴落的奶盖,集水孔用于渗透奶盖。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落料部;102、排气孔;2、隔热箱;201、放置口;202、凹
槽;3、制冷装置;301、换热组件;302、压缩机;4、储料罐;5、输料管;6、蠕动泵;7、出料管;8、出料头;9、安装板;10、电源组件;11、盖板;12、集水盒;13、集水板;1301、集水孔;14、放置台;1401、滤水孔;15、支撑边框;16、控制面板;17、充电插口;18、制冷管;19、支撑块。
30.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奶盖机。参照图1,自动奶盖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气孔102,壳体1包括落料部101,所述落料部101凸起于壳体1的侧壁,所述壳体1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出料头8,出料头8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且出料头8的输出端竖直朝向下;方便杯具的盛装。
33.出料头8的下方放置有顶部开口设置的集水盒12,集水盒12的一侧与底部均与壳体1的贴合,集水盒12的顶部盖设有集水板13,集水板13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水孔1301,集水板13上表面放置有放置台14,所述放置台14位于出料头8的下方,放置台14竖直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滤水孔1401,集水孔1301和滤水孔1401均用于奶盖的渗透。
34.壳体1的顶部开口设置,壳体1内通过螺栓固定有隔热箱2,隔热箱2的顶部靠近壳体1的顶部开口,隔热箱2的顶部凹陷有矩形的凹槽202,凹槽202的底部开设有放置口201,隔热箱2的顶部放置有用于封堵放置口201的盖板11,盖板11的设置,使储料罐4处于封闭状态,确保储料罐4内的温度,同时储料罐4的开口处不易掉入异物;盖板11的四周紧挨凹槽202的内壁,使得盖板11封堵储料罐4时,盖板11不易产生偏移,盖板11远离凹槽202底部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端面平齐,壳体1的顶部较为平坦,节省奶盖机的占用空间。
35.隔热箱2的内壁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块19,隔热箱2的底部内填充有固化的发泡剂(图中未示出),支撑块19的下表面与发泡剂贴合,支撑块19的上表面放置有圆筒状的储料罐4,储料罐4的顶部开口设置,储料罐4的开口端与放置口201平齐,储料罐4的底部连通有输料管5,输料管5依次穿过支撑块19和隔热箱2底部的开口并连通有蠕动泵6,输料管5与蠕动泵6的输入端连通,蠕动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料管7,出料管7远离蠕动泵6的一端伸出出料口并与出料头8连通,蠕动泵6位于隔热箱2下方,壳体1内固定有安装板9,蠕动泵6与安装板9固定连接且蠕动泵6固定有电源组件10。
36.壳体1内安装有制冷装置3,制冷装置3位于隔热箱2的下方,使得制冷装置3吸热时产生的热量不易传递至储料罐4处,储料罐4的冷藏效果较好。
37.制冷装置3包括换热组件301以及压缩机302,压缩机302与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换热组件301由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换热组件301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通有制冷管18,制冷管18穿过隔热箱2以及支撑块19并以螺旋状缠绕在储料罐4的外侧壁后连接于换热组件301的第二连接端,壳体1的外壁固定有若干控制面板16以及一个充电插口17,控制面板16用于控制电源组件10向蠕动泵6供电,即控制蠕动泵6的启停,充电插口17用于给制冷装置3充电。
38.壳体1的底部凸起有支撑边框15,所述支撑边框15与壳体1底端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支撑边框15的设置,使得壳体1底部与壳体1所放置的地面、台面存在间隙,进而壳体1的底部不易渗水,制冷装置3的安装较为安全。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奶盖机的实施原理为:先通过控制面板16启动制冷装置3,压缩机302启动,换热组件301控制制冷管18进行吸热,使得制冷管18对储料罐4进行制冷处
理,将调制好的大量奶盖放入储料罐4内,并将盖板11盖合以封堵储料罐4的开口;使用时,将需要铺设奶盖的杯具放置在放置台14上,通过控制面板16启动蠕动泵6,储料罐4内的奶盖通过输料管5进入到蠕动泵6并从出料头8输出至其下方的杯具内,完成奶盖的盛装后,关闭蠕动泵6使其出料头8停止下料。
40.当需要向储料罐4内补充奶盖时,打开盖板11,并直接将奶盖从放置口201倒入至储料罐4内。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