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7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床。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可折叠的护栏是护理床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能实现防护状态时的立起,也能实现上下床时的折叠。现阶段,护栏在立起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通过插接式结构来实现,该插接式结构是沿护栏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具体为:在护栏的其中一铰接立柱上设有插装块,该插装块上设有插装孔,在与铰接立柱转动连接的横杆上设置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上设有弹性的插装杆,在立起状态时,插装杆插装于插装块的插装孔内,在折叠状态时,插装杆位于操作手柄内、并与插装块脱离,采用上述结构,在长期使用中,易发生磨损,不能精准配合,且使用寿命短。
3.同时,护理床通常和输液架搭配使用,常见的输液架大多是放置的地面上、或者吊装于病房的房顶上,从而造成:高度不能调整,不能满足输液瓶或输液袋挂装高度的需求;不能随病床同步移动;输液架上的挂钩为铁制的,易对输液瓶或输液袋造成损伤,并且输液架一般是金属材质,金属材质时需要焊接等操作,成型难度大,并且挂钩和输液杆一体成型,包装盒运输也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床,以达到护栏长期使用配合精度高和使用寿命长,以及输液架能随病床同步移动、且能根据需要调节高度的目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护理床,包括护栏,该护栏包括转动安装于床体上的两个摆臂,两所述摆臂之间设有多根与所述床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连杆,位于顶部的所述连杆一端与其中一所述摆臂之间设有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所述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摆臂之间、以及其它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摆臂之间均设有转动连接机构;
6.位于床头端的所述床体上插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插装有延长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延长杆之间设有压紧式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延长杆之间设有弹性结构;所述延长杆凸出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且所述延长杆的顶端紧密插装配合有挂钩总成。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包括空心结构、且底部开口设置的连接套,所述连杆的端部插装与所述连接套内、且固定连接在一起;
8.位于所述连接套开口侧的所述连接套内转动安装有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所述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靠近所述摆臂的一侧设有倾斜卡装部,位于所述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上方的所述连接套内设有凸出设置的顶块;
9.所述摆臂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套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设有两个抵靠部,处于防护状态时,两所述抵靠部分别与所述倾斜卡装部和所述顶块相抵。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套上的定
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所述连接套外部的施力握柄,所述定位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应位置的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装于所述定位柱上;
11.所述倾斜卡装部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弧形避让部。
12.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摆臂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插装杆,所述插装杆插装于所述连杆内、且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轴相抵,所述连杆和所述插装杆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
13.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两所述摆臂的外围均设有护套,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均凸出所述护套设置;
14.所述护套上设有把手槽;
15.所述摆臂转动安装于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床体上。
16.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挂钩总成包括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所述第一挂钩总成包括插装套,所述插装套内设有供所述延长杆插入的插装孔,所述插装孔的纵截面为锥台状;所述插装套的外周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第一挂钩;
17.所述第二挂钩总成包括与所述插装套顶部相抵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一支撑臂错开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有第二挂钩,每个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插装套之间设有卡装结构。
18.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卡块;与所述插板对应位置的所述插装套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卡槽,所述插板插装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卡装于所述凸块的下表面;
19.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均为t形支撑臂,所述卡槽为t形卡槽。
20.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紧式固定机构包括压紧套,所述支撑杆插装于所述压紧套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压紧套内的凸台相抵;所述延长杆贯穿所述压紧套后插装于所述支撑杆内,所述压紧套的外围设有旋转施力套,所述旋转施力套的内孔和所述压紧套的外壁均为自上而下的锥形变化结构,且所述旋转施力套和所述压紧套之间螺纹连接在一起。
21.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紧套的外壁上设有多条环形凸棱,所述环形凸棱设置于螺纹的下方、并与所述旋转施力套的内孔壁相抵。
22.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底部、且锥形过渡的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变径部和所述延长杆的端部相抵;
23.所述变径部插装于床体上。
2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25.由于该护理床包括护栏,该护栏包括转动安装于床体上的两个摆臂,两摆臂之间设有多根与床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连杆,位于顶部的连杆一端与其中一摆臂之间设有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沿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摆臂之间、以及其它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摆臂之间均设有转动连接机构;位于床头端的床体上插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内插装有延长杆,支撑杆与延长杆之间设有压紧式固定机构;
支撑杆的底部与延长杆之间设有弹性结构;延长杆凸出支撑杆的顶部,且延长杆的顶端紧密插装配合有挂钩总成,从而通过摆臂实现与床体的转动安装,通过转动连接机构实现摆臂和连杆的转动连接,进而形成可折叠的护栏,同时为摆臂和连杆在立起和折叠状态间进行切换提供了条件,通过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的顶靠式配合来保证该护理床处于立起状态时的保持;通过支撑杆与床体的插装,实现了输液架(由支撑杆、延长杆、挂钩总成和压紧式固定机构组成)在床体上的装配和随床体的同步移动;通过挂钩总成来满足挂钩的个数调整需求,通过压紧式固定机构可实现延长杆在支撑杆内的滑动,进而实现输液架高度的调节,同时,在调节高度时,通过弹性机构可对延长杆进行施力,大大提高了高度调节的便利性;还起到了承托的作用,避免了压紧式固定机构在进行松开操作时,延长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的问题。
26.综上所述,采用该护理床,不仅保证了护栏在立起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顺畅切换,而且实现了摆臂和连杆之间的顶靠式配合,结构简单、配合精确、可靠,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磨损率低,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实现了输液架在床体上的装配和随床体的同步移动,且输液架的高度可调,在调节时有防快速下落承托的效果。
27.由于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设置于位于顶部的连杆端部和摆臂之间,便于操作和布置,且操作和折叠时不会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28.由于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包括空心结构、且底部开口设置的连接套,连杆的端部插装与连接套内、且固定连接在一起;位于连接套开口侧的连接套内转动安装有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靠近摆臂的一侧设有倾斜卡装部,位于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上方的连接套内设有凸出设置的顶块;摆臂上设有与连接套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上设有两个抵靠部,处于防护状态时,两抵靠部分别与倾斜卡装部和顶块相抵,从而在使该护栏处于立起状态时,摆臂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连杆和摆臂之间进行相对转动,第一连接头和连接套之间进行相对转动,当摆臂摆动至竖直状态时,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上的倾斜卡装部和顶块分别与一抵靠部相抵,进而摆臂无法进行摆动动作,此时折叠护栏处于立起状态;在使该护栏处于折叠状态时,操作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克服弹力、同时在摆臂上施加反向摆动的推力,此时,倾斜卡装部和顶块均与抵靠部脱离,摆臂持续反向摆动、直至处于折叠状态,结构简单,顶靠效果好,进而保证了该护栏在立起状态下具有良好的保持效果。
29.由于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包括转动安装于连接套上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连接套外部的施力握柄,定位板的一侧与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从而在操作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时,在施力握柄上施加压力,会带动定位板克服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并在连接套上转动,此时定位板上的倾斜卡装部可与抵靠部脱离,当处于立起状态时,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带动定位板复位、并与抵靠部顶靠,结构简单,定位板的复位效果好,为倾斜卡装部与抵靠部的分离和可靠顶靠配合奠定了基础。
30.由于与第一弹性元件对应位置的定位板上设有定位柱,第一弹性元件套装于定位柱上,从而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和定位柱的套装配合,保证了第一弹性元件安装位置的固定性,有效保证了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的长期正常工作。
31.由于倾斜卡装部与板之间设有弧形避让部,从而在护栏实现折叠的过程中(即:倾斜卡装部和顶块均与抵靠部脱离后),通过弧形避让部来实现连接套和第一连接头发生相
对转动时,定位板与第一连接头的避让,结构简单,避让效果好。
32.由于转动连接机构设置于摆臂上的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插装杆,插装杆插装于连杆内、且连杆的端部与连接轴相抵,连杆和插装杆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从而在连杆和摆臂之间通过连接轴进行过渡,并实现连接轴与连杆的固定连接、连接轴和摆臂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装配连接效果好,为实现折叠和立起防护奠定了基础。
33.由于两摆臂的外围均设有护套,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均凸出护套设置,从而通过护套来对摆臂进行防护,避免了在长期使用中对摆臂造成损伤。
34.由于护套上设有把手槽,从而通过把手槽便于病人把持进行起身等行为,同时,便于对该护理床进行折叠和立起的操作;由于摆臂转动安装于连接座上,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床体上,从而通过连接座在床体和摆臂之间的过渡,便于摆臂在床体上的装配。
35.由于挂钩总成包括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第一挂钩总成包括插装套,插装套内设有供延长杆插入的插装孔,插装孔的纵截面为锥台状;插装套的外周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上第一挂钩;第二挂钩总成包括与插装套顶部相抵的连接盘,连接盘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一支撑臂错开设置,第二支撑臂上设有第二挂钩,每个第二支撑臂与插装套之间设有卡装结构,从而通过插装套和延长杆的插装来实现两者的紧密配合,结构简单,与便于拆装,通过插装套与连接盘的抵靠,来实现插装套对连接盘的支撑,通过卡装结构,实现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的卡装和可拆卸式装配,有效满足了挂钩个数的调整需求。
36.由于卡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臂上的插板,插板上设有卡块;与插板对应位置的插装套上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卡槽,插板插装于卡槽内,卡块卡装于凸块的下表面,从而通过插板与卡槽的插装、卡块与凸块的卡装来实现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之间的固定式装配,结构简单,卡装效果好,且不会增加该输液架的整体高度。
37.由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为t形支撑臂,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由于卡槽为t形卡槽,从而实现了对t形支撑臂的避让。
38.由于压紧式固定机构包括压紧套,支撑杆插装于压紧套的内部、且支撑杆的顶部与压紧套内的凸台相抵;延长杆贯穿压紧套后插装于支撑杆内,压紧套的外围设有旋转施力套,旋转施力套的内孔和压紧套的外壁均为自上而下的锥形变化结构,且旋转施力套和压紧套之间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在保持支撑杆和延长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时,转动旋转施力套,由于旋转施力套和压紧套之间螺纹连接、且旋转施力套的内孔和压紧套的外壁均为自上而下的锥形变化结构,进而旋转施力套下移,在下移中产生挤压力、并作用在压紧套上,压紧套被挤压后会将延长杆抱紧,进而实现支撑杆和延长杆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在需要调节高度时,旋转施力套反向旋转,压紧套释放延长杆,此时,延长杆便可在支撑杆内移动、并完成输液架高度的调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度调节便利性高。
39.由于压紧套的外壁上设有多条环形凸棱,环形凸棱设置于螺纹的下方、并与旋转施力套的内孔壁相抵,从而通过环形凸棱与旋转施力套内孔壁的相抵配合,实现了压紧套对旋转施力套下部的支撑(上部有螺纹配合),进而起到防止旋转施力套和延长杆偏摆的作用。
40.由于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杆底部、且锥形过渡的变径部,变径部的直径小于
支撑杆的直径;支撑杆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变径部和延长杆的端部相抵,从而通过变径部来对位于支撑杆内的弹性元件进行定位,防止弹性元件从支撑杆内脱离;同时,在延长杆下落时,弹性元件能起到良好的弹性缓冲和辅助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4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是图1中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处于防护状态);
44.图3是图2处于非防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折叠状态);
45.图4是图2中a的放大图;
46.图5是图3中b的放大图;
47.图6是图1中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7是图6的轴测图(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处于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9.图8是图6的剖视图;
50.图9为图7中c的放大图;
51.图10为图8中d的放大图;
52.其中,1

床体;100

护栏;101

连接座;102

输液架;2

摆臂;200

护套;201

第一连接头;202

抵靠部;203

第二连接头;204

把手槽;3

连杆;4

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401

连接套;402

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4021

定位板;4022

施力握柄;403

倾斜卡装部;404

顶块;405

弧形避让部;406

第一弹性元件;407

定位柱;5

转动连接机构;501

固定连接件;502

连接耳板;6

连接轴;601

插装杆;7

支撑杆;701

延长杆;702

变径部;703

第二弹性元件;8

压紧式固定机构;801

压紧套;802

旋转施力套;803

环形凸棱;9

挂钩总成;901

插装套;902

第一支撑臂;903

第一挂钩;904

连接盘;905

第二支撑臂;906

第二挂钩;907

插板;908

卡块;909

凸块;910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4.如图1至图3、图6至图8共同所示,一种医疗护理床,包括护栏100,该护栏100包括与床体1相连的两个连接座101,两连接座101上均转动安装有摆臂2,两摆臂2之间设有多根与床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连杆3,其中一连杆3的一端与其中一摆臂2之间设有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4,该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4沿连杆3或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该连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摆臂2之间、以及其它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摆臂2之间均设有转动连接机构5,作为优选,该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4设置于位于顶部的连杆3端部和摆臂2之间;位于床头端的床体1上插装有输液架102,该输液架102包括支撑杆7,该支撑杆7内插装有延长杆701,该支撑杆7与延长杆701之间设有压紧式固定机构8;该支撑杆7的底部与延长杆701之间设有弹性结构;该延长杆701凸出支撑杆7的顶部,且延长杆701的顶端紧密插装配合有挂钩总成9。
55.如图5所示,该转动顶靠式卡装机构4包括空心结构、且底部开口设置的连接套401,该连杆3的端部插装与连接套401内、并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位于连接
套401开口侧的连接套401内转动安装有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402,该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402靠近摆臂2的一侧设有倾斜卡装部403,位于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402上方的连接套401内设有凸出设置的顶块404;该摆臂2上设有与连接套40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201,该第一连接头201上设有两个抵靠部202,两抵靠部202之间形成凹槽,处于防护状态时,两抵靠部202分别与倾斜卡装部403和顶块404相抵。
56.该弹性按压式开关手柄402包括转动安装于连接套401上的定位板4021,该定位板40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连接套401外部的施力握柄4022,该定位板4021的一侧与连接套40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406。作为优选,该施力握柄4022上设有指槽(图中未以标号的形式示出),该倾斜卡装部403设置于定位板4021上、并凸出定位板4021设置,且倾斜卡装部403与定位板4021之间设有弧形避让部405,具体为:倾斜卡装部403与定位板4021上的转动连接处设置弧形避让部405;该第一弹性元件406为两端分别与连接套401和定位板4021相抵的张紧弹簧,与张紧弹簧对应位置的定位板4021上设有定位柱407,该张紧弹簧套装于定位柱407上。
57.如图4所示,该转动连接机构5设置于摆臂2上的第二连接头203,该第二连接头203通过连接耳板502转动安装有连接轴6,该连接轴6的另一端设有插装杆601,该插装杆601插装于连杆3内、且连杆3的端部与连接轴6相抵,该连杆3和插装杆601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501,该固定连接件501为连接螺栓和螺母的组合结构,作为优选,该插装杆601上设有多个镜像设置的螺母槽,该螺母位于螺母槽内。
58.在本方案中,两摆臂2的外围均设有护套200,该护套200为两个半体结构、并卡在一起,该第一连接头201和第二连接头203均凸出护套200设置,该护套200上设有把手槽204,相应的,该摆臂2也设有把手槽204。
59.如图8所示,该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杆7底部、且锥形过渡的变径部702,该变径部702的直径小于支撑杆7的直径,该支撑杆701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703,该第二弹性元件703为压缩弹簧、且第二弹性元件703的两端分别与变径部702和延长杆701的端部相抵;该变径部702插装于床体1上。
60.如图6至图8共同所示,该挂钩总成9包括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该第一挂钩总成包括插装套901,该插装套901内设有供延长杆701插入的插装孔(图中未以标号的形式示出),该插装孔的纵截面为锥台状;该插装套901的外周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臂902,该第一支撑臂902上第一挂钩903;该第二挂钩总成包括与插装套901顶部相抵的连接盘904,该连接盘904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臂905,该第二支撑臂905和第一支撑臂902错开设置,该第二支撑臂905上设有第二挂钩906,每个第二支撑臂905与插装套901之间设有卡装结构。
61.如图9所示,该卡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臂905上的插板907,该插板907上设有卡块908;与插板907对应位置的插装套901上设有凸块909,该凸块909上设有卡槽910,该插板907插装于卡槽910内,该卡块908卡装于凸块909的下表面;在本方案中,该第一支撑臂902和第二支撑臂905均设有镜像设置的两个,该第一支撑臂902和第二支撑臂905均为t形支撑臂,该卡槽910为t形卡槽。
62.如图10所示,该压紧式固定机构8包括具有弹性变形或具有变形量的压紧套801,该支撑杆7插装于压紧套801的内部、且支撑杆7的顶部与压紧套801内的凸台相抵;该延长杆701贯穿压紧套801后插装于支撑杆7内,该压紧套801的外围设有旋转施力套802,该旋转
施力套802的内孔和压紧套801的外壁均为自上而下的锥形变化结构,即: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且旋转施力套802和压紧套801之间螺纹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该压紧套801的外壁上设有多条弧状的环形凸棱803,该环形凸棱803设置于螺纹的下方、并与旋转施力套802的内孔壁相抵靠。
63.在本方案中,该护套200、连接轴6、施力握柄4022和连接套401均为塑料件;该连杆3为空心结构、且和摆臂2、定位板4021均为金属件;该第一挂钩总成和第二挂钩总成均为塑料材质的一体成型件。
6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