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遮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
背景技术:
2.汽车室内的遮阳是现在车主夏天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3.现在市面上的遮阳,都是采用遮阳布,遮阳布收拾起来不方便,相当麻烦。而且市面上的遮阳伞通常将车内的电话号码给遮挡住,当碰到挪车等特殊情况时,将无法通过车内的预留号码需要联系车主。
4.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的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
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所述遮阳伞包括:
7.伞杆,所述伞杆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孔;
8.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套设在所述伞杆上,能够沿着所述伞杆运动,且与所述卡接孔相配合;
9.伞骨,所述伞骨一端与所述伞杆顶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接装置转动连接;
10.遮阳布,所述遮阳布固定设置在所述伞骨上,且所述遮阳布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形状相配合;以及
11.号码牌,所述号码牌设置在所述遮阳布朝外的一侧,与所述伞杆和/或所述遮阳布相连,用于显示联系号码。
12.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伞杆为直杆。
13.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伞杆可弯折,所述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能够将伞杆弯折。
14.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伞骨材质为玻璃纤维,包括:
15.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卡接装置上;
16.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在伞杆顶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17.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上;以及
18.拉紧条,所述拉紧条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接杆上。
19.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卡接装置包括:
20.卡接套筒,所述卡接套筒套装在伞骨外侧壁上,且所述卡接套筒内侧壁上设有一
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一安装柱,所述卡接套筒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安装柱相对;
21.压簧,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安装柱上;
22.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且所述卡接块上设有一与安装柱相配合的避空槽;以及
23.按压块,所述按压块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一端露出于开口,且与所述卡接块相接触。
24.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八根。
25.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伞杆偏心设置。
26.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号码牌通过双面胶或魔术贴或缝纫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遮阳布上。
27.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号码牌一端与所述伞杆顶端卡接固定。
28.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号码牌一端设有卡接通孔,所述伞杆顶端穿过所述卡接通孔,所述伞杆上还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伞杆顶端螺纹连接,并将所述号码牌夹紧。
29.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连接件的设计,使得伞杆能够与仪表盘接触,对其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避免伞杆的重力对遮阳布进行拉扯的问题;同时,伞杆上设计有多个卡接孔,在扯开遮阳布的同时,可以通过与不用卡接孔的卡接,实现遮阳布松紧的调节,且遮阳布朝向车外的一侧设置号码牌,可以方便联系车主。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的伞杆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中局部结构剖视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中另一局部结构剖视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中卡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省略遮阳布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省略遮阳布且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设置号码牌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号码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限制。
40.如图1
‑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室内前挡风玻璃、带号码牌的遮阳伞,所述遮阳伞包括:
41.伞杆10,所述伞杆10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孔11;
42.卡接装置20,所述卡接装置20套设在所述伞杆10上,能够沿着所述伞杆10运动,且与所述卡接孔11相配合;
43.伞骨30,所述伞骨30一端与所述伞杆10顶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接装置20转动连接;以及
44.遮阳布40,所述遮阳布40固定设置在所述伞骨30上,且所述遮阳布40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形状相配合;以及
45.号码牌50,所述号码牌50设置在所述遮阳布40朝外的一侧,与所述伞杆10和/或所述遮阳布40相连,用于显示联系号码。
46.具体地,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沿着伞杆10向上推动卡接装置20,将卡接装置20推到卡接孔11位置处,使得卡接装置20与卡接孔11配合,使得伞骨30被撑开,此时,将遮阳布40下端沿着汽车前挡风玻璃和仪表盘连接处放置,遮阳布40上端通过遮阳板和汽车前挡风玻璃夹住,实现遮阳布40的固定。
47.固定完成后,将伞杆10沿着转动连接件12向下弯折,使得伞杆10弯折部分与仪表盘上端面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由于伞杆10悬空,造成遮阳布40被向下拉扯,造成遮阳布40这样不彻底的问题。
48.还需要说明的是,伞杆10上的卡接孔11设计两个,通过卡接装置20与不同卡接孔11卡接,来实现遮阳布40的松紧调节。
49.在本实施例里,号码牌50上预设车主电话号码,再将其固定在遮阳布40朝向车外的一侧,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联系车主时,可通过号码牌50上的电话号码联系车主。
50.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伞杆10为直杆。
51.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伞杆10可弯折,所述伞杆10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件12,所述转动连接件12能够将伞杆10弯折。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伞骨30材质为玻璃纤维,包括:
53.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卡接装置20上;
54.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一端转动连接在伞杆10顶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上;
55.第三连接杆33,第三连接杆33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2另一端上;以及
56.拉紧条34,所述拉紧条34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2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接杆33上。
57.具体地,伞骨30采用玻璃纤维的设计,使得整体质量更轻。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装置20包括:
59.卡接套筒21,所述卡接套筒21套装在伞骨30外侧壁上,且所述卡接套筒21内侧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211,所述环形凹槽211内设有一安装柱212,所述卡接套筒21上设有一开口213,所述开口213与安装柱212相对;
60.压簧22,所述压簧22套装在所述安装柱212上;
61.卡接块23,所述卡接块23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211内,且所述卡接块23上设有一与安装柱212相配合的避空槽231;以及
62.按压块24,所述按压块24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211内,一端露出于开口213,且与所述卡接块23相接触。
63.具体地,本实施例需要撑开时,推动卡接套筒21向上运动,带动伞骨30撑开,最后使得卡接块23与伞杆10上的卡接孔11卡接固定,实现遮阳布40的撑开。
64.当需要收拢遮阳布40时,按压按压块24,按压块24对卡接块23施力,使得卡接块23与卡接孔11分离,在遮阳布40回复力的作用下,将伞骨30向内收拢,同时,通过人为施力,将卡接套筒21向远离卡接孔11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遮阳布40的收拢。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为八根。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伞杆10偏心设置。
67.具体地,伞杆10偏心设计,使得,伞杆10与仪表盘的位置更接近,更方便将伞杆10支撑到仪表盘上。
68.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号码牌50通过双面胶或魔术贴或缝纫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遮阳布40上。
69.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双面胶或魔术贴将号码牌50粘贴在遮阳布40外侧的任何地方,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快捷,且可拆卸更换;也可以通过缝纫的方式将号码牌50缝在遮阳布40上,这样的方式能够更牢的将号码牌50固定在遮阳布40上,避免掉落。
70.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号码牌50一端与所述伞杆10顶端卡接固定。
71.在一些实施例里,所述号码牌50一端设有卡接通孔51,所述伞杆10顶端穿过所述卡接通孔51,所述伞杆10上还设有螺帽13,所述螺帽13与所述伞杆10顶端螺纹连接,并将所述号码牌50夹紧。
72.具体的,号码牌50可以是软质材料,也可以是硬质材料。本实施例还可通过另一种方式将号码牌50固定,即将号码牌50卡接固定在伞杆10顶端,例如通过螺帽13将号码牌50压在下方,拧紧在伞杆10上,从而固定住号码牌50,如果号码牌50为硬质材料,则直接通过螺帽13可以将其固定,如果号码牌50为软质材料,还可在号码牌50的另一端还可以通过双面胶或魔术贴贴在遮阳布40上。
7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连接件12的设计,使得伞杆10能够与仪表盘接触,对其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避免伞杆10的重力对遮阳布40进行拉扯的问题;同时,伞杆10上设计有多个卡接孔11,在扯开遮阳布40的同时,可以通过与不用卡接孔11的卡接,实现遮阳布40松紧的调节,且遮阳布40朝向车外的一侧设置号码牌50,可以方便联系车主。
7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