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新生儿科是由儿科分离、发展出来的独立科室,主要是用来护理刚刚出生的婴儿,而刚刚出生的婴儿在从产房内抱出来后,需要转运到新生儿科进行照顾,然而在转运是如果采用护理病床的话,会显得太大,不符合实际,而如果直接抱过去的话,又不利于婴儿的安全,因此,亟需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采用多种转运方式,方便应对不同的转运距离,同时,有效的保证了婴儿的安全,实用性更强。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架、支撑板和万向轮;固定架底部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固定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侧面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电控箱;
5.它还包含:
6.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设置在固定架的中部,且安装槽上侧四周的凸缘搭设在固定架的上侧;安装槽上侧凸缘的四个角上均开设有定位槽;
7.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为四个,且分别垂直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侧面的四个角上,定位杆活动插设在定位槽的内部;
8.转运槽,所述的转运槽设置有安装槽的内部,且转运槽外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转轴,左右两侧的一号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安装槽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的转运槽为半圆柱状设置;
9.加热丝,所述的加热丝固定设置在安装槽的内底面上;所述的加热丝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
10.导热配重块,所述的转运槽的内底面内部固定嵌设有导热配重块;
11.软垫,所述的软垫固定设置在转运槽的内底面上;
12.滑轨副,所述的滑轨副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槽上侧面的前后两侧;
13.一号固定门架,所述的一号固定门架前后两侧的垂直端下端固定设置在前后两侧的滑轨副的滑块上;
14.二号固定门架,所述的二号固定门架前后两侧的垂直端下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上侧面的前后两侧;
15.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一号固定门架和二号固定门架之间的前后两侧,伸缩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号固定门架和二号固定门架相铰接;
16.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门架和二号固定门架之间,且伸缩架
与防护罩的侧壁相连接;
17.丝杠副,所述的丝杠副通过轴座旋转设置在滑轨副前侧的安装槽上侧面的前侧,且丝杠副上的丝母与前侧滑轨副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的丝杠副上的丝杆的右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手拧。
19.优选地,所述的安装槽内底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弧形滑轨,且互弧形滑轨为球形滑轨,转运槽的底面上相对应固定设置有弧形滑块,弧形滑块滑动架设在弧形滑轨上。
20.优选地,所述的安装槽上侧面凸缘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u”形槽;提手呈“u”形设置,提手的垂直端上端分别活动插设在“u”形槽的内部,提手的上端固定穿设有二号转轴,二号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u”形槽内部的前后两侧壁旋转连接;提手下侧的水平端上固定套设有防滑套;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管卡,提手的垂直端活动夹设在管卡的中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用转运装置,采用多种转运方式,方便应对不同的转运距离,同时,有效的保证了婴儿的安全,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的a

a向剖视图。
24.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固定架1、支撑板2、万向轮3、电控箱4、安装槽5、定位槽6、定位杆7、转运槽8、一号转轴9、加热丝10、导热配重块11、软垫12、滑轨副13、一号固定门架14、二号固定门架15、伸缩架16、防护罩17、丝杠副18、调节手拧19、弧形滑轨20、弧形滑块21、“u”形槽22、提手23、二号转轴24、防滑套25、管卡26。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架1、支撑板2和万向轮3;固定架1底部的四个角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万向轮3,固定架1的中部固定焊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侧面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电控箱4;
29.它还包含:
30.安装槽5,所述的安装槽5设置在固定架1的中部,且安装槽5上侧四周的凸缘搭设在固定架1的上侧;安装槽5上侧凸缘的四个角上均开设有定位槽6;
31.定位杆7,所述的定位杆7为四个,且分别垂直固定焊设在固定架1上侧面的四个角上,定位杆7活动插设在定位槽6的内部,方便对安装槽5的位置进行限位;
32.转运槽8,所述的转运槽8设置有安装槽5的内部,且转运槽8外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转轴9,左右两侧的一号转轴9分别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安装槽5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的转运槽8为半圆柱状设置;
33.加热丝10,所述的加热丝1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安装槽5的内底面上;所述的加热丝10与电控箱4内的电源连接;加热丝10的具体使用型号根据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
34.导热配重块11,所述的转运槽8的内底面内部固定嵌设有导热配重块11,方便保持转运槽8的竖直性;
35.软垫12,所述的软垫12通过胶粘固定设置在转运槽8的内底面上,增加了舒适度;
36.滑轨副13,所述的滑轨副13为两个,且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安装槽5上侧面的前后两侧;
37.一号固定门架14,所述的一号固定门架14前后两侧的垂直端下端固定焊设在前后两侧的滑轨副13的滑块上;
38.二号固定门架15,所述的二号固定门架15前后两侧的垂直端下端固定焊设在安装槽5上侧面的前后两侧;
39.伸缩架16,所述伸缩架16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一号固定门架14和二号固定门架15之间的前后两侧,伸缩架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号固定门架14和二号固定门架15相铰接;
40.防护罩17,所述的防护罩17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门架14和二号固定门架15之间,且伸缩架16与防护罩17的侧壁相连接,防护罩17罩设在转运槽8的上方;
41.丝杠副18,所述的丝杠副18通过轴座旋转设置在滑轨副13前侧的安装槽5上侧面的前侧,且丝杠副18上的丝母与前侧滑轨副13上的滑块固定连接,丝杠副18驱动防护罩17伸缩的主要动力源。
4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杠副18上的丝杆的右端固定焊设有调节手拧19。
4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槽5内底面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弧形滑轨20,且互弧形滑轨20为球形滑轨,转运槽8的底面上通过螺栓相对应固定设置有弧形滑块21,弧形滑块21滑动架设在弧形滑轨20上,对转运槽8在安装槽5内的相对转动进行限位和导向。
4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槽5上侧面凸缘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u”形槽22;提手23呈“u”形设置,提手23的垂直端上端分别活动插设在“u”形槽22的内部,提手23的上端固定焊接穿设有二号转轴24,二号转轴24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u”形槽22内部的前后两侧壁旋转连接;提手23下侧的水平端上通过胶粘固定套设有防滑套25;固定架1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固定焊设有管卡26,管卡26采用的是弹性钢材,提手23的垂直端活动夹设在管卡26的中部,对提手23的位置进行限制。
4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新生儿包裹后放置在转运槽8的内部,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打开加热丝10,通过电控箱4对加热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导热配重块11对加热丝10发出的热量进行传导,同时,由于导热配重块11的配重作用以及新生儿的体重作用,使得安装槽5在晃动的过程中始终尽量保持竖直的状态,安装槽5晃动,转运槽8通过弧形滑块21
在弧形滑轨20上进行前后向运动;在进行远距离转运时,通过转动调节手拧19,带动一号固定门架14在滑轨副13上向左运动,伸缩架16伸长,防护罩17罩设在转运槽8的上侧;通过万向轮3带动固定架1进行移动,便于对转运槽8进行长距离转运;当进行短距离运输时,转运槽8加热后,将加热丝10与电控箱4断开,通过提手23将安装槽5从固定架1上取下,直接通过安装槽5和转运槽8进行转运即可。
4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47.1、新生儿放置在转运槽8的内部,能够通过固定架1和万向轮3进行转运,亦可通过安装槽5带动转运槽8进行移动,采用多种转运方式,方便应对不同的转运距离;
48.2、通过防护罩17对转运槽8的上侧进行防护,同时,应对低温天气,通过加热丝10进行加热,增加了环境温度的舒适感。
4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03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