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罗拉单元开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罗拉单元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2.针织横机的牵拉和卷取过程,就是通过上罗拉与下罗拉单元,将形成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中牵引出来,常规的下罗拉单元驱动牵拉织物时,一般需要靠两个下罗拉单元之间啮合的紧密性控制牵引织物的拉力,因此下罗拉单元的开合位置需要适配牵引不同织物所需的拉力,针对不同织物所需的拉力,在对下罗拉单元开合间隙调整时,目前的开合调节机构较为复杂,不能及时有效的对下罗拉单元进行调整,降低了横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脑横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下罗拉单元开合机构,其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调节性能稳定,而且调节快捷方便,能够有效对下罗拉单元的开合进行控制,适应调节不同织物的下拉力,提升了下罗拉单元机构的实用性。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下罗拉单元开合机构,包括
6.车壁单元,该车壁单元之间横设有互相平行的下罗拉单元;
7.开合调控单元,该开合调控单元包括分设在下罗拉单元两端的主动调节单元和从动调节单元,所述主动调节单元的起始端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调节单元的末端与对应位置的下罗拉单元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前端轴接有偏心轮;
8.所述主动调节单元还包括开合拉杆,所述开合拉杆的起始端连接在偏心轮上,开合拉杆的末端轴接有右摆块,所述右摆块上铰接有与下罗拉单元底端连接的松紧调节杆,所述右摆块底端轴接有与从动调节单元配合连接的传动轴。
9.作为优选:所述松紧调节杆包括关节正牙、关节调节杆以及关节反牙,所述关节正牙和关节反牙分别螺接在关节调节杆的两端,所述关节调节杆上分设有两个并紧螺母以及一个调节螺母,所述并紧螺母分别抵压在关节正牙和关节反牙的外端口上。
10.作为优选:所述右摆块包括摆块本体,所述摆块本体上端开设有便于开合拉杆尾端及关节正牙头部活动的配合空腔,所述摆块本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配合孔以及第二配合孔,所述摆块本体上通过间隔螺钉穿过第一配合孔固定开合拉杆尾端,所述摆块本体通过间隔螺钉穿过第二配合孔固定关节正牙头部,所述摆块本体上还开设有便于传动轴穿过的装配轴孔。
11.作为优选:所述从动调节单元包括轴接在传动轴上的左摆块,所述左摆块上铰接有与松紧调节杆结构相同的松紧调节杆二,所述松紧调节杆二尾端连接有对应位置的下罗拉单元。
12.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装配轴孔,且端部通过轴接一轴承分别定位在车壁单元上。
13.作为优选:所述下罗拉单元包括连接在车壁单元上的驱动源、与驱动源连接的主动齿、与主动齿啮合连接的被动齿一、分别与被动齿一啮接的被动齿二和被动齿三以及与被动齿二啮接的被动齿四,所述被动齿三啮接有与下罗拉轴一轴接的转动齿一,所述被动齿四啮接有与下罗拉轴二轴接的转动齿二,所述被动齿一、被动齿三以及转动齿一集成在摆块一内,所述被动齿二、被动齿四以及转动齿二集成在摆块二内。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罗拉单元两端设计的开合调控单元,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调节性能稳定,而且调节快捷方便,能够有效对下罗拉单元的开合进行控制,适应调节不同织物的下拉力,提升了下罗拉单元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调控单元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调控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动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罗拉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摆块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车壁单元;2、下罗拉单元;3、开合调控单元;20、驱动源;21、主动齿;22、被动齿一;23、被动齿二;24、被动齿三;25、被动齿四;26、转动齿一;27、转动齿二;28、摆块一;29、摆块二;200、下罗拉轴一;201、下罗拉轴二;30、主动调节单元;31、从动调节单元;300、减速电机;301、电机架;302、偏心轮;303、开合拉杆;304、右摆块;305、松紧调节杆;306、传动轴;310、左摆块;311、松紧调节杆二;3040、摆块本体;3041、配合空腔;3042、装配轴孔;3043、第一配合孔;3044、第二配合孔;3050、关节正牙;3051、关节调节杆;3052、关节反牙;3053、并紧螺母;3054、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下罗拉单元开合机构,包括
24.车壁单元1,该车壁单元1之间横设有互相平行的下罗拉单元2;
25.开合调控单元3,该开合调控单元3包括分设在下罗拉单元2两端的主动调节单元30和从动调节单元31,所述主动调节单元30的起始端与减速电机300连接,所述主动调节单元30的末端与对应位置的下罗拉单元2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00前端轴接有偏心轮302;
26.所述主动调节单元30还包括开合拉杆303,所述开合拉杆303的起始端连接在偏心轮302上,开合拉杆303的末端轴接有右摆块304,所述右摆块304上铰接有与下罗拉单元2底端连接的松紧调节杆305,所述右摆块304底端轴接有与从动调节单元31配合连接的传动轴306;
27.所述开合调控单元3通过分为主动调节单元30和从动调节单元31分设在下罗拉单元2的两端,共同对下罗拉单元2实现开合距离的调节,所述减速电机300通过一电机架301被安装定位在车壁单元1上,同时电机架301与车壁单元1之间形成有便于开合拉杆303动作的空腔,避免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涉,进而减速电机300启动时,会通过传动轴306驱动偏心轮
302转动,同时开合拉杆303会配合偏心轮302的左右动作,拉动右摆块304动作,经过传动轴306的传动使得从动调节单元31实现与上述同步的调节动作,所述右摆块304在动作时能够在松紧调节杆305的拉动下,驱动下罗拉轴动作,实现稳定的开合动作,提升了下罗拉开合调控的使用性能;
28.本设计结构合理,调节性能稳定,而且调节快捷方便,能够有效对下罗拉单元2的开合进行控制,适应调节不同织物的下拉力,提升了下罗拉单元2机构的实用性。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松紧调节杆305包括关节正牙3050、关节调节杆3051以及关节反牙3052,所述关节正牙3050和关节反牙3052分别螺接在关节调节杆3051的两端,所述关节调节杆3051上分设有两个并紧螺母3053以及一个调节螺母3054,所述并紧螺母3053分别抵压在关节正牙3050和关节反牙3052的外端口上;
30.所述关节正牙3050头部铰接在右摆块304上,同时尾部有内螺纹,便于关节调节杆3051的螺接,关节反牙3052头部轴接在摆块二29的底端,便于拉动下罗拉单元2产生开合动作,所述关节调节杆3051上的并紧螺母3053分别抵压在关节正牙3050尾端和关节反压的尾端,从而限定下罗拉调节的开合距离;
31.当需要增加下罗拉单元2之间的开合距离时,通过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3054,从而带动关节调节杆3051同步转动,使得两个并紧螺母3053分别送开对关节正牙3050尾端和关节反压的尾端的抵压力,在关节调节杆3051继续转动时会加长松紧调节杆305的整体长度,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再将并紧螺母3053分别拧紧抵压在关节正牙3050尾端和关节反牙3052的尾端,从而加长了关节调节杆3051的调节长度,使得下罗拉单元2之间的开合距离得到有效加长;需要缩短下罗拉单元2之间的开合距离时,先松开并紧螺母3053,进而再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母3054,从而使得关节调节杆3051的两端螺入关节正牙3050和关节反牙3052,螺入合适长短后,再次将并紧螺母3053螺紧在关节正牙3050尾端和关节反牙3052尾端上,限定此时下罗拉单元2的开合距离。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右摆块304包括摆块本体3040,所述摆块本体3040上端开设有便于开合拉杆303尾端及关节正牙3050头部活动的配合空腔3041,所述摆块本体3040的两侧设有第一配合孔3043以及第二配合孔3044,所述摆块本体3040上通过间隔螺钉穿过第一配合孔3043固定开合拉杆303尾端,所述摆块本体3040通过间隔螺钉穿过第二配合孔3044固定关节正牙3050头部,所述摆块本体3040上还开设有便于传动轴306穿过的装配轴孔3042;
33.所述摆块本体3040上的配合空腔3041,使得开合拉杆303的尾端利用间隔螺钉铰接在配合空腔3041中,同时关节正牙3050头部也通过间隔螺钉连接在配合空腔3041中,从而满足开合拉杆303与关节正牙3050的活动区域要求,使得开合拉杆303在动作时,能够拉动活动块实现传动轴306传动及松紧调节杆305联动的目的。
34.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调节单元31包括轴接在传动轴306上的左摆块310,所述左摆块310上铰接有与松紧调节杆305结构相同的松紧调节杆二311,所述松紧调节杆二311尾端连接有对应位置的下罗拉单元2;
35.所述左摆块310与传动轴306连接,同时其上端与松紧调节杆二311铰接,便于实现下罗拉单元2两端的同步调节,在经过传动轴306传动时,左摆块310动作,经过松紧调节杆二311的传动,从而拉动下罗拉单元2另一端同步开合动作,提升了下罗拉单元2调节的同步性。
36.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306的两端分别穿过装配轴孔3042,且端部通过轴接一轴承分别定位在车壁单元1上;
37.所述传动轴306两端穿过轴孔后,利用端部的轴承定位在车壁单元1上,从而在满足对传动轴306定位的同时,保证传动轴306的正常传动,所述传动轴306与装配轴孔3042的连接位置上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有滑块,所述滑块同时会卡入装配轴孔3042内定位,提升传动轴306联动的可靠性。
38.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罗拉单元2包括连接在车壁单元1上的驱动源20、与驱动源20连接的主动齿21、与主动齿21啮合连接的被动齿一22、分别与被动齿一22啮接的被动齿二23和被动齿三24以及与被动齿二23啮接的被动齿四25,所述被动齿三24啮接有与下罗拉轴一200轴接的转动齿一26,所述被动齿四25啮接有与下罗拉轴二201轴接的转动齿二27,所述被动齿一22、被动齿三24以及转动齿一26集成在摆块一28内,所述被动齿二23、被动齿四25以及转动齿二27集成在摆块二29内;所述被动齿一22、被动齿二23、被动齿三24、被动齿四25、转动齿一26以及转动齿二27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啮合,而且被动齿一22和被动齿三24分别通过穿轴定位,所述穿轴上轴接有轴承,被动齿二23、被动齿四25通过一轴销分别与摆块一28和摆块二29连接定位,保证下罗拉轴传动运行的合理性;
39.在需要下罗拉单元2转动时,启动驱动源20,驱动源20驱动主动齿21传动,传动至被动齿一22,被动齿一22分别传动至被动齿二23和被动齿四25,在经被动齿二23传动至被动齿三24后,被动齿三24经过与转动齿一26啮接,从而驱动下罗拉轴一200转动,同时在被动齿二23的传动至被动齿三24时,被动齿三24经过被动齿四25与转动齿二27啮接,从而驱动平行的下罗拉轴二201反向转动,使得平行的下罗拉轴一200和下罗拉轴二201之间产生向内侧的下拉力,便于对织物实现下拉过程;在下罗拉转动过程中,也可以对下罗拉的开合距离进行调整,在调整距离时,通过松紧调节杆305拉动摆块二29底端时,摆块二29上端向摆块一28靠近,同时被动齿二23会抵压被动齿一22,从而缩小下罗拉轴之间的开合距离,反之则可以增大下罗拉轴之间的开合距离。
4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所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02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