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停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停车场也慢慢进入到了智能化阶段。现有的智能化停车厂,客户将汽车停放在支撑台上,车辆信息录入系统后,机器人运输车将支撑台连通汽车运输到停车场位置,十分的方便。但是,众所周知的,停车场面积紧张,车辆过多,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间停放更多的车辆,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可控制机器人运输车紧挨着上一辆汽车停放,而不是分车位停放,因智能停车场内汽车的移动无需司机驾驶,故而相邻的汽车间不需要留下间隙。由于每个人的驾驶技术不同,在智能化停车场内,车辆驾驶到支撑台上所处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故而需要在支撑台两侧预留更多的空间以便于每个司机都能顺利停放到支撑台上,这部分空间无疑是很浪费的。同样的,由于车辆宽度不同,支撑台需要按照现有的车辆最大的宽度来设计,当停放宽度较小的车辆时,也导致了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以便于智能化停车场内运作时,调整汽车停放于支撑台后,支撑台的宽度与车型适配,减少空间的浪费,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降低智能化停车场的运营成本,提高收益。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包括:
5.顶撑机构,用于支撑汽车,其支撑面宽度可调;
6.伸缩机构,用于可伸缩的支撑所述顶撑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对顶撑机构的支撑长度可调;
7.联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伸缩机构上并与所述顶撑机构连接,用于调节伸缩机构对顶撑机构的支撑长度以改变顶撑机构对汽车的支撑面宽度;
8.动力机构,安装在伸缩机构上且与联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联动机构。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技术中,汽车停放于顶撑机构之上等待机器人运输来转运的过程中,通过联动机构驱动伸缩机构进行收缩,伸缩机构对顶撑机构的支撑尺寸降低;顶撑机构位于汽车两侧的部分不在受到支撑而结构改变,进而导致顶撑机构的支撑面宽度降低,以便于使用合理的空间来停放车辆,提高了运营的收益和空间利用率。
11.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连接板、两块平行布置的伸缩板以及连接在两块所述伸缩板的相对内壁上呈平行布置的多套伸缩构件;所述连接板位于两块伸缩板之间;
12.所述伸缩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端面的支撑块;
13.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开设有两端敞口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根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伸缩板上;所述顶撑机构铺设在多套伸缩构件
上;所述顶撑机构收敛于两端的伸缩板内;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伸缩板内;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联动机构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板和顶撑机构连接;当联动机构驱动伸缩板靠近连接板的同时,联动机构驱动顶撑机构的两端分别收敛在两块伸缩板内。
14.优选地,所述顶撑机构包括正多边形收敛杆以及顶撑条;
15.所述伸缩板面向支撑块的一面上开设有长条安置槽;所述正多边形收敛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长条安置槽的两端内壁上;
16.所述顶撑条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所述顶撑条之间铰接,位于两侧的所述顶撑条绕过所述两块伸缩板内正多边形收敛杆的上端面后与正多边形收敛杆固定连接;所述正多边形收敛杆与联动机构连接,联动机构用于驱动正多边形收敛杆转动。
17.优选地,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滑杆上均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顶撑条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条滑动配合的限位槽。
18.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两套分别设置在两块伸缩板内的联动构件;
19.所述联动构件包括旋转杆和回旋轴;
20.两块所述伸缩板面对支撑块的一面上均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的底部开设有联动孔;所述旋转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旋转杆的端部分别同轴线固定连接有联动轴承;两个所述联动轴承分别与两侧的联动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联动槽内;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回旋轴连接,所述回旋轴的轴线和旋转杆的轴线相垂直;回旋轴和旋转杆的外周壁设有相互啮合的倾斜轮齿;
21.所述连接板面向伸缩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旋转杆远离联动轴承的一端与同侧的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22.优选地,所述联动构件还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
23.伸缩板上开设有连通联动槽和长条安置槽的联动通道;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套接在正多边形收敛杆上,所述第二链轮套接在回旋轴上;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回旋轴同轴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的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的左视图(部分剖切);
26.图3为图1的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的俯视图(含顶撑机构);
27.图4为图1的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的俯视图(不含顶撑机构);
28.图5为图1的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的顶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30.1、顶撑机构;11、正多边形收敛杆;12、顶撑条;121、限位槽;
31.2、伸缩机构;21、连接板;211、连接孔;22、伸缩板;221、长条安置槽;222、联动槽;223、联动孔;23、伸缩构件;231、支撑块;231a、滑槽;232、滑杆;233、限位条;
32.3、联动机构;31、联动构件;311、旋转杆;312、回旋轴;313、联动轴承;314、第一链轮;315、第二链轮;
33.4、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参见图1至图5,一种大小可调的智能停车装置,包括:顶撑机构1,用于支撑汽车,其支撑面宽度可调。伸缩机构2,用于可伸缩的支撑顶撑机构1,伸缩机构2对顶撑机构1的支撑长度可调。联动机构3,安装在伸缩机构2上并与顶撑机构1连接,用于调节伸缩机构2对顶撑机构1的支撑长度以改变顶撑机构1对汽车的支撑面宽度。
36.动力机构4,安装在伸缩机构2上且与联动机构3连接,用于驱动联动机构3。伸缩机构2两端安装有接入系统的传感器,当汽车驾驶到伸缩机构2上时,也同时位于两个传感器之间,传感器检测到与车辆的距离后将距离数据导入系统中,系统控制动力机构4运动进而使得联动机构3运动驱动伸缩机构2进行伸缩,此时,伸缩机构2对顶撑机构1形成支撑的部分长度改变,顶撑机构1结构跟随发生变动实现支撑面宽度发生改变。该过程中,两个传感器距离汽车的位置达到设定值后,装置停止运动。此外,也可以不使用传感器,而通过人为开动动力机构4运动来驱动整个装置运动。
37.具体的,伸缩机构2包括连接板21、两块平行布置的伸缩板22以及连接在两块伸缩板22的相对内壁上呈平行布置的多套伸缩构件23;连接板21位于两块伸缩板22之间。伸缩构件23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1上端面的支撑块231。
38.支撑块23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端敞口的滑槽231a;滑槽231a内滑动安装有两根滑杆232;两个滑杆23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伸缩板22上;顶撑机构1铺设在多套伸缩构件23上;顶撑机构1收敛于两端的伸缩板22内;动力机构4安装在伸缩板22内;联动机构3的一端与动力机构4连接,联动机构3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板21和顶撑机构1连接;当联动机构3驱动伸缩板22靠近连接板21的同时,联动机构3驱动顶撑机构1的两端分别收敛在两块伸缩板22内。
39.滑槽231a的两内壁上分别连接有滑轨;滑杆232的两侧对应滑轨位置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轨道槽。使得滑杆232不会沿滑槽231a的上方脱离槽,装置运行稳定。
40.动力机构4驱动联动机构3实现伸缩板22靠近连接板21,滑杆232沿滑槽231a内滑动的同时对其上的顶撑机构1实现支撑;顶撑机构1两侧在联动机构3的驱动下收敛在伸缩板22内;连接板21作为主要支撑放置在地面的凸台上以便于后续机器人运输车顶升运走。
41.此外,顶撑机构1包括正多边形收敛杆11以及顶撑条12。伸缩板22面向支撑块231的一面上开设有长条安置槽221;正多边形收敛杆1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长条安置槽221的两端内壁上。
42.顶撑条12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顶撑条12之间铰接,位于两侧的顶撑条12绕过两块伸缩板22内正多边形收敛杆11的上端面后与正多边形收敛杆11固定连接;正多边形收敛杆11与联动机构3连接,联动机构3用于驱动正多边形收敛杆11转动。
43.当伸缩板22靠近连接板21时,联动机构3带动正多边形收敛杆11转动,对顶撑条12进行收敛,正多边形收敛杆11的转动角度小于360度。
44.正多边形收敛杆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同轴线的轴承,长条安置槽221的两端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安置孔;连接在正多边形收敛杆11上的轴承外壁分别与两侧的安置孔的内壁
固定连接。
45.正多边形收敛杆11的单侧面与顶撑条12适配且贴合。
46.还有,支撑块231和滑杆232上均连接有限位条233;顶撑条12上均设有与限位条233滑动配合的限位槽121。
47.限位条233和限位槽121的设置可以防止顶撑条12在伸缩构件23上窜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48.进一步的,联动机构3包括两套分别设置在两块伸缩板22内的联动构件31。联动构件31包括旋转杆311和回旋轴312。两块伸缩板22面对支撑块231的一面上均开设有联动槽222;联动槽222的底部开设有联动孔223;旋转杆311设置有两根;两根旋转杆311的端部分别同轴线固定连接有联动轴承313;两个联动轴承313分别与两侧的联动孔223内壁固定连接;动力机构4安装在联动槽222内;动力机构4与回旋轴312连接,回旋轴312的轴线和旋转杆311的轴线相垂直;回旋轴312和旋转杆311的外周壁设有相互啮合的倾斜轮齿。
49.连接板21面向伸缩板22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211;旋转杆311远离联动轴承313的一端与同侧的连接孔211螺纹连接。
50.动力机构4驱动回旋轴312旋转带动旋转杆311旋转,使得伸缩板22靠近连接板21。与此同时,被联动机构3驱动的正多边形收敛杆11旋转带动顶撑条12运动进行顶撑条12的收敛。
51.而且,联动构件31还包括第一链轮314和第二链轮315。伸缩板22上开设有连通联动槽222和长条安置槽221的联动通道;第一链轮314固定套接在正多边形收敛杆11上,第二链轮315套接在回旋轴312上;第一链轮314和第二链轮315通过链条连接;动力机构4为电机;电机的转轴与回旋轴312同轴线固定连接。
52.电机带动回旋轴312旋转,回旋轴312相继带动旋转杆311和正多边形收敛杆11旋转使得整个装置在缩短宽度时,顶撑条12得以同步收敛,伸缩板22在此时是悬空的,连接板21放置在地面的凸台上起支撑作用。
5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00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