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肩关节主要由肱骨和肩胛骨构成,肱骨近端像一个球状,而肩胛骨与肱骨头相接触的部位是肩胛盂,肩胛盂很浅,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肩关节,周围有韧带、肌腱等组织包绕,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肩周炎,从名字上理解,就是肩关节周围发生炎症,具体说,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损伤,在肩周炎治疗时需要用到康复装置进行辅助治疗,但是在现有的装置中,1、现有的上肢康复装置不能对高度进行稳定调节,从而使装置的实用性不高,2、现有的上肢康复装置不能对上肢的抬升进行康复训练,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上端左部与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且两个调节装置上部共同穿插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调节装置之间共同螺纹穿插连接有训练装置,所述固定板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调节装置之间共同套接有皮带,所述底座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装置,所述承重装置内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加重板,两个所述连接座均与承重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座上部均穿插连接有引线。
6.优选的,所述训练装置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前部活动贯穿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左部外表与右部外表面均穿插连接有防滑柱和连接环,所述防滑柱位于连接环的前方,所述升降杆与两个调节装置螺纹连接在一起。
7.优选的,所述承重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左箱壁和右箱壁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箱下端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板,所述固定箱上端左部与上端右部均开有穿槽,且两个穿槽前槽壁与后槽壁之间共同活动穿插连接有两个滑轮,所述固定箱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8.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右端中部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下槽壁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上端中部轴承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部外表面固定穿插连接有连接轮,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9.优选的,所述螺杆与升降杆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杆上部与固定板贯穿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引线远离两个连接座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穿槽并分别与两个连接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引线均位于两滑轮之间,两个所述连接座均与固定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连接架上端中部并与左部的螺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
13.1、启动电机,使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的螺杆转动,从而使连接轮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连接轮转动,另一个连接轮带动另一个螺杆转动,使升降杆上下位移,从而可通过使用者的身高调节训练装置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使用者双手抬升握住两个防滑柱,通过防滑柱拉动活动架,使活动架在固定杆内向前转动,使两个连接环跟随活动架位移,使两个引线分别通过连接座拉动固定框,使固定框带动承重板在固定箱内向上滑动,使用者卸力,使得承重板因重力原因向下位移,依此反复动作则可做上肢的抬升训练。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的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的承重装置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的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调节装置;3、固定板;4、训练装置;5、连接架;6、电机;7、皮带;8、承重装置;9、加重板;10、连接座;11、引线;41、升降杆;42、固定杆;43、活动架;44、防滑柱;45、连接环;81、固定箱;82、承重板;83、固定框;84、凹槽;85、弹簧板;86、穿槽;87、滑轮;21、支撑杆;22、连接槽;23、垫块;24、螺杆;25、连接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

5所示,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和连接座10,连接座10共设置有两个,底座1上端左部与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2,且两个调节装置2上部共同穿插连接有固定板3,调节装置2之间共同螺纹穿插连接有训练装置4,固定板3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连接架5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6,两个调节装置2之间共同套接有皮带7,底座1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装置8,承重装置8内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加重板9,两个连接座10均与承重装置8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座10上部均穿插连接有引线11。
25.训练装置4包括升降杆41,升降杆4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2,固定杆42的左端前部活动贯穿连接有活动架43,活动架43左部外表与右部外表面均穿插连接有防滑柱44和连接环45,防滑柱44位于连接环45的前方,升降杆41与两个调节装置2螺纹连接在一起;承重装置8包括固定箱81,固定箱81内左箱壁和右箱壁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承重板82,通过设置承重板82,从而便于加重板9的放置,承重板8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3,固定箱81下端中部开有凹槽84,凹槽84内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板85,通过设置弹簧板85,从而对承重板82进行缓冲,固定箱81上端左部与上端右部均开有穿槽86,通过设置穿槽86,从而便于引线11与连接座10连接,且两个穿槽86前槽壁与后槽壁之间共同活动穿插连接有两个滑轮87,固定箱81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调节装置2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杆21右端中部开有连接槽22,连接槽22内下槽壁固定连接有垫块23,垫块23上端中部轴承连接有螺杆24,螺杆24上部外表面固定穿插连接有连接轮25,支撑杆21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杆24与升降杆41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螺杆24在转动时带动升降杆41位移,螺杆24上部与固定板3贯穿连接在一起,支撑杆21上端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引线11远离两个连接座10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穿槽86并分别与两个连接环45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引线11,从而拉动固定框83做上肢的康复训练,引线11均位于两滑轮87之间,通过设置滑轮87,从而表面引线11因长时间摩擦导致断裂,两个连接座10均与固定框83固定连接在一起,电机6输出端贯穿连接架5上端中部并与左部的螺杆24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带动螺杆24转动。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通过根据患者的承受范围将对应的加重板9放置于承重板82的上端,启动电机6,使电机6的输出端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螺杆24转动,使与螺杆24穿插连接的连接轮25转动,从而使连接轮25通过皮带7带动另一个连接轮25转动,另一个连接轮25带动另一个螺杆24转动,使升降杆41上下位移,从而可通过使用者的身高调节训练装置4的高度,使用者双手抬升握住两个防滑柱44,通过防滑柱44拉动活动架43,使活动架43在固定杆42内向前转动,从而使两个连接环45跟随活动架43位移,两个连接环45分别带动两个引线11移动,两个引线11分别通过连接座10拉动固定框83,使固定框8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承重板82在固定箱81内向上滑动,使用者卸力,使得承重板82因重力原因向下位移,承重板82下端接触弹簧板85,并通过弹簧板85进行缓冲。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00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