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散热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散热工具。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例如芯片设备或显卡设备等,在工作时通常需要进行散热以保证正常运行。在散热方式中,由于液冷散热相较传统的风冷散热具有散热均匀、散热效率高和对环境要求低的特点,因此,新型的液冷散热技术逐渐兴起。一种常见的液冷散热方式是将液冷电子设备浸没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中,这样在冷却液流过液冷电子设备内部时,利用冷却液与液冷电子设备内部发热元件之间的温度差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3.现有技术中,液冷电子设备在出货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保证质量;即,需要将液冷电子设备浸没在上述循环流动的冷却液中,这样在液冷散热的基础上对该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性能测试。
4.然而,发现,液冷电子设备在出厂前进行上述性能测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处理才能打包运输,否则残留的冷却液会对液冷电子设备的包装运输和后续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也就是说,液冷电子设备在进行出厂前的性能测试时,现有的为了保证液冷电子设备的散热而将其浸没在冷却液中的方式增加了冷却液的清洗处理环节,该清洗处理过程较复杂进而造成使用不便;并且,液冷电子设备在利用液冷散热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搭建一套液冷散热系统,而搭建液冷散热系统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并布置相关设备和管路,需要不少的投入,并且需要专业人员定期维护,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散热工具,该散热工具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组件,其中,该散热组件包括两端开口的安装壳体和散热风扇,安装壳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液冷电子设备,安装壳体的第二端安装有上述的散热风扇,并且该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或背向液冷电子设备的散热通道设置;这样,通过在液冷电子设备至少一端设置上述的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通过散热风扇能够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风冷散热,从而能够保证液冷电子设备在正常的散热情况下进行性能测试。
6.也就是说,针对液冷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液冷电子设备供冷却液流过的散热通道至少一端设置散热风扇,从而在保证液冷电子设备散热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避免了使用冷却液的液冷散热方式,由于未使用冷却液,解决了因使用冷却液的散热方式导致的冷却液清洗处理过程较复杂、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液冷电子设备的测试效率和出厂效率。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散热工具,所述散热工具
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8.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沿第一方向呈两端开口设置;
9.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一端;
10.其中,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于液冷电子设备的一端,所述液冷电子设备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两端的散热通道;
11.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或背向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以使所述散热组件对所述液冷电子设备进行风冷散热。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工具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其中,
13.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液冷电子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所述散热通道设置;
14.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壳体和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安装壳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液冷电子设备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背向所述散热通道设置。
15.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壳体第二端的内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抵接所述液冷电子设备的端部。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分别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一对第二侧壁,其中,所述限位板固定装设于一对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
17.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壳体第二端的内壁还设有密封垫。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设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呈周向布置。
20.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壳体第二端的外壁设有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用于与所述液冷电子设备的连接孔拆卸连接。
21.在一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
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散热工具,该散热工具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组件,其中,该散热组件包括两端开口的安装壳体和散热风扇,安装壳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液冷电子设备,安装壳体的第二端安装有上述的散热风扇,并且该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或背向液冷电子设备的散热通道设置;这样,通过在液冷电子设备至少一端设置上述的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通过散热风扇能够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风冷散热,从而能够保证液冷电子设备在正常的散热情况下进行性能测试。
24.也就是说,针对液冷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液冷电子设备供冷却液流过的散热通道至少一端设置散热风扇,从而在保证液冷电子设备散热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避免了使用冷却液的液冷散热方式,由于未使用冷却液,解决了因使用冷却液的散热方式导致的冷却液清洗处理过程较复杂、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液冷电子设备的测试效率和出厂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液冷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电子设备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附图标记:
[0031]1‑
安装壳体,2

散热风扇,3

液冷电子设备,4

出线孔,
[0032]
10

第一散热组件,11

第一安装壳体,12

第一散热风扇,13

第一限位板,14

第一密封垫,15

第一连接卡扣,
[0033]
20

第二散热组件,21

第二安装壳体,22

第二散热风扇,23

第二限位板,24

第二密封垫,25

第二连接卡扣,
[0034]
x

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0036]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散热工具,该散热工具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壳体1和散热风扇2;其中,安装壳体1沿第一方向(图1中x方向)呈两端开口设置;散热风扇2安装于安装壳体1的第一端;安装壳体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于液冷电子设备3的一端,液冷电子设备3具有沿第一方向贯通两端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风扇2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或背向该散热通道设置,以使散热组件对液冷电子设备3进行风冷散热。
[0037]
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所说的液冷电子设备为一种适用于液冷散热方式的电子设备,液冷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需要浸没在冷却液中,冷却液沿流动方向不断的循环流动,并且冷却液与液冷电子设备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液冷电子设备散热。通常来说,液冷电子设备具有沿第一方向贯通两端的散热通道,然后冷却液可以通过此散热通道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液冷散热。
[0038]
本实施例的散热工具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用于安装在液冷电子设备对应散热通道的一端;具体的,该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壳体和散热风扇,安装壳体沿第一方向呈四周封闭两端开口状设置,安装壳体的截面呈例如方形,然后,散热风扇安装在安装壳体的第一端,安装壳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在液冷电子设备的一端;并且,该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或背向液冷电子设备的散热通道,这样,方便理解的,安装在液冷电子设备一端的散热组件通过散热风扇带动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朝着一个方向流动,即可对液冷电子设备进行风冷散热,从而,在该风冷散热的情况下可实现对液冷电子设备的性能测试。即,相对
采用液冷散热的方式,避免了冷却液对液冷电子设备的浸没,从而也就避免了对冷却液的清洗环节,提高了液冷电子设备性能测试的效率和出厂效率。
[0039]
更具体的,该散热风扇例如具有一个旋转轴,旋转轴沿着第一方向设置,若干叶片绕着旋转轴转动从而使得出风方向沿着第一方向;然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为双向,该出风方向为朝向或背向散热通道设置,结合图1,即,该出风方向为朝向左下方或朝向右上方设置;能够理解的,上述两种出风方向均可实现对液冷电子设备的风冷散热。
[0040]
也就是说,一方面,该安装壳体可安装在液冷电子设备沿着散热通道方向的任意一端,另一方面,该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可以是朝着散热通道设置,或者为背向散热通道设置。
[0041]
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壳体的第二端与液冷电子设备的一端之间的连接应为一种方便拆卸的快拆结构。
[0042]
本实施例中,该散热风扇可以具体包括例如两个风扇,或者其它数量的风扇;此外,两个或多个的风扇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同一平面设置,也可以是沿着第一方向呈层叠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043]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散热工具包括第一散热组件10和第二散热组件20,其中,第一散热组件10包括第一安装壳体11和第一散热风扇12,第一安装壳体11的第二端连接于液冷电子设备3的第一端,第一散热风扇12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散热通道设置;第二散热组件20包括第二安装壳体21和第二散热风扇22,第二安装壳体21的第二端连接于液冷电子设备3的第二端,第二散热风扇22的出风方向为背向散热通道设置。
[0044]
请结合图2,该散热工具包括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然后,两个散热组件分别安装在液冷电子设备的两端,即,第一散热组件中第一安装壳体的第二端连接在液冷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第二散热组件中第二安装壳体的第二端连接在液冷电子设备的第二端;然后,第一安装壳体的第一端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该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散热通道,第二安装壳体的第一端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该第二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背向散热通道。
[0045]
换句话说,对于液冷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在其两端分别安装两个散热组件,其中一个为进风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另一个为出风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并且,两个散热组件中两个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为朝向同一个方向,这样,两个散热组件对于液冷电子设备构成一种叠加结构,实现对液冷电子设备的风冷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0046]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壳体1第二端的内壁设有限位板,该限位板用于抵接液冷电子设备3的端部。
[0047]
本实施例中,该限位板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内壁,该限位板用于抵接在液冷电子设备的端部;具体的,安装壳体包括分别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一对第二侧壁,其中,限位板固定装设于一对第一侧壁的内壁。
[0048]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壳体1第二端的内壁还设有密封垫,该密封垫用于在安装壳体1与液冷电子设备3之间填充间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漏风。
[0049]
具体的,一方面,密封垫可以设于一对第二侧壁的内壁;或者,该密封垫相对第一方向呈周向布置。
[0050]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壳体1第二端的外壁设有连接卡扣,该连接卡扣用于
与液冷电子设备3的连接孔(图中未示出)拆卸连接。
[0051]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壳体第二端的外壁还设有连接卡扣,该连接卡扣用于连接在液冷电子设备的连接孔上,从而实现安装壳体与液冷电子设备的可拆卸连接。
[0052]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安装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4,该出线孔4可以用于液冷电子设备3上的线缆进出。
[0053]
具体的,结合图2,上述实施例中,当在液冷电子设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时,根据实际需要,该出线孔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散热组件上,或者在两个散热组件上均设置出线孔。
[0054]
具体的,请结合图3、4,图3为第一散热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散热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中,当在液冷电子设备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组件10和第二散热组件20时,在第一安装壳体1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板13和第一密封垫14,在第一安装壳体11的外壁设有第一连接卡扣15,然后,在第二安装壳体21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板23和第二密封垫24,在第二安装壳体21的外壁设有第二连接卡扣25。此外,该出线孔4可设置在其中一个散热组件的安装壳体上,例如参看图2和4,在第二散热组件的第二安装壳体上设置出线孔;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单独在第一散热组件的第一安装壳体上设置出线孔,或者,在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上同时设置上述的出线孔。
[0055]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0056]
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

包括



包含



具有

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

包括但不限于

,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







指词汇

和/或

,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

诸如

指词组

诸如但不限于

,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0057]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0058]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0059]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2000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