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环保的要求,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针对不同的水质,所采用的设备也不尽相同,大多是经过一级或二级过滤,排放要求严苛的地方要采用三级过滤,采用的设备比较庞大且繁多,整个环节要求密封性要好,一旦发生一点点泄漏,都周边环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污水处理一般要远离人员居住地区,因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会对周边的人群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泄漏和噪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污水泵、软管、沉淀箱、收集箱、连通管、净化箱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面上,所述污水泵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底部且两端通过软管分别与进水管和沉淀箱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沉淀箱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沉淀箱下部为倒锥形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开口下方设置收集箱,所述收集箱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底部,所述净化箱通过连通管与沉淀箱密封连接,所述出水管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后端面上,所述净化箱通过软管与出水管密封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5.其中,所述沉淀箱顶端设置有盖板,上部设置有粗格栅,下部设置有细格栅,所述连通管在细格栅下方与沉淀箱的下外部密封连接。
6.优选地,所述粗格栅内设置有细格栅。
7.优选地,所述细格栅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
8.其中,所述盖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粗格栅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过盖板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粗格栅沿周向方向设置有搅拌叶。
9.其中,所述收集箱侧壁设置有滑槽,壳体相应位置设有滑轨,所述收集箱通过滑槽和滑轨滑动连接在壳体上。
10.其中,所述收集箱底部设置有滚轮,侧壁设置有把手。
11.其中,所述净化箱上部固定设置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投药口、排气口第二驱动电机和搅拌棒,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过箱盖与搅拌棒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下部设置有螺旋形叶片。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中,粗格栅内设置有细格栅,细格栅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经过多层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14.2、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污水处理设备都在壳体内,防止处理过程产生的液体流出
外部或者产生的噪声污染环境,保护更好;
15.3、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设有滚轮和把手,还设有滑槽与壳体的滑轨配合,收集到的污染杂质更方便收集;
16.4、本实用新型中,沉淀箱内设置的搅拌叶,可以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缠绕在其上,方便从上部取出;
17.5、本实用新型中,净化箱内设置的搅拌棒和其下部的螺旋形叶片,将投药口投放的药液搅拌均匀,反应迅速,产生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提高净化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9.图2为图1的仰视图;
20.图3为图2中沿线a

a剖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0、壳体;11、支撑柱;12、滑轨;20、进水管;30、污水泵;40、软管;50、沉淀箱;51、开口;52、第一控制阀;53、盖板;54、粗格栅;55、细格栅;56、活性炭吸附层;57、第一驱动电机;58、转轴;59、搅拌叶;60、收集箱;61、滑槽;62、滚轮;63、把手;70、连通管;80、净化箱;81、箱盖;82、投药口;83、出气口;84、第二驱动电机;85、搅拌棒;86、螺旋形叶片;90、出水管;91、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纵”、“横”、“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主视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为了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进水管20、污水泵30、软管40、沉淀箱50、收集箱60、连通管70、净化箱80和出水管90,进水管10固定设置在壳体20的前端面上,污水泵30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内底部且两端通过软管40分别与进水管20和沉淀箱50连接,壳体10内底部设置有支撑柱11,沉淀箱50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1的上端,沉淀箱50下部为倒锥形开口51,且开口51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2,开口51下方设置收集箱60,收集箱60滑动安装在壳体10内底部,净化箱80通过连通管70与沉淀箱50密封连接,出水管90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后端面上,净化箱80通过软管40与出水管90密封连接,出水管9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91。
26.其中,沉淀箱50顶端设置有盖板53,上部设置有粗格栅54,下部设置有细格栅55,连通管70在细格栅55下方与沉淀箱50的下外部密封连接。
27.优选地,粗格栅54内设置有细格栅55。
28.优选地,细格栅55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56。
29.其中,盖板5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57,粗格栅54中心设置有转轴58,第一驱动电机57输出轴穿过盖板53与转轴58固定连接,粗格栅54沿周向方向设置有搅拌叶59。
30.其中,收集箱60侧壁设置有滑槽61,壳体10相应位置设有滑轨12,收集箱60通过滑槽61和滑轨12滑动连接在壳体10上。
31.其中,收集箱60底部设置有滚轮62,侧壁设置有把手63。
32.其中,净化箱80上部固定设置箱盖81,箱盖81上设置投药口82、排气口83、第二驱动电机84和搅拌棒85,第二驱动电机84输出轴穿过箱盖81与搅拌棒85固定连接,搅拌棒85下部设置有螺旋形叶片86。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4.1、本实用新型中,粗格栅内设置有细格栅,细格栅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经过多层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35.2、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污水处理设备都在壳体内,防止处理过程产生的液体流出外部或者产生的噪声污染环境,保护更好;
36.3、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箱设有滚轮和把手,还设有滑槽与壳体的滑轨配合,收集到的污染杂质更方便收集;
37.4、本实用新型中,沉淀箱内设置的搅拌叶,可以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缠绕在其上,方便从上部取出;
38.5、本实用新型中,净化箱内设置的搅拌棒和其下部的螺旋形叶片,将投药口投放的药液搅拌均匀,反应迅速,产生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提高净化效率和质量。
3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9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