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尾管总成检测的检具。
背景技术:
2.汽车制造过程中,汽车尾管总成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汽车尾管总成因车型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多为异形管,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为固定,由此使得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十分不便,现有检测方式大多为各指标单独测定,不仅影响产品的检测速度,也影响相应的检测精度,存在局限性。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有相关专利被公开,如中国专利公告cn 210570379 u、cn 210773744 u、cn 210952588 u、cn 202403654 u、cn210952590 u和cn 211824130 u等,均公开了用于汽车尾管总成或出气管检测的检具,但上述检具并未能满足同时对尾管总成进行斜口倾斜角度、总成高度、端口直径和螺母高度的检测需求,因此仍需进行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尾管总成检测的检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同时对尾管总成进行倾斜角度、总成高度、端口直径和螺母高度,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用于尾管总成检测的检具,包括检测底板、待检测的尾管总成和检测底板顶面固定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底板为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尾管总成为圆滑弯折的l型管,尾管总成的顶端为成一定角度的斜口、尾端为截面呈圆形的端口,尾管总成的侧面开有螺母口,螺母口位于相对斜口开口方向的另一侧;
7.检测组件包括自左至右固定的角度测定板、直径测定柱和螺母位置测定组件,角度测定板与尾管总成的斜口接触、用于检测斜口角度和尾管总成的高度,直径测定柱与尾管总成的端口接触、用于检测尾管总成的端口直径,螺母位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尾管总成的螺母口高度。
8.所述角度测定版包括倾斜板和位于倾斜板下方的固定板,倾斜板为竖向设置的长方形板,固定板为横向设置的长方形板,倾斜板和固定板的宽度相同且均宽于尾管总成斜口的尺寸,倾斜板的顶端高于尾管总成的顶端,当尾管总成的斜口紧贴倾斜板时,即可观察斜口的倾斜角度是否准确。
9.所述倾斜板上开有三组高度测量孔,每组高度测量孔均包括两个垂直贯穿倾斜板的第一通孔,三组高度测量孔分别位于尾管总成斜口的上侧、下侧和左侧。
10.所述第一通孔处固定有高度测定块,高度测定块为长方形块且朝向倾斜板的侧面固定有插杆,插杆的数量和深度均与第一通孔匹配,高度测定块插入高度测定孔后能将斜口卡紧,利用高度测定块即可快速确定尾管总成的高度是否与设计高度一致。
11.所述直径测定柱为竖向设置的圆柱体,直径测定柱的底面固定在检测底板上、顶面开有与尾管总成的端口尺寸相同的环形凹槽,当尾管总成的端口放置在直径测定柱上时,即可利用凹槽确定端口的直径是否与设计值相同。
12.所述螺母位置检测组件包括支撑块和测定杆,支撑块为固定在检测底板顶面的长方体块,支撑块内部开有左右贯通的第二通孔,测定杆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端头、横移杆和手柄,端头、横移杆和手柄均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端头的尺寸与尾管总成的螺母口尺寸相同,横移杆的尺寸与第二通孔相同且横移杆能在第二通孔内沿轴向横移,手柄的直径大于横移杆的直径,当尾管总成放置到直径测定柱上后,将测定杆向尾管总成方向推动,若端头能恰好插入螺母口中,说明螺母口高度符合设定值。
13.所述支撑块的相对尾管总成的另一侧面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面开有限位槽,测定杆的侧面固定有尺寸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杆,利用限位槽和限位杆的配合使用,能对尾管总成起到固定限位作用。
14.所述检测底板上还固定有两个把手,两个把手分别利用螺栓固定在检测底板顶面的左右两端,利用把手便于将装置整体移动至所需位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具能协助操作人员快速对尾管总成进行斜口角度、总成高度、端口直径和螺母高度进行测定,一套检具即可实现多种功能,且利用多处可拆卸或可活动组件,便于对待检测尾管总成的安装和取下,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检测底板;2.倾斜板;3.固定板;4.直径测定柱;5.支撑块;6.测定杆;7.高度测定块;8.凹槽;9.限位块;10.限位杆;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1.如图1所示,用于尾管总成检测的检具,包括检测底板1、待检测的尾管总成和检测底板1顶面固定的检测组件,检测底板1为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尾管总成为圆滑弯折的l型管,尾管总成的顶端为成一定角度的斜口、尾端为截面呈圆形的端口,尾管总成的侧面开有螺母口,螺母口位于相对斜口开口方向的另一侧。检测底板1上还固定有两个把手11,两个把手11分别利用螺栓固定在检测底板1顶面的左右两端,利用把手11便于将装置整体移动至所需位置。
22.检测组件包括自左至右固定的角度测定板、直径测定柱4和螺母位置测定组件,角度测定板与尾管总成的斜口接触、用于检测斜口角度和尾管总成的高度,角度测定版包括倾斜板2和位于倾斜板2下方的固定板3,倾斜板2为竖向设置的长方形板,固定板3为横向设置的长方形板,倾斜板2和固定板3的宽度相同且均宽于尾管总成斜口的尺寸,倾斜板2的顶端高于尾管总成的顶端,当尾管总成的斜口紧贴倾斜板2时,即可观察斜口的倾斜角度是否准确。倾斜板2上开有三组高度测量孔,每组高度测量孔均包括两个垂直贯穿倾斜板2的第一通孔,三组高度测量孔分别位于尾管总成斜口的上侧、下侧和左侧。第一通孔处固定有高度测定块7,高度测定块7为长方形块且朝向倾斜板2的侧面固定有插杆,插杆的数量和深度均与第一通孔匹配,高度测定块7插入高度测定孔后能将斜口卡紧,利用高度测定块7即可快速确定尾管总成的高度是否与设计高度一致。固定板3上开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一螺栓孔,利用螺栓将角度测定板固定在检测底板1的顶面上。
23.直径测定柱4与尾管总成的端口接触、用于检测尾管总成的端口直径,直径测定柱4为竖向设置的圆柱体,直径测定柱4的底面固定在检测底板1上、顶面开有与尾管总成的端口尺寸相同的环形凹槽8,当尾管总成的端口放置在直径测定柱4上时,即可利用凹槽8确定端口的直径是否与设计值相同。直径测定柱4的轴心处还开有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上下贯穿直径测定柱4,利用螺栓将直径测定柱4固定在检测底板1的顶面上。
24.螺母位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尾管总成的螺母口高度,螺母位置检测组件包括支撑块5和测定杆6,支撑块5为固定在检测底板1顶面的长方体块,支撑块5内部开有左右贯通的第二通孔,测定杆6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端头、横移杆和手柄,端头、横移杆和手柄均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端头的尺寸与尾管总成的螺母口尺寸相同,横移杆的尺寸与第二通孔相同且横移杆能在第二通孔内沿轴向横移,手柄的直径大于横移杆的直径,当尾管总成放置到直径测定柱4上后,将测定杆6向尾管总成方向推动,若端头能恰好插入螺母口中,说明螺母口高度符合设定值。支撑块5的相对尾管总成的另一侧面上固定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顶面开有限位槽,测定杆6的侧面固定有尺寸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杆10,利用限位槽和限位杆10的配合使用,能对尾管总成起到固定限位作用。
25.具体使用时,按照图1所示将检具固定,并将高度测定块7取下,将测定杆6旁的限位杆10转至限位槽外,向外拉动测定杆6,检具此时即为待检状态。
26.取来制成的尾管总成,先将端口卡入凹槽8中,能卡入说明端口直径尺寸无误;向内推动测定杆6,使端头插入尾管总成侧面的螺母口中,若能恰好吻合,说明螺母口高度无误;再转动尾管总成至斜口恰好紧贴倾斜板2的侧面,若斜口与倾斜板2的侧面不存在缝隙,说明斜口角度无误;将高度测定块7固定入第一通孔内,若三个高度测定快7与斜口之间不存在间隙,说明尾管总成的高度无误。
27.完成一个尾管总成的检测后,将检具归位至待检状态,即可进行下一尾管总成的检测作业。
28.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