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燃环保型分支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1



1.本技术方案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阻燃环保型分支电缆。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分支电缆可以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就进行分支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是产品在电缆生产时候预制,在工厂内全程机械化制作,大大降低了由于施工现场制作分支,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不稳定现象。
3.高阻燃环保电缆目前在人员密集等环境场合需求量较大(例如商场、超高层建筑),但是在分支电缆领域这类电缆还属空白。在上述使用环境场合下,对分支电缆的着重主要其环保与高阻燃性能,即在火灾条件下能有效阻止火焰迅速蔓延的性能与日常使用中防止电缆中存在有害物质危害人员健康与环境安全的性能。
4.而铜芯耐高温分支电缆主要考量的是耐高温性能,即在较高温度下分支电缆能持续运行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主干电缆、支线电缆和分支连接体的阻燃性能与环保性能,现在提出一种高阻燃环保型分支电缆,包括主干电缆、支线电缆和分支连接体;支线电缆通过分支连接体连接于主干电缆上;主干电缆和支线电缆的结构形式相同,其特征是
6.主干电缆和支线电缆结构形式包括:缆芯以及缆芯外依次绕包的环保的包带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的内衬层和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的外护套;
7.所述包带层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构成;
8.所述内衬层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构成;
9.所述外护套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构成;
10.所述缆芯是由多根线芯与环保阻燃的填充绳按385mm~2150mm的绞合节距成缆绞合构成;
11.所述线芯是由铜材质的导体以及导体外包的交联聚乙烯的绝缘层构成;
12.所述导体是实心导体,导体截面积不大于6mm2;
13.或者,所述导体是由多根外径范围为0.68mm~2.72mm的裸铜单丝绞合紧压构成,最外层绞向为左向,相邻层绞向相反,绞合节距范围为34mm~779mm,紧压系数≥0.9mm;导体外径范围为1.74mm~18.4mm;
14.所述分支连接体包括导体连接结构和线芯防护结构:
15.导体连接结构包括:主干电缆接线位置和支线电缆接线位置;
16.主干电缆接线位置在主干电缆的缆身上;剥除主干电缆接线位置的外层直至各根线芯的导体,各个线芯露出导体的位置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是电缆的轴向的;
17.支线电缆接线位置在支线电缆的端头位置;剥除支线电缆接线位置的外层,直至各根线芯的导体;
18.支线电缆接线位置的各线芯的露出导体位置与主干电缆接线位置对应线芯露出导体的位置相对应;
19.对于任一对对应的主干电缆线芯和支线电缆线芯:主干、支线电缆的线芯的导体并列,并由径向截面是c型的铜管紧压,位于铜管首尾两端的主干、支线电缆的线芯分别由第一云母带绕包层和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包裹,第一云母带绕包层包裹导体,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在第一云母带外,第一云母带绕包层的厚度以及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的厚度和与铜管的侧壁厚度对应;
20.线芯防护结构包括:导体连接结构外依次包裹的第二云母带绕包层、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层和注塑层;第二云母带绕包层是由云母带重叠绕包后再绕包固定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它们的绕包搭盖率≥50%;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层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重叠绕包后再绕包固定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它们的绕包搭盖率≥50%;注塑层是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构成;
21.实际使用时候,如果没有其它种类的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也可以采用云母带,此时,可以看成导体连接结构外依次包裹两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结构具体是,先绕包第一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再绕包第二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再绕包一层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之后再在外部绕包一层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最后注塑耐高温分支电缆注塑料。
22.内衬层的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外护套的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以及注塑层的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构都是符合rohs2.0要求。
23.包带层中,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搭盖率为20%~30%;内衬层标称厚度为1.2mm~1.6mm,外护套标称厚度为1.8~3.0mm。
24.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的厚度是0.35mm,宽度是25mm;
25.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的标称厚度是0.2mm,宽度是20mm~65mm;
26.第一云母带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50%;
27.内衬层与外护套是挤包结构;
28.注塑层是注塑结构。
29.本分支电缆包括主干电缆、支线电缆和分支连接体;
30.主干电缆和支线电缆结构为:(铜)导体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环保阻燃)填充绳 (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包带层 (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内衬层 (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外护套。
31.分支连接体的结构为:
32.主干电缆:剥除接线位置外层直至各根线芯的导体;各个线芯露出导体的位置之间具有间隔,间隔之间的间距可以是10cm;
33.支线电缆:剥除端头处外层直至导体;各线芯的露出导体位置与主电缆对应线芯露出导体的位置对应;
34.对于一对对应的主电缆线芯和支电缆线芯,主、支电缆的线芯的导体由径向截面是c型的铜管压接在一起;铜管两端位置的主、支电缆的线芯分别由云母层 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直至绕包的最外层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外壁与铜管外壁的高度对应;
35.主、支电缆连接段的各个线芯外设有两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环保型低烟
无卤高阻燃带绕包层外设有一层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之后再在外部绕包一层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再注塑耐高温分支电缆注塑料。
36.所述分支连接体的结构为:
37.主线和支线之间导体使用c型铜管压接。c型铜管两端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用来消除c型铜管与导体之间的高度差,然后绕包两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接着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外绕包一层,接着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将整个分支连接体绕包一层,最后使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注塑成型。
38.基于高阻燃环保电缆而成的分支电缆,不仅在环保性能和阻燃性能上满足要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由于施工现场制作分支,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与现有分支电缆相比,主线和支线电缆使用的是高阻燃环保电缆,分支连接体中包含了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和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阻燃性能与环保性能大大优于现在的分支电缆。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例的主干以及支线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40.图2是分支连接体的外形示意图;
41.图3是铜管及其连接的主干电缆的导体、支线电缆的导体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42.图4是导体连接结构部分的示意图;
43.图5是分支连接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4.图中:导体1、绝缘层2、填充绳3、包带层4、内衬层5、外护套6、主干电缆7、支线电缆8、注塑层9、第一云母带绕包层和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10、铜管11、支线电缆的导体12、支线电缆的绝缘层13、主干电缆的导体14、主干电缆的绝缘层15、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16、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45.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说明:
46.一种高阻燃环保型分支电缆,包括主干电缆7、支线电缆8和分支连接体;支线电缆通过分支连接体连接于主干电缆上;主干电缆和支线电缆的结构形式相同,其结构是
47.如图1,主干电缆和支线电缆结构形式包括:缆芯以及缆芯外依次绕包的环保的包带层4、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的内衬层5和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的外护套6;
48.所述包带层4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构成;
49.所述内衬层5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构成;
50.所述外护套6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构成;
51.所述缆芯是由多根线芯与环保阻燃的填充绳3按385mm~2150mm的绞合节距成缆绞合构成;
52.所述线芯是由铜材质的导体以及导体外包的交联聚乙烯的绝缘层2构成;
53.所述导体是实心导体,导体截面积不大于6mm2;
54.或者,所述导体是由多根外径范围为0.68mm~2.72mm的裸铜单丝绞合紧压构成,最外层绞向为左向,相邻层绞向相反,绞合节距范围为34mm~779mm,紧压系数≥0.9mm;导
体外径范围为1.74mm~18.4mm;
55.所述分支连接体包括导体连接结构和线芯防护结构:
56.如图2~5,导体连接结构包括:主干电缆接线位置和支线电缆接线位置;
57.主干电缆接线位置在主干电缆的缆身上;剥除主干电缆接线位置的外层直至各根线芯的导体,各个线芯露出导体的位置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是电缆的轴向的(每个间隔空开10cm);
58.支线电缆接线位置在支线电缆的端头位置;剥除支线电缆接线位置的外层(剥除部分包括外护套、内衬层、包带层以及绝缘层),直至各根线芯的导体;
59.支线电缆接线位置的各线芯的露出导体位置与主干电缆接线位置对应线芯露出导体的位置相对应;
60.如图3、4,对于任一对对应的主干电缆线芯和支线电缆线芯:主干、支线电缆的线芯的导体并列,并由径向截面是c型的铜管11紧压(需根据主干与支线大小选择尺寸合适的铜管,防止铜管过大或过小导致紧压不充分),位于铜管首尾两端的主干、支线电缆的线芯分别由第一云母带绕包层和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10包裹,第一云母带绕包层包裹导体,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在第一云母带外,第一云母带绕包层的厚度以及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层的厚度和与铜管的侧壁厚度对应;(铜管两侧的绕包层是用来消除c型铜管与导体之间的高度差)。
61.如图2、5,线芯防护结构包括:导体连接结构外依次包裹的第二云母带绕包层、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层和注塑层9;第二云母带绕包层是由云母带重叠绕包后再绕包固定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它们的绕包搭盖率≥50%;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层是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16重叠绕包后再绕包固定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17,它们的绕包搭盖率≥50%;注塑层是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构成;
62.内衬层的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wnh

90(p204h

b1)、外护套的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wh

90(p202h

b1)以及注塑层的结壳型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wdz

cz都是符合rohs2.0要求。
63.所述注塑层为使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将主干支线连接部位放入固定的模具中注塑成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与水密性。
64.本例中:
65.包带层中,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搭盖率为20%~30%;内衬层标称厚度为1.2mm~1.6mm,外护套标称厚度为1.8~3.0mm。
66.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的厚度是0.35mm,宽度是25mm;
67.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的标称厚度是0.2mm,宽度是20mm~65mm;
68.第一云母带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50%;
69.内衬层与外护套是挤包结构;
70.注塑层是注塑结构。
71.参考图3,铜管的径向截面上,与铜管的开口端任一侧边缘对应的线段是由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依次连接构成,其中,第一线段靠近c型的内侧;铜管的开口端的两侧边是成轴对称的,对称轴穿过c型的中心;其中两侧边的第一线段是平行的,两侧边的第二线段构成内小外大的喇叭口形状。原理是,该结构下,便于铜管压线。在压线时候,喇叭口的较大一
端把导体括入并由较小的一端形成禁锢力卡住,防止导体在紧压时从c型铜管中滑出。在紧固时候,用卡钳压铜管,使两侧边的第二线段对应部分接触,紧固效果更好。
72.本分支电缆的加工是,在主线规定位置剥除保护层至导体,支线端头处剥除保护层露出导体。主线和支线之间导体使用c型铜管压接。c型铜管两端使用云母带 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用来消除c型铜管与导体之间的高度差,然后绕包两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接着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外绕包一层,接着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将整个分支连接体绕包一层,最后使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注塑成型。
73.本电缆的生产工艺说明:
74.1.1电缆本体
75.电缆本体为高阻燃环保型电缆。
76.1.2分支连接体
77.分支连接体内部绕包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云母带和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然后使用本厂自制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注塑成型。
78.结构组成
79.电缆本体:高阻燃环保型电缆,结构组成见图1。
80.分支连接体:
81.c型铜管两侧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消除c型铜管与导体之间的高度差;
82.分支连接体内使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绕包,搭盖率不小于50%;
83.分支连接体内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外绕包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用于固定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
84.分支连接体内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包裹整个分支连接体;
85.分支连接体注塑: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
86.本技术方案的高阻燃环保型分支电缆,其主线和支线为高阻燃环保电缆。主线和支线之间导体使用c型铜管压接。c型铜管两端使用云母带 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绕包用来消除c型铜管与导体之间的高度差,然后绕包两层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接着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外绕包一层,接着使用环保型硅橡胶自粘带将整个分支连接体绕包一层,最后使用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注塑成型。
87.该分支电缆主线和支线部分由于使用了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与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塑料,自身阻燃性能与环保性能优异,同时分支连接体处绕包了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并由环保型低烟无卤高阻燃注塑料注塑成型,使得分支连接体自身也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与环保性能,分支电缆整体阻燃性能与环保性能大大提高。
88.本分支电缆的性能特点是环保且高阻燃。
89.本分支电缆的各组成部分都拥有环保高阻燃性能,其中分支接头部分在制作过程中导体压接时需满足以下要求:
90.1预制分支电缆的导体连接金具可采用铜或铜合金。铜材应不低于gb/t 5231

2012中二号铜(t2)的规定或合适的铜合金材料。铜或铜合金材料不得含有使用时产生有害的腐蚀性和引起开裂的成分。
91.2按照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导体的实际截面积之和选择导体连接金具的尺寸。当
选用c型管时,在压缩前其开口的尺寸应适当略大于主干电缆导体直径,以便于导体卡入。
92.3导体连接操作时,不应割断主干电缆导体,不应截除和损伤电缆导体的单根铜线,也不宜补充其他的单根铜线。
93.4多芯主干电缆在剥离线芯绝缘时,当裸导体位置为纵向排列,宜分隔10mm~25mm绝缘距离,当裸导体位置为径向排列,允许采用适当的绝缘隔离措施。
94.5压缩连接时不应减少主干和分支电缆导体原有的实际截面积。压缩后的连接管不应有龟裂、毛刺和其他伤痕,采用c型管压缩后其开口处基本闭合。
95.6压缩连接后的主干电缆导体抗拉强度符合表1的要求
96.对于分支接头需满足以下要求
97.1单芯或多芯电缆分支连接体对外绝缘的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主干电缆绝缘和护套标称厚度之和,该厚度包括增强绝缘(如有)在内。多芯电缆的各相邻导体之间绝缘的最薄点厚度不小于主干电缆绝缘标称厚度的两倍,该厚度包括增强绝缘(如有)在内。
98.2分支连接体的颜色原则上为黑色,允许采用与电缆护套颜色基本相同的其他颜色。绝缘内不应有正常目力可见的气孔和杂质。
99.3分支连接体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的要求。
100.4分支连接金具的热稳定性用热循环试验来评定,符合表1的要求。
101.表1
[0102][0103][0104]
本例高阻燃环保型分支电缆检测结果见表2,试验结果均为合格:
[0105]
表2
[01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9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