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边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吸塑盒加工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2.吸塑盒是采用吸塑工艺将透明的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凸起形状的透明塑料,是一类有盖和底的吸塑制品,底和盖连在一起的叫对折吸塑盒,底和盖分开的叫天底盖吸塑盒,吸塑盒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包装盒经过第一次切边处理后旋转对另外三边进行同样处理,这时候需要将纸盒旋转,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影响整个包装盒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十分不便,或者采用专用数控机床进行修边,采用数控机床修边,技术虽然先进且自动化程度高,但设备价格昂贵,大大增加了修边的生产成本,且生产效率也不算太高,且目前的切边多为对矩形盒进行修边,对于长宽相同的正方形盒修边时,操作更加繁琐,所以亟于制作一种吸塑盒加工切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塑盒加工切边装置,用于吸塑盒切边。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5.一种吸塑盒加工切边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杆一竖杆下端,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切割板下侧;
6.所述l形杆一横板一端固定连接条形板一侧中部,所述条形板下侧中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一上端,所述条形板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上端;
7.所述电动推杆一输出端下端固定连接l形板横板上侧中部,所述l形板竖板中部设有导孔,所述l形板横板一端固定连接l形杆二横杆一端;
8.所述l形板横板下侧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上端,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竖板一侧,所述l形板横板下侧另一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二上侧,所述电动推杆二与所述l形板竖板一侧呈45
°
角;
9.活动板一一侧固定连接导杆一端,所述导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孔内,所述活动板一另一侧中部设有梯形滑槽;
10.所述电动推杆二输出端固定连接活动板二一侧中部,所述活动板二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梯形滑块一侧,所述梯形滑块嵌设于所述梯形滑槽内;
11.活动板三一端贴合所述活动板二一侧,所述活动板三一侧贴合所述固定板一端,所述活动板三另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活动杆一端,两个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均穿过所述l形杆二竖杆;
12.所述固定板、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及活动板三相邻板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固定板、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及活动板三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切刀上端。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挡块
一侧,两个弹簧分别环套于对应的所述活动杆外侧,两个所述弹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挡块一侧,两个所述弹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二竖杆一侧。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l形板横板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杆下端,两个所述圆杆上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内。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板、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及活动板三为相同的板材。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组所述切刀相对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板材内侧平齐。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板、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及活动板三之间围成正方形,一组所述切刀之间亦围成正方形。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组所述切刀相邻一侧及一端相互贴合,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三对应的所述切刀所形成的直角位于所述切割板一角正上方。
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l形杆二为倒l形杆,所述l形板为倒l形板。
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切割板为正方形板。
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切割板为钢板。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3.本装置可以实现将所需切边的一组吸塑盒摞整齐的放置在切割板上侧,将吸塑盒两边与固定板及活动板三对应的切割板的两边对齐,通过电动推杆二配合固定板、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及活动板三之间的配合,调节一组切刀滑动至适宜切边的间距,通过电动推杆一配合一组切刀对正方盒四边同时进行切边,解决了一个盒体需要四次切边耗费的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
24.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电动推杆二、固定板、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及活动板三之间的配合,便于调节一组切刀之间的间距,适合对各种边长不同的盒体进行切边,适用性广。
25.本装置可以实现操作便捷,且代替了数控机床切边,解决了修边成本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34.图中:1、条形板,2、电动推杆一,3、套筒,4、l形板,5、切刀,6、底板,7、切割板,8、电动推杆二,9、圆杆,10、导孔,11、l形杆二,12、固定板,13、活动板二,14、活动板三,15、梯形滑槽,16、活动板一,17、弹簧,18、导杆,19、活动杆,20、挡块,21、梯形滑块,22、l形杆一。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6.如图1
‑
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上侧一端固定连接l形杆一22竖杆下端,所述底板6上侧固定连接切割板7下侧;
37.所述l形杆一22横板一端固定连接条形板1一侧中部,所述条形板1下侧中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一2上端,所述条形板1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3上端;
38.所述电动推杆一2输出端下端固定连接l形板4横板上侧中部,所述l形板4竖板中部设有导孔10,所述l形板4横板一端固定连接l形杆二11横杆一端;
39.所述l形板4横板下侧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2上端,所述固定板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4竖板一侧,所述l形板4横板下侧另一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二8上侧,所述电动推杆二8与所述l形板4竖板一侧呈45
°
角;
40.活动板一16一侧固定连接导杆18一端,所述导杆18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孔10内,所述活动板一16另一侧中部设有梯形滑槽15;
41.所述电动推杆二8输出端固定连接活动板二13一侧中部,所述活动板二13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梯形滑块21一侧,所述梯形滑块21嵌设于所述梯形滑槽15内;
42.活动板三14一端贴合所述活动板二13一侧,所述活动板三14一侧贴合所述固定板12一端,所述活动板三14另一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活动杆19一端,两个所述活动杆19另一端均穿过所述l形杆二11竖杆;
43.所述固定板12、活动板一16、活动板二13及活动板三14相邻板之间呈垂直关系,所述固定板12、活动板一16、活动板二13及活动板三14下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切刀5上端。
44.两个所述活动杆19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挡块20一侧,两个弹簧17分别环套于对应的所述活动杆19外侧,两个所述弹簧17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挡块20一侧,两个所述弹簧17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二11竖杆一侧。
45.所述l形板4横板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圆杆9下端,两个所述圆杆9上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3内。
46.所述固定板12、活动板一16、活动板二13及活动板三14为相同的板材。
47.一组所述切刀5相对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板材内侧平齐。
48.所述固定板12、活动板一16、活动板二13及活动板三14之间围成正方形,一组所述切刀5之间亦围成正方形。
49.一组所述切刀5相邻一侧及一端相互贴合,所述固定板12与所述活动板三14对应的所述切刀5所形成的直角位于所述切割板7一角正上方。
50.所述l形杆二11为倒l形杆,所述l形板4为倒l形板。
51.所述切割板7为正方形板。
52.所述切割板7为钢板。
5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使用前,一组切刀5处于相对距离最远的位置,l形板4处于最高位置,两个弹簧17处于自然拉伸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本装置时,将一摞吸塑盒整齐的放置在切割板7上侧,将吸塑盒两侧与切割板7两侧对齐,启动电动推杆二8,电动推杆二8带动活动板二13沿着l形板4横板下侧呈45
°
角向靠近固定板12的方向滑动,活动板二
13带动梯形滑块21沿着梯形滑槽15内滑动,梯形滑块21通过梯形滑槽15带动活动板一16向靠近活动板三14的方向滑动,活动板一16带动导杆18沿着导孔10内滑动,同时,活动板二13带动活动板三14沿着固定板12一端滑动,活动板一16、活动板二13及活动板三14带动对应的切刀5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两个弹簧17处于拉伸状态,两个弹簧17的回弹力带动活动板三14一端始终紧密贴合活动板二13一侧,如图2所示,当一组切刀5围成的正方形边长与吸塑盒所需切边的边长相匹配时,关闭电动推杆二8,启动电动推杆一2,电动推杆一2带动l形板4向下滑动,l形板4带动两个圆杆9沿着对应的套筒3内向下滑动,l形板4带动一组切刀5向下滑动,一组切刀5对吸塑盒四边同时进行切边,当电动推杆一2输出端全部伸出时,一组切刀5下侧贴合切割板7上侧,如图3
‑
4所示,一组吸塑盒切边结束,电动推杆一2输出端回缩带动l形板4向上滑动,当l形板4升至最高位置后,关闭电动推杆一2,取下切边后的吸塑盒,对底板6及切割板7进行清洁后,放入下一摞吸塑盒进行切边,操作过程相同,不再赘述,在切边结束后,对装置进行清洁,将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
5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