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防火墙用服务器。
背景技术:
2.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些企业或者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服务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特别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日常用到的服务器通常都在百台以上,所以服务器的应用及其重要。
3.现有的网络防火墙用服务器,其内部设有风机、cpu、光驱和硬盘,cpu、光驱和硬盘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风机来对它们进行散热,而风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震力,这些震力直接传播到服务器外壳上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导致服务器工作时噪音大,会影响人们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吸收机箱内一部分声响,从而使得机箱内的噪音被减弱,进而使得传至机箱外的噪音大大降低,可对风机所产生的震力进行缓冲,震力减小了,所以震力所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减小,可进一步减弱传至机箱外的噪音,可对风机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有利于风机在方形框内更稳定。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网络防火墙用服务器,包括机箱和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机箱内部;
7.所述风机底部固定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可减弱风机产生的噪音;
8.所述机箱内壁底部固定有呈左右分布的支台和框架,所述支台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有缓冲垫,四块所述缓冲垫顶部之间固定有方形框,所述风机底部位于方形框内;
9.所述方形框内壁底部四角处和隔音板底部四角处均固定一一对应有活动柱,对应的两根所述活动柱外部之间套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方的所述活动柱底部和下方的所述活动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若干块缓冲块,若干块所述缓冲块末端分别与风机左右两侧下方相接触。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箱左侧开有通口,所述通口内安装有侧盖板,所述侧盖板表面嵌入有散热网,所述机箱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散热网排出。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箱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可带动机箱移动。
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机箱右侧开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机箱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散发至外界。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内部固定有两块呈上下分布的支板,上方的所述支板上表面固定有硬盘,下方的所述支板上表面固定有cpu,所述框架内壁底部固定有光驱。
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内壁上下两侧和内壁右侧均粘接有吸音板,所述吸
音板与光驱底部和两块所述支板右端相接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该种网络防火墙用服务器,两块支板和框架对cpu、光驱以及硬盘起到支撑作用,框架内壁的吸音板具有吸音效果,cpu、光驱和硬盘启动时会产生声响,吸音板可对吸收一部分声响,从而使得机箱内的噪音被减弱,进而使得传至机箱外的噪音大大降低;
17.多根活动柱和套管对隔音板和风机起到支撑作用,风机工作时会出现震动,震力会向下传播,从而带动隔音板和上方的活动柱向下移动,此过程会压缩套管内的弹簧,由于弹簧具有弹性,所以可对震力进行缓冲,震力减小了,所以震力所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减小,可进一步减弱传至机箱外的噪音;
18.由于方形框内壁左右两侧的缓冲块末端分别与风机左右两侧下方相接触,所以这些缓冲块可对风机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有利于风机在方形框内更稳定,缓冲块具有弹性,也可对风机产生的震力进行缓冲;
19.cpu、光驱和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及时通过散热网和散热孔排出,避免热量堆积在机箱内而影响cpu、光驱和硬盘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箱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机箱1、万向轮2、散热孔3、通口4、侧盖板5、散热网6、风机7、支台8、缓冲垫9、方形框10、缓冲块11、隔音板12、活动柱13、套管14、弹簧15、框架16、支板17、cpu18、光驱19、硬盘20、吸音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阅图1
‑
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5.一种网络防火墙用服务器,包括机箱1和风机7,所述风机7位于机箱1内部;
26.所述风机7底部固定有隔音板12,所述隔音板12可减弱风机7产生的噪音;
27.隔音板12具有隔音效果,风机7工作时会产生噪音,由于隔音板12位于风机7底部,所以隔音板12可将一部分噪音阻隔,使得传至隔音板12下方的噪音被减弱;
28.所述机箱1内壁底部固定有呈左右分布的支台8和框架16;
29.所述框架16内部固定有两块呈上下分布的支板17,上方的所述支板17上表面固定有硬盘20,下方的所述支板17上表面固定有cpu18,所述框架16内壁底部固定有光驱19;
30.所述框架16内壁上下两侧和内壁右侧均粘接有吸音板21,所述吸音板21与光驱19底部和两块所述支板17右端相接触;
31.支板17和框架16对cpu18、光驱19以及硬盘20起到支撑作用,框架16内壁的吸音板21具有吸音效果,cpu18、光驱19和硬盘20启动时会产生声响,吸音板21可对吸收一部分声响,从而使得机箱1内的噪音被减弱,进而使得传至机箱1外的噪音大大降低;
32.所述支台8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有缓冲垫9,四块所述缓冲垫9顶部之间固定有方形框10,所述风机7底部位于方形框10内;
33.所述方形框10内壁底部四角处和隔音板12底部四角处均固定一一对应有活动柱13,对应的两根所述活动柱13外部之间套有套管14,所述套管14内均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方的所述活动柱13底部和下方的所述活动柱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10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若干块缓冲块11,若干块所述缓冲块11末端分别与风机7左右两侧下方相接触;
34.多根活动柱13和套管14对隔音板12和风机7起到支撑作用,风机7工作时会出现震动,震力会向下传播,从而带动隔音板12和上方的活动柱13向下移动,此过程会压缩套管14内的弹簧15,由于弹簧15具有弹性,所以可对震力进行缓冲,震力减小了,所以震力所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减小,可进一步减弱传至机箱1外的噪音;
35.由于方形框10内壁左右两侧的缓冲块11末端分别与风机7左右两侧下方相接触,所以这些缓冲块11可对风机7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有利于风机7在方形框10内更稳定,缓冲块11具有弹性,也可对风机7产生的震力进行缓冲;
36.所述机箱1左侧开有通口4,所述通口4内安装有侧盖板5,所述侧盖板5表面嵌入有散热网6,所述机箱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散热网6排出;
37.所述机箱1右侧开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散热孔3,所述机箱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3散发至外界;
38.cpu18、光驱19和硬盘2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及时通过散热网6和散热孔3排出,避免热量堆积在机箱1内而影响cpu18、光驱19和硬盘20正常工作;
39.所述机箱1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可带动机箱1移动;
40.当使用者需要移动机箱1时,只需推动机箱1,便可带动机箱1底部的四个万向轮2转动,从而便于机箱1移动到所需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791.html